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燃烧的冰块 于 2013-3-28 08:08 编辑 % r1 f0 k+ }# v6 X7 A
& B' S" t8 v; w4 q- o 化工最忌讳事故,搞化工的人讲得最多的也是事故。看了潜艇的《从安全故事讲起》从安全故事讲起,感触很深,也唠唠自己经历那些事故。当然,严格来说只能算事故苗头,毕竟经历过事故,还能在事后摆龙门阵的,都应该买彩票。
/ H4 W: a' A( [3 h6 j8 s7 _5 ~# Q8 W, T8 z9 B/ N
化工的危险因素,不外乎高温高压易燃易爆。在学校做可燃冰,四条就三缺一个高温。我做实验的地方在学校自己的中试基地,东西南北都是居民小区,中间60×90m的面积塞了十来套加氢、催化裂化小装置。那天做完实验,发现几个甲烷钢瓶压力都不高了(5~6MPa),计划把这几个低压瓶运回学校重新打出个高压瓶(12MPa)来。( q ?& A' K$ D# R
% o3 Y# [0 [: r* ?
/ C& ^6 [! |% I5 a+ q1 g& N
, K% U$ I3 U, R1 C' c我们用的就是这种40L钢瓶,出厂压力13个MPa不到 2 L4 i6 G: g0 m
% a& T/ d+ Q( U# Z 40L钢瓶一个就是55kg,三个钢瓶靠人力机动当然是不行的。按《道路危险货物运输管理规定》,得用这样的专用车辆来运输,除司机外还需要取得资质的押运员押运。当然,由于我讲的是事故,大家当然能猜到,我没叫专用车,而是雇了辆黑面的。首先叮嘱那位长得像李琦的司机师傅千万别抽烟,然后放倒面的中间那一排座位,从中门将钢瓶塞进车里。
g% L7 k* q- ?8 W9 D: r$ ^
) B# M3 x8 E- t3 I. f! X6 Y8 r, I0 q. o
专用运输车
P$ O6 R/ L% U+ H# ], w; _6 l+ G1 s: J9 f2 n4 O- b8 s8 W3 W
钢瓶分量不轻,司机师傅在车上拽,我在车下面送。第一个,第二个钢瓶,都很顺利进去了。第三个钢瓶,“李琦”师傅瞅着就剩最后一个了,也卖起力气,刚刚抓住气瓶嘴,就双脚借力弓起腰板往后一拽。我没防备到他这一招,钢瓶脱了手,于是钢瓶嘴就磕在了第三排座位的钢架子上。
3 _+ j+ j1 M) G7 P: L8 n8 M( Q2 \3 p
看我干啥呀!
: u/ I, }1 q V( @ M
2 [. o$ a% j& S 钢瓶100多斤,大拇指粗细的瓶嘴哪经得起这么一磕,毫无悬念地漏气了。师傅被这突如其来的气流尖啸声吓得刷一下就跳下车,跑出5m开外。我在车下也吓了一跳,脑子里唯一的念头却是得赶紧上去检查钢瓶阀门。如果阀门磕坏了,得马上通知中试和周围小区疏散。否则......# T5 O" t' R7 Y
8 D2 ]8 L. j3 r% \你摊上事儿啦!你摊上大事儿啦!!
# q. e: P3 V7 W# y; \
2 Z0 u1 |) p0 A3 t- x 脑子里面转了半天念头,手上却一点没耽误。跳上车手往阀门上一摸,全须全尾,松了一口气。顺手一拧,气流马上变小。万幸,阀门没被磕坏,否则就只能通知疏散了。拧上阀门,打开车窗通了通风,安慰了“李琦”师傅几句,就带着钢瓶回学校了。; t2 D4 S6 U. I1 s/ E& r
9 W2 D, G2 K L
回头想来,无专用运输车辆算违章一,无专业押运人员算违章二,运输时未拧上气瓶帽算违章三,要不是“李琦”师傅车子熄着火,3个钢瓶连带着周围十几套加氢、催化裂化装置,估计就没有机会和大家摆龙门阵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