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爱吱声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964|回复: 9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时尚] 徕卡就是老头乐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楼主| 发表于 2023-10-2 01:38:08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但凡按过快门的人,十有八九都听说过徕卡,十有六七都种过一点小草。说是小草,不是大草,原因很简单:

1.     实在太贵,一套基本的M11加3520AA镜头,可以买一辆不错的电车。50AA标头敢卖6万的,也只有徕卡了

2.     家里的CNSF已经在攒灰了,折腾徕卡干什么

3.     手机拍照不香吗?谁还用相机?

但就像法拉利一样,谁都不会认真去想买法拉利的事情,但谁也都会去想:“要是我中了彩票,我就去买一辆法拉利。不,买一辆开着,养一辆看着。”徕卡也是一样。

不过,和法拉利不一样的是,徕卡尽管还是高入云端,但像雨天一样,云越来越低了,有的时候,买徕卡甚至是可能的。

中国人对“最好”有执念,不管这最好是有用的还是没用的。“徕卡最好”,中国大概集中了世界上最多的徕卡,上海大概集中了中国最多的徕卡,星光摄影城大概集中了上海最多的徕卡。我从来没有在世界上任何地方见过那么多徕卡。在星光,只要是个店,都有一点徕卡相机或者镜头,没有一点徕卡都不好意思开门和人打招呼。

这里也有最多的走入徕卡大门的机会。因为漫长的历史和多样的型号,各种二手徕卡在价格上比全新亲民很多。另一方面,二战后的徕卡在外观上都差不多,哪一个都是真李逵,不是假李鬼。

在星光看到几个小年轻在摆弄徕卡M6,他们想玩胶片,这是他们第一次接触胶片相机。幸福啊,第一台胶片相机就是徕卡M6,这好像用劳斯莱斯学车一样,够奢侈,但也是时代变迁后才可能的事。现在非收藏级的M6一万多可以拿下,状态还很好。有这点闲钱的小年轻好像不少。当然,他们不是新闻里说的21%失业群体中的一员。

很老的帘布快门的战时甚至战前的老徕卡几千也能拿下,不过可能需要换帘布了,还需要加油润滑。但帘布快门的轻捷和安静是现代徕卡金属快门都比不上的。没有卷片柄,那时用的还是卷片钮。卸下底板装卸胶片需要适应一下, M4以后背板可以打开,还有办法折腾。老型号的机身是整体的“铁桶”,胶片卡在里面背板和快门盒的缝槽里就死路一条了。

相机不是徕卡发明的,但135摄影是徕卡发明的。Oskar Barnack发明了最初的徕卡相机,基本样式由M系列保持至今。

100多年来,手动测距到旁轴测距到单反到无反,胶片到数码,相机技术变了好多,但M系列的古典魅力不减。除了卷片手柄,没有点火眼金睛,最新的M11和60多年前的M2都看不出多少差别。



最新的M11依然一脸古典相



M6是终极胶片徕卡,为了在数码时代续命,推出眼花缭乱的纪念版



50年代末的M2放到今天依然可辨识度爆棚



战前的徕卡III依然一眼就能认出来是现代徕卡他爸,不管是美英战地记者,还是党卫军新闻官,都用徕卡记录了大量二战画面。两个旋钮大的是卷片钮,小的是倒片钮

不是徕卡不思上进,徕卡是研制过单反和微单的,也认真开拓过胶片和数码傻瓜的市场,但最后人们只认M系列,就像保时捷只认911一样。Q系列可能是个例外,卖得挺火。这是顶级傻瓜,全新价格比M系机身低不了多少,“合算”的地方在于自带Summilux 28毫米/f1.7镜头(M系的尽头要另加),自动对焦、自动曝光一应俱全。还是用保时捷作为比照的话,好比保时捷卡宴或者玛坎,在保时捷原教旨主义者那里是歪门邪道,但卖得火,尤其为大奶、二奶、三奶们喜爱。呃,徕卡Q系也差不多。

