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爱吱声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河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读书笔记] 《河中石兽》辨诬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2-4-16 03:01
  • 签到天数: 192 天

    [LV.7]分神

    21#
    发表于 2014-12-12 00:36:38 | 只看该作者
    阅微草堂笔记可是大毒草阿。也就比子不语稍微好点。所以,本来就是人家寻开心胡扯的东西,你愣是要找个究竟出来。未免太煞风景了。
    3 z) l, J6 d( V8 L# g1 J! ^. n8 A0 P8 R

    点评

    关键不是《阅微草堂》,而是这篇进了初中课文,而且是十分重要的一篇。俺儿子从开学就学,到最近复习了还在学。  发表于 2014-12-12 07:18
  • TA的每日心情
    奋斗
    2025-7-1 17:22
  • 签到天数: 2652 天

    [LV.Master]无

    22#
    发表于 2014-12-12 00:48:34 | 只看该作者
    tanis 发表于 2014-12-11 23:37
    : C/ e! f9 N. @6 D2 M$ W2 i哈哈哈~ 看底下的回复很有意思。 做实验的往往和搞理论的思维方式不同~  在简化和假设的模型下可以发生很多 ...
    0 ^1 M  l# j" D" A# W
    “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wu)理臆断欤?”
    % g1 y/ E( p% D, e: [  ^0 f- o( G5 c
    赞,这句话才是关键。任意理论都是只知其一的臆测。
  • TA的每日心情
    奋斗
    前天 00:05
  • 签到天数: 3006 天

    [LV.Master]无

    23#
    发表于 2014-12-12 01:34:51 | 只看该作者

    点评

    不明觉厉。  发表于 2014-12-12 07:18

    评分

    参与人数 1爱元 +6 收起 理由
    河蚌 + 6

    查看全部评分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2-4-16 03:01
  • 签到天数: 192 天

    [LV.7]分神

    24#
    发表于 2014-12-12 11:11:18 | 只看该作者
    水风 发表于 2014-12-12 00:36
    * x# `3 c( W  ?/ A9 o$ e: {1 }阅微草堂笔记可是大毒草阿。也就比子不语稍微好点。所以,本来就是人家寻开心胡扯的东西,你愣是要找个究竟 ...

    2 {, Y8 R, }2 h你当年没学过么?3 u4 x, o) N8 Q

    9 |1 x, w6 v# ?/ A0 \# h这篇其实在古文里面算简单的。你要明白,语文老师,是不会考虑物理学意义如何的。

    点评

    我们那时古文没这篇。  发表于 2014-12-13 13:34
  • TA的每日心情
    奋斗
    2019-5-3 10:48
  • 签到天数: 771 天

    [LV.10]大乘

    25#
    发表于 2014-12-13 12:01:34 | 只看该作者
    一眼就看见坑一坑二坑三坑四......还以为是探讨老萨写作风格的文学评论呢?
    : ]* t; n6 m& @- V) z不料居然是初中物理教案......
    - J0 s* `3 ~1 U( }1 H' C河蚌思维犀利呀!
  • TA的每日心情
    奋斗
    2017-3-1 00:54
  • 签到天数: 286 天

    [LV.8]合体

    26#
    发表于 2014-12-13 12:32:34 | 只看该作者
    抱朴仙人 发表于 2014-12-13 12:01
    5 K% L; j  S) I一眼就看见坑一坑二坑三坑四......还以为是探讨老萨写作风格的文学评论呢?: K2 d/ H1 b' N
    不料居然是初中物理教案 ...

    ; D; m* S  S( F( t  ~, @8 E2 ^物理教案放在语文课上那也是好玩得很。
  • TA的每日心情
    慵懒
    2016-4-20 00:14
  • 签到天数: 15 天

    [LV.4]金丹

    27#
     楼主| 发表于 2014-12-13 13:39:18 | 只看该作者
    抱朴仙人 发表于 2014-12-13 12:01
    # s) b# m9 O& V$ t一眼就看见坑一坑二坑三坑四......还以为是探讨老萨写作风格的文学评论呢?0 g0 D6 ~; F/ @5 b2 C! j
    不料居然是初中物理教案 ...
    ' ?( J- V' W: L) Z7 Y8 ~8 B
    老萨的坑比这要复杂,什么坑一坑二坑继坑补再补再续,连环坑回转坑,比这个复杂多了,有些是用二维空间无法表示出的。

    点评

    油墨: 5.0 油菜: 5.0
    给力: 5.0
    油墨: 5 油菜: 5 给力: 5
    哈哈哈哈  发表于 2014-12-14 10:13
  • TA的每日心情
    奋斗
    2019-5-3 10:48
  • 签到天数: 771 天

