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爱吱声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9326|回复: 4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科普知识] 核电退出了用什么?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2-12-1 00:01
  • 签到天数: 2488 天

    [LV.Master]无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1-6-4 18:42:5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平媒用稿,请勿转载。
    ! X1 [4 I0 b, y7 [6 c$ L& {5 j& f
    今年三月日本发生九级大地震连带超大海啸,导致福岛一号核电站事故频频。福岛这个核电站究竟发生了什么现在人们还不完全了解,但是无论如何核电的安全问题再一次摆到了人们面前,核电的发展前景再次蒙上阴影。在日本核电站事故发生不久的三月十五日,发达国家中反核声音最响的德国就暂停了八座核电站的运行。五月三十日,德国索性宣布这八座1981年前开始发电的核电站直接关闭,剩余的九座核电站也将在从现在起到2022年之前逐渐关闭。也就是说,按照这个政策,德国将在十二年的时间里面逐渐告别核电,比原来的计划提前了十四年。
    核电在德国的电力供应体系里面占有重要地位,不过其在总电力供应中的比例已经在逐渐下降。按照英国石油公司发布的统计数字,2009年,德国核电电量为1350亿度,比2001年最高峰时的1710亿度已经有显著下降。同期德国的用电总量从2001年的5860亿度电增加到5970亿度电。看起来增加不多,实际上2009年的用电量受到了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在全球金融风暴之前的2008年,德国用电总量达到6370亿度,与2007年持平,2010年德国用电量已经基本恢复到了危机前水平。在这个期间,核电的比例已经从2001年的29%下降到了2009年的22%2000年代,德国的可再生能源发展很快,太阳能发电的装机发电能力从2001年的195兆瓦增加到2009年的9677兆瓦,风能从2001年的8734兆瓦增加到2009年的25813兆瓦,并且这两种新能源的装机能力仍然在高速增长。在宣布关闭所有核电的声明中,德国总理默克尔声称德国电力已经有17%来自可再生能源,要在完全关闭核电之前把可再生能源的比例提高到35%,这里面,由于德国水电潜力有限,生物质能总量不足,目前占总供电量8%多一些的风电和太阳能就会是发展的重点。3 n5 i2 }( @' \( |! y( K
    但是风能和太阳能的缺点也是非常明显的,最大问题就是来源不可靠。人类用电有一定的基本规律,在同一天内,用电量也有一个很明显的波峰波谷。电这种能源形式是非物质的,发出多少电就需要用掉多少电,供电与耗电需要基本平衡,否则电网的稳定性就会受到威胁,这样,发电量同样需要一个波峰波谷。核电、火电由于使用了来源可靠存储方便的物质能源作为能源材料,其发电能力是可以随时调节的,需要多少,就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调节成多少,可以说是召之即来,挥之即去。但是风电和太阳能就要麻烦了,特别是风电。风在可以预期的将来仍然是超出了人们控制能力的东西,风大的时候,风电会多得你用不掉,这还不算大问题,毕竟风电多了可以通过降低火电等高碳排的能源比例来进行调节;但是风小的时候,如果还赶上用电高峰,那可就很令人头疼了。此外人们对于风的预测仍然掌握很少,对于风电的供应缺乏可靠的预测机制,风电本身的波动性和不可靠性,就可电网本身的稳定性带来了很大的问题。