M系也确实有魅力。街上抓一堆人来问,相机应该是什么样子的,十有八九最后的描述和徕卡M系相像,尽管如今这是“复古风”相机才有的样子。



徕卡推出过单反,乏人问津



SL2全幅微单的性能没说的,但就是卖不动



Q系列倒是卖得很火,但这好比保时捷的卡宴,对于保时捷原教旨主义者来说,是歪门邪道

徕卡M太成功了,名气也太大,但这是深不见底的坑。不光是钱的问题,还有玩得动的问题。闲鱼上不时见到有人卖出,一看就不是缺米的人,有些坦承:实在是因为玩不动,用来拍娃太费劲。

M系要玩转,还真是不容易。这是半自动的。光圈需要自己设定,速度可以自动,这是相当于光圈优先模式,也可以手动。如果光圈和速度都手动设定,ISO可以自动,这时还是有一点自动功能。要是ISO也手动,那就全手动了。

对焦才是很多人过不了的关。这是黄斑对焦。取景窗中央有一个大大的黄斑,对焦没对上时,黄斑里是重影;对焦到重影消失,就是对上了。新手很不习惯于这个黄斑,对上没对上心里没底,要是用惯了单反的“模糊到清晰”的对焦,对这个黄斑对焦也不适应。

另外就是M取景窗所见非所得。这是针对50毫米焦距设计的。更长焦距的话,只有中间一块对应于镜头所见;更短焦距的话,镜头所见比取景窗更加宽阔。35毫米还行,只是把原来四边留白吃掉了,24、18毫米不用辅助取景器就没法用了,根本没法预判镜头到底“看到”什么,旁轴天然的back focusing距离短的优点很难利用起来。

另一个问题是paralax误差。这是因为取景窗和镜头不在同一轴线上。设计汇聚点是1米以外还是多少,太近的距离没法精确对焦。太远也有问题。

在数码时代,这些问题都可以通过背屏取景和对焦解决。但那样的话,还不如买一个索尼微单了。是在惦挂徕卡镜头,有大堆的适配器还有一个问题是,在很暗的光线下,根本看不清黄斑,也就无从对焦,全靠猜。

这些在单反或者无反上都没有问题,取景窗里所见即所得,取景、对焦都是天然正确。

毛病那么多,这依然是传奇,因为有一些不可替代的优点。

首先是取景窗非常明亮。用过优质望远镜的人,都会惊叹于望远镜里看到的世界比真实世界还要明亮,徕卡取景窗里也是这样。这是索尼微单屁股底下加助推火箭也追不上的,佳能、尼康单反的光学取景器也赶不上。

徕卡取景器也没有逆像的问题。罗莱双反光有这个问题,林霍夫那样的大幅也有逆像问题。徕卡是第一个没有逆像问题的相机。在单反上,用五棱镜解决这个问题。微单当然没有这个问题,毕竟是100多年后的技术了。

取景窗也独立于镜头,所以快门开合、光圈大小对取景没有影响。在拍新闻的时候,有时需要连着拍,尤其是场景快速变化时。现在的相机可以像机关枪一样扫过去,以前还是需要一张一张拍的。那时,能始终看着场景,及时抓拍是非常重要的功能。

黄斑对焦比“清晰到模糊对焦”更精确,所以在胶片单反的时代,用相似的裂像对焦,而不是更加简单直接的“清晰到模糊对焦”,后者是在数码单反时代才“懒惰”而恢复为主流的。

早期单反需要先把反光镜升起来,然后再按快门,根本没法适应这样的需要。升起反光镜然后启动快门是日本单反首先流行的绝技,但单反升降反光镜带来的震动在本质上就高于旁轴,在没有稳像的时代,着还是很重要的差别。

由于手动对焦,镜头上有距离刻度。抢拍的时候,一般都是目测估距,手动设定,剩下的靠收光圈、加大景深了。卡帕的《士兵倒下》这样佳作都是这样拍出来的,难免有对焦不准的问题。还有一个办法是预测地标距离,等目标经过地标的时候按快门,这时取景到什么就要看人品了。布莱松的《抱酒瓶的男孩的》就是这样拍下的,当场对焦根本来不及。

