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的每日心情 | 开心 2020-4-8 10:45 |
---|
签到天数: 227 天 [LV.7]分神
|
隔岸观花的一叶世界——史景迁的《王氏之死》读后
" S# ?8 d. Q5 R' e惊闻史景迁故去的消息,第一反应倒不是有多少惋惜与悲痛。反而倒是在想,捋捋史景迁先生的这十几部西人汉史的著述中,到底有哪些是值得恒久流传的佳作?其实和国内当年流行的史学家黄仁宇比起来,史景迁完全是碾压级别的存在。就连夹带私货,也比黄正宗的多,更不用说所谓的“辛神”了。至少史景迁是做学问有实力的科班出身的学者。! x" e% `" R- H+ R; q% o4 I
4 z8 E0 \$ v; T/ ^! _1 u4 T) Q0 i' d" ?史景迁被禁的书抛开,一是少惹麻烦,能不评论就不评论这些;二是被禁的书如《天安门》《毛泽东》的论述也都是颇有些私货在内。能够明白教员同志所传授的唯物史观,史景迁的论点就没啥可看的,包括追寻现代中国和改变中国之类的也是如此。当然后面两本书没有多少价值输出的死活。没有被禁的书之中,几本很值得看的也罗列一下:
1 P& o% L% W4 U" [+ ]' V: `1、王氏之死7 |# Z E% R$ @, O. @6 T
2、雍正王朝之大义觉迷
# q! T) E, B9 k3、曹寅与康熙
1 _2 k% v- K' z) N; N6 i1 z4、胡若望的疑问1 W; g- U: c7 G' N" N1 f1 c- o3 Z
还有一本写张岱的,其实内容我也挺喜欢的。如果不是我读过《陶庵梦忆》还颇为有些赞赏的话——反正“淫冶”中的淫字,绝对不能作为淫荡吧。如果能忽略了这些错误,史景迁写张岱所谓的浮华苍凉的角度我还是挺认可的,只是对于读不懂古文的西方汉史学家多少有些同情吧。& H0 w: ?* _7 P/ [; l
* G. N+ P8 i$ Y7 M/ L: {话题说回来,回到王氏之死。王氏之死这本书是我从已经闭店的福州路书城旁边的世纪出版社的顶楼折扣书店弄来的。当年翻开之后,就不能自拔的读了个痛快。那个时候,马亲王还在施耐德偷空写小说。虽然王氏之死的风格很像亲王的显微镜下的大明,但我敢肯定,绝对是亲王借鉴了史景迁的手法。这是怎样的手法呢,专业的说法所谓的微观历史其实就是类似的描述。以小见大、见微知著,从小人物的角度来分析描述一个历史时期截面的社会风景世情;犹如一套完整的清中期普通民众的生活画卷。这样的手段,马伯庸一定是借鉴过的。对于我们这些历史爱好者来说至少当时也是一种新奇的呈现方式。
, o# `$ q$ J% B8 z: j/ y+ S! B/ k" Z$ ], K4 @
曹寅与康熙是史景迁的博士论文,我读的就已经很开心了。讲织造局、盐商颇有趣味。已经感觉得出这是一个对于清史有着相当见地的学者,同时还有着一颗有趣的通感共情心理。写王氏之死的时候这种风格被发挥到极致,举个例子说起来,别人写的史学记述是某年因为当地盗贼横行而兴起偷吃村中狗的习惯;而在史景迁先生的笔下会关心这些被偷吃的狗有没有主人给的名字,进而确认这些狗是不是普通的看家狗。如此角度,新奇而古怪;既有外国人对于中国风俗的新奇感,又有史学家对于整个历史环境的熟稔感。有点像是穿越的人讲故事,大环境没错,细节却经常格格不入。
! y5 v+ U0 H2 U- q) e J' l% E9 X, y: }! z0 C- u- x- u/ B3 Y
另外一个吸引我看王氏之死的元素说起来就更有趣了。郯城以西就是淄川,淄川清代当期出现的那个一生蹭蹬功名的读书人是谁?大约读者也猜得出,就算猜不出,那么聊斋志异的故事,叠加上史景迁绘声绘色的史笔描述;这样的书能不好看吗?所以,当蒲松龄笔下的故事,被归置到真实的小人物生活史中的时候,你会忘记这是一个通过金发碧眼的西方史学家讲述的土得掉渣的中国乡村故事。: L) \. Y z4 W7 S
: l, R" k! z p# e) s4 W
所以,书的第一章就县官黄六鸿、书生蒲松龄和后世流传的郯城县志三个角度描绘了一下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和地理环境。第一章就趣味横生妙不可言,先是县志,县志是史书体例,大背景明末清初,兵连祸结,天灾频仍。民众经历了朝代更迭。沧桑感顿出。下来是后来做县官的黄六鸿,一段文字可以说是声声血泪:3 q& J8 ?1 h( C; I" `* k b
/ b5 E+ t/ f" u R) M0 f5 i复有四年之奇荒,七年之地震,田禾颗粒无收,人民饿死大半。房舍尽皆倒坏,男妇压死万余。即间有孑遗,昼则啼饥号寒,夜则野居露处。甚至父子不能相顾,室家不能相保。老弱转徙于沟壑,少壮逃散于四方。
; T+ \& o: r- Q4 `3 Z* J% y; T$ C/ C' c: J6 z, `
在这样的环境之下,对于生命的轻贱和对于鬼神的敬重,奇异而又系统的融合在了底层人民的世界中。虽然光怪陆离,但却足以令蒲松龄的故事流传千古。于是第三部分的几个故事,盗户、口技、偷桃和绛妃,就在第一章里拥有了最真实的历史背景和当时社会环境的解读。而反过来看,也让我们读聊斋的时候多了一点对于鬼怪仙狐故事的沉重体味。0 M' z" Y0 X9 G/ H
