|
本帖最后由 老芒 于 2011-8-16 23:03 编辑 " n2 p" I' M1 V. M/ M4 I# c
! N" ?0 k ?- {1 I4 A- {% M0 }
这只是个恶搞的东西,谢绝科学讨论 :)
2 n& t- k5 V9 l1 E6 `) g+ q& R. a" u! K1 _( X$ T4 d# I
! \* R! a0 l0 E+ e& k% F0 v; k
魏晋时期大范围流传的毒品,当然是五石散了。那么五石散是个什么东西呢?何晏说,““服五石散,非唯治病,亦觉神明开朗。”“从亦觉神明”这一句,我们可以推断五石散是一种能刺激中枢神经系统的药品。另外,五石散长期服用后还会导致精神恍惚,不能控制,急躁之处难以想象,发狂痴呆,及至看见苍蝇也要拔剑追赶(以上病例描述摘自百度百科,好像原文是鲁迅先生讲的,这里就不细究了);王羲之得友人推荐,服后说:“服足下五色石,膏散身轻,行动如飞也。”我们现在知道,从毒品对人中枢神经的作用看,可分为抑制剂、兴奋剂和致幻剂等。抑制剂能抑制中枢神经系统,具有镇静和放松作用,如鸦片类。兴奋剂能刺激中枢神经系统,使人产生兴奋,如苯丙胺类。致幻剂能使人产生幻觉,导致自我歪曲和思维分裂,如麦司卡林,LSD等。从以上这些症状来看,把五石散归到兴奋剂这一档,还是比较靠谱的。5 W5 t: g* S5 J" J' Q' F, s( n( G
再来看五石散的成分,五石散又称寒食散,一种说法是当今国医圣手,皇家翰林院张仲景亲口尝百石,历时数十年苦心研究开出来的一个方子。该方无毒无害无污染,里面保证不含三聚氰胺,对身体没毒副作用,用量少疗效快,是治伤寒的理想用药。最早注明“宜冷食”将息的“侯氏黑散”和最早直呼“寒食”的“紫石寒食散”,都首见于张仲景《金匮要略方论》中的《伤寒杂病论》一篇,具体方子如下5 O5 n! L* @) H7 C9 a
侯氏黑散\x 治大风,四肢烦重,心中恶寒不足者。(《外台》治风癫。) ) y4 Y0 n! u& W+ A
菊花(四十分) 白术(十分) 细辛(三分) 茯苓(三分) 牡蛎(三分) 桔梗(八分) 防风(十 分) 人参(三分) 矾石(三分) 黄芩(五分) 当归(三分) 干姜(三分) 川芎(三分) 桂枝(三分) 上十四味,杵为散,酒服方寸匕,日一服。初服二十日,温酒调服,禁一切鱼肉大蒜,常宜冷食,六十日止, 即药积在腹中不下也,热食即下矣,冷 食自能助药力。
5 k8 K$ y$ _' c3 c$ d紫石寒食散:
8 T/ L9 f0 j( |" T. a3 ?紫石英 白石英 赤石脂 钟乳(碓炼) 栝蒌根 防风 桔梗 文蛤 鬼臼(各十分) 太一余粮(十分, 烧) 干姜 附子(炮,去皮) 桂枝(去皮,各四分) 上十三味,杵为散,酒服方寸匕。# n8 x( L3 E( s$ O% i8 f
不过也有另一种说法,说这个方子年头久,是祖传老药方,是经过历史和实践考验的。“寒食散之方虽起于汉代,而用之者靡有传焉。魏尚书何晏首获神效,由是大行于世,服者相导也。” 不论五石散这个方子的历史源头来自哪里,开服用五石散这种风气之先的,是何晏,这是历史铁的事实,谁都没办法跟他争。五石散之于名士,就像LSD之于嬉皮士,所以何晏自然而然的就成了名士们的精神导师。5 b. m$ M4 r/ |5 Y
五石散的基本成分是石钟乳,石硫黄,白石英,紫石英,赤石脂。这几种矿物的主要成分,就是碳酸钙,硫,二氧化硅,沸石以及赤石脂…前三种药物基本上大家都清楚,至于后两种可能知道的人要少一点。沸石,就是氟化钙,又称氟石。常呈灰、黄、绿、紫等色。有时无色。可溶于盐酸、氢氟酸、硫酸、硝酸和铵盐溶液,能与酸作用而产生氟化氢气体。赤石脂成分比较复杂,它有个洋文名字是Halloysitum Rubrum,在在教科书里上户口时的名字是硅酸盐类矿物多水高岭石族多水高岭石,主要成分为水化硅酸铝[Al4(Si4O10)(OH)84H2O],在它众多的性质里面,有一个性质比较引人注目,那就是它有强的离子吸附性和弱的阳离子交换性。为什么要特别提到这个性质呢?它在五石头散中起的作用等会我们再讲。 它有一个远方兄弟和它性质相近,名气也大,那就是硅藻土。诺贝尔搞炸药的时候,正是利用了硅藻土的吸附性使得TNT比较稳定,才成功转型成军火商挣到了钱设立了诺贝尔奖,正所谓军功章里,有你的一半也有我的一半,没有硅藻土,估计诺贝尔一辈子也就是个埋头搞科研的穷研究僧,哪能有后来科学教教主的风光。
- U" Z0 N8 W2 H五石具备之后,那五石散怎么起作用呢?其实还有一样东西长时间里被研究五石散的学者给忽略了,它在五石散流行的数百年里,一直沉默的隐在幕后,默默的消耗自己,奉献他人,成就一代又一代的名士风范,其高风亮节,让人赞叹。它就是:胃酸。 G o* \- g$ G9 K* J6 k
如果你拿到一份五石散,先别急着往嘴里送,这不是k粉或者摇头丸,五石散的服用程序是非常繁琐而且危险的。我们首先看一下产品说明书,产品说明书上大概会这么写:4 m4 T! H3 f) \2 n+ c