这个技巧在理论上用数码单反也能做到,但大部分现代镜头要切换到手动对焦有点啰嗦,最不方便的是距离刻度不容易找,很多根本没有。

自动对焦速度很快了,但有时对到别的地方去了,甚至自动乱跳,很恼人。

自动对焦好些能做到全画幅多点对焦,直接构图就行了,不用把目标放在中间,对焦后再构图。黄斑对焦必须放在中间对焦,然后重新构图。这也是用惯现代高度自动化数码相机的人很难习惯徕卡M的方面。

徕卡M已经存在100多年,当年的螺口变成现在的卡口,但转接一点压力也没有。很多镜头的基本光学设计已经几十年甚至近百年了,因为基本设计简单,已经最优化了,再计算机辅助设计也设计不出更好的了,尤其在35-50这个徕卡M系最拿手的焦段。没错,70以上,M系的对焦就成问题了,28以下也一样,不用辅助取景器或者背屏的话,微距想也不要想。

在数码M时代,可以用背屏对焦和取景,但那就是手动对焦的微单。费那个事,还不如买一个索尼,除了名气,哪方面都不比徕卡M弱。至于那“德味”,这是前门全聚德好还是和平门全聚德好的问题,一大半是主观差别。实在惦挂徕卡镜头,有大堆的适配器可以转接到索尼微单。

真要数线对和MTF,CNSF不乏可以一战的定焦镜头。变焦没法比,徕卡M系没有变焦,旁轴在原理上就没发用变焦,所见非所得,变到哪里去了根本不知道。

蔡司也一样。Planar大概有100年了吧?这个对称设计利用对称特性,把各种畸变原样畸变回去,这是更加复杂、先进的现代非对称设计做不到的。当然,Planar也很局限,50毫米/f2.0是正道,其他统统是异端。也就是说,在镜头设计上的应用非常局限。利用特性极端最优化的设计往往就是这样,最优了,但是应用场景非常狭窄。

徕卡也是一样,弄来弄去就是Summicron、Summilux,还有便宜一点的Elmar,Summarit、Noctilux等都太小众。这些都是基本光学设计的商品名。Summicron的历史可能最长?一代一代的Summicron产生了眼花缭乱的具体型号,都是50毫米/f2.0,但每一代都有不同的特性。有人收集这东西,收集全了,倒是很珍贵的藏品,好比收集齐全生肖邮票一样,只是历史更长,需要的米更多。除了佳能、尼康自己的博物馆,有人成系列低收集佳能、尼康的历史镜头吗?都说单反毁一生,照相穷三代,徕卡该毁三生三世了?

一直有说法,Summicron其实比Summilux更锐,徕卡“绝对顶级”的AA(指无色差Apochromatic和非球形Aspherical镜片)镜头就是Summicron,没有Summilux的AA。

Summilux的好处是光圈更大。Summicron到f2.0就没了,Summilux可以到f1.4。更加变态的f1.2甚至0.95就要Noctilux了。但这些“大眼”徕卡镜头太粗了,侵入取景窗视界了,所以35毫米/f1.4 Summilux在遮光罩的一角挖了一个开孔,减小在取景窗里的遮挡。但看起来还是别扭。镜筒的遮挡就没有办法了,忍着吧。

jpg

35毫米Summilux镜头遮光罩一角有这么个奇怪的开孔,就是为了减小在取景窗里的遮挡

jpg

但一眼就是满满的工业美感,不愧为男人的珠宝

老镜头有老味道,有人还偏好这一口。但在数码时代,老镜头也有新问题,图像文件里的镜头数据有时需要手动设定,否则查数据的话,可能乱记录。当年的镜头没有电子触点,新相机就不可能读出老镜头的信息。这不影响使用,但还是一个小梗。新镜头有“6 bit”触点,能自动读出镜头信息,包括光圈。

自动读出光圈信息也有助于更加精确的光圈优先曝光控制,否则就纯粹根据进光量调节了。

独立的取景器还有一个怪问题:镜头盖没有取下来,按快门都不知道,要看图片知道,要有人提醒你,或者看图片才知道,在胶片时代就只有回家胶卷冲出来才知道,因为取景器里是看不出来镜头盖是否取下来的。

