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五星红旗高高飘扬
' ~' ]" g: L# Y- Y* d* i8 a) W) m0 [. j9 b% `4 X
p6 s! V, N7 o9 j有两个字对中华民族航空工业的腾飞至关重要:川陕。* ?# R% K: O7 `) S1 ? ~
) K7 c9 w4 Z6 b% x( H, t% C在不久前的川中蜀地,八一军徽曾在J-20威龙的垂尾上耀眼夺目:
2 W, u! T' C+ x6 W- F% V
! S9 `0 n! P* e( J( Y
( g& g, W X9 O3 b而现在,在大秦上郡之地的陕西西安阎良,五星红旗又随着运20的首飞而在空中飘扬。下图就是运20首飞的照片,垂尾上的五星红旗清晰可见:' n% X+ o7 e5 F# z5 W; {
- B9 U+ t( }$ B/ w* ? ^5 N: G; u" ?! g/ N, Y( l. M, g) M: y# V5 Z: m( z
运20是中国战略空运的基石,也是中国战略空运时代的开始。中国可以凭借运20将力量迅速投射到遥远的、甚至连地面车辆都难以到达的地方。所以这面国旗既代表了祖国对运20的希望,也代表了中国航空人报效祖国的雄心壮志。, ^# ?. ~/ h3 N, C% @2 Q: `
* g% g8 @8 L! M, Z0 _9 D/ j" _
下面,我从气动和结构上对运20的机体设计提一些个人看法。1 E5 F' M9 u& R
1 m0 t3 j) H7 u. X4 O二、机翼与机身的结合2 u: F, J v0 D+ D2 {; ~2 _
; B& v; D8 R- j9 E
1、两种不同的翼身结合
- Y, U' |! B3 [. r$ L3 ]* G) m9 n' w( x1 L! `6 W
运20的机翼高高地安置在机身上部。机翼的中央翼基本上是从外面安装在桶形机身的上方,如下图所示:
, a5 ^: e& N _4 I- Q7 ~4 Z: G# o; y+ x- {8 b/ S% t0 }
2 D3 H7 e5 w% ~# } e' y6 m7 [* I) x W' q" ] u
从上图可以看出,运20机身背部有高高鼓起的整流罩。这个整流罩正好包住机翼的中央翼和中央翼与桶形机身的安装点。6 ^& D2 I) J9 W# k
与运20不同的是,美国C-17的机翼却是中央翼从桶形机身内部一穿而过,从而避免了运20那种高高的整流罩。下图是C-17正面照:0 F( ? @( @8 z' q
! _( Q0 r( s: F; e
8 X; |. A- T6 ]) S. V9 F. t3 g9 P1 \3 _- g* T
下图是C-17的中央翼从机身内部一穿而过的示意图:
8 K1 T+ ?1 z" T/ k5 a& K
( [; j8 b# G* Z( h9 H. K h& N& L4 U
运20这种中央翼基本外置的设计,虽然设计难度小,但是相对巨大的中央翼整流罩产生的阻力比较大、整流罩本身因为尺寸大所以重量也比较大。! H0 ?; L& H3 Y9 l# h1 U1 o
# F9 `9 ^1 t8 H" H% H. fC-17中央翼基本从机身内穿过的设计,机身结构设计的难度大一些,却换取了两个主要好处:
. J2 J5 w. ?4 S% d$ U" I9 Q5 R
V, H5 R' y j2 e: r8 d8 ~A、 机翼和机身的整流要求小。不但阻力小,而且为整流付出的重量代价也小;% n5 X( P* d& @* B
- d: l' h% w1 bB、 上述小的整流阻力可以使机身的直径更大从而扩展货舱容积。因为机身加粗会增加阻力,而C-17凭借中央翼基本穿过机身所节省的阻力,正可以用来加粗机身直径使C-17拥有更大的货舱空间。这也是为什么从外观比例上看,C-17比运20要“肥”一些。
' G% B% J. G' x" [' N" x3 K, b f
/ D5 L+ ]) P) V& Y8 c; K* _6 E" H当然,中央翼基本从机身内穿过的设计导致C-17在货舱中部靠前的顶棚上有一个突出来的中央翼,如下图所示:- l6 X2 T# f" Y: g
1 {2 C% w: f: M4 R( v. b8 Z( h5 \& p
' M) K3 ?9 J2 w) s; \7 s但是正如前面2中所说,这个从天花板中突出的中央翼换取了更宽的货舱。所以是值得的。作为对比,下图是伊尔-76。伊尔-76与运20一样,是中央翼基本外置设计,所以其货舱顶棚因中央翼而突出的部分非常小,与C-17不可同日而语:
4 Q: O1 |- T) i3 i* f) G* F5 k Q) C1 Z8 L/ y3 y
% g0 x- P% n# y- D
2、 技术的复杂性使类似运20的翼身结合方式仍在广泛应用
1 L5 G3 f: D9 ?$ w2 Y! i. S
4 w* O' c0 L, N" S5 {" N5 X虽然C-17使用的中央翼基本穿过机身有阻力低、可以增大机身直径的优点,但运20的中央翼基本外安装也有设计简单、结构简单的优点。所以现代的很多运输机仍然使用类似运20的翼身结合方式。比如欧洲的A400M、乌克兰的An-70,均是如此。下图是空中客车的A400M正面图,可以看到类似运20的翼身结合方式:
0 M( p# l S P4 `% J- A: B
; `7 C+ G/ u' y; i
) m$ l% _' @; X, y7 k4 u A, a4 L \7 P
下图是A400M翼身结合处机身部分的开口和整流罩的基本结构。这个开口比C-17那种中央翼基本穿过机身的开口要小、要简单:( @) e0 a. }! Y