五石散说明书* y# R( K+ f/ Q0 `! @
WuShiSan& L6 `! V) S2 \* b X& N
请仔细阅读说明书并在医师指导下使用
+ }! q2 \3 W) V( Y* \; f1 R8 C【药品名称】
! l- G! |3 b. X5 o6 a: u通用名称:五石散,又称寒食散5 Y8 W X' a& R" w- e! F; x4 D
汉语拼音:WuShiSan1 L: T: @" F3 b4 u; ~* B" T6 h
【成分】石钟乳,石硫黄,白石英,紫石英,赤石脂, 栝蒌根, 防风, 桔梗, 文蛤, 鬼臼,太一余粮,干姜, 附子, 桂枝,古柯叶
4 J$ q" o$ U, t" _6 F Q/ i【性状】本品为黑色粉末状散剂,有香气,味涩
0 M, u1 t- Y1 [' }【功能与主治】伤寒,阳痿,虚劳喘咳,精气不振 惊悸善忘
, [! x) Q! e( I+ x1 q p! B【用法用量】口服,一次5-10g,热酒调服
& V7 X* \+ L. g2 ?【不良反应】感觉全身发热或发冷7 W3 G s& v; Y( w
【注意事项】感觉发冷时万不可吃热东西穿厚衣物,服用时寒衣、寒饮、寒食、寒卧,极寒益善
# ]. G: K$ z1 H…….
& W( A# R5 K' q7 a' [) Z五石散吃到肚子里之后,要仔细调理,非常的麻烦,服散后一定不能静卧,而要走路。所以魏晋名士最喜欢散步,称之为“行散”,其实这并不是他们格外喜爱锻炼身体,而是因为偷懒躺下就性命不保的缘故。除了走路,饮食着装上也要格外注意。服散之后全身发烧,之后变冷,症状颇象轻度的疟疾。但他们发冷时倘若吃热东西穿厚衣物,那就非死不可了。一定要穿穿薄衣,吃冷东西,以凉水浇注身体。但是有一样例外,就是喝酒。一定要喝热酒,而且酒还要好要醇。五石散对酒非常挑剔,不要说甲醇兑的酒,就是一般的劣酒,它也会有激烈反映。而且还服散之后还不能不吃东西,一定要大量进食,“ 食不厌多”。(以上摘自baidubaike)。
, r% D' J8 J8 w) G1 x$ L为什么会这样呢?在我们现代人来看,原因很简单,那就是吃了这些东西之后,五石散里的成分和胃酸起了简单的化学反应。五石散里面的石钟乳和紫石英都是能和酸发生反应的。石钟乳里面的碳酸钙可以和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而紫石英,这个东西和酸反应就恐怖了,会生成氟化氢。氟化氢的腐蚀性那可不是闹着玩的,是仅有的能腐蚀石英的酸。至于赤石脂的作用,因为赤石脂的多孔结构,可以吸附离子减慢反应速度,通俗点的理解就是通过赤石脂这个东西,把五石散做成了长效缓释胶囊。服五石散之后喝冷水吃冷东西,也是为了减弱反应速度,因为大部分的化学反应的速度,是和温度成正比的。如果吃了热东西,环境温度增高反应加速,二氧化碳氢氟酸一下子全部冒出来,胃这个反应容器一下就成了高压锅了:)现在大家知道王羲之同学为什么感觉身轻如燕,行动如飞了吧?因为胃里面有气,他胀,这个时候他呆不住啊。所以吃完散之后要行散,行散就是要把体内的气体给放出来,让我们重放一下名士们行散的镜头:+ ^6 \4 q3 L/ ]$ w5 g" x9 p
雪。+ X! d* x! f f4 b/ _: l5 t4 V& N3 ^
白雪。) K& v8 }; A. h* _9 b. V
风 : B4 ^: M5 r8 q# H! U% p+ x
狂风0 N. v8 ~& d8 C' }; b; u! L
天很冷。
& e$ ~: U6 Z3 l7 U但有一个人不冷( b6 c6 |' A; f5 f
他站在白雪里,白衣白袍,仿佛要和大雪融为一体。
) k+ _0 `8 K' |$ E雪飘在他脸上,马上就变成了水,水又马上变成了气。) G* @; K/ @ W& a/ N$ u( _
他很热
v6 ^+ P3 M: ^/ b非常热& P$ q4 R+ M+ s. ]
他感觉自己心中有团火在燃烧( I" v9 }: Y( ~ C" X) B
不,那不是火焰,那应该是岩浆!
6 i9 j' {/ {0 |人动了!
3 m! h9 V+ C" a+ o1 ^+ }. @他不能不动,因为他觉得那岩浆快要把自己融化了!/ F1 O0 a+ ^1 c2 f, t
那岩浆起自檀中,沿着紫宫,华盖,璇玑冲向他的百汇穴!
" i5 z4 ~6 M+ Q+ Z: @$ N卟….他打了一个嗝…: K2 M# u; m' Q
岩浆又转头向下,经神阙,气海,关元,冲向他的会阴穴!
" t+ y2 X+ w K5 {- A3 \+ M卟….他又放了一个屁…
( i; W& v) ?7 Z! d散行完了,真爽~6 q$ K2 S& `* Z& _
* X* e* p5 [2 W. `( Y& k( |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