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晨枫 于 2022-9-7 19:17 编辑 9 {' L, Z7 \2 C- i; k
$ A3 U9 w8 P' {
长期以来,中俄军事合作是引人注目的话题。乌克兰战争爆发之后,中俄军事合作更加受到西方的密切关注。如果中国制造成为俄军的后盾,这将打破西方所有的制裁。
, P! V! M) V$ X/ @
, N5 v4 ~% H: c3 @8 x中国严守中立,继续发展与俄罗斯的正常贸易关系,中国向俄罗斯的一般工业制成品出口和从俄罗斯的石油天然气进口都创新高,但中国并没有向俄军提供军事技术装备,也没有从俄罗斯购买新的军事装备。4 z( n% ?7 ^$ w4 `
: R6 w, y. Z9 C; d! v5 F中国军事科技已经大范围领先俄罗斯,停止军事技术进口是自然的。但中国军事科技在血统上和体系上都与俄罗斯有足够的相似之处,即使新型中国装备已经超越了俄军现有装备,上手也会很快。数字化装备人机界面俄语化对中国也是分分钟的事,不会出现苏-35卖到中国但俄罗斯无力汉化的尴尬。
! A+ V$ Y' ]' r/ ?6 [
8 U3 K5 E' U3 C5 r7 x在元器件层面,中国芯片的先进制程技术还受到美国刁难,但在成熟制程方面不成问题,而俄罗斯在90nm甚至250nm成熟制程方面依然受到欧美禁运的影响。要是中国“放水”,对战场的影响是不言而喻的。当然,中国没有。
9 M' s" l. n- ]2 a9 M( Z/ C5 ^5 o/ P1 A
中俄合作“上不封顶”,看来还是封顶的,至少在战争期间是封顶的。
& {/ i8 z6 {( D4 V
# ?4 X* J& g, O3 ^3 P! C7 S! t在过去30年里,中俄军事合作以中国引进为主。苏-27和苏-30MKK战斗机、“现代”级驱逐舰、“基洛”级潜艇、S-300和“道尔”防空导弹等都是人们熟悉的例子。在这些引进的基础上,中国发展出全新一代武器系统,如歼-16、039潜艇、红旗-9和-17防空导弹、300毫米远火。尽管有些新装备在外貌上还有迹可寻,但已经貌合神离了,数字化、信息化使得貌似传统的武器装备具备了代差级性能跃升。更多的全新武器装备则完全脱离了俄罗斯影响,如歼-20、052D和055驱逐舰、99坦、15轻坦、370远箱火、东风-17高超音速导弹等。6 I# i7 Q1 s6 P) d# D1 Q" m: [& L
3 x& [9 |- v% ]3 x h6 P/ s实事求是地说,还值得从俄罗斯引进的军事技术已经不多了。另一方面,俄罗斯还没有准备好从中国引进军事技术和装备,也未必有这个钱。在乌克兰战争还在进行的大背景下,中国也无意开这个口子。
$ W, {5 L; }7 \. A9 i& a. L; l% }0 `* @8 P6 O' M, ?
那中俄军事合作向哪里去呢?
& o9 G' k" }+ N! ^& [
" u; v1 ~# }4 F5 h4 t军事合作不能专注于武器装备和军事科技,部队组织、训练、战术是战斗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说坦克两项、“苏沃洛夫突击”之类还有“军体运动会”的色彩,“东方2022”这样的大规模综合演习就具有很大的实战意义了。俄军将乌克兰前线多名高级指挥官调回参演,中国派出精锐部队参演,都凸显了重视。- k& H) t8 P8 p
7 F3 H+ p, b* B都说中国军队缺乏实战经验是最大短板,这又对又不对。实战经验不是到真枪实弹的战场上听个响、见个血就作算,必须是在与未来实战可比的战场上、与预想对手可比的对手交战,才有参照作用。越南战场上和阿富汗战场上下来的美军除了听到枪响和见到流血不至于惊慌失措外,在实际作战技能方面并无长进,丛林反游击与中欧反装甲、高山反游击与西太平洋反A2AD是完全不同的战场,需要完全不同的技能,所以反恐美军一下战场,立刻要重新训练,捡起荒疏的大规模战争技能,主要场合依然是欧文堡和红旗演习这样的高仿真演训基地。% y4 ] c7 X5 n6 _
" \+ ~% V6 `8 n: @$ D* O# ~- l: k
