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 }- v# N: N) G
发动机及其尾喷管可以采用矩形或扁缝形的喷管,见上图F22尾部,增大喷流与冷空气的接触面积,加速掺混降温。同时它能将高温燃气“压扁”成一片,减小侧向的红外辐射强度。也可以在喷管内部采用S形弯曲结构或在中心加装遮挡部件,尽可能遮蔽内部高温的涡轮叶片,让探测方无法直接看到最热的部位。还能从发动机引射冷空气,与高温喷流在喷管内部或出口处迅速混合,极大降低排气温度。此外,可以采用变循环发动机,通过优化热力学循环,本身就能在巡航状态下以更低的温度运行。其他方法还有在高温区域(如发动机舱周围)使用隔热材料,防止热量传导至机体表面。燃油也是很好的“冷却剂”,可以在蒙皮下的管路中循环,带走热量。最后还可以通过优化外形,减少超音速飞行时产生的激波和摩擦,从而降低气动加热效应。 + N1 ]* @5 U2 p3 `- d, y, b 4 C) T1 k5 o; ~7 `: o
; d& O7 t* C! @8 a' l
三、欺骗与融入,让自己“消失”在背景里。这是最高级、最智能的方向。例如智能蒙皮与自适应系统,这是未来的发展方向。设想战机蒙皮是一种可变发射率材料,它能够像变色龙一样,实时感知周围环境的温度和红外特征,并动态调整自身的红外发射率,使得飞机的热轮廓能够完美融入天空背景中,让红外探测器“视而不见”。具体可以看看变色龙。系统还可以分区控制机体温差,避免形成一个完整、醒目的热影像,而是将其“打碎”成与环境类似的碎片化图案。0 ]- S8 T \/ L: 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