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的每日心情 | 开心 2016-9-4 09:56 |
---|
签到天数: 2 天 [LV.1]炼气
|
板凳

楼主 |
发表于 2012-4-26 06:05:49
|
只看该作者
将军血战不归还 – 赵登禹将军殉难七十五年祭 下
本帖最后由 萨苏 于 2012-4-26 06:09 编辑
% U+ ^. K4 F+ X9 j1 B- b% i" L: N8 N) J, k' d, |2 \ J, p
) S8 |$ V* v: E
二十九军战士7 n' x. K: a3 ~) ?0 f
' U) u* A' H. {4 n& w
! x8 @8 q8 m5 C$ ]/ R/ `3 w; d尽管将军的指挥在战术上没有错误,但是,日军火力远非土匪可比。三辆没有装甲防护的中国军车遭到日军第七中队和第三机枪中队的密集射击,或因为司机中弹,或因为轮胎被打破,或被死亡的马匹所阻,在弹雨下最终都没能冲入日军防线。最近的一辆离日军阵线仅六十米。佟麟阁将军也在此前后战死,被伏击的二十九军官兵失去指挥,遭到近乎屠杀的攻击,日军统计其阵亡在千人以上。
/ }3 F, E( `& a- R6 r' T2 q5 W8 i9 p
事后,日军发现每辆被击毁的卡车上都有大约二十名殉难的中国士兵,若他们杀入日军阵地引发混战,其他部队或可乘机加入突破,改变战局。
8 f0 Q; i4 H8 t3 |* W
( E% D" T, Y* G- J9 B日方档案记述此后仍有小股中国军队曾试图冲入战场。笔者推测,这应该是二十九军残部试图夺回赵登禹将军的遗体,但没有成功。
* l+ o/ b8 X1 @' ?/ r6 k. m6 Z% N* D1 _" E
当日军接近被击毁的那辆轿车时,发现该车旁稻田的斜面上倒着一名二十九军军人(后推测可能是赵登禹将军的卫士或副官),显系从车中冲出后被击中阵亡。接着日军在车内发现一名身穿军便服的中国军人“端然自若”地坐在该车的后座上,前额和胸部均有弹孔,已经身亡。在他胸前的口袋里,找到了赵登禹将军的名片,身边的皮包中有赵将军给宋军长写的信,132师军官考绩表等文件。发现遗体的日军小队长佐佐木中尉不敢怠慢,立即逐级上报中队长,大队长。
6 \0 m9 y- B- n2 _) ^
2 O/ {( T0 k. H
2 c) s! A. r( T1 F: ~" M7 Y
日军档案中关于赵登禹将军阵亡情况的部分描述,注意其中“端然自若”一词,写法与汉语无异
( L1 q5 y3 i9 H( Q" |. X
4 L6 i& c7 n" m- n! {* f* H
) }0 O4 [8 J' q2 d9 ^赶来调查的日军很快在汽车旁边找到了腿部被子弹贯通负伤的司机,据说他当时正趴在一边装死。根据审问,得知这名司机并非军人,而是美利商会的雇员,该车也属于美利商会,战前连同司机借与赵登禹将军为座车。司机并证实后座上的便是赵登禹将军的遗体。. h% h3 r8 P0 T% f$ t" Y {
* I& J0 M" W; g) R8 |8 h
日方遂得出结论,称赵登禹将军在此战中“名誉地战死”(即汉语“光荣牺牲”)。由于若干有关报道称赵登禹将军是在手持大刀与日军拼杀时中炮牺牲的,与此处结论不同,故日军的纪录是否正确暂且存疑。但作为日军内部的战场报告,这份史料或有一定参考价值(宋哲元将军后人提供给赵学芬女士的资料中,关于将军殉国的经过与《南苑附近战斗详报》记载基本相同)。" ~. ~( E O' a/ s. b
/ t) t7 G. p, ]) ~7 j. S
1 l' J5 ?; k4 n" P Z: i
北平红万字会在南苑埋葬战死我国官兵后所立标志
" W) ^5 T& {" Z: J( W' H* f( L0 b
6 P, A( E8 V$ {! M' ]/ H
0 X; S* v& I1 F h: `+ m# l将军战死后,据考证其遗体先被红万字会掩埋,后被龙泉寺僧人收殓,1946年经在中山公园举办公祭大会后安葬。其墓地在文革中一度被毁,将军遗体也被不明真相的宏伟彬所亵渎,1980年修复,至今祭祀不绝。
3 X6 d6 R, T' h) k" g. ^
4 X! y, o& G; Z# O! Y. U- z. \昨天,在自号食烟火斋的北京文化名宿陆原先生帮助下,我得以将在日本获得的这批有关赵登禹将军和二十九军抗战的史料赠送到将军家人手中,总算了一心愿。7 J; P! l. q; u, {( d& R
, [) O# s+ X; C# V2 S4 ~* w7 p, e
看过这些图片和档案后,赵学芬女士拿出若干将军遗物遗墨与大家共同瞻仰。令我吃惊的是,这位善使大刀的将军写得一手好字。
- M; V& T2 Q4 f3 d0 N) O& ~0 w# i+ z$ @
! J( z* V4 I# g- H* C赵登禹将军为母亲书写的文字
0 ?2 i6 ~2 M4 \3 V( L
5 H2 R- S1 w1 g' D
7 ~) h" U! u8 R" \8 I* U' F原来,尽管身在旧军队之中,出身贫寒,自幼失学的赵登禹将军并不满足于作一介武夫,而是一生勤奋好学,公务之余练笔不辍,颇得鼓励部下读书的冯玉祥将军看重。1934年,看到部下捕捉到两只火红色的小狐狸,刚刚担任132师师长的赵登禹将军亲自提笔给当时还叫作“万牲园”的北京动物园修书一封,曰:: }' q4 v8 f4 m# O# i' Y
7 k+ R- L- K5 W“敝师驻防塞北,有名殿布青山者,日前偶在该山得获火狐两只,因敝师不便饲养,恐日久伤其生命,殊为可惜,素谂贵园万牲罗列,以供游人观瞻,兹特派副官单永安,携往送上,即请查收为荷,此致万牲园。# u. d4 R- \5 S
$ s; n+ N' d2 D# p7 [+ B 师长赵登禹拜启“
* R, g2 u6 z! c2 \一句“恐日久伤其生命,殊为可惜”令人唏嘘不已。
) _: ?) a. T- D0 N; _0 `% ?+ W$ c
7 P9 B( k2 t+ x据赵学芬女士回忆,“我父亲会后返回河北防地前,见了我祖母最后一面。临行时,他跪在地上给祖母磕了头,又叮嘱正怀孕的母亲要注意身体,然后还抱了抱只有2岁的我和4岁的哥哥赵学武,之后义无反顾地离家而去。”
* t7 u+ p- f- E' P q+ E* O
9 l. U" k- B# ~! U, X" P/ y) b: x这一去,将军血战不归还。
- m0 h9 n; P6 i6 P# x- v古人云,“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信然。4 Z: d, E+ F8 G# v) o, U
$ P, V* @, ]* s' Z. G
[完]
. b9 G% p% f5 F0 X- E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