& y1 A$ w& m1 t5 m. Z) d第二章是土地,在我这个喜欢用教员的理论看世界的人来说,是一片生动的当时期的社会调查。农业发展,户籍税制,县财政体系等等不一而足。再加上黄六鸿的回忆录和蒲松龄的聊斋作为旁白,现实与文学作品,魑魅魍魉与人间世界,显得是如此的水乳交融。在教员的理论里,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也许正是这些制度造就了这现实存在的鬼蜮世界。黄六鸿和蒲松龄,就像是两个不同角度的阐述者,把这些现象鞭辟入里的讲清楚了来源和实际的效果。这是这本书里的干货。
$ g. \7 V' W" K* N1 I
8 C7 }7 {1 b( B. y* P* h- z第三章的名字开门见山,就是寡妇,不是一个,而是千千万万个被压迫未亡人。以大清律为线索,讲述了就算是在这样的鬼蜮世界之中,女性依然需要在严苛的道德规范之下才能够获取个人权益的保护。这里,史景迁的视角是我觉得在他所有的作品中最能体现优势的。就算是译文也能看得出对于女性的悲悯。但是事实上的情况,夫权与族权仍然是旧社会的女性无法逾越的大山。这一点,史景迁虽然写过教员同志,但是也没有可能去理解教员同志在自己的文章中痛斥的那些吃人的玩意儿。所以也仅仅只是悲悯的讲述,但这也许就够了,正好应了西方人看中国历史的那种隔岸观花似的感觉。
4 e C% G7 J) C3 d/ m6 e0 ?" I! z& B
第四章是争斗,这一部分也是最有典型性的部分。完全是一个蒲松龄的故事对应了一个现实的案例。讲述了当时乡村的宗族争斗和家族冲突。这是对于现有的隐隐然又有抬头趋势的乡绅现象的一个很好的例子,教员同志通过基层组织建设已经打掉了的架构传承又死灰复燃。这样的家族冲突几乎是当时乡村的主要矛盾,但却又是很多文学作品的主旋律,比如白鹿原。白鹿原的书很好看,但是从我的角度看来,三观不正,腐朽的味道从根子里出来,就算是描述也是让我无法隐忍的。而民间的争斗在史景迁笔下,写的如此的直接和真实。颇有些讲述蛮荒故事的味道。再佐以蒲松龄的《崔猛》,也是难得的直接勾勒描绘出了当时乡土社会的蛮荒味道。3 m2 T& _/ }& `% }' q- i
9 M& n; t f4 r) e0 q* \' Z/ w, L l
第五章私奔的女人才写到王氏。这个文章都快结束的时候出现的主人公让人突然意识到了这里的王氏其实不仅仅是王氏,而是千千万万个在当年那个社会的环境之下生长的女性。这一章从县志描述的值得道德褒扬的几十位女性人物说起,举出了千千万万个被侮辱和损害的女性中的典型例子,有乱世、有饥荒,有勾引、有痴情;甚至还有一个杜十娘似的被赌徒卖掉的女性。这些例子加上蒲松龄的故事,生动的令人发指,准确的不忍卒读。不知道看了这一章还有都少被网文荼毒的女生想穿越回去。反正在这一章里,史景迁已经试图用假设为自己笔下的王氏假设一条可以逃生的生路了——尽管这也是完全没有作用的。最后私奔过的王氏还是死于自己丈夫之手还被丢在想要陷害的高家门外的雪地之中……虽然王氏最后的那一段描写无比的凄美,但老实说,史景迁的这一段我没看懂——也许是译文的原因吧。据说这部书的译作,远东出版社的比广西师大的版本好些。
: V7 |' p4 z H* J, J9 I" R. a4 F# a: _8 q; |$ Y
第六章审判单独拉出来都是一个不错的侦破故事。但我却兴味不大,我看这本书本来也不是为了看狄仁杰探案的。不出意外的是,第六章主要都是来自于黄六鸿的回忆录。这种自己述说自己侦破案子的描述,难免会有些添油加醋,但是也看得出,黄自身对于此案还是颇为骄傲的。) ?/ c8 C% L0 j( E! k
4 J* A. Y% a, m$ W8 s8 ^$ p
仅就这个故事本身来说的传奇性远远没有达到流传的程度。充其量是个大清年间的今日说法而已,民间的案例罢了。可是,在这几百年之后,被一个西方史学家参照着号称第五大名著的《聊斋志异》一起解读了出来。本身蕴含的味道已经远远胜过了故事本身。而史景迁在这部书中的文笔也刚刚好,既不像太平天国的历史小说,也不像改变中国之中的先知口吻。就是一个精熟历史的讲古洋人,隔岸观花这一叶世界而已。) ]) o2 z- b: s0 z/ t
- L+ q, O' ^3 }; Z" ~3 ?- ]6 L
史景迁的作品还有一部有意思的,就是胡若望的疑问。和利玛窦不同,胡若望完全是个在中国的教会小人物。但是从这个小人物上看到的东西也值得一读,有机会后面再解读吧。但是,我先放一个结论如果一个人对于史景迁的两部禁书奉若圭臬,不停地试图给你安利。那就要想一下这个举动之后的立场了。这也许是我哀悼史景迁先生却并不崇拜他的原因。史景迁的进步之处是他跳出了西方中心论的史观,但是弱点却也在于此,他并不太承认半殖民地给中国带来的问题。而反过来却以为在半殖民过程中,西方列强使我们收益良多。《天安门》之中如此,追寻现代中国也是如此。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