0 K- A' M9 \2 h: {" p7 F8 ]1 j% y1 O
. z1 g6 Z9 Y' ]+ x
所以,作为中国的第一种大型运输机,运20采用这种相对简单的翼身结合方式,是非常合理的。- l4 y, a5 D2 ]3 a3 A& `
+ v# ~; d+ W4 |三、起落架9 k/ @% a! @9 h* z1 M0 n
& j; f! `, m$ z9 h$ Q运输机的起落架非常重要,因为这直接关系到运输机的场地适应能力,从而直接关系到战斗力。
- C6 a6 h* S' g! j+ ^" G, u; T; r$ O+ n
为了在未经铺设的跑道和低等级跑道起降,运输机起落架的轮胎压力要低一些、轮胎要大一些、轮胎数量要多一些。" w, u) e& k* e. H; f( k( C
8 o: |8 _4 ]4 Y3 J) U6 m# b为了在诸如大雪覆盖的跑道上起降,运输机起落架轮胎的车辙印记最好不要重叠,以免后面的轮胎陷入前面轮胎碾压过的车辙中。% e8 {, U3 A( u3 n
! N2 h! e s, y# R6 G' L在这方面,伊尔-76做得非常好。伊尔-76的主起落架每侧有八个轮胎,而且这八个轮胎形成多达四个车辙印记。这使得伊尔-76可以在条件恶劣的场地起降。下图是伊尔-76放下起落架的照片:" t+ A& M2 r: b, N' a: M
) F- m# V- }/ C# R* P
8 t. N7 v' N7 w! S" u% W& ^' G0 I# ^ v' P. [" A
但是伊尔-76付出的代价是沉重的起落架重量和巨大的起落架舱。伊尔-76的起落架舱是如此之大,以至于需要四个巨大的整流罩。相比之下,绝大多是运输机仅仅需要两个。巨大的整流罩也增加了飞行阻力。下图中伊尔-76机腹下面和侧面,可以见到两对共四个大鼓包,就是起落架舱的整流罩:, z! K, |4 q" U9 a* Q3 K
& [( y! O' D# K9 o* p
/ B" T2 h2 R) _8 G6 ], _2 m
# L3 E1 Z* m% o R5 LC-17很好地平衡了这个矛盾。一方面,C-17每侧的主起落架有六个轮胎产生三个车辙印记;另一方面,C-17只需要一对共两个并不很大的起落架舱整流罩。请见下图:
, j2 V; W9 c- [4 {8 e7 S
; M8 @5 v5 D" {7 Z' O
" q) R2 f" d( ?8 o) }( I运20的起落架在场地适应能力上,明显不如伊尔-76,应该也不如C-17。因为运20主起落架的轮胎数量不如伊尔-76,轮胎的车辙印记数量也少于伊尔-76和C-17。虽然这仅仅是简单的清点数量,还没有比较轮胎的压力、尺寸,但也能说明一定问题。下图可见运20的起落架布置:
`% M& ]. y J% P' @1 ^
5 N- Z- A9 z' g2 Y9 k1 ]( c
6 P5 X) n+ ^% X3 f不过运20的起落架舱的整流罩明显比伊尔-76小,从而减小了阻力。运20的起落架也应该比伊尔-76的轻。这些都为运20虽然使用与伊尔-76同样的发动机,但采用更大直径的机身提供了条件,可谓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 u% n# k$ r' t, Z% D$ x |, P: f$ H" i" A
四、尾舱门
2 H& p- z" Z1 s7 z! T
: t, Y$ N7 Q2 G) G* P现代运输机的尾舱门主要有两大类:以C-17为代表的两片式,苏俄的伊尔、安东诺夫广泛使用的多片式。
6 i3 Y1 j" L" T8 \. HC-17的尾舱门只有两片:上面一片向上开启、下面一片向下开启。下图中C-17正打开尾舱门进行空投:
+ L4 X4 s2 `/ d9 u7 q
4 }, ?/ f+ x/ Q1 l/ Y. F; u
9 v5 r3 H" Q8 R' o9 Y9 j这种简单的尾舱门不但结构简单、可靠性高,而且重量轻。但是这种舱门很容易形成一个宽而瘪的后机身,从而使阻力加大。C-17通过精心的气动修行和安装扰流片克服了阻力大的难点。下图是C-17肥扁的尾部和尾部的扰流片:
/ ~# E3 I3 Q4 S! L O
. q8 f( m; B9 v4 X% [% m* J5 k. _5 o$ T P$ e2 n* J3 b) j
运20与伊尔和安东诺夫一样,使用了多片的尾舱门。这种尾舱门在关闭时可以很容易地形成低阻力的气动外形,但是因为需要开关多个舱门,所以结构复杂,重量较大。下图是伊尔-76尾舱门打开时的样子: ( H+ W. o$ G" A. z U
3 k* E" t. b! ~* E _; S
& Y8 x4 `, B1 f& c图中,伊尔-76的上面一片舱门向上开启;两侧的两个舱门向侧面开启;下面还有一个舱门向下开启成为跳板。运20应该也是这种尾舱门。8 y$ U' n' f% Y& T% V U! p
$ J. R& Z# ~! Q5 Q, _% _
本文小结:
; @7 y0 L9 f) [$ `& y6 v) a2 \/ Y
, \( N" ~2 B8 |* t1、 运20是中国构建战略性的力量投射手段的开始。运20的开发单位前途无量;6 r: _3 H8 Y/ v$ w9 z
7 r$ w4 d( C9 ~5 t5 e% v9 c
2、 运20气动设计和结构设计主要采用了比较成熟的技术,与C-17相比仍有差距。7 U/ }6 r) n6 p, h
% L$ R* i, T4 `/ J7 {: s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