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爱吱声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4111|回复: 8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其他] 从《繁花》谈上海话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楼主| 发表于 2024-1-4 05:18:2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繁花》开播,据说老上海欢欣雀跃,好像过节一样。与其说这是因为上海题材,不如说是被压抑太久的上海话情节。此前,《爱情神话》在上海人里也激起一阵激动。好玩的是,马伊琍在两个影视里都出场。她成为“上海女人”的标志形象了?她确实一看就是上海女人的样子,一口弄堂上海话,很有亲近感。

《繁花》的影响比《爱情神话》更大,也激起上海话地位、方言是否值得保留的新争论。

方言值得保留,但应该作为文化现象,而不是交流工具。作为交流工具,还是用普通话吧。

方言就像行话、切口一样,不需要“外人”理解,是“圈内人”的用语,私下场合用语。《繁花》在老上海里广受欢迎,正是因为勾出了这样的圈内感。

圈内感不是排外。谁都需要感到亲近。老北京,老四川,老东北,都对当地人有特殊的亲近感。上海人同样需要亲近感。

《繁花》是海派文化吗?没看过原著,电视剧也是有一搭没一搭地在看,其实是想等养肥了一起看,免得一家伙看好几集,后面接不上,牵肠挂肚。

至于京派文化和海派文化,感觉是确实存在的。语言(包括方言)是文化的载体,但远不是全部。比如说,王安忆、程乃珊都是妥妥的海派作家,更早的当然还有张爱玲,但用普通话读她们的作品一点不违和。陆文夫的《美食家》也是一样。还有汪曾祺。他们也至少是海派的近亲。用上海话读老舍,倒是挺拧的。

但要说京派、海派的精髓和核心,可能京派更加大气,海派更加精致;京派更加男性化,海派更加女性化;更多的我就说不上来了,留给专家吧。

但上海话已经很不上海话了。听过太多“伪上海话”,包括从小在上海长大的人,甚至上海话博主,很多发音都变形了。具体来说受苏北口音影响很大。这不是鄙视,语音本来就是变化的。上海其实方言挺杂的,松江、川沙、嘉定、奉贤、上海县(闵行到中山西路之间,现已全部消失)的口音都不一样,甚至上海县境内,七宝、莘庄、梅陇、龙华的口音都能听出不一样。现在这些更加细化的方言应该都已经消失了,当地人也改口“正宗上海话”了。

“正宗上海话”应该是城隍庙一带的方言,但早就揉入很多宁波、苏州元素。过于纠结正宗,不是文化上追求纯粹,只是势利。

有意思的是,现在上海长大的年轻一代上海话说得不再正宗,但一口普通话说得一点听不出上海口音。这应该是学校教育的关系,但早些年,连学校老师都是一口“上海普通话”,教育也教育不出多少纯粹的普通话。

年轻土著上海人对上海话缺乏共鸣,可能与从小社交环境“不准用上海话”有关。据说上海的学校里相当严格,小朋友之间不准说上海话,这是在强推普通话呢,成效挺显著的。小时候的禁忌会有一辈子的影响。我小时候上海的高级酒店只有外宾能进去,所以我现在全世界的豪华酒店走进去都没有心理障碍,但上海的豪华酒店走到门口就好像随时会遭到门卫呵斥的感觉。心理阴影是很长的。

但再坚持说上海话的人里,也有说普通话的一个情不自禁的场合:要特别加强语气、教训人、强调重点的时候,或者吵架吵急了,普通话就冒出来了。即使一辈子互相说上海话的夫妻之间,吵架吵急了,也会冒出普通话来,即使普通话说不溜。这个文化现象挺好玩的,不知道是否有人演技。

上海话有一个独特优势:学英语在发音上相对容易。上海人英语可以说得很烂,但说得很像。这一点,北方人、湖南人什么的容易有困难,广东人也一样,香港人的英语一听就知道。在国外接触各地来的国人的英语,容易发现各地口音对英语发音的影响。有说法上海话和日语的发音很像,这倒是没有注意过,日语我不懂。