中国已经建立了一系列类似的高仿真演训基地,陆军有朱日和,空军有金头盔、金飞镖等。也就是说,从训练的逼真度和有效性来说,解放军与美军并无实质性差别,“解放军缺乏实战经验”是个似是而非的伪命题。
- l1 Q, t8 @, k$ ?0 j$ J! c7 x$ k1 x( b5 e
这不等于解放军的训练和经验完美了。在逼真的训练和演习依然是按照对未来战争的理解设定的,这样的理解可能与现实有偏差,也可能因为思维定势对战场现实视而不见。这正是“东方2022”这样的联合演习要解决的。尤其是俄军在叙利亚和乌克兰作战中积累了大量宝贵的实战经验,非常值得解放军深入借鉴。1 i$ i1 I: G2 h; W3 @- u1 y
/ z, |4 w0 D5 d' h叙利亚和乌克兰的战争在战略层面上与解放军对未来战争的主要作战南辕北辙,但在战术层面上有很多非常值得借鉴的地方。
% m A! ]7 g: Q# t. F3 F1 T/ {! a8 k0 \
叙利亚和乌克兰战场上都出现城镇攻坚的问题,装甲部队硬冲被证明是伤亡大、效果糟糕的办法,但用步兵硬啃的代价更大、进展更慢。重炮拆房战术简单粗暴,反而被证明是有效的战术。进展不快,但伤亡较小,只是苦了平民了。这对可能的台岛战争是重要的启示。6 F4 `3 Z7 C) x8 O' O! e; F, p/ }
! E! G9 h! H4 u( a$ U
在叙利亚作战中,俄军和叙军坦克采用“圆盘”战术,几辆坦克首尾相接,火力向外,在转圈子中滚动前进,交替掩护,既保持不断机动(停下来或者直线前进的坦克是送人头),又在出现威胁时迅速集中火力,全力压制。这是与传统的箭形队形截然不同的,但箭形队形也只适合大体确定敌人方向的传统战场,遭到敌人从侧后伏击的话,会很被动。5 H4 K# J! Y6 C* f, i, X
% p( ?$ D) g9 r a6 P, N4 n
在乌克兰战争初期,俄军装甲纵队按照传统战术猛冲猛打,遇到伏击不顾损失、抛下损失车辆,收拢剩余力量继续猛冲,力争在指定时间冲到指定位置。这是二战时代就久经考验的战术,但也只适合野战,需要对手战线和兵力部署相对集中、固定。但乌军化整为零,以如风似水的小分队在野外袭扰和伏击打击俄军,并利用连绵的城镇缠住俄军。俄军的铁拳砸在烧红的煤球堆里,损失巨大,进展缓慢。乌军的单兵反坦克导弹、单兵防空导弹打得俄军坦克和武直一筹莫展,无人机和完好的手机通信网络提供了传统小分队不可能获得的态势感知,北约的情报支援更是使得乌军的“导弹游击战”把“莫斯科”号巡洋舰也击沉了。1 u& T6 X! z& b8 S) {+ ] e4 u
% B8 O; S$ v d T营战术群没有发挥出预想的作用,这是军事思想与装备实际脱节的原因,还是军事思想本身发生了偏差,也是需要检讨的。
; G: r/ ~* [7 L' d7 a" g% e) A7 F9 ^, k# V* f- k6 F! H6 a
在叙利亚和乌克兰,俄军特种部队也大量但低调使用,这里也有非常多的经验可以交流。
: ]( K2 J _1 V8 q* Y. Y. j$ Y3 |7 l% \9 W
解放军对俄军军事实践密切观察,但什么也比不上面对面交流。2 Z" V; F$ B" ]* J
, h# q0 E, s& F' v, q0 N O( P但交流必须是双向的,俄军对于数字化、信息化条件下的作战有了实战中的认识,但乌军的数字化、信息化毕竟是有限的。北约没有在乌克兰下场,但这个可能性并不遥远。俄军不能单靠核威慑,必须在常规战力方面大力准备。9 K, t$ ~( C8 m
3 N1 g. a" l7 l1 }% W在多年“摸着鹰酱尾巴过河”后,解放军的数字化、信息化水平直逼美军,远程、精确制导武器的应用达到先进水平,无人机更是全面碾压乌军的大疆和TB-2。俄军在实战演习中学习数字化、信息化、精确制导武器化的未来战争,这已经不只是军事学术交流,而是对俄罗斯具有生存级的意义。
& m6 N7 h. M6 h
) j" B" s2 Y3 ]% f4 l+ ]# A中俄都是军事大国,两军对未来战争都有深入思考,具有很大的互补性。说到底,交流的基础就是对共同问题但不同思路的思考。在这方面,中俄军事合作大有可为。如何打未来战争,而不只是军事技术和装备,才是中俄军事交流最大的空间。5 i" G0 e' Z; z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