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这还有一个漏网的。
) r8 B, M1 @5 _$ Q, @& W8 t4 ~4 A8 f: v7 l( h4 O9 [: x
=======================
2 z7 c3 l( G5 t# C
2 A5 x a8 y/ T' T1 u' N+ G5月以来,俄军加强对基辅的空袭力度,至今已经发动17轮袭击,造成很多破坏和一些伤亡。最近一次在白天进行,空中弹迹清晰可见。
' K, \1 x% D# d8 a* B- c( b& C/ E# ^( d3 K+ Y" I
5月3日,克里姆林宫遭到两架神秘无人机的袭击,按照俄军说法,都因为受到电磁防空系统的攻击而在空中爆炸,没有造成人员伤亡,损失也十分轻微。5月30日,莫斯科遭到8架无人机袭击。俄军声称,其中3架被电磁防空系统拦截,另外5架被铠甲-S弹炮合一防空系统击落,只有有限损坏,无人伤亡。2 x2 X5 y! G9 v0 o2 q- ], R
/ `7 y, v$ I2 D2 q) g: h
俄乌冲突一年多后,突然进入在军事上不受待见的袭城战阶段,为什么?2 s2 M4 `9 d' `/ _
5 s2 u( E2 J6 _: a, P% ]. H西方对乌克兰援助防空导弹系统是乌克兰冲突中的标志性事件。俄罗斯空天军在乌克兰冲突中作为有限,但有限作为不是最大的问题,无法作为才是万万不能的。用不断发射巡航导弹和巡飞弹,大大消耗乌军防空导弹库存,一方面增加乌军的无谓消耗,另一方面增加西方的援助负担,消耗西方的援助决心。
# s& X8 @+ r+ h0 M, e6 V, q: L2 f6 Y
“爱国者”防空导弹约300-400万美元一枚,NASAMS使用的AMRAAM导弹约250万美元一枚,俄军一晚上发射几十枚巡航导弹和小摩托,拦截的防空导弹就轻易过亿美元了。要是打掉一两个防空阵地,那就大赚了。相比之下,俄制导弹的成本低得多,小摩托更是“不要钱”一样。据报道,早年乌克兰走私到伊朗的Kh-55巡航导弹是450万美元一枚。考虑到黑市暴利,乌克兰走私军火商溢价5倍都是良心了。成本差异是俄罗斯拼得起消耗的关键。
1 c X, y4 ?% p' j6 n4 D+ ]& f, O5 P: \1 e/ d! N
大规模空袭基辅一直是政治意义为主,现在还加了一层。西方一直宣传,俄罗斯被制裁后,军工生产受到严重影响,原来从西方灰色或者走私进口的芯片无法再得到,中国又拒绝提供,加上俄罗斯经济不景气,多年积攒的精确制导武器在冲突早期消耗殆尽,后继打击无力。俄军到处搜刮洗衣机芯片的故事就是这么来的。
2 t1 j3 B4 p+ Z/ k, h
8 f7 \4 @' P/ Q# {" G* v3 G从残骸分析,近期空袭基辅使用的巡航导弹是新生产的,有的是2023年第一季度才下线的。这说明两个问题:1、俄罗斯解决了芯片问题;2、俄罗斯军工产能回来了。这两点对于乌克兰冲突长期化有非常重大的意义,也是俄罗斯刻意提醒乌克兰和西方的:巡航导弹只是俄罗斯军工生产的一小部分,俄军在乌克兰冲突第一阶段消耗和损失了大量装备,但正在补充中。俄罗斯绝不躺平。& g2 E0 z* `' f1 d' H( p+ t
1 W% ^2 h4 L( o; n' r& s! P7 i
在军事上,空袭基辅首先具有间接意义。基辅是乌克兰最重要的城市,但在乌克兰冲突爆发后很长一段时间里,基辅只遭受过零星打击。现在俄军打击力度突然加剧,反常必妖。; O3 z2 \- x* r
2 m" N9 O2 E5 Y$ r g" I1 i在战场上,俄军终于拿下巴赫穆特,转入休整与防御,可能在为传说中的乌军反攻做准备。结合2022年夏秋乌军反攻的教训,俄军不宜消极待战,更要避免乌军掌握主动,在最有利的时机发动反攻。, s5 i m, @0 f1 o: G( H' }
9 r" ?* \# }' b$ y' }1 f0 B5 W; z
加强对于基辅的空袭增加乌克兰公众的恐惧和对政府的压力,可能逼迫乌军最高司令部“马上做点什么”,而不是等万事俱备再发动反攻。; n; C) ^! ]( |5 v9 ]1 n1 i
4 ]5 P j5 S" y1 _4 p
