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爱吱声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8176|回复: 7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工程技术] 【波音版】飞官大战电脑: 电脑2, 飞官0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9-4-9 21:42:56 | 显示全部楼层
雪山雄鹰 发表于 2019-4-9 07:28+ A6 m- x1 l; j4 m& ^  m
看了哈佛大学物理学博士王孟源在观察者网发表的:《波音737MAX的缺陷是低级的,是内部组织文化腐败的结果 ...
+ a; S8 ^  R( K8 n0 k: ]" h
你还真信了他的这篇文章?那我就不多说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沙发
发表于 2019-4-9 21:44:16 | 显示全部楼层
今天晚上从自控的角度来跟神牛顶一把牛

点评

给力: 5.0 涨姿势: 5.0
给力: 5 涨姿势: 5
  发表于 2019-4-10 09:51
给力: 5 涨姿势: 5
  发表于 2019-4-10 09:04
给力: 5
枫牛大战!  发表于 2019-4-9 22:24
给力: 5
  发表于 2019-4-9 22:0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板凳
发表于 2019-4-9 23:35:54 | 显示全部楼层
雪山雄鹰 发表于 2019-4-9 08:26
! k1 X- z& G& z; a" z  f就像当初你不信刀口说的歼-20已经用上纯国产发动机一样!你不信不代表不是事实!
8 Z% \% {8 F% e5 v' I4 \ ...
9 R) G! O! O( f/ ^* U
这与信不信毫无关系。
/ a* A, I1 w8 p! `5 D' D) i; F
1 _! _7 l  u9 l2 \# F9 H9 A看来你对工程问题是从信仰出发的。希望你不是干工程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地板
发表于 2019-4-10 08:20:13 | 显示全部楼层
清凉山 发表于 2019-4-9 10:49* f/ c9 \, T: C* A
这次的事无论你们专家怎么说,反正我是不会相信波音了。先是隐瞒MCAS,第一次事故后都开始打补丁了,第二次 ...
, j) l) ]8 A1 y( L( m, L
737MAX的问题要分开来看。MCAS的问题没什么可多说的,波音全责。但机型或者机体的问题,一般都咬定基本设计老旧是问题的根源,这是似是而非的。9 `. `5 O: p. F* T( L
! V; b$ X/ |% u/ {
机体基本设计老旧是事实,但这不是安全问题的原因。事实上,由于基本设计经历了10000架飞机和亿万小时的考验,世界历史上还没有任何一架民航客机可说经受了这样的时间考验。737基本设计的问题是商业上的,不是技术上的。商业上包括机舱尺寸、货舱、难以使用大直径发动机、难以加长机体等等,但安全恰好不是问题。甚至可以这么说,还没有比737机体更安全的飞机。" A9 j" p/ _% k1 g5 J% S

9 u: n8 b; c6 t6 o3 k当然,波音丧失了信用,如何重新赢得公众的信任,这要看波音的道行了。

点评

给力: 5.0 涨姿势: 5.0
给力: 5 涨姿势: 5
  发表于 2019-4-10 09:5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5#
发表于 2019-4-10 09:06:06 | 显示全部楼层
下班回家,该大战神牛了!5 s. l: l4 i, K1 r; H
: v* G" W7 o# K3 }
神牛质问到,为什么不用滤波把明显错误的AOA信号过滤掉,这是自控行当里经常被人问到的问题。
+ V$ E5 D$ N4 F7 G& n" C2 W7 b- \" B7 h6 O6 A9 ?1 ]# e% T
在自控和信号处理里,有三样东西常被混为一谈:平滑、滤波和预估。这三样的区别在于时间点。对已经成为历史(already historized)的数据来说,滤除杂乱数据是平滑;对于当前数据来说,这就是滤波;对于未来数据来说,这才是预估。
  u& W' M9 G; R( V( ?
& E8 y) ~. Z9 e8 R回过头来看一段数据,要平滑不是很难,至少眼睛看看,“一眼”就能看出明显错误的数据,至少手工剔除是做得到的,如果自动的算法剔除还不能很可靠的话。真正的预估实际上是不可能的,事情还没有发生,怎么可能知道会如何发生呢?数学意义上的预估都是做了假定的,不光要假定系统的动态,还要假定白噪声或者某冲一直的结构化噪声,说白了,是用动态模型的外推,“前一段一直是如此这般,所以一切如旧的话,接下来就应该这般如此。”, D2 ^8 L$ \" G

