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吱声

标题: 哈耶克《通往奴役之路》:自由主义者的挽歌与马克思主... [打印本页]

作者: xiejin77    时间: 昨天 09:35
标题: 哈耶克《通往奴役之路》:自由主义者的挽歌与马克思主...
还是那段工作相对空闲的日子,一旦不需要紧绷着神经关注KPI与生产故障率和生产事故;一下子反而无所事事。捡起了一些之前没空细看的书,边读边想的随机记录了一些只言片语的笔记。整理一下发到坛子里来吧,也许有人愿看看,能讨论一下也说不定。
" q/ h- ?( M/ Y  V  E' H$ G4 A1 r# o9 m! q3 |2 H$ m# D

5 L( l! R& P- j7 ?$ b+ [3 Q导言
6 B% T/ O( j& V  V: l5 A《通往奴役之路》是奥地利经济学家弗里德里希·冯·哈耶克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出版的一部著作,至今仍被奉为自由主义的经典之作。该书的核心论点是,计划经济不可避免地导致极权主义,是对个人自由的根本威胁。哈耶克认为,任何形式的政府干预经济都会削弱市场机制的作用,最终导致个人自由的丧失。他将计划经济与纳粹主义和共产主义等极权主义制度联系起来,认为它们都是集体主义的产物,是对个人主义的背叛。在哈耶克看来,通往奴役之路始于对集体主义的追求,最终通过计划经济走向极权和专制。
+ V: ^1 K. p2 t8 G1 k; h  L1 A  L$ j1 q/ {. B) F" t+ i- [
从马克思主义者的视角来看,哈耶克的论点存在逻辑上的漏洞和对历史的虚无化。他基于对“自由”的特定理解,对计划经济展开批判,但这些批判却建立在对社会主义制度的误读和对资本主义制度的理想化之上。本文将沿着哈耶克的论述脉络,对其核心观点进行梳理和分析,并从马克思主义的视角出发,对其进行批判性的解读。
8 a, ]2 W7 e+ s9 ]. d4 c+ }
9 a$ _6 R* c6 q2 a哈耶克的“自由”观
. U- d" H. ~" e# a, S3 U哈耶克对“自由”的定义是消极自由,即免于外力强制的自由,强调个人选择和市场机制的重要性。在哈耶克的理论中,自由市场被视为实现个人自由的关键路径,因为个人可以根据自身意愿进行生产和交换,而不受外界的干涉。这种消极自由被认为是个人自由的基础,也是社会繁荣的保障。哈耶克在书中写道:“只要能创造出有效的竞争,这就是再好不过的指导个人努力的方法。” 在他看来,竞争是协调人类各种努力的最佳工具,而计划经济则会破坏竞争,从而剥夺个人的自由。5 @3 E+ q3 W; ?9 i) s. U: d9 O
& ~5 Y0 A( ^9 h5 U+ \* k

) W/ U' s; \( U然而,哈耶克的“自由”观念存在内在矛盾,他将“自由”与“权力/财富”相混淆。他的观点认为,财富的增加意味着个人自由的增加,因为财富能够带来更多选择的机会。这种论述忽视了资本主义制度中财富分配的不平等现实。在资本主义社会中,财富主要集中于少数人手中,而大多数人则缺乏基本的经济保障,这种经济上的不平等进一步导致了政治上的不平等,使得少数人可以控制国家机器,以维护自身的阶级利益。因此,哈耶克所宣扬的“自由”实际上只是少数富有者的自由,是对大多数人自由的否定。正如马克思指出的那样,资本主义制度下的“自由”只是“在一定界限内的自由”,这种自由并未消除剥削与压迫的根本关系。
# F4 G. }5 f6 l4 r; i$ @5 E5 Y' }) M0 I5 |* _) X+ ^# o8 z
此外,哈耶克对“经济自由”的理解也存在严重问题。他认为经济自由意味着个人可以自由地处置自己的财产,不受政府干预。然而,他忽视了资本主义经济中的内在矛盾,例如周期性的经济危机、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等。这些问题并非政府干预所导致,而是市场机制固有的缺陷。相比之下,计划经济可以通过有意识地调控经济活动,避免市场机制的弊端,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可持续发展,从而为真正的经济自由创造条件。
  t' T& b* d1 W+ g
: x  q* H7 p' M  O7 B哈耶克的“自由”观念还忽视了自由的社会基础。对于普通大众而言,自由不仅仅是个人选择的权利,还需要具备实现这些选择的实际条件。在资本主义制度下,个人的自由选择往往受到经济保障不足的限制,贫困成为阻碍个人实现自我意愿的主要因素。因此,所谓的“市场自由”并非对所有人公平开放,而是对拥有资源者开放的自由。这种选择性自由加剧了社会的不平等,导致实际意义上的自由流失。马克思主义认为,只有通过公共资源的合理分配和社会保障,才能为每个人提供真正自由选择的可能性。4 u; p" Z& N' Q6 ]* Q- Y2 M

