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爱吱声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2979|回复: 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经济] 石油和经济新一轮回的较劲?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2-2-26 15:17:2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武宜子 于 2012-2-26 17:46 编辑
' V; y  v2 }) R$ N
5 M3 Z" _9 G) Q; j9 t* Q) ?0 {自上世纪六十年代美国主导国际油市以来,不是石油危机引起经济萧条,就是经济起伏触发油价浮动 – 石油和经济互为因果,说不清道不明哪个是鸡哪个是蛋。" K% Q# |7 }/ A: Q
; I, L) B& {0 Z" U+ o! w
眼下美国经济刚有起色、欧洲危机刚从崩溃的悬崖边退离了一小步,这石油价格就出现飙涨势头。难道刚开始加温的经济,又一次要遇到油价上升这本凉水迎面泼下?; \, E- f1 G5 F" H$ M2 u
: k. a& w5 q( n, Y1 Q
象1973年之类的全球石油危机距今已经遥远,我们不扯。但记忆中的2008年油价飙涨恰似昨日。它一路狂飙至历史最高,加速了经济衰退的发生。2008年七月间$147/桶的单价,至今没被突破。而当年12月油价又一路滑落至$32/桶,那种冰火两重天的感觉,告诫人们的不仅是经济衰退中生活水深火热般的艰难,更说明世界经济发展至今,依旧是那么脆弱、依旧面临那么多的不定因素。# n7 y; ~5 y& Q4 O& q( I8 G& A
) Z) p! z) g, p* D0 c) d4 Q4 Q2 l
经济往后缩,毕竟对谁都不是好消息。美国经济因多年受困于对石油的依赖,一直努力在进行调整,以求逐步摆脱这种依赖。但因用油需求来自每家每户,调整只能是渐进式微地在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D: m- Q' O- d% \; Z) D
1 I* k- d7 U/ o1 j
1)鼓励人们car-pool,尽量减少一人一车的交通方式;; R6 B+ t+ b, Z+ m, q- a
2)政府和个人一同要求汽车制造厂商出产低耗能车型,减少汽油消耗;
  n3 d! B9 d' x8 l& j8 B3)促进替代能源,如太阳能和风能的进展明显;
. v. c3 F$ Y9 n, U' l1 h5 B4)增加原油资产,逐步减少进口;/ I: i8 {, L3 Q. R

; I( P! T1 _6 T调整虽是渐进,但似乎也初见成效。华尔街报道,自2008人们carpool的意识益发增强,已经有一时之需变成常年习惯。因而,carpool已经使得美国人的总驱车里程出现减少的趋势,即便油价一时下滑,驱车里程也不见得马上回升。1 _+ L4 }1 s% ^+ Z$ [- v

3 ?8 Q4 g8 B5 |1 u: _& W3 H汽车厂家生产高能效的汽车也已是多年的努力,虽然自2010年汽车市场逐渐回升后,美国佬对大皮卡如F150和Chevy Silverado之类的欲望有回升,但小车市场销售见旺。
$ v% A/ R$ ]( K/ k+ d& e; F, \7 C# J
替代能源如风能太阳能,虽然名称为替代能源,但要说他们何时能够替代传统化石能源,八字还没有一撇,改称边缘能源倒是能够应景。但在美国,欧巴马要以绿色能源增加工作机会的做法,听上去象是国策一样喊的震天响。虽成效待定,但却与中国起了不少争执。因中国在风能和太阳能的设备生产上较美国廉价,而且由于政府补贴而导致的生产规模过剩,使得这两种替代能源的设备在2010-2011年间大量销往美国。这一下就戳了美国生产厂家的脊梁骨,纷纷要求联邦政府反制中国。但美国能源公司和能源安装公司对来自中国的产品大为欢迎,买的是不亦乐乎。以致于本该是两国间的能源政策争执,倒反成了美国国内能源设备生产厂家和能源公司(加安装)之间的相互掐架。
# U% F. Q* ^9 S: l# c
+ c* A  r% A8 u9 u% V9 u但无论怎么闹,目前这替代能源的状态,是应了那句中国老话:雷声大雨点小。" H" O1 a9 Z, t
- k6 h" y# K9 w) U5 _" |5 o% n
美国在原油自产方面,倒是有了些实质性的进展。美国国内产油地多在中西部,多产石油成了当地经济红火的热点。美国全国目前的失业率还是8%以上,但在North Dakota和South Dakota这些州,失业率在5%以下,有些地方甚至到了3%,基本上是谁想找工作都能找到。而这一切,盖因于当地石油开采。到目前为止,自产油虽还少于进口油,但因运输的原因,中西部那些接近产油区的城镇,汽油价格比起沿海地区有下降趋势,原因就是多用了自产油而且自产油价格比进口油略显便宜。
% F9 m8 P, t* N0 v0 ~# ]( Q5 Z* y# v% W7 f* g) N( J
目前的预估是,到2030年左右,美国自产油将不仅大于进口油,还将成为原油净出口国,标致着美国对进口原油依赖的结束。, ~# L, _% p9 U3 J( D: _
0 w3 ^0 e" T4 ]9 Y3 r  [
但眼下老美对石油的依赖依旧还是事实。调整,如上所说,决非一朝一夕能成。在2011年,原油价格虽没高过$147/桶,但平均价格则高居不下,使得这年的平均汽油价创了新高。石油消费和油价是美国人的头疼事儿,是整个民族的敏感神经所在,所以对石油供需两方各因素的研究也很细腻,相关数据比较其他国家也更多更便捷。8 n8 \# ]& I6 x; ]" E* S2 R  @

