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爱吱声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5790|回复: 27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家居] Julia Child在法国的房子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擦汗
    2016-12-20 16:12
  • 签到天数: 62 天

    [LV.6]出窍

    楼主
    发表于 2016-3-15 17:25:2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丁丁咚 于 2016-3-15 20:51 编辑
    晨枫 发表于 2016-3-15 10:57
    哈哈,看来老酒好Chateau style?南方普罗旺斯风格其实有两种,一种是farmhouse,一种是village house, ...

    这种石头砌的风格的房子外观和村子在整个欧洲阿尔卑斯以南(包括阿尔卑斯山区)的国家都很多吧,凡是能完整保留下来的中世纪山村基本都是这个模样。我是很喜欢的,只是我觉得这风格跟法国或者跟普罗旺斯木有什么必然联系呢(不管是什么village style 还是mansion style还是farm house,其他地区很常见到的呀,当然,俺说的不包括interior decor,那是会更个人化的)。

    我估计这个是不是就有点像欧洲以外的人去看阿尔卑斯山一般只去瑞士,然后呢就把凡是阿尔卑斯风景叫做瑞士风景了。美国人可能去欧洲看农村去得最多的大概不是托斯卡纳就是普罗旺斯,所以就管这种叫普罗旺斯式了,其实感觉都是罗马文化留下来的标配,只是随着地区不同可能建材会略有不同吧。

    石头的房子以前是最最穷的山民才住的,因为买不起其他建材嘛,现在则物以稀为贵成了欧洲人的时尚了,但凡房子是石头的,翻新的时候即使不是全露也会刻意选几个地方漏一小块,显示俺们买的这个是有历史的房子。



  • TA的每日心情
    擦汗
    2016-12-20 16:12
  • 签到天数: 62 天

    [LV.6]出窍

    沙发
    发表于 2016-3-15 18:55:4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丁丁咚 于 2016-3-15 20:41 编辑

    我装修的时候其实也想弄这样的洞洞板,然后把我那些五花八门的厨房工具都挂一面墙做装饰。不过后来还是放弃了,要不每次用的时候还得擦灰,这不是自己跟自己过不去嘛。我对Julia Child的书不怎么感兴趣,虽然都买了,做过几次,觉得没有任何让人惊艳的,步骤还那么麻烦……Julia&Julie那个电影也不喜欢,太老套太励志了,一看就是美国人拍的……
  • TA的每日心情
    擦汗
    2016-12-20 16:12
  • 签到天数: 62 天

    [LV.6]出窍

    板凳
    发表于 2016-3-16 18:00:0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丁丁咚 于 2016-3-16 18:33 编辑
    晨枫 发表于 2016-3-15 21:43
    灰多的地方确实不宜用这样的洞洞板,而且中国人好像没有这样把厨具都挂在外面的习惯? ...



    我觉得一般来说只有完成了工业化的发达国家才会把家庭做饭这样的事情当成一种艺术(反工业化嘛),现在国内真正有点经济实力还常做饭的人恐怕极少(一般是平时吃食堂,周末上馆子),国内的厨具能做到工艺品一样赏心悦目、值得挂出来的也还比较少吧。

    perched village不止是在意法交接哦,好像南欧的山区都比较多(但在阿尔卑斯核心地区反而好像比较少,大概因为海拔太高太冷了,所以阿尔卑斯地区的village一般都是建在山谷底部的),西班牙比利牛斯、意大利pre-alps地区、意法的Riviera地区和整个亚平宁山脉区我见过不少这样的。

    点评

    对于享受做饭做菜的人,下厨是一件开心快乐幸福的事。  发表于 2016-3-18 22:34
  • TA的每日心情
    擦汗
    2016-12-20 16:12
  • 签到天数: 62 天

    [LV.6]出窍

    地板
    发表于 2016-3-19 13:42:1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丁丁咚 于 2016-3-19 14:10 编辑
    晨枫 发表于 2016-3-16 21:20
    这个倒是没有想过,为什么要发达国家的家庭才重视做饭。可能国内餐饮还是便宜?在加拿大,一半的工薪家庭 ...