8 ]1 }$ C) ~3 c) y) t, l哈耶克对计划经济的批判
4 \3 o  u2 |) P( Z3 ]% \哈耶克对计划经济的批判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0 F: U( \& R1 a% k( s0 [3 J( {  ~: Z0 O9 A5 _. t  \
计划经济必然导致极权主义3 X. a: t; b. J2 h  J
哈耶克认为,计划经济需要一个中央计划机构来控制所有经济活动,这种权力的集中必然会导致极权主义的统治。他写道:“集中计划意味着经济问题由社会解决而不由个人解决,而这就必然也要由社会,或者更确切地说,由社会的代表们,来决定各种不同需要的相对重要性。” 在他看来,这种权力集中扼杀了个人自由,最终导致社会走向奴役。
: t: P  ^) E( ?) }' ~0 G( d1 m7 C; g. U- I8 S" Y
计划经济无法有效配置资源
; b8 D# n! J1 `  M6 M哈耶克认为,市场机制是配置资源的最有效方式,因为它能够根据供求关系自动调节价格,引导资源流向最需要的地方。而计划经济依赖于计划者的主观判断,难免导致资源错配和浪费。他写道:“只有在必须考虑的因素如此复杂,以致不可能对此得到一个概括的印象的时候,才使分散的权力成为不可避免的。” 他认为计划者无法掌握所有必要的信息,因此无法做出正确的决策。* `# `4 h: q: d1 K- m
9 y2 E- I8 K8 H5 C2 y+ Y% B
计划经济破坏法治* f6 |) z8 }8 B- g* {1 o# B
哈耶克认为,计划经济需要政府对经济活动进行干预,这会破坏法治的原则。他写道:“计划与法治背道而驰。” 在他看来,计划者会根据自身意愿制定规则,而非遵循普遍适用的法律,这将损害个人权利和社会的公平。
+ s; \& H0 v. i0 T8 n: R; P# @" d3 H4 x2 G4 n5 n$ m& C& p, W
计划经济扼杀创新和进步
2 r' f' x* V% Y& z, \3 h# U, [哈耶克认为,市场竞争是创新的动力,因为它能激励企业不断改进技术和产品,以获得更大的市场份额。相对而言,计划经济缺乏竞争压力,企业没有动力去创新和改进。
* T1 P1 S- J* h5 v3 v* S* s2 s5 \2 q. K$ c" A# g- T# M  ]* ~" {0 A
从马克思主义的视角来看,哈耶克对计划经济的批判存在偏颇。首先,计划经济并不必然导致极权主义。计划经济的核心是资源的公有制和计划配置,这与政治制度并无直接联系。社会主义国家完全可以实行民主制度,允许人民参与计划的制定和执行。其次,计划经济并非无法有效配置资源。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使计划者能够收集和处理大量信息,从而做出科学的决策。计划经济还可以通过设定合理的经济指标,引导资源流向最需要的领域。此外,计划经济并不必然破坏法治。社会主义国家可以建立健全的法律体系,保障人民的民主权利和社会公平。最后,计划经济并不必然扼杀创新。计划经济可以通过设立合理的激励机制,鼓励企业进行技术创新和产品改进。
, ~# r) J. V) E7 q& i0 F& v# C$ C* y; f" A3 Z- }+ n/ P) h
此外,哈耶克忽视了计划经济在资源配置中的巨大潜力。现代技术的发展使得数据的收集和处理变得前所未有的高效,这使得计划经济有能力更好地分析和满足社会需求。通过使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计划者可以实时分析社会资源的需求,从而减少资源浪费,避免供需失衡的情况。这种数据驱动的计划配置方式,不仅能够提高经济效率,还能更好地应对诸如环境污染和气候变化等市场机制难以解决的长期问题。计划经济不仅有能力解决当前的资源短缺问题,还能为未来的发展奠定可持续的基础。# ~& e! u+ Y$ a2 h4 I