    8 C$ B( e9 h' D/ l) N太阳能在这方面要比风能略好一些,因为至少太阳光照的变化是有一定规律的,可以进行预测的。太阳能基本上每天都有一个供电波峰波谷,不过很可惜,这个波峰波谷与用电的波峰波谷在时间上仍然有很大的差异,并不能与实际用电的峰谷重合。比如居民用电高峰的傍晚时分,太阳能的贡献率基本上是零。虽然在理论上,风能和太阳能结合在一起,可以削平一些供电的变化,风能的广泛分布也会削平一些供电的波动,但是要是连续来上几个没什么风的阴雨天,风能和太阳能可就都无能为力了。虽然这种情况并不是经常发生,但是一年里面发生个几次的可能性还是有的,电网必须为这种情况进行准备。这个时候,就只能依靠随叫随到的能源来出力了。水电其实是一个非常好的选择,有一些国家负责平衡风能太阳能供电的就是水电。但是由于德国自身的水电潜力不足,目前做这个工作的,主要就是火电和核电。- g' F5 c; X  k: A
    也就是说,在设计电网的时候,虽然在技术上可以允许比较高比例的风能、太阳能的存在,但是为了预防这种两者同时供能不足的情况,仍然需要建造大量的可靠能源作为备份,来保证能源的连续供应。换句话说,德国的电网要求设计成可以在基本上没有风电和太阳能的情况下运行。因为目前在德国承担这个任务的主要就是火电和核电,一旦核电从德国电网中退出,那么一个很直接的问题就是,为了弥补这个能源供应安全的危险,德国需要增加火电的装机能力进行弥补,至少,一些预定退役的火力电厂,就需要延长服役期,增加发电强度了。: N0 m  g1 i+ x9 n' I1 J
    造成这个现象的原因,就是目前大规模能量存储的技术仍然无法满足实际应用要求。目前唯一可靠的大规模储能技术是水电蓄能,做法就是在电多的时候,用电把水提到数百米的高处,利用水的势能把电力存储起来;等到发电能力不足的时候,就可以把这些放在高处的水流下来,同时把势能转变成电能进行发电。这个过程的能量效率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比如所使用的设备的转换效率,水的挥发,实际的地形条件等等,一般总的来讲,在70%85%的水平,还算是不错的。这个技术本身也非常成熟,早在1930年代就有了实际应用。这个蓄能方法的另外的好处,就是水电对于电力需求的响应非常快,可以在几秒钟的时间内就消耗掉多余的电量,或者发出所需要的电量,而作为能量调节主力的火电,改变发电能力往往需要几分钟的时间。对于电网来讲,越快速地实现电力的供需平衡,对于电网的冲击就越小,供电也就越加稳定。因为这个特点,水电蓄能已经在世界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总装机能力已经超过104GW4 `- K- e" L& \+ i" P3 _4 C
    但是水电蓄能的储能密度很低,成本很高。把一立方米的水提高到100米的高处,所存储的能量仅仅有0.27度电,这样,要存储大量的电力,就需要非常大的库容,非常高的高度差。由于工程量浩大,水电蓄能只能在合适的地形来施工以降低成本,这样,其应用对于地形就有很大的要求,可以应用的地点有限,尽管如此,施工成本仍然昂贵。比如德国最大的Goldisthal蓄能水电站,可用库容有1200万立方米,但是只能存储850万度的电量。这个蓄能水电站的发电能力是1060兆瓦,仅是德国风能和太阳能发电能力的3%。这个项目是经过了十数年时间的论证,长达七年的施工才得以完成,总耗费6亿欧元。这个规模的蓄能水电站,德国目前只有三个,其他的水电蓄能项目规模要小很多,这些项目加在一起,德国目前的水电蓄能能力只有6600兆瓦,不到目前风能和太阳能装机能力的20%。如果德国计划继续扩大风能和太阳能发电能力,同时依靠水电蓄能来弥补风电和太阳能发电的不稳定性,就需要把目前的水电蓄能规模扩大十数倍。德国即不可能找到这么多适合水电蓄能的地点,也无法维持这种规模的投资,更加无法承担昂贵的蓄能成本。也就因为这个原因,世界上目前的水电蓄能仍然主要用于电网的短时间调峰,无法用于大规模可再生能源所发出的电量的存储。水电蓄能,显然不能完全解决核电退出后德国电力供应的安全问题。3 R0 K; o: h. O) x, ~8 s; s9 a