( q' `. P% [5 [! r' J/ M8 s5 f6 c平滑一般用于建模时的数据处理,预估则像算命,your mileage may vary。真正有用的是滤波,最难的也是滤波。预估反正不可靠,事实上预估可堪称滤波的动态外推,最后还是回到滤波这里来。4 Z& ^9 Z1 e# E- ~( j9 \( I
$ |7 ^  H4 g' Q1 y
滤波最大的难题是难以辨别当前的变化是噪声还是真实的变化。最常见的滤波是低通滤波,这好比以不变应万变。当然不是真的不便,而是大象屁股,要可劲推、一直推才转过去,这里桶一下、那里点一下,大像是不理你的。低通滤波的理论基础是真实信号都是缓慢变化的,急剧变化的一定是噪声。
, x4 Z1 q: b1 N0 E
7 D: U! h& a, G9 @" i$ W在实现中,这个缓慢和急剧都是相对的,具体设计的时候就要找出缓慢和急剧之间的分界点,这差不多就是临界频率、截止频率那些东西了。比较糟糕的情况是缓慢和急剧的分界线不明显,那是简单的低通滤波就不好用了,要么放过很多坏人,要么错杀很多好人,谁叫他们穿的都是一样的衣服呢?另一个比方是穿上厚衣服,外面温度的快速变化就感觉不到,尽管冻一天或者热一天最后那温度还是会传到身体,只是延缓很多。
( }, D6 v% K( D3 }( i; W* B* h& [5 C; `( K
MCAS不能用低通滤波。MCAS本来就是应急用的,被低通滤波缓冲一下,信号会严重滞后,完全违背初衷了。* I) h, A% ?1 S4 w# q% B/ V7 x+ M
9 n7 d. i7 q% m
另一把办法是用gross error check,把变化太急剧或者幅值太大太小的信号看作不可能的情况,加以剔除。神牛说的就是这一类的。但这有一个问题:要确保阈值与可能的信号极值之间有安全距离。
4 J7 j: `* v9 e7 |1 m
7 |8 x( {- h' l5 V; q0 t6 U11到74.5读迎角都是合理范围,尽管民航客机极少有达到74.5度AOA的情况。如果正常范围只有30度而把30度以上统统“砍头”的话,真的进入超大AOA时,飞行员都不知道到底超出30度多少,难以正常应对,这是不可以的。
* x' H& A( u6 o3 i& s
+ W+ ~1 {) s' P2 x/ f2 d用速率滤波是另一个办法,即使在异常情况下,两秒钟里跳升60多度也是不可能的,但或许30度是可能的?假定30度是合理极限,速率滤波也只对毛刺型噪声有效,最好还要再短周期内回到正常位置,这样速率滤波做“砍头”处理,可以限制毛刺的影响。但要是像埃航302这样,跳升以后就定死在那里了,速率滤波只能延迟达到74.5度的时间。还是以30度为阈值的话,MCAS在4秒钟后还是要读到74.5度,还是要斯图卡。6 w! u8 _9 y* i: _; z9 k7 P' @

2 w! M$ c; ^/ ~0 i9 P: J1 ]更加复杂的滤波是卡尔曼滤波,以动态模型和噪声模型为基础,加上实测矫正,可能“智能”地滤波,但这对动态模型和噪声模型的精确性又敏感起来,可能聪明反被聪明误。
7 J% @: R$ ?) `" E/ W: [
7 s' b7 }  g, h所有的滤波都不可回避一个本质问题:从过去和当前的数据,没法可靠地确定当前读数中哪些是真实信号的贡献,哪些是不可测量的噪声的贡献,因为信号有两个来源,但只有一个读数,自由度不够。
% d! U( ^9 G% W  \9 J) ]
7 f! G! k" ?" m+ }, a7 {MCAS为什么只用一侧AOA读数现在还没有最后定论,但两侧读数不一致的话,应该不许MCAS工作。问题是MCAS又不能不工作,因为两侧读数不一致的时候,读到的对错可能性各半,MCAS斯图卡和见死不救的可能性也各半。怎么办?/ n# n0 `) V' C6 b1 E# P1 b5 b
0 j3 V# F' b7 s9 E
飞行员重又接通电动配平一事,可能涉及操作员心理,在束手无策的时候,尤其是手动控制还是不管用的时候,有人会彻底不信任自控,有人会彻底不信任自己,我两种情况都见过。这已经是心理问题,而不是技术问题了。8 e$ q6 o4 R% ^# s% \, D) i
  Z4 n6 w  u7 O
也有说法手轮即使及早开始使用,依然转不过来。本来是用为微调的,现在用来纠正大幅度错误,动作太慢。所以重新接通电动配平,死马当活马医。到底是不是这么回事,要看CVR里对话了,估计飞行员已经手忙脚乱,来不及汇报思想了,所以我们只能猜。

点评

给力: 5.0 涨姿势: 5.0
涨姿势: 5
  发表于 2019-4-10 11:18
给力: 5 涨姿势: 5
  发表于 2019-4-10 09:53

评分

参与人数 3爱元 +16 收起 理由
Pipilu + 4
云淡风轻 + 8 涨姿势
黑洞的颜色 + 4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6#
发表于 2019-4-10 12:54:06 | 显示全部楼层
holycow 发表于 2019-4-9 22:44
7 _3 ^; }1 a: m6 z! T5 a这种速度,襟翼立刻撕裂。其实重新插电的思路并非不可,但是插电以后要一刻不停地调电动配平,只要人手在 ...

* C! r+ N# s7 ^6 _4 Q这可能只有事后复现中才做得到,就像萨利机长的NTSB审查中,反复验证飞回拉瓜迪亚和提特波罗都是可行的一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网站错误报告|爱吱声   

GMT+8, 2024-6-2 03:24 , Processed in 0.042265 second(s), 24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