  P3 m% s1 z7 ^7 I/ z: z9 P哈耶克对“技术进步必然导致垄断”的观点也是错误的。他忽视了技术进步带来的其他影响,例如信息技术的发展降低了交易成本,使得小企业能够参与全球竞争。哈耶克的论点缺乏实证支持。美国“全国经济临时委员会”的研究表明,大企业的高效率并未得到证明,大规模的经济并不一定导致垄断。垄断的形成往往是其他因素的结果,例如企业之间的串通和政府政策的偏袒。$ Y# i5 ?$ o; B0 i& o7 ^( B: ^/ v3 [
5 q7 p& x( _- y3 f

3 a( u% l* g3 P哈耶克对“潜在的丰裕”的否定同样是站不住脚的。他认为,资源的稀缺性使得社会不可能实现“潜在的丰裕”。然而,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生产力的提高,人类社会完全有可能消除贫困,实现物质上的丰裕。计划经济能够通过合理配置资源,加速这一进程。通过集体力量和社会制度的保障,社会可以集中资源于基础设施、教育和科技发展,从而推动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最终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 H3 f  H3 ^7 F# X1 l  @

( c0 a. @6 t9 }  l哈耶克对“民主与计划”的矛盾论0 L6 B% s$ q3 @
哈耶克认为民主与计划经济不相容。他认为,计划经济需要一个中央计划机构来控制所有经济活动,这与民主的原则相冲突。他写道:“计划与民主之间的冲突只不过起因于这个事实,即对经济活动管理所需的对自由的压制来说,后者是个障碍。” 在他看来,民主制度会阻碍计划的实施,而计划的实施又会破坏民主制度。
$ q8 w3 y% ^" ~7 J7 I
, `: _. W2 }9 S+ \6 }- R然而,哈耶克对民主的理解是狭隘的。他将民主等同于议会民主,忽视了其他形式的民主,例如参与式民主和协商式民主。在社会主义国家,人民可以通过各种途径参与计划的制定和执行,例如工人代表大会、居民委员会等。计划经济与民主并非必然冲突,关键在于如何设计和实施计划经济。) U& U6 r" r7 o  }