徕卡M系有很多怪毛病,也因为这些怪毛病有很多人痴迷。比如方的遮光罩,别家就很少见到。当年轻小的优点早已不独占,最适合35-50毫米焦段则依然是绕不过去坎。不过同样焦距的镜头,M系还是比单反轻小得多。徕卡Summilux 35/1.4和佳能红圈35/1.4放在一起,一个是张继科,一个是姚明,差别太大了。

徕卡拍照比CNSF更好吗?这是和“林青霞做饭是不是比王楚然更好”一样的问题。说到底,在今天,徕卡M系好比老男人的珠宝。听说一个85岁的老头,跌跌撞撞来到店里,把手中的M10升级到M11,他的理由是:这可能是他这辈子最后一次徕卡升级了,必须来。情怀至此,还有什么可说的?

玩徕卡有很多怀旧的因素,也有很多摆谱的自得,这是已经不多的可以“你们小年轻不懂了吧”的地方。

徕卡M系小男人未必get得到,女人玩徕卡M的比开保时捷911的还少。

哈哈,徕卡M就是老头乐。

评分

参与人数 1爱元 +4 收起 理由
住在乡下 + 4 精彩,我还年轻啊,不买。

查看全部评分

本帖被以下淘专辑推荐:

  • TA的每日心情

    2024-4-28 07:27
  • 签到天数: 388 天

    [LV.9]渡劫

    沙发
    发表于 2023-10-2 02:35:19 | 只看该作者
    问一个入门级的问题,近视的人玩手动对焦,是应该带上眼镜还是不带眼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擦汗
    2 小时前
  • 签到天数: 3024 天

    [LV.Master]无

    板凳
    发表于 2023-10-2 03:17:28 | 只看该作者
    togo 发表于 2023-10-1 13:35
    问一个入门级的问题,近视的人玩手动对焦,是应该带上眼镜还是不带眼镜? ...

    单反在目镜这里有微调的。可以凑合不太高度数的近视。不过,散光搞不定。

    徕卡。。。要的就是这种岁月的朦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23-10-2 04:13:10 | 只看该作者
    togo 发表于 2023-10-1 12:35
    问一个入门级的问题,近视的人玩手动对焦,是应该带上眼镜还是不带眼镜? ...

    带眼镜吧。有的相机有diopter compensation,可以自己调近视度数,但还是不便,而且换人就更不变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郁闷
    2024-11-9 11:44
  • 签到天数: 2166 天

    [LV.Master]无

    5#
    发表于 2023-10-2 04:51:43 | 只看该作者
    我可认识玩莱卡的妹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昨天 10:25
  • 签到天数: 1751 天

    [LV.Master]无

    6#
    发表于 2023-10-2 10:30:49 | 只看该作者
    别的是用来干活的,徕卡是玩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7#
     楼主| 发表于 2023-10-2 10:44:50 | 只看该作者
    huma 发表于 2023-10-1 14:51
    我可认识玩莱卡的妹子

    只有玩徕卡M的才是真的玩徕卡,别的都在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8#
     楼主| 发表于 2023-10-2 10:45:05 | 只看该作者
    住在乡下 发表于 2023-10-1 20:30
    别的是用来干活的,徕卡是玩的。

    一点没错。就是这个理。

    点评

    给力: 5.0
    给力: 5
    放下长枪短跑,摸出个M和一根烟。  发表于 2023-10-2 10:5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慵懒
    2020-1-3 00:51
  • 签到天数: 71 天

    [LV.6]出窍

    9#
    发表于 2023-10-4 02:41:58 | 只看该作者
    togo 发表于 2023-10-1 13:35
    问一个入门级的问题,近视的人玩手动对焦,是应该带上眼镜还是不带眼镜? ...

    带不带不是问题,问题是要确保对焦结果准确,就是要看清楚。
    那么,不带呢,用相机本身的目镜微调,保证能看清十字丝。带呢,也得再调。
    所以如果度数在目镜微调范围内,不带方便。
    可要是带的是玻璃瓶底儿,大概还得带眼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网站错误报告|爱吱声   

    GMT+8, 2024-11-22 02:38 , Processed in 0.038913 second(s), 23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