    不“做饭”也不一定是下馆子呀,欧美的工业化程度很高,如果是做西餐的话,超市里面有玲琅满目的成品半成品卖(中国现在也差不多了,但还是稍差一点),即使只是简单用烤箱微波炉热热也不会饿着的。反倒是如果要买很新鲜(带着泥土气的)很正宗的原材料、按照authentic的recipe一步步from scratch来做,那采购成本会非常高(原材料+各种稀奇古怪的旧社会才有的cooking工具),算上时间成本比吃馆子可能更贵。物以稀为贵,人以贵为好,所以这种反工业化的做法才是欧美foodie们真正喜欢boast的东东(俺经常看他们的blog)。

    北美的食堂确实不行,欧洲人倒是一般中午都在食堂吃的。

    Alps地区高处那种星星点点的小房子一般都不住家的,是牧屋或储藏室,放柴火、工具、还有就是挤了奶以后立刻在屋子里做奶酪(水源是可以抽上去的,山上的水很多是冰川融水,矿物质含量太高,不能直接饮用的)。阿尔卑斯现在有钱了,古时候可是欧洲最穷最落后的地方。现在有钱主要也是因为阿尔卑斯基本就是在欧洲几个主要大国的分界线上,这帮人没事儿就闹闹独立威胁一下,会哭的孩子有奶吃嘛,所以这些地区通常有极为优惠的待遇(基本不交税还有大量国库补贴),要不然他们凭什么呀?要农业没农业、要工业没工业,就靠旅游业撑撑(虽然这么说,但实际上我是灰常喜欢去Alps晃荡的哈)。

    评分

    参与人数 1爱元 +5 收起 理由
    煮酒正熟 + 5

    查看全部评分

  • TA的每日心情
    擦汗
    2016-12-20 16:12
  • 签到天数: 62 天

    [LV.6]出窍

    5#
    发表于 2016-3-20 11:50:5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丁丁咚 于 2016-3-20 11:52 编辑
    晨枫 发表于 2016-3-19 22:21
    在吃食方面,中国(尤其是上海)的熟食店是西方不常见的。西方有卖deli的地方,但那基本上只是各种烤肉、 ...


    冷食确实在北美种类少,北美的deli质量参差不齐(其实我是想说,90%都很烂……),即使是像蒙特利尔这种很欧化的北美城市,平均水平也差好远。有那么几家好一点的,价格就要上天了。

    但在欧洲(中欧和南欧)这类东西可是太丰富啦。北美是晚餐重要,但欧洲人是午饭吃得比较多、是热餐,晚餐则是简餐(请客的时候是例外),简餐的主角之一就是各种冷食。基本每个地区都有自己的特点,种类跟中国不一样,但花样和水平可不差。我觉得在讲究程度上可能是要更胜一筹的。

    顺便说说,我觉得其实吃这个东西也没啥玄乎的,一个地区的水平要高就两点:1、气候适宜、食材丰富;2、在一个相当长的历史时期(至少几百年吧),有一大批非常富有而生活又比较闲适的人(其实就是寄生虫啦),可以完全不计成本地追求生活的品味质量,那水平自然就上去了。

    只是欧洲有一点跟天朝不同的(这点我一直很困惑,也许晨大有解释?),就是他们好像什么东西都喜欢总结、并写成文字记录下来,连吃饭这件事情也不例外。中国历史上的厨子基本都是默默无闻(现在也差不多),仅有的几本谈吃的书都是文人留下的(可文人对烹饪能懂多少啊?专业都不一样呀。随园食单之类的书,也就哄哄不会做饭的文艺小青年吧

    可欧洲从中世纪晚期开始,将自己的毕生心血总结出书的名厨很多,那真是洋洋洒洒的大部头,不是些虚头巴脑的东西。整个西方饮食体系的发展提高,跟这一代代名厨的努力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它有一个比较清晰的主线;到了现代,百花齐放,名厨就更是如艺术家一样,有自己的代表作,自己的风格,在社会上相当的知名度。这跟中国的厨师是完全不同的情况。

    评分

    参与人数 1爱元 +6 收起 理由
    平沙落雁 + 6 涨姿势

    查看全部评分

    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网站错误报告|爱吱声   

    GMT+8, 2024-6-5 09:19 , Processed in 0.040528 second(s), 23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