  T  y0 P& \8 L8 a5 I/ R就当前的汽油市场看,每加仑价格上浮至$4这个敏感价位,是各方的关注。价格弹性粗估是,汽油价每上升一美分,会给美国全体消费者加重$14亿美元的负担。进入2012年两个月以来,美国经济复苏刚见起色,但汽油价已经涨了每加仑29美分。对于美国家庭来说,这就是增加了近$410亿的汽油支付。目前汽油价的全美平均约是$3.67/加仑(二月25日价格),离$4/加仑还有33美分的距离。如果汽油价真在近期向$4/加仑飙升,那就是给美国经济的复苏加上$462亿元的负担。难道最近的油价变动又要再次成为美国经济的隐患?
" n7 o4 v6 ]0 {$ N# p
1 o, P& P1 \* ~1 E至今还基本无人能对油价的长期变化做出比较靠谱的预测,但短期来说,美国近期发生的一些事似乎有助于缓解人们面对油价高升时的压力。一是美国天然气开采技术有了崭新的突破(所为的Fracking Technology),这项新技术使得美国的天然气产量突飞猛进。供应的猛增使天然气价格有了理所应当的下滑。5 q" Q4 z1 k: }7 \
% S- z2 T/ e% |) o
而这个冬天在美国是个Winterless的冬天,气温暖和使得原本应该出现的天然气消费高峰没有出现。此外,美国天然气的最大宗用途是发电,气价便宜也让电价变得便宜,再加上暖冬使得用电量减少(一说是在5%左右)。两项相加,最近两月给美国家庭省下约$160亿元的开支。
7 g3 O* p& \: q. u2 |+ w( y7 T1 v; g9 T' K3 u4 z" a
最近就业市场的持续改善,让更多的家庭有了可靠的收入来源(比起2008来)。这几个因素的汇总,似乎看起来美国能够更好地应对可能的油价上升(和前几次相比)。
, @) I* e# r  M' ^2 d# B3 ]
! U9 G) r0 R) X" a# f! Y- d3 U美国经济好转对全世界毕竟也是利好,可别在无雪的暖冬之后,油价飙升给美国经济复苏带来雨雪交加。
$ Y. [" v5 k' |2 M  _/ B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7-8-12 00:28
  • 签到天数: 18 天

    [LV.4]金丹

    沙发
    发表于 2012-2-26 19:29:23 | 只看该作者
    石油价格的飙升对中国的经济也有很大的影响

    该用户从未签到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2-2-27 14:35:43 | 只看该作者
    19851220 发表于 2012-2-26 19:29 : |$ K) n6 l' m' A# b9 X* x6 w
    石油价格的飙升对中国的经济也有很大的影响

    ( G& }0 P2 ^6 ^2 d! C' A. N太大。后几天回写到中国。

    该用户从未签到

    地板
    发表于 2012-2-27 15:05:30 | 只看该作者
    滞胀的阴影又要回来了。+ M/ j1 S2 H  J* Y

    点评

    有点那个意思  发表于 2012-2-28 12:58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2-12-1 00:01
  • 签到天数: 2488 天

    [LV.Master]无

    5#
    发表于 2012-2-28 17:59:28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橡树村 于 2012-2-28 18:52 编辑 , s6 Z& _4 n3 ~! ~; d: A/ ]( \
    # E% [5 }: Y8 A3 [: r
    这个预估很大胆:! d' V6 L1 C" Z" C, D6 y0 M
    ; v& L; Z. `- `
    目前的预估是,到2030年左右,美国自产油将不仅大于进口油,还将成为原油净出口国,标致着美国对进口原油依赖的结束。

    4 m* q6 x- G- A7 [, h) F1 d: {6 T
    如果来源是最近发布的BP的Energy Outlook 2030的话,原文说的是到2030年北美而不是美国。因为高成本油田的开发、页岩油、生物燃料等,美国的自产油比例的确会增加,但是到2030年仍然需要进口。此外北美能源独立的重要前提就是油价维持高位,否则很多非常规油品开发无利可图。
    & m& X6 d  ~* A$ K
    ) z. D3 a+ O$ Q$ ?+ E8 q/ o* ^BP 2012版Energy Outlook 2030里面的数字:6 _; ~7 _# q, a2 g) Z7 ^( ]

    7 z/ b% f+ k# \液体燃料消耗(含生物燃料,CTL,GTL),北美2010年10.40亿吨,2030年8.97亿吨+ X% @5 K- P( E1 S, C/ k3 t
    液体燃料生产(含生物燃料),北美2010年6.48+0.26=6.74亿吨,2030年7.88+0.70=8.58亿吨
    4 n0 C" h1 v" K/ N' r7 h5 P( y  I* L5 D* u* c
    实际上从这个数字看北美地区距离油品净出口还有点距离,不过加上GTL以及CTL项目的话就可能能够实现液体燃料自给了。
    - Q% R6 ^8 f, w& {7 o0 A* X/ `
    ' M% A5 X% P- r9 p/ Y0 F/ {) e  W/ v$ D6 F9 Y! P# V1 x0 F

    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网站错误报告|爱吱声   

    GMT+8, 2025-7-24 12:45 , Processed in 0.036039 second(s), 21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