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爱吱声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1239|回复: 59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放之四海而皆不准之外交战略三议(一)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奋斗
    2019-5-3 10:48
  • 签到天数: 771 天

    [LV.10]大乘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3-2-15 17:42:4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抱朴仙人 于 2013-2-18 20:07 编辑

    前言

       最近老是有朋友责成我发表对东海问题的看法,其实,2005年写海洋权益帖子的时候,我虽已退出海洋界将近十年,残余一点资格论述相关问题,现在又过了七八年,完全不接触新材料和新方法新规则,现在评论东海问题,我已经没资格说了。
       钓鱼岛上人人喊打之际,我觉得还是从这个热点跳出去,从更大范围的格局回身看这个岛屿争端,也许可以得出不同结论。
       最近有点忙,没法以文章的形式来写这个内容,就偷个懒以问答的形式来写,错讹之处,诸位见谅。
       主要探讨的内容有这么三项:所谓国家利益究竟是什么?中国的国家定位、发展目标和相应的外交策略怎么选择?中国今后十年的外交布局估测。

    (一)从利益、理念谈以我为主的原则

       
          为了本文的论述省事一点,我曾经贴了三篇旧文,这三篇旧文的共同点在哪里?就是“以我为主,和平发展”这八个字。
       “以我为主”,说来容易做来难。首要是什么呢?就是独立的思考;其次是什么?就是坚持不懈地实施。
       《中庸》说:“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就是我说的独立思考和不懈实干这两重意思。
       那么,我们实际上做得怎么样呢?
       举个例子。
       有一句说烂了的话:“没有永恒的敌人,也没有永恒的朋友,只有永恒的利益。”
       这句话对吗?
       我十来年见到的各路精英豪杰,一谈到国际问题,绝大多数都是抱着很虔诚的态度念叨这句话,似乎只要说出这句咒语,就立马变身巨人,俯瞰那些卖国群氓,优越感油然而生。
       可惜,所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道理都散发着可疑的味道,秘传绝招总有它适用的场合。
       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我们来研究一番这句咒语吧。
       这句话是谁说的?它说的利益是什么定义?它的价值观内核是什么?它适用于什么地位的国家?应该在什么场合使用?
       这里篇幅有限,不做详细考证,就我知道的资料说说我的结论。
       这话是19世纪英国维多利亚王朝时期的首相或者外长说的,后来被丘吉尔复述后一举成为格言。
       这句话是鼎盛时期的全球超级大国首相,一个犹太商人的自辩。丘吉尔引用这句话,也是反共斗犬为了给自己与共产主义分子勾搭行为开解的羞羞答答的托词。
       这话内涵的价值观是什么呢?极端拜金主义和机会主义而已!有奶便是娘,没钱就滚远点,和贪财老鸨对付嫖客的遮羞说辞没啥不同。
       极端拜金主义,它发端于商业立国的国家,有可能适用于利益广泛化多样化的全球性国家,也可能适用于为生存而挣扎的夹缝中的小国。
       机会主义,意味着随时准备耍赖,耍赖而不必受到惩罚,意味着这是个大国。机会主义同时也意味着随时会覆亡之际的挣扎求存,所以它也是变乱时代小国的政治选择之一。
       由此,这句话适用于两种国家,播弄别人的超级大国或者朝秦暮楚的附庸国。
       在什么场合适用呢?在守成大国抑制他人确保领袖地位的时候和小国挣扎图存的时候适用。这里的关键点,是他们会强调国家利益,但什么是利益的具体内涵?他们决不会对利益这个词作明确的定义,这是随时准备耍赖变节者的重要标志。
       这是我的思考,不一定对,但是经常把永恒利益这句话挂在嘴边的人,有没有思考过这些关于性质和应用场合的问题呢?如果没有思考就当做圣经来念诵,那他不是个人云亦云的政治幼儿,就是个思想上的懒汉。
       这句话适合不适合作为当今中国的外交圭臬呢?
       要先对中国在国际社会的地位做一个定位。当今的中国是个什么样定位的国家?
       文明古国?世界强国?发展中国家?
       我认为,我国在六十年前建国之初,从大而不强的半封建半殖民地基础上快速成长,可称为新兴大国;目前阶段,可称为新兴强国。
       当前,我国既不是挣扎图存阶段,也不是发展接近顶峰的守成阶段。作为一个新兴强国,面对既得利益者的各种压力和阻挠,“没有永恒的敌人也没有永恒的朋友,只有永恒的利益”这句话,不适用于我们。
    -----------------------------------------------------------
       利益外交与理念外交。
       我把外交战略姑且分为两大类。
       信奉“没有永恒的敌人也没有永恒的朋友,只有永恒的利益”的一班人,其外交理念可称为利益外交。利益外交虽然也以推进民主等理念为幌子,但其本质,是既得利益者们排排坐分果果,以实物利益交换为主,同时联手排斥局外人。这是守成大国的防御性战略。
       另一大流派,我称之为理念外交。理念外交的本质,就是通过引进新理念改变利益评价标准,以改变利益分配格局为号召,以增加国际影响力为主要目的。这是新兴大国的挑战性战略。中华人民共和国,就是理念外交的大师。
       理念外交以输出价值观为先导。
       苏联输出革命,是挑战的重要范例。其他的,印度搞过不结盟运动,伊朗搞过伊斯兰教输出,还有各种地区合作组织,都是形形色色挑战者改变世界格局的努力。
       中国呢?根据“政治就是把自己这边的人搞的多多的,把敌人那边的人搞得少少的......”这个原则,不搞人种合作,不搞地区独立,甚至不搞革命,而是搞了个“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然后搞了个“三个世界”理论,自任人数最多的第三世界领袖。
       这里要引用一下邓小平在1974年联大会议上的发言:
       “我们认为,第三世界的国家要发展自己的经济,首要的前提是维护政治独立。一个国家的人民取得政治独立,还只是走了第一步,还必须巩固这个独立,因为在国内还存在殖民主义的残余势力,还存在着帝国主义、霸权主义进行颠覆和侵略的危险。巩固政治独立必须经历一个反复斗争的过程。归根结底,政治独立和经济独立是不可分的。没有政治独立,就不可能获得经济独立;而没有经济独立,一个国家的独立就是不完全、不巩固的。 发展中国家在独立发展经济方面拥有巨大的潜力。只要各国根据自己的特点和条件,沿着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道路进行坚持不懈的努力,完全有可能在工农业现代化方面逐步地达到我们的前人所没有达到的高度生产水平。帝国主义对发展中国家发展问题所散布的一切悲观失望、无所作为的论调,都是毫无根据的,别有用心的。 我们说的自力更生,就是主要依靠本国人民的力量和智慧,掌握本国的经济命脉,充分利用本国的资源,努力增加粮食生产,有计划地、逐步地发展本国的民族经济。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决不是脱离本国实际,而是要根据各国的具体条件,区别不同情况,确定各国自己的自力更生的途径。在现阶级,发展中国家要发展民族经济,首先必须掌握自己的自然资源,并且逐步地摆脱外国资本的控制。原料生产在许多发展中国家的国民经济中,占较大的比重。如果这些国家能够把原料的生产、使用、销售、储存、运输都掌握在自己的手中,通过平等的贸易关系,以合理的价格出售原料,换取较多的为它们发展工农业生产所必需的产品,它们就有可能逐步解决面临的困难,为早日摆脱贫穷落后状态,铺平道路。”
       政治独立,经济独立,立足本国实际,自力更生,从开发本国自然资源入手,发展民族经济。
       这就是中国在1974年提供给第三世界穷国的练功秘笈。
       中国作为第三世界的一分子,自己不折不扣地按着这套功法练功升级,至今练了将近40年,成效举世瞩目。
       事实表明,靠自己,“笃行之”,不取巧,就是唯一的正路。这就是中国的理念,也是自己率先对第三世界国家发展的示范。
        邓小平在1974年联大会议的发言,至今仍然非常有指导意义。忽略掉其中的文化大革命语言,它所表述的基本原则,是我国国际关系和外交政策的基石,今后仍然会发挥重要作用。(原文参阅:http://www.people.com.cn/GB/shiz ... 0011023/588430.html