    [LV.10]大乘

    28#
    发表于 2014-12-14 00:47:13 | 只看该作者
    河蚌 发表于 2014-12-13 13:395 q, {7 f# B9 k1 b
    老萨的坑比这要复杂,什么坑一坑二坑继坑补再补再续,连环坑回转坑,比这个复杂多了,有些是用二维空间无 ...
    9 S/ n' W8 {1 \' R! I$ T- S1 `
    回头我给你凑趣来个古代法律物理学的......
  • TA的每日心情

    2021-2-15 22:05
  • 签到天数: 204 天

    [LV.7]分神

    29#
    发表于 2014-12-14 03:39:10 | 只看该作者
    这还看水流速度,石头重量形状,河沙的松软度厚度,河道的地形等等因素
  • TA的每日心情
    奋斗
    2019-4-30 09:34
  • 签到天数: 666 天

    [LV.9]渡劫

    30#
    发表于 2014-12-14 20:15:09 | 只看该作者
    有一种可能,河底上层是沙子,沙层的底下是坚硬的河底。沙层的厚度恰好与石兽的重量有相关性,所以石兽不断向上游走去。再或石兽落水后向上游的河底坡度与和面坡度相反。或两个同时存在3 e  B# m" x2 l1 `6 `3 D. D3 i5 G7 s
    有没可能再或者石兽里含有铁,而上游有一大块吸铁石?
    5 Y, f$ ~- Q( ?3 r8 L, a我当时看了文章也是浮想联翩,

    点评

    只要拥有联想,一切皆有可能。  发表于 2014-12-15 08:45

    该用户从未签到

    31#
    发表于 2014-12-14 21:38:26 | 只看该作者
    逆流数里断无可能。语文课本胡诌的多了,好像在什么地方见过一个全集,我所知道的比萨斜塔铁球落地实验就是其中一个。7 q6 N" A( U: f: n* }

    & [& g; M( p% Z6 D

    该用户从未签到

    32#
    发表于 2014-12-15 05:22:14 | 只看该作者
    你这里假设河床是完全平的,或者是上游高于下游的。但河床的实际情况往往不是如此。实际河床不但不平,在很多河段中各河床深浅都不一样。很多河段甚至会出现上游深于下游的情况。只是由于更上游的海拔更高,所以河水才会继续往下游流去。所以如果河床不平,并上游深于下游,那么这个石兽反向上游移动的情况并非不可能。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1556588078
  • 签到天数: 666 天

    33#
    发表于 2014-12-17 03:06:04 | 只看该作者
    感觉要考虑石头的分量和水流速度的相对关系,也许二者存在一个奇点什么的导致石头往上走。俺在海边玩时,如果站在沙滩上不动,脚跟沙被回流的海水冲走,身体马上后仰。所以石头如果接近圆形,石头在向后翻滚时重量和水流的力量达成某种平衡,可能滚动较远的距离,落在未冲刷过的沙地上,重复前述过程。河工的话有可能对。! T, o$ Y" X4 i
    顺便讲个都江堰的故事。都江堰旁有座二王庙,庙里二郎神的塑像原本手里没有工具。老毛来四川参观后,大意说李冰造福人民,他的庙还是应该整修。于是四川在重修都江堰时,顺带也整修二王庙。但二王庙年久失修,当地政府对很多文化细节搞不清楚,于是请来大腕郭沫若。郭老参观了一圈,然后回家翻翻书,对大家说:“二郎神手里应该有个铲子,而且就埋在江心的沙滩下面。都江堰的关键是深掏滩,低作堰。滩要掏多深?古时候就以掏到这把石头铲子为准。”于是政府马上组织挖坑,果然挖出一把铲子。所以后来二王庙中的二郎神手中就多了把铲子。
  • TA的每日心情
    擦汗
    2018-5-19 01:32
  • 签到天数: 90 天

    [LV.6]出窍

    34#
    发表于 2014-12-20 04:23:31 | 只看该作者
    孟词宗 发表于 2014-12-15 05:22. F' g. {" x0 S$ S4 X, P9 v/ N7 y! c
    你这里假设河床是完全平的,或者是上游高于下游的。但河床的实际情况往往不是如此。实际河床不但不平,在很 ...

    4 L# Z4 M& }) Y我也认为最可能导致石兽逆流而上的,是在这数里内上游的河床一直低于下游。6 ]) B# b, p( C' A$ v
    9 O9 ]$ X4 P8 h; O2 o3 F& l( Y
    另外一个可能是他们找到了更上游的庙遗失的石兽啊,

    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网站错误报告|爱吱声   

    GMT+8, 2025-7-25 14:40 , Processed in 0.051008 second(s), 20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