: I7 F" D7 V2 `8 S) f  Q计划经济可以通过广泛的社会参与和民主决策机制,确保不同社会阶层的利益得到表达和保障。参与式民主强调公众直接参与政策的制定和资源的分配,使得计划经济的运行更加透明、公平。协商式民主则通过各利益相关者的对话和协商,形成共识,避免权力的集中和滥用。通过这些民主机制,计划经济不仅可以实现经济上的效率和公平,还可以实现政治上的民主和透明。
* }% x% R* q. Z4 V1 A8 X
, g+ P3 H: F3 z+ G+ w$ J计划经济中的民主实践还可以通过加强工人阶级在管理层的代表性来增强生产过程中的公正性。在计划经济中,工人阶级通过参与工厂和生产组织的管理,可以有效地表达生产者的意愿和需求。相比于资本主义企业中的雇佣劳动关系,社会主义计划经济的这种模式更能体现劳动者的主体性,真正实现“劳动者当家作主”。这样的民主实践不仅是对传统经济管理模式的革新,更是实现政治民主的经济基础。
; Q! C) s. J8 y1 ?. ^$ S+ _/ `6 d/ b, q' {
哈耶克对“保障与自由”的矛盾论, f; i' s6 _6 f8 o1 K/ W! d
哈耶克认为,追求经济保障会损害个人自由。他主张,如果政府提供经济保障,个人会失去奋斗的动力,变得依赖政府,从而失去独立性和自由。他写道:“为了保存自由,某种保障也是不可少的,因为大多数人只有在自由所不可避免地带来的那种风险不是太大的条件下,才愿意承担那种风险。” 他强调“自立”的重要性,认为个人应当依靠自己的努力来获得经济保障,而非依赖政府。
+ ]& C5 t0 u: j
( s* E2 h9 y! m然而,哈耶克将“保障”等同于“特权”,他认为政府提供的社会保障本质上是对个体自由的侵蚀,因为它会剥夺个人自立的机会,使人们依赖国家而失去独立性。在哈耶克看来,保障意味着国家对资源的再分配,这种再分配被视为一种特权,只有通过政治权力才能获得,从而违背了市场竞争中机会平等的原则。这种逻辑基于他对自由的极端消极理解,即任何形式的外部干预都会对个人自由构成威胁。这种观点基于他对自由的极端消极理解,即任何形式的外部干预都会对个人自由构成威胁。但这一逻辑忽视了社会保障对个人自由的积极作用,特别是在为个人提供免于经济困境的基础上,使他们能够实现真正的自我选择。. R0 w' s/ P- j: D3 \2 Y$ A" p
6 g# X; ~( b8 a9 q; r; K
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大多数人缺乏基本的经济保障,这使得他们不得不为了生存而出卖自己的劳动力,从而失去自由。例如,根据联合国的数据显示,全球约有7亿人生活在极端贫困中,而其中大多数人被迫从事低收入、高劳动强度的工作,以维持基本生活。此外,根据皮凯蒂的研究,全球财富的不平等在不断加剧,最富有的10%人群占据了全球财富的大部分,而底层50%的人口几乎没有财富。此外,在美国,超过40%的成年人在面对400美元的紧急开支时会陷入财务困境,这进一步说明了资本主义社会中经济不平等的普遍性。例如,根据皮凯蒂的研究,全球财富的不平等在不断加剧,最富有的10%人群占据了全球财富的大部分,而底层50%的人口几乎没有财富。此外,在美国,超过40%的成年人在面对400美元的紧急开支时会陷入财务困境,这进一步说明了资本主义社会中经济不平等的普遍性。社会保障则能够为个人提供基本的生活保障,使他们能够自由地选择职业和生活方式。
. F$ w4 \& C. G3 ^1 a& m3 H. P0 ]4 d' V
例如,公共医疗和失业保险可以在个人面临健康问题或失业风险时为其提供经济支持,使他们不必因生活压力而被迫接受不愿意的工作。此外,养老保险和儿童福利等措施也为不同生命周期的人们提供了基本保障,使他们能够更自由地规划生活和职业发展。通过这些机制,社会保障为个人创造了一个更稳定的环境,使他们能够在更大程度上自主地选择生活道路。1 e, o; C0 d9 c6 B+ M

