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元帅 发表于 2020-5-8 19:15 " P" U( k E5 C+ A, R- v; J应该说是北斗九星崇拜,后来减为七星。北极星和天枢不重合,古人也能看出来。古人主要是利用星象进行叙事。 ...
) D t- J" L, J2 |' z, Z4 o
3 W9 ^+ ?- k5 b k2 V6 T3 ~过去的北斗真可能是九星,看看这个“斗”字 ~' t% A/ r9 l 2 M2 A/ ~( W U/ W: D X/ O & m5 j5 s( w4 m5 [* P5 E8 n7 r! t. e! x, K9 m6 \
如果这个字是写实的,那么横柄真的存在过,那恰恰应该是金属斗引入之前的石器时代。- \" p% Z% j# s8 r1 x
/ V) s/ v' I2 e. A
金属时代的酒斗,将就一点的只有一条柄,讲究一点的, 还是一条柄,但尾部弯了个勾,方便挂在酒缸上,掉进去了下手捞总是不太雅。石器时代肯定有同样的需求。2 Q6 r+ u. Y m; \7 V) P6 t
0 _# O, W" \$ a& u! R甲骨文的斗字,可能反映了这么一种设计:酒斗竖柄上加个横柄,比坛口最宽处小一点,既能进去捞酒,也能把酒斗架在坛口较窄的地方,方便取用。在做坛子的时候,在口上压出两个凹口,方便放横柄,也是完全可以想象的。能用得起酒斗的人,自然是土豪,定制几个酒坛子不该是大问题。从加工和使用上,这都比金属尾勾复杂,但那时候没有金属呀,这总比老是伸手进酒坛子里捞呀捞的好多了。当然进化着,就把这玩意给进化没了。( b w5 N2 s& r7 D8 D- c: ? x
6 L4 D U2 i7 }. K
甘石星经之所以被怀疑为伪书是因为其说“黄道规牵牛初直斗二十度”(冬至点在黄道上离开斗宿二十度的地方)。问题是这个天象最早只能上溯到公元前80年,也就是汉朝。所以原始的星经大概早就失传了。 - c) B: h! l9 M5 Z. o, ~: q7 t5 c " \. u) x) @4 M: d: P* K" f5 i3 m另外,这个发现的问题不在甘石星经说什么,而在于发掘出来的“古迹”显示的是战国时期的星象,而不是5300年前的星象。那么为何如此?* n3 U. Y3 N; R! f; A
; ?+ w1 j" Y. p6 o% ~8 z原因可能是:' D0 f. I7 D5 X
1. 年代鉴定有误,遗址不是5300年前的。/ s: \ x; d: O2 _
2. 遗址本身有层叠。某些建筑和文物是5300年前的,星象所在的建筑以及陶罐啥的是后来建造的。这也符合一般城市的发展规律。 5 e, K p) X3 g, F" z5 p3. 黄帝时代的天文学家穿越到战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