    水电蓄能至少已经成功在数千兆瓦的级别上有了成功应用,其他的蓄能方式就距离大规模应用非常遥远了。电池是民用小规模蓄能最普遍的方式,也已经有了数十兆瓦级别的应用,在一些偏远、离网的地区已经进入实际使用。但是总体而言,传统的蓄电池蓄能仍然是一个费用昂贵、维护成本高昂、使用寿命有限的方法。当然这方面的技术进步是有的。一些新的电池形式,比如液流电池和液态金属电池等也已经开始了数十兆瓦级别的工业尝试,体现出了相对传统蓄电池的优点,特别是成本优势,显示出了其用于电网蓄能的潜力;空气压缩和飞轮蓄能也已经在小规模有了成功应用;熔岩蓄能、冰冻蓄能等也已经有了小规模蓄能尝试,也有一定的工业化前景。但是所有的这些,工业化应用都是在刚刚起步,世纪的应用规模并不大,技术要完善到数千兆瓦甚至数万兆瓦的级别,还需要很长时间的实验和大量的资金以及人力投入,要真正解决德国即万兆瓦级别的电力储存问题,还相当遥远。当然,德国的科技实力雄厚;同时由于日本也准备放弃核电,自身缺少能源的科技大国日本同样需要面临蓄能技术的问题,两个国家都肯定会加大这方面的研发投入,大规模蓄能领域的技术进步应该会加快不少。但是科学研究、工程方法有其自身的发展规律,要利用这些技术帮助德国在2022年之前就解决大规模电网蓄能问题,基本上是不可能的。
    4 o  ]# {$ s4 D- e没有可以使用的大规模蓄能技术,为了保证德国的电力供应,要么就需要扩大火力发电规模,要么就需要依赖欧洲电网。德国是欧洲的用电大户,并且,德国自己的用电高峰期基本上就是整个欧洲的用电高峰期,真正缺电的时候,很可能根本无法从欧洲电网补充到足够的电力,要得到能源安全的保证,只能尽可能自己来想办法。即使能够从欧洲电网得到支持,欧洲电网里面的核电比例可不低。目前在欧洲与德国一起宣布退出核电的只有瑞士,不过瑞士目前是在使用核电,同时出口水电赚钱。退出核电对于瑞士来讲,不过就是减少一些水电的出口,实际上降低了德国可以购买的电力的清洁程度。在德国周边,其他国家并没有放弃核电的计划,特别是核电大国法国。如果德国迫于降低温室气体排放的压力不扩建火力电厂,那么从法国或者周边国家购买核电很可能就是一个重要选择。自己放弃核电,却从邻居那里购买,这种把危险放到邻居家的做法,说起来怎么也不好听的。- b, \8 Y, g7 y" r  [9 {8 l
    扩大蓄能项目规模也好,扩大火力电厂建设也好,这都意味着德国在加大建设昂贵的可再生能源项目的同时,都需要为这些清洁的发电能力提供一个可靠的备份。这样,即使风能、太阳能因为大规模工业应用、技术逐渐成熟而导致建造单价逐渐下降,电网的总的电力投资成本仍然会高居不下。投资成本的增高就必然会导致德国电价的增高,进而影响到德国工业的竞争能力。无怪乎默克尔的政策一宣布,就遭到了工业界的强烈反对,不过默克尔为了选票,显然已经顾不得这些了。
    2 g3 Q/ |' H, O实际上,不用等到2022年,德国的电力供应就已经要出现问题了。由于今年突然关闭八座核电站,德国根本没有为这些供电能力的缺失进行准备。蓄能也好,清洁能源也好,项目的建设期都需要数年,最近几年能够立刻弥补供电缺口的,只有依赖煤炭的火电。这样,德国今年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就肯定会是个问题。已经有分析人士认为这八座核电站的关闭会带来每年四千万吨的二氧化碳排放,很可能会影响到欧盟碳排交易体制内的碳排放许可需求,推高碳排放交易价格,为整个欧盟增加负担。此外,关闭这八座核电站,德国每年会有十亿欧元的税收损失,依赖这些税收维持的一些清洁能源项目,很有可能受到影响;如果维持这些投入,那么就会增加政府的财政负担。进一步的,由于所关闭的核电站所处的地理位置问题,德国的全国供电面临失衡,有可能到今年冬季局部地区就会出现供电不足的问题。虽然默克尔声称放弃核计划的决定是超越党派的,所作出的决定是不可逆的,但是这样的政策究竟能够坚持多久,还真的需要拭目以待。
    7 S( b/ z6 o; t) X( y