最后,上海话是不是难学,上海人没有发言权。但上海人对学普通话是有发言权的。现在普通话普及了,年轻一代的普通话说得一点口音都没有,但老一代的普通话说得可是费劲。这可以说是普通话难学吗?不是,只是发音习惯没有形成。

观察海外华人子女,形成两套甚至三套截然不同的发音习惯是做得到的,也谈不上多难,只要有环境。现在学校就是学普通话的环境,家里说方言还真是可以。只是估计家长也会随着孩子说普通话,大家方便,包括外地来上海的“新上海人”家庭。这样,方言真的要消亡了。

可惜吗?有点,但也不是太可惜。上海郊县各村的方言已经消失了,当地人都没觉得可惜。现在觉得消失了可惜的上海话其实是“上海普通话”,并非某一特定方言,本来就是融汇的结果。

评分

参与人数 4爱元 +30 收起 理由
drknight + 10 涨姿势
老票 + 14 伙呆了
住在乡下 + 2 淡定
pcb + 4 精彩

查看全部评分

该用户从未签到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24-1-4 12:53:28 | 显示全部楼层
蓦然回首 发表于 2024-1-3 20:29
可以用上海话说鞋子没坏,鞋带先坏试试

哪能拨伊拉想得拆来格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24-1-4 12:54:33 | 显示全部楼层
五月 发表于 2024-1-3 22:46
上海话的保存程度显然不如广州话和北京话。我认为重要原因是上海话内斗的结果。

例如,一位奉贤朋友到了 ...

现实是:上海郊县口音全统一到“上海官话”,而土话基本消失了。连苏州人、杭州人碰到上海人都开始说上海话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24-1-4 12:55:29 | 显示全部楼层
kkilo 发表于 2024-1-3 22:32
我倪是浦东方言。市区用阿拉多一些,

小时候老说“阿拉”是要被大人骂的,应该说“鹅”。普通话里没有这个音,想象一下用上海话说鹅的发音。

点评

白乌龟和鹅都说的  发表于 2024-1-5 02:46
"想象一下用上海话说鹅的发音。" be wu ju  发表于 2024-1-5 02:3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5#
 楼主| 发表于 2024-1-4 22:32:18 | 显示全部楼层
老票 发表于 2024-1-4 00:47
电视剧《繁花》的拍摄周期是三年,所以马伊琍是先在繁花剧组里得到大量的调教,然后才在电影《爱情神话》里 ...

精品评点啊,我可以转载到观网风闻去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6#
 楼主| 发表于 2024-1-4 23:40:51 | 显示全部楼层
yanei 发表于 2024-1-4 09:34
我一直以为“我/我尼”是苏州话或者上海本土话来的,“阿拉”是宁波话来的。一个内敛一点,一个张扬一点。 ...

你的认知正确。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7#
 楼主| 发表于 2024-1-5 00:16:3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晨枫 于 2024-1-4 10:20 编辑
老票 发表于 2024-1-4 10:13
抱歉哈晨兄,这段还真不行。 认识一些圈里的朋友,不少信息从此而来。咱这儿小众论坛,都是老友瞎扯几句 ...


没事没事,不转。

王家卫还是很挑的。江疏影、虞书欣都是上海人,李沁是昆山人,倪虹洁是常熟人,白鹿是常州人,口音也都相近,但功底不够,都没有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8#
 楼主| 发表于 2024-1-5 00:21:58 | 显示全部楼层
老票 发表于 2024-1-4 10:20
https://www.weibo.com/u/2159863893,居然发不过来,晨兄看看王晶的上海话如何?

上海话要听啊,看哪能看出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9#
 楼主| 发表于 2024-1-5 00:34:35 | 显示全部楼层
老票 发表于 2024-1-4 10:29
晨兄慧眼如炬~~

王家卫的《花样年华》没看过,看过他的《蓝莓之夜》。《花样年华》好看吗?

点评

我得先找到片源啊,票兄有可推荐的吗?  发表于 2024-1-5 11:35
圈内公认《花样年华》是王家卫最好的作品,晨兄看完给点评下?  发表于 2024-1-5 10:1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10#
 楼主| 发表于 2024-1-5 02:47:22 | 显示全部楼层
老票 发表于 2024-1-4 10:20
https://www.weibo.com/u/2159863893,居然发不过来,晨兄看看王晶的上海话如何?  