5 W5 t* F& [; j: R5 @9 o社会主义制度下的保障与自由! Q& K7 F& c% f6 G
在社会主义制度下,保障与自由是可以统一的,这种统一依赖于广泛的民主参与和对权力的有效监督。首先,社会主义通过生产资料公有制和计划经济,确保资源能够公平分配,消除经济上的不平等,为每个人提供基本的生活保障和发展机会。其次,避免集中权力带来的潜在问题的关键在于建立健全的民主监督机制,例如工人代表大会和居民委员会,确保决策过程的透明性和权力的分散。此外,法律体系的健全和群众的参与能够有效防止少数人滥用权力,确保所有社会成员在经济和政治生活中的平等地位。通过这些机制,社会主义制度下的保障与自由得以真正实现统一。为了确保民主监督机制不被滥用,还需要建立独立的监察机构,负责审查和监督决策过程中的任何滥权行为。此外,定期的公开听证会和广泛的社会审议也可以增强透明度,使得权力的行使受到群众的广泛监督,从而有效防止少数人滥用权力。" Y4 r3 R7 h! A
$ V; P- ?: U5 X8 [" U3 p; |
社会保障系统的建立并不是为了剥夺个人的奋斗动力,而是为了确保所有人都能够获得平等的机会去追求自我发展。在资本主义体系中,奋斗动力通常源于生存压力和竞争,而在社会主义体系中,奋斗动力更多地来自社会责任感和对自身价值的实现。在社会主义社会中,基本生活保障使得人们可以不必因生存而被迫接受低报酬的工作,这种保障为个人的发展提供了稳定的基础。同时,社会主义强调集体的福祉和社会的进步,这也激励人们超越个人利益去奋斗,从而实现更高层次的自由和自我价值。
" ~  b3 _* ~; H& R4 ^6 q8 m
. a& N6 d6 k$ S& N$ ^+ p7 f- K9 B在一个缺乏基本生活保障的社会中,个人的选择往往受到生存压力的限制,无法实现真正的自由。而通过社会保障系统,个人可以在不必担忧生存问题的情况下,充分发挥自己的潜力,选择适合自己的职业和生活方式。真正的自由,是在有保障的前提下的自由,是全社会共同创造的自由条件,而不是资本主义社会中少数富人对多数贫困者的压迫。
" D2 H. Z4 v" k8 D
: a  K' @; x. ]: R6 l9 f社会保障的意义在于它为劳动者提供了抵御市场风险的基本条件,使个人可以免于因失业、疾病等原因陷入贫困,从而实现更高层次的自由。对于哈耶克所谓的自由,马克思主义认为,这种自由只是一种形式上的自由,而没有实际内容的自由。真正的自由应当建立在每个人都有机会享受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成果的基础之上,只有当所有人都能够在不受剥削和压迫的条件下追求自身的发展时,自由才具有实质意义。
8 B  F5 b, P& _6 B% R. }$ s
; q0 ^' ?" j/ h0 e- e5 ?哈耶克的精英主义和反社会主义立场
9 }' F& g3 }, D9 w% C: M' q5 E) V哈耶克的著作中隐含着精英主义和反社会主义的立场。他担忧“最坏者当政”,认为在计划经济下,权力会被少数人掌握,从而导致独裁。他写道:“在一个极权主义的社会里,那些需要实行残忍和恐吓、蓄意的欺诈和间谍工作的位置是很多的。” 他对社会主义运动进行妖魔化,将其与纳粹主义和共产主义等极权主义制度联系起来。他将纳粹主义的兴起归咎于社会主义,而忽视了垄断资本主义在其中的作用。
) a0 {7 G/ @( q* a% ?. a. @" P$ G; F3 R2 A3 u; e& G1 a# `
从马克思主义的角度来看,哈耶克的精英主义和反社会主义立场是站不住脚的。首先,社会主义并不必然导致独裁。社会主义国家可以实行民主制度,让人民参与国家管理。其次,纳粹主义并非社会主义的产物,而是垄断资本主义的产物。纳粹主义是为了维护垄断资本主义的统治而采取的极端措施。
, @+ n9 h! n( N; T6 k9 U
& A, v# n2 _( x( [* h哈耶克的精英主义观点也反映出他对普通民众的偏见。他认为普通民众缺乏足够的知识和能力来参与经济决策,因此必须由精英阶层来管理。然而,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社会主义民主是通过人民群众的广泛参与来实现的。具体来说,人民群众通过参与工人代表大会、社区委员会以及其他基层民主机构,对国家政策进行讨论和决策,从而实现对国家权力的有效控制。这些机构提供了渠道,使人民能够直接监督政策的制定和实施,确保国家权力不被少数精英垄断。通过广泛的参与和监督,人民群众能够在经济和政治生活中发挥主导作用,真正体现出社会主义民主的核心价值。计划经济的成功依赖于人民的参与和监督,社会主义民主通过工人代表大会、社区委员会等多种形式,让普通民众直接参与国家的治理,确保权力不被少数人垄断。& n& Q. L: x9 ~, Y1 q. U' M# d

