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的每日心情 | 开心 2016-1-13 00:01 |
---|
签到天数: 31 天 [LV.5]元婴
|
本帖最后由 寞洑 于 2015-2-25 03:21 编辑 & D6 J1 N5 b! U. V5 {) h o
4 F6 q6 d! F- k* w4 ]孟良崮:假如你是张灵甫,你错在哪里?(一)- O3 h( Y' L8 g! e3 h5 |
5月10日汤恩伯发布命令,74师担必须在两天内拿下坦埠。* m% w0 k1 z0 p* Q# M
1 G7 w# J) i, S: J V/ X
从垛庄出发到坦埠,按现在的道路算39公里,可能与过去的道路略有出入,但大致差不多。垛庄到唐家峪子是张灵甫修得简易公路的起点和终点。(点击看大图)8 L; c% C4 Y* t! o5 i" D4 n1 _( U
3 T/ p! O+ F1 j
4 w! Y- P+ c, W$ `
孟良崮战役战斗前敌我态势图
3 ^7 T3 _% T) N' e& f, D2 [2 k6 A- u
! b" D9 @" ?" X9 H% g$ L6 R* h/ j- G# v' q5 C) N: U. r# I: X
5月11日,74师开始进攻,5月12日,74师,25师,83师位置(黄色图标,点击看大图)' b7 k/ D$ \7 t$ [0 w% e3 H" s
1 h/ s( W# l& G8 e( D/ E# o/ r$ ~
5月13日,74师,25师,83师位置,攻下马山,74师距离坦埠已经不足6公里。(橙色图标,点击看大图)) v7 y* a7 H8 c& U6 j( E2 q
# ]' m: q& z9 | U7 W6 s% x- [( g6 x& p
) [0 A$ O' _4 K O, M
整个作战背景,在国军方方面充满了乐观和臆断,正像粟裕说的:“蒋介石及其参谋总长陈诚误认为我军“攻势疲惫”,已向淄川、博山、南麻、坦埠、沂水、莒县之线退却。”" V/ }" `5 |+ {; B4 x1 P& I
2 _. d+ O) z# Z6 _5 S7 J2 g5 @0 C
否则不会有个2天的作战计划,而且是当天发布,第二天执行。可是连共军在坦埠到底有多少兵力都没弄清。
" b, I! _. D: `, P3 G9 p/ h3 O
而张灵甫一方面相信高层的判断,另一方面对74的战力充满信心。一些回忆录中曾提到张灵甫说:“这个地区的解放军,顶多不过三两个纵队,即使坦埠附近有五六个纵队,我一个师去打,也是没有问题的,只要在我左右侧背后,如能派些部队掩护,保险三天可以打下坦埠,他们(指整六十五师八十三师)就可以不用打而直向沂水开进好了。”从稍后张的进攻态势上讲,可以说上述讲话基本上反应了张开战时候的心态。% s( |7 z, |- L) c& L1 ^
, L0 k; ^" Z. ~: ~1 k& c
最后从74师,25师,83师位置上看,从11日开始进攻,到13日,25师和83师只派出小规模队伍进攻,受到攻击立刻全身而退,实际上本质就是按兵不动。这说明,李天霞和黄百韬根本就不相信国军高层的判断。而张灵甫严格按照命令的勇往直前,根本不管侧翼安全,一可以看出他是个合格的军人,二可以看出他不仅对对手充满了蔑视,对他的同僚也一样,而这这种骄横的态度,直接导致他在获知友军位置的前提下,依然无所顾忌地孤军深入。另外一种说法说,张的进攻是负气而行,要死给国军高层看,这种解释未免把张看得太小儿科了。3 a* l5 x5 Q) K3 `' O+ p
- W6 y1 N$ f% [5 U* ]- J5 x所以张作为一个士兵,他或许是合格,但不是一个将领,他对国军的了解还不够。, C7 n9 I0 G; j- d8 d+ i. q
/ v' J) O4 c7 Y; S- u: J" R13日将是重要的一天,因为入夜后,一切都将逆转。(正在研读中,请稍候)
$ }- w; h7 S' F0 n3 H: k$ l, [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