中国男足的高光时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11#
 楼主| 发表于 2024-1-5 03:45:19 | 显示全部楼层
kkilo 发表于 2024-1-4 13:12
奇怪的是孙俪没有出演。


对哦,我就在想,好像还少了一个上海女星,就是她。

不过我不大喜欢孙俪,说不出来为什么。

倪妮也是昆山人,学上海话应该无压力。她倒是可以考虑出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12#
 楼主| 发表于 2024-1-5 11:36:15 | 显示全部楼层
yanei 发表于 2024-1-4 19:53
上海话“我”的发音用汉语拼音标注的话是不是“ngu”?  这个ng是后鼻音,普通话里只用在字尾,但许多方言里 ...

哈,看着像越南文。上海话的“我”差不多是ngo吧,不能wo。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13#
 楼主| 发表于 2024-1-5 11:38:37 | 显示全部楼层
老票 发表于 2024-1-4 21:02
补个网友的段子乐呵乐呵:

《繁华》大结局:

哈哈哈,CIA就是被这样的情报绕晕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14#
 楼主| 发表于 2024-1-5 13:44:3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晨枫 于 2024-1-4 23:45 编辑
老票 发表于 2024-1-4 23:29
她早就退出影视圈了,今年71岁,黄兄觉得哪个角色合适她呢?   不能生给她造一个角色吧    ...


丛珊才61啊,陈冲也62,71的是谁?

哦,龚雪,她真是71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15#
 楼主| 发表于 2024-1-5 22:34:23 | 显示全部楼层
kkilo 发表于 2024-1-5 08:00
这么说的话,老兄怎么忘了张瑜?当年上海电影制片厂的几位当家花旦中,张瑜和龚雪是一时瑜亮,应该风头不 ...

还真是哦,张瑜也是上海人。

那一代都是“自学成才”,都不是科班出身的,全凭脸蛋、聪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16#
 楼主| 发表于 2024-1-5 22:35:50 | 显示全部楼层
tangotango 发表于 2024-1-5 01:03
看了几集倒觉得唐嫣是里面演技最差的。讲话永远是一副吃了枪药的架势,上海女人虽然强势但是计算周全滴水 ...

上海女人什么样的都有。不算流动人口,1000多万人呢,扣掉一半男的,也有500万呢。

上海女人吃起枪药来,防弹背心是必须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17#
 楼主| 发表于 2024-1-5 22:39:32 | 显示全部楼层
tangotango 发表于 2024-1-5 00:57
不存在北京话,只有北京口音而已。北京土话和普通话除了几个特定的发音特点以外没有任何区别。但是上海话 ...

这些年遇到的北京人里,感觉字正腔圆但儿化音很少,而且语速放慢,吐字清晰。差不多是李小冉那个调儿。至少和影视里的京片子不是一回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18#
 楼主| 发表于 2024-1-5 22:40:31 | 显示全部楼层
凡卡 发表于 2024-1-5 04:01
我一个人在上海的朋友说《繁花》不好看,浮夸做作

香港估计也有不喜欢《花样年华》的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19#
 楼主| 发表于 2024-1-6 09:01:20 | 显示全部楼层
龙驹坝 发表于 2024-1-5 18:48
除了拍得像民国剧,上海92年代有电视拍得那么富吗?

96年我去过,没觉得。本地人大概更有发言权。 ...

92年我已经出国了,所以我也是在看西洋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20#
 楼主| 发表于 2024-1-7 08:10:47 | 显示全部楼层
kkilo 发表于 2024-1-5 20:15
黄河路一条街就是这个样子。霓虹灯的招牌很晃眼。我去过几趟吃饭。说实话饭菜也就那样。 ...

02年去过黄河路请吃饭,没有多少印象,只记得国际饭店往前走几步就到了。

黄河路现在还是热闹地方吗?好多年没去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网站错误报告|爱吱声   

GMT+8, 2024-6-12 14:06 , Processed in 0.045568 second(s), 20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