乌军的西方坦克和装甲车还在交付中,训练也没有完成。炮弹在巴赫穆特战斗中大量消耗,还来不及补充。仓促反攻的话,乌军不仅准备不足,也容易行动混乱。巴赫穆特之后,乌军士气受到折损,俄军士气相对高涨,这是逼迫乌军提前反攻的原因之一。俄军在静态待战中消极等待,容易受到疲惫和麻痹的影响,这是另一个原因。' X6 ~5 l( m: f' m& B% a- l. I
9 Z0 B7 W% D- r/ n' t空袭基辅还有直接的军事意义:把先进的西方防空导弹“钉在”基辅,通过道德绑架,迫使用于对基辅平民的保护,而无法靠前部署,掩护准备反攻的乌军。9 F" C* p0 V- c3 Z' ^
; ]2 X% q; J! |
乌克兰F-16即使万事俱备,也不可能在短期内形成战斗力,从飞行员、技术保障到弹药储备都是空白。基地倒可能不如想象中那么大的问题。乌克兰F-16有可能以波兰、罗马尼亚为基地,但在出击和返航中,首先在乌克兰境内的简易机场蜻蜓点水一下,甚至象征性地加油、装弹。这样的“阳澄湖大闸蟹”式的使用在技术上就不算从波兰或者罗马尼亚的基地出击了。简易机场的设施要求很低,容易分散,不需要考虑防空、停机、维修和加固机堡的问题,体系层面的抗打击能力强,也是乌克兰现在能提供的最高条件了。
+ x6 `: V' W2 A+ r4 |% D5 p& D& ?$ u4 E T" l
F-16指望不上,现有米格-29更加指望不上,这些已经30-40年的未升级米格-29基本型俄罗斯知根知底,也不是俄罗斯已经大量服役的苏-35S和苏-30SM的对手。& N) C' m6 y5 F6 \" J
- v& N0 f d* o6 j& ~在可预见的将来,反攻乌军的防空掩护只有依赖防空导弹。乌克兰的苏制防空导弹和其他苏制装备一样,消耗得差不多了。在“万事踩俄”的政治正确时代,也被当做“废物利用”来处理。但西方防空导弹被“钉在”基辅,给俄罗斯空天军难得的机会和目标,这是乌军难以接受的风险。
) P% c; U( U. v; W8 `4 Q
9 H1 m9 R: @. E( j俄军已经在防线后严阵以待,猛烈的炮火可在反攻乌军的阵地上形成死亡之海,缺乏防空掩护使得后方都大门洞开。这样的反攻需要的不是一般的头铁。难怪乌军声称反攻在即,但一直按兵不动。! n( [9 d1 Y# _" _0 s
) h) _% g# ? c9 D
在乌克兰方面,袭城战的理由差不多。. w; o# r& f! c( s6 j6 q
, w9 K4 y, p8 P
乌克兰冲突以来,俄罗斯国内生活基本不受影响。民间的反战呼声如过眼烟云,很快无声无息。俄罗斯经济在受到西方制裁重创后,迅速恢复稳定,石油、天然气出口转向中国、印度,工业制成品进口被中国制造有效置换。- q0 U: j H+ r9 B3 ]! b: z
7 q; k7 B. V) l
俄军在遭受初期挫败后,改变战术,稳扎稳打。巴赫穆特的胜利鼓舞了军心,充足的战场准备也极大提高了战线稳定性。乌军需要俄军贸然进攻,只有这样才能打乱俄军部署,大量杀伤,对普京造成实质性压力。 L/ G6 ~9 ~$ F, T6 h
/ j; i7 l- X R; g但是俄军明白乌军心思,缩紧脑袋,就是不肯出战。乌克兰方面不能用大规模军事进攻直接把俄军引出来,只能用特种作战刺激出来。
2 B8 }+ n! k7 ? s- G: }
$ S' X H9 v8 c) B! q4 [7 m9 T无人机袭击克里姆林宫至今是无头案,没人“认领”。5月24日,《纽约时报》披露,美国情报官员认为这很可能是乌克兰情报部门或者特别军事部门策划的,但不一定是泽连斯基政府授意的,甚至不一定知情。美国情报部门的依据是截听的俄乌通信,乌克兰方面有人认为政府需要对袭击负责,而俄罗斯方面的对话显示这不是自演自导的。 q+ R9 A. X6 Z9 x- q' I6 `
# H; ?9 c8 z" a+ p. x5月30日的莫斯科空袭也是一样,俄罗斯方面立刻指责乌克兰,但乌克兰方面“无人认领”。: d: F9 \6 o! g# v
! Z1 I' o8 l* U* X- A1 T$ y* ^
在军事上,这些无人机攻击毫无意义,很小的战斗部根本不可能造成实质性的杀伤。据认为,这些无人机不是军用级的,是民用级改装的,有可能本来索性就是玩具。既没有足够的携带战斗部的能力,也没有多少航程。很可能是有人作为散件秘密带入俄罗斯境内,就地组装,就近发射。) \4 y" C( c0 ]; W3 ?2 d' @
1 C/ R. h0 ]" t( W