    评分

    参与人数 2爱元 +10 收起 理由
    万里风中虎 + 5 能分个段就好,看得我直冒泡
    landlord + 5 支持科普:)

    查看全部评分

  • TA的每日心情
    奋斗
    2017-3-1 00:54
  • 签到天数: 286 天

    [LV.8]合体

    沙发
    发表于 2011-6-4 18:50:51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橡树村 的帖子
    ( \. |) }- J# V* A# f, R5 k. u8 l* i6 J% g( P, T' C
    德国会不会从北欧引进一部分用电?感觉来说,新能源要接班的话还得些年头吧。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2-12-1 00:01
  • 签到天数: 2488 天

    [LV.Master]无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1-6-4 19:03:06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老芒 的帖子
    ) v9 S7 e: W# T; ?  H! N. R2 Q1 Q6 A0 Z" W; I
    挪威的水电是个好选择。不过德国的用电量太大,风能和太阳能比例过高的话,谁也供应不上。
  • TA的每日心情
    奋斗
    2017-3-1 00:54
  • 签到天数: 286 天

    [LV.8]合体

    地板
    发表于 2011-6-4 19:23:47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橡树村 的帖子
      K( J9 R$ g( x# y# p( S/ _) a2 r: c% c* \
    或许在这十年内摸索出德国风电和太阳能电力的高低峰期,然后让北欧的电力在某些时段作为稳定电网的后备力量。; t" N! M* k( @/ [
    不知道这个想法靠谱不?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2-12-1 00:01
  • 签到天数: 2488 天

    [LV.Master]无

    5#
     楼主| 发表于 2011-6-4 19:55:47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老芒 的帖子
    4 g% {- A3 P/ Z7 I) N4 M2 N: p8 I" J& ^% p. ~9 H- e9 A& ?9 y
    德国需要调峰的电量太大,其他国家并没有必要为德国牺牲多少,能够解决的问题非常有限。
    1 O; c2 U1 v  m# V; F- N8 B$ q! c: m
    另外,高峰期从其他国家买电,那个价格可不是一般地贵。
    9 h9 I2 E; B5 |; H* Z/ F
    9 E: o; F: p! N+ ]: y
  • TA的每日心情
    奋斗
    2022-2-8 01:13
  • 签到天数: 171 天

    [LV.7]分神

    6#
    发表于 2011-6-4 20:30:07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橡树村 的帖子; c' R, i) w- J# j5 `  [

    . M1 ?8 U* o$ @还有可以考虑的是潮汐发电和波浪发电,只是这两个实施起来更艰难,而且受地形影响更大,更不容易调控。

    点评

    这两个技术实现困难更大,受条件制约也更大,很难发展起来,等以后有机会详细说一下。  发表于 2011-6-6 13:50
    这两个能量持续性相对较好,在技术上取得突破的可能性也比较大。感觉这一波替代能源的风头过后,会有些大的发展。  发表于 2011-6-6 11:42
  • TA的每日心情
    擦汗
    2019-8-20 01:05
  • 签到天数: 1020 天

    [LV.10]大乘

    7#
    发表于 2011-6-4 20:50:35 | 只看该作者
    如果是北美的话,用电高峰还可以错开三个小时,或许还好一点。电台在评论德国这个政策的时候说,加拿大肯定不会跟上禁核电,加拿大是世界最大的核燃料生产国之一

    点评

    +1  发表于 2011-6-16 16:20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2-12-1 00:01
  • 签到天数: 2488 天

    [LV.Master]无

    8#
     楼主| 发表于 2011-6-4 21:14:35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不爱吱声 的帖子" t1 j$ @, }1 z$ b$ r, R- Z( {  {9 R2 r

    8 e4 M- S" P9 p, |' B( J9 m4 M1 I说来说去实际上还是一个电价的问题。要降低核电比例,同时还要减碳,无论采取任何方法,电价都必然上涨。减碳怎么说也是一个大趋势,还可以拿碳排来在国际贸易中讨价还价,弥补低碳的损失,但是德国自己犯病关掉核电,导致的高电价就只能自己承受了。
    / n! z: T; z* }, _; k! u6 Z# A2 o- t# Y3 e2 g
  • TA的每日心情
    擦汗
    2019-6-16 23:34
  • 签到天数: 1277 天

