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月9日,波兰发现至少14架俄罗斯无人机入侵,波兰和北约战斗机还击落了其中若干,其余的不知去向。波兰要求北约紧急磋商(北约第4条,只要有成员国要求,北约必须集体磋商),但北约决定暂不提高战备状态。
3 l& y" ?2 ~) j
3 p5 u# @1 x- w此事充满诡异。
Z7 ~4 h& _3 K& d$ S/ E2 d
( }6 q. `+ D/ H: X波兰在乌克兰战争中深度介入,但波兰只是想通过乌克兰建立缓冲区,并不想赤膊上阵。煽风点火是一回事,被烈火烘烤甚至直接烧身是另一回事。在英法热心的“欧洲保障部队”中,波兰就拒绝参加。俄罗斯对小心避免把北约拉入战争也“操练有素”,俄罗斯并不需要逼北约直接下场。在2022年战争爆发后不久,一枚S300导弹落入波兰,俄乌双方互相指责是对方的导弹,最重要的是波兰拒绝被卷入,后来不了了之。/ T0 \8 u% @% q" W, ]6 E. ?
- x& U; q/ q* P: u0 L ~+ {现在不是零星无人机越境,而是相当数量,而且是明确的俄罗斯无人机,很难用技术故障解释,结合前不久冯德莱恩专机在保加利亚受到GPS干扰,令人起疑:有可能是北约或者乌克兰在干扰GPS/GLONASS。
6 M* A: g$ I5 g0 F# s. o O+ [+ c. ?7 o4 {
从乌克兰角度来说,干扰俄罗斯无人机、导致偏航,既保护了自己的目标,又嫁祸于人,挑起俄罗斯与北约的冲突,达到长期以来一直想做而做不到的事。最好情况未必是北约直接与俄罗斯开战,而是北约宣布西乌克兰为禁飞区,这可以大大减轻乌克兰的空袭压力。这也将是“欧洲保障部队”进驻西乌克兰的第一步。
: h, F. d# R: [! k+ l5 ?, t
; j9 Z5 }; }9 t8 ?北约内部的欧洲势力也可能不谋而合。乌克兰的胜利已经不可能,要保住乌克兰不崩盘,某种形式的“欧洲保障部队”必不可少,禁飞区是空中掩护的另一种形式,也是北约能做到的。俄罗斯坚决反对任何形式的“欧洲保障部队”,但要是“自觉理亏”,未必敢挑战北约的禁飞区作战,无人机入侵波兰正好成为有用的借口,就像当年美国用萨达姆轰炸库尔德人为借口在伊拉克实行禁飞区一样。6 G+ f2 X3 F. x, \4 Y
" X6 @8 o# c1 k3 w/ {4 h4 J这次俄罗斯无人机的飞行路线是从黑海方向进入,沿摩尔多瓦-乌克兰的边境走廊最终飞向利沃夫等乌克兰西部目标,不需要多少偏航就进入波兰。据说部分无人机在偏航后又回归原航线,继续飞往西乌克兰目标。这与局部地区干扰的说法符合。冯德莱恩座机在保加利亚受到干扰,也在黑海地区。
$ K0 C' u' r5 K* [& Q
# Z2 M3 j6 l- n v! d. |基辅政府大楼遭到无人机攻击可能也是干扰的结果。俄罗斯否认攻击非军事目标,但要是无人机受到干扰,最后击中的就不是俄罗斯选定的目标了。- ?& c, s8 I5 K" D
4 [) S0 V$ K8 ]! Q4 A
事件发生后,西方媒体哗然,但政府反应相对低调,特朗普的反应尤其低调,尤其是一句Here we go引起很多猜测,这到底是什么意思?从字面上,这是“开干吧”的意思,但是开干什么呢?联想到乌克兰和欧洲一直想把美国更深地拖入乌克兰战争,美国(尤其是特朗普)一直抵制,Here we go就可以解释为“欧洲和乌克兰想害美国,这不,开始了”。" {! Y1 ?$ Q Z: A& j5 `4 M
, [+ E3 P% f# Y h不管怎么样,这事来得蹊跷,现在退潮也蹊跷。间接结果是俄罗斯暂停近来越演越烈的无人机空袭,这对乌克兰也是喘一口气。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