       在美苏两个超级大国称霸世界的两强格局下,邓小平说:
    “中国现在不是,将来也不做超级大国......如果中国有朝一日变了颜色,变成一个超级大国,也在世界上称王称霸,到处欺负人家,侵略人家,剥削人家,那么,世界人民就应当给中国戴上一顶社会帝国主义的帽子,就应当揭露它,反对它,并且同中国人民一道,打倒它。”
       这段话的主旨是什么?这就是一个新兴大国以新理念挑战现有国际秩序的初试啼声!
        目前可以说,中国已经打破了人类历史上靠战争重新分配利益的传统新兴大国之路,成为不经过战争而独立自主和平崛起的典范。
    中国已经成为如此巨大而且重要的一个国家,如果中国继续和平发展之路,不但中国人民受惠,还将是全人类的福音;如果中国因为外来压力或者内在原因改走战争扩张或内部崩溃等其他道路,将是全人类的灾难。
       我听到有人呼吁战争,总是会很反感,原因基本在此。
    ---------------------------------------------------------
       关于国家战略,有所谓“下大棋”一说,我是看不太上这种说法的。
       邓小平有一次答外国记者问的时候,外国记者问他中国未来要打什么牌,得到的答复是:“我本人喜欢打桥牌,但是国家在政治上不打牌!”
       大国之道,靠实力,讲原则,基本立场要摊在桌面上,不赌博,不抱侥幸心理,不依赖别人,不靠捣鬼伎俩,不靠小手段赚小便宜。
       以我为主,自力更生,这就是大国风范和大国政治!
    中国和平崛起的发展路线图,40年前就摊在联合国讲台上,40年来,谁挡得住?谁又学得会呢?不受激,不受捧,不怕吓,不怕打!扎扎实实把自己的事情做好。慎思笃行,这就是堂堂正正以我为主的战略。
    白给的好处不要,不做欲望的奴隶;别人的挑衅侮辱不理,不做感情的奴隶。忍耐坚持,切实笃行,这是主人翁的理性抉择,也是中国几十年的成功要诀所在。
    一切的一切,都在于把自己的事情做好。自己发展了,什么都好办,自己不发展,什么都是镜花水月。

    放之四海而皆不准之外交战略三议(二)
    放之四海而皆不准之外交战略三议(三)

    评分

    参与人数 17爱元 +114 学识 +28 收起 理由
    齐若散 + 6 伙呆了
    禅人 + 10 谢谢!有你,爱坛更精彩
    nightcat + 10 + 5 谢谢分享!
    大地窝铺 + 2 谢谢!有你,爱坛更精彩
    ccqi + 2 谢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网站错误报告|爱吱声   

    GMT+8, 2024-6-9 03:15 , Processed in 0.046950 second(s), 19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