    [LV.10]大乘

    9#
    发表于 2011-6-4 21:48:28 | 只看该作者
    德国对太阳能似乎也不太看好。支持力度远没有风电大。

    该用户从未签到

    10#
    发表于 2011-6-4 22:18:49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橡树村 的帖子
    " K; n1 ^5 x* m! F8 [8 |* {& j2 S- v( J1 m9 w  C6 P
    太阳能和风电调峰只有通过特别大的国家联网解决,但这还是不能解决日夜的问题。水能蓄电要建特大水库,不怕生态和地震吗?战争威胁呢?这可是平地上往高处蓄水,自己往自己脑袋上挂一柄达摩克利斯之剑啊。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2-12-1 00:01
  • 签到天数: 2488 天

    [LV.Master]无

    11#
     楼主| 发表于 2011-6-5 08:30:56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冰蚁 的帖子- A! W' E9 I& ~5 m) ~
    - }- ?, ]# r2 D2 ?& W9 e
    德国的纬度有点高了,太阳能资源并不丰富。大规模供电,太阳能的效益并不好,鼓励私人的小规模装置,对电网的冲击又实在太大。德国在太阳能方面的扶持政策是在收缩的,不知道放弃核电之后会不会再次重视。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2-12-1 00:01
  • 签到天数: 2488 天

    [LV.Master]无

    12#
     楼主| 发表于 2011-6-5 08:32:02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晨枫 的帖子
    ( C* v6 y* G9 @8 c' _
    $ V- O" g" S. H" G. }  X3 u其实德国的反核基本上就是极端环保势力呼吁的结果。极端环保势力的最终目标是把人类消灭掉,其他才不管不顾呢。
    - C/ J7 y2 X  ]' K& Z

    点评

    最后被消灭的人类是他们自己吧,先把道友死光了再说。  发表于 2011-6-5 10:16

    该用户从未签到

    13#
    发表于 2011-6-5 10:05:42 | 只看该作者
    橡树村 发表于 2011-6-4 18:32
    , o% B. A0 k. G+ h) x回复 晨枫 的帖子
    % n: F6 W# ^. c+ t* a8 s# |! b4 i; t1 x' q9 H! T
    其实德国的反核基本上就是极端环保势力呼吁的结果。极端环保势力的最终目标是把人类消灭 ...
    % B$ f% a8 N% @4 {4 i' K' o' m8 Z
    真是应了“上帝欲其灭亡,必先使其疯狂”。
  • TA的每日心情
    擦汗
    14 小时前
  • 签到天数: 2898 天

    [LV.Master]无

    14#
    发表于 2011-6-5 10:11:20 | 只看该作者
    橡树村 发表于 2011-6-5 08:32
    7 {/ }3 N+ m1 [) Q! \; r回复 晨枫 的帖子6 @1 J' n- {2 r6 `' P6 j

    " N0 J" P7 e- n8 J- [其实德国的反核基本上就是极端环保势力呼吁的结果。极端环保势力的最终目标是把人类消灭 ...
    9 y$ C8 T* W; p( j+ _$ t
    极端支持!
    # W; }0 l- I- |# I! N
    ) y+ w/ W* G5 A1 ]- A

    点评

    有点道理  发表于 2011-8-31 10:36
  • TA的每日心情
    奋斗
    2022-2-8 01:13
  • 签到天数: 171 天

    [LV.7]分神

    15#
    发表于 2011-6-5 11:14:52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不爱吱声 于 2011-6-4 21:17 编辑 / C: v3 p3 L  m. |

      ?3 G) P" A7 @4 X1 ^回复 橡树村 的帖子
    ( S, }1 K6 g$ C
    ) L$ C  v5 u7 G8 x有一句英语谚语:Don't let the better become the enemy of the best." Q) ^! n4 o% e: d& Z
    9 J6 p/ U, W# V; x8 ?
    很多人士不明白这个道理,核电不是最好的解,天燃气也不是最好的解,然而他们却可以是在新技术广泛应用之前的过渡期必不可少的调节手段。; I' h9 l/ M! M; g4 ?
    * p, U: t% |0 N