但攻击无疑在俄罗斯造成很大震撼。这是卫国战争中莫斯科保卫战80年后,莫斯科第一次遭到敌对势力的空中攻击。普京为此亲自发言,声称乌克兰的恐怖攻击必将受到俄罗斯的严厉反击。: M \3 ]. X1 i( x
+ U7 I1 u* r" r" M# h9 c这种表态只是表态而已。俄军对基辅空袭已久,乌军要是有能力对等反击,早不等到现在了。既然是军事冲突,你来我往,天公地道,无可厚非。! I4 j5 I2 a7 X' z. l+ W
# X4 B, q. @% M* P3 Q乌克兰方面急切需要打破俄罗斯国内“一切照旧”的态势,给俄罗斯公众施加危险感和紧迫感。最低限度,需要刺激俄罗斯公众和政界逼迫俄军“立刻做点什么”。
/ j1 W$ s* G U' c" a; ]* s. ^( l7 k# G/ [7 y3 n* I
最理想情况是逼迫俄军贸然进攻。但做不到的话,逼迫俄军在广阔的边境和内地加强警备和防空,极大增加俄罗斯的战争感和经济负担。
! \, _' @& {3 O3 a. ~9 S& u l5 t
0 @- j3 B3 s- D: Q乌克兰冲突进行到现在,交火线稳定在顿巴斯到扎波罗热和第聂伯河口东岸一线,哈尔科夫、苏梅的漫长边境实际上处于停火状态。可能防御并不松懈,但肯定不是重点。边境到莫斯科的最近距离只有500多公里,从沃罗涅日、梁赞绕飞也增加不了多少路程。但这是一片广阔的土地,整个德国也不过就这么大。
5 }+ H/ W0 U: c! b* i4 j- F: m( |6 ~0 g! V$ R
乌军从这里突破、饮马莫斯科河的可能性很小,但俄军要是被迫组织广域防空,这代价就大了。乌克兰把战争(至少是战争的感觉)引向俄罗斯,并通过俄罗斯公众向普京制造巨大压力,如果成功,将改变乌克兰冲突的进程。
. x0 S: k9 k% o# G# b
! ~2 G7 `* [' [, f俄军在乌克兰冲突中很多貌似奇怪的行为都与尽量不牵动俄罗斯国内环境有关。在军事行动的最初阶段,俄军出动的兵力不足,一方面有轻敌的因素,另一方面也是避免影响公众和经济。初期行动失利后,俄军迟迟没有增兵,更是很晚才开始广泛动员,在顿巴斯前线冒拥兵自重的危险大量倚重“瓦格纳”部队,同样是出自避免影响公众和经济的想法。阿富汗战争的教训不在于苏军的战场得失,而在于引出公众的强大反对。9 x# ?; y4 W3 x$ a1 P' B# o, W
4 a8 p! Z% Z2 _7 r* G1 `接下去的持久战也取决于不影响公众和经济。普京在很大程度上基本做到了,俄罗斯国内经济运转恢复平稳,物价和居民供应没有实质性变化。对于大多数俄罗斯人来说,乌克兰的冲突很遥远。
( U) ~6 B/ K* m: ^0 J6 ]
! a; D( u. d. t俄罗斯要避免阿富汗,乌克兰则需要制造阿富汗,对莫斯科的空袭目的是要打破冲突很遥远的幻觉,把冲突带入俄罗斯公众和经济中,通过公众压力动摇俄罗斯打持久战的信心和物质基础。& L! e* m. r' l8 k6 A( v# |
0 o2 { {8 k' \
难说这是否是乌军或者情报部门发动的,也可能是基辅政府难以控制的“亚速营”那样的极端民族主义组织自搞一套。乌克兰要赢得冲突,不仅需要战场上的战术胜利,更需要在战略上打消俄罗斯打持久战的信心和能力。这只有通过把不安和反对植入俄罗斯民心才能实现。这才是空袭莫斯科的目的。9 v8 S+ ~; w) O' k1 f
# K Q! l2 B! j
在战争中,通常行动果断的一方取胜。但在乌克兰,坚决按兵不动似乎成了取胜之道。乌军需要避免在准备好之前仓促反攻;俄军需要在任何时间避免主动出击。但俄乌双方的按兵不动还是有巨大差别的。1 p9 b2 j4 Q/ e3 h; X- X
U2 B) a0 T3 Q8 q: Q% L
乌军的按兵不动到反击那一刻中止。乌军不能无限等待,使得俄军在乌克兰的存在和国土割裂永久化。乌克兰更不能坐视西方援助的决心在漫长等待中耗尽,离开西方的援助,乌克兰无力继续打下去。但在俄军方面,如果能随心愿,最好能永远按兵不动下去。俄军已经控制了希望控制的地盘,扩大冲突既超过俄军实力,也根本破坏了不影响国内环境的一切努力。
# z+ C# n6 z3 N8 m
* H: ~; f8 j7 N4 S% ~; M: P现在只有乌军有动力打破僵持,发动传说中的大反攻。至于什么时候才能发动大反攻,就是另外一个问题了。$ v# p" s1 x2 k+ p' O1 ]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