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喜欢喝冰茶 于 2012-9-19 22:33 编辑 + u+ I! a( U3 p9 r o2 Z
' G& j) }6 D4 P x* J- q& o2 P5 A! g8 E
NIH/NHGRI准备出19Million去支持nano技术来降低NGS/3GS,maybe 4GS。
% T& ~! _' h/ @( Y3 `% S# D- y1 j, Y& J' ~6 V
http://www.bioresearchonline.com ... amp;source=nl:35056
, t8 e6 d! k- d7 ?5 w: q% m9 v/ f
现NIH director好像是原来的NHGRI的director,同时也是Human Genome Project,一个所谓的international collaborative project的leader。5 x/ j* q( J" z1 u) ]) c8 ~
: f. F0 x7 g) m& D9 C) H
: m9 V$ P. r' Z+ k8 `) P
8 i z, H; @8 A$ x* l: d$ [9 G
Sequencing的成本在最近的四、五年中,绝对是dramatically的下降。在可以预见的将来,personal genome已经不再是梦想,而且将其发展为新生儿的标准检测之一也并非不可能。事实上,现在10k左右的价格,对癌症病人的医疗开销相比而言也不算什么。这个潜在市场的效益应该还是不小的,不知道会不会使美国health care方面的开支在GDP的比例从1/5变成一个quarter。# J7 s4 D; J# v7 v- Q5 f
( F* p" c8 e2 A! P至于用处,在没有足够clinical patients' genomes的情况下,molecular diagnosis的全面使用还不是很靠谱,毕竟microarray探测不出新的东西,虽然深度分析加上对现有知识的总结能够发现一些东西。换句话说,FDA/NIH极力推动的personalized medicine还有很大的挑战。但即使如此,这方面的研究已经对癌症的诊断有了贡献。像breast cancer中的几个重要的biomarkers,还有就是几乎成为每次必讲的Nicholas Volker(US clinics quietly embrace whole-genome sequencing),都已经显示出来这个方面的研究潜在的巨大应用前景。而癌症的早期发现,对于治疗有决定性的作用,像breast cancer和prostate cancer的早期发现的治癒率或者控制率几乎将近80%,而到晚期,基本上就靠人品了。
" m( P/ W1 q: S# T0 n7 w9 J) Y) g2 g6 {; }: v% {, W6 X7 }" z
在令人沮丧的Pathway Genomics-Walgreen-FDA事件(http://www.cnn.com/2010/HEALTH/05/12/genetic.testing.walgreens/)两年后,上个月初,这个领域的著名公司之一,23&Me向FDA递交了510(k)(https://www.23andme.com/about/press/fda_application/)去推动FDA在这个领域的regulation的制定,照23&Me的说法,这是工业界第一次推动政府监管机构制定相关准则的尝试。% F% ?% U" G, o9 g, E7 b' `9 U+ F: s
$ c0 u$ v+ W+ b u当然,这项工作涉及到的不仅是技术上的问题,还有法律,政府监管和医学道德的问题,有很多地方都没有明确的规章制度,虽然早在08年的时候,国会就已经通过了GINA(the Genetic Information Nondiscrimination Act)法案。在国内,SFDA也没有统一的规章制度,据说各地的SFDA拥有相对大的灵活性,事实上,已经有一些海归背景的公司和机构在搞这类东西,但无论是资金还是技术力量和美国还有很大的差距。有意思的是,在这个领域比较兴盛的地方,基本上就是boston地区和南/北加地区,特别是北加地区的公司大部分都集中于硅谷,和google等等为邻。
! o, A1 K- \; p2 E; ~& B3 r1 ]0 R, n# r4 ]1 K1 m/ e
在众多的NGS/3GS公司中,Complete genomics以提供一个完整solution成为亮点之一。其特别的技术以及深度的分析,至少现在对临床方面会是一个比较好的选择。当然如果成本能更快的降低,加上拥有中国中央和地方政府支持的BGI的强力跟进,希望市场上不再是Life旗下的PGM如日中天的声势。BGI的加入,是否会和Hitachi有千丝万缕关系的life在这行形成所谓的中日之争,我们将拭目以待。
; e& [3 {' I% F4 p, N& s& \ Y+ V0 [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