    点评

    太有道理了,骑驴找马就这意思  发表于 2011-6-28 23:10
    这句话不错,记下来!  发表于 2011-6-6 10:00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15 小时前
  • 签到天数: 3111 天

    [LV.Master]无

    16#
    发表于 2011-6-5 11:21:12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橡树村 的帖子
    / Z4 q0 K; M( |( Q1 x8 H8 Y7 n, g# B2 e8 _" \) K* j
    各种电力都做过的鹿过吱声:算来算去还得上核电

    点评

    各种电力都做过,您这可是一位动手动脚的牛人。  发表于 2011-8-30 20:35
    各种电力都做过,您这可是一位动手动脚的牛人。  发表于 2011-8-30 20:35
    没错!  发表于 2011-6-6 10:00

    该用户从未签到

    17#
    发表于 2011-6-5 21:56:38 | 只看该作者
    马鹿 发表于 2011-6-4 21:21 ) b) v0 X( V/ @# Z
    回复 橡树村 的帖子
    2 F8 X3 X( J: B/ P0 v$ Q; D: L
      x# ~0 L" H/ z, L. U各种电力都做过的鹿过吱声:算来算去还得上核电
    8 ]' y- O" p0 v3 \+ G# z
    同意!安全核电将成为救星。水电的生态问题已经够大了,风电也有生态问题,鸟撞、局部气候改变;太阳能需要占用巨大的地面,改变地表温度;波浪对海洋生物的影响还不知道,肯定也会冒出问题来。这些被动获取能源的方式从本质上改变了局部的能量平衡,不可能不造成生态问题。钍堆如果过关,可以说大力发展的方向。

    点评

    同意。 我也一直觉得太阳能不算清洁能源 。 比如极端一下, 太阳能板把整个地球都包起来 。。  发表于 2011-9-14 01:49

    该用户从未签到

    18#
    发表于 2011-6-6 05:26:00 | 只看该作者
    这政策一出来就觉得不靠谱,之前看到国内一媒体还对德国的举动大加赞扬

    点评

    当然得赞扬了,还得大大的。德国生产成本增加,节省下核燃料,对中国自然是好事。当然,俺说的赞扬肯定和媒体的不是一个意思。  发表于 2011-6-6 11:27
  • TA的每日心情
    奋斗
    2017-3-1 00:54
  • 签到天数: 286 天

    [LV.8]合体

    19#
    发表于 2011-6-6 05:53:51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晨枫 的帖子, z2 ]  {* P5 `2 g, [+ Z
    * I0 ?8 k( r1 u- F
    想起以前的一个报道,说是内蒙那边利用沙漠中沙的流动来产生能源,不知道将来会不会有突破。如果有的话,中国那么大片沙漠就有用处了。

    点评

    基本不可行,更谈不上突破了。沙的流动没有固定的规律,可以利用的能量跟风能相比也差得太多,更何况技术、设备上的难度也不小。  发表于 2011-6-6 11:32
    反正到现在没见推广。都好几年过去了。  发表于 2011-6-6 10:03
    听起来有点不靠谱的感觉。至少距离实际应用可能很遥远。  发表于 2011-6-6 10:01

    该用户从未签到

    20#
    发表于 2011-6-6 09:53:30 | 只看该作者
    老芒 发表于 2011-6-5 15:53
    9 M( S4 H9 s$ Q: {  i回复 晨枫 的帖子
    7 E/ r; o3 j! X  ~0 m. I! L# {2 I! p7 Z; \5 q& p
    想起以前的一个报道,说是内蒙那边利用沙漠中沙的流动来产生能源,不知道将来会不会有突 ...

    2 t4 L  I" @. r' N2 V5 J1 I# m那应该说到底还是风力吧?

    点评

    当时听了没弄明白,感觉是和风有关系,不过不用做风车。  发表于 2011-6-6 09:58

    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网站错误报告|爱吱声   

    GMT+8, 2024-6-8 15:58 , Processed in 0.043673 second(s), 17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