3 o, d) w, q5 M& U8 R; O* `此外,社会主义的民主制度强调人民群众在国家生活中的主导地位,认为只有通过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的直接参与,才能确保国家权力的正确行使。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工人阶级的解放只能靠工人阶级自己去争取。正是这种群众参与和自我管理的原则,使得社会主义计划经济能够克服哈耶克所担忧的“最坏者当政”问题。/ F6 `5 K1 x- H

! L& z8 }, C" n& b' T社会主义制度中的政治民主与经济民主紧密相连,通过对生产资料的公有制和计划经济的实施,真正实现人民对经济和政治生活的控制。这种控制不是通过精英代替人民进行管理,而是通过人民自身的广泛参与和监督来实现的。正因为如此,社会主义制度下的计划经济与极权主义的独裁统治有着本质的区别。
9 B% N: g- N6 m* }! x2 Q: L& ?4 K8 t9 |5 K4 i- B
结论/ ^4 c7 v7 k# E6 v
《通往奴役之路》是一部自由主义者的挽歌,是对社会主义的攻击。哈耶克的观点充满了逻辑漏洞和历史虚无主义,维护的是资本主义的阶级统治,而不是真正的个人自由。他基于对“自由”的特定理解,对计划经济进行了一系列批判,但这些批判都建立在对社会主义制度的误读和对资本主义制度的理想化之上。他所鼓吹的“自由市场”和“个人主义”,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只是少数人的特权,而大多数人则缺乏基本的经济保障和政治权利。! d4 T& `5 l% P2 r" U0 D& q+ M
8 S6 t' {' S9 R- K
马克思主义者认为,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和社会主义民主是可能的,并且它们能够促进人类的自由和解放。计划经济能够通过合理配置资源,消除贫困,促进社会公平,应对经济危机。社会主义民主能够通过人民当家作主,实现真正的民主。哈耶克所担忧的“通往奴役之路”,并非社会主义之路,而是资本主义在自身矛盾无法解决时,走向法西斯主义和极权主义的道路。真正的自由之路,在于打破资本主义的枷锁,建立社会主义制度,实现人类的解放。0 h4 |) S; k1 H( n( Z

# Z7 {6 V" T0 l- m真正的自由并不仅仅在于市场的选择权,而在于实现每个人的全面发展。社会主义制度通过公共资源的合理配置和社会保障系统,为每个人提供平等的机会,消除贫困,实现共同富裕,从而使人们能够在不受压迫和剥削的条件下追求自我价值的实现。社会主义民主通过人民群众的广泛参与,建立了真正的民主治理结构,保障了每个人在政治和经济生活中的平等地位。这才是实现人类解放的真正途径,是通向真正自由之路的关键所在。
0 E& b" O% \# h
  _: T& O$ h* t7 N6 ^' G( V为了实现这种真正的自由,社会主义制度主张通过对生产资料的公有制和经济活动的计划化,摆脱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中固有的周期性危机和社会不平等问题。社会主义制度下,个人自由与社会保障相辅相成,经济发展与社会公平相得益彰。在这样一种制度中,人类不再受制于资本积累的逻辑,而是能够自由地追求自身的全面发展。这种自由,不仅仅是免于匮乏和压迫的自由,更是实现自我价值、参与社会事务、塑造未来社会的积极自由。
5 v3 U6 d! f, `# k4 Y
. q6 t6 l9 y" w5 h8 j3 U因此,哈耶克对社会主义计划经济的批判未能真正触及问题的本质。他的自由主义理想在现实的资本主义运作中无法为大多数人提供实质性的自由,而社会主义制度所追求的是真正意义上的人类解放,即每个人在物质和精神上的全面自由。正如马克思所言:“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自由发展的条件。”唯有通过社会主义的道路,才能实现这种真正的自由和解放,避免走向哈耶克所描述的那条通往奴役的道路。
作者: 老票    时间: 昨天 11:40
xie兄高屋建瓴,对哈耶克的评述已经非常精准   1 X, }" l1 g* X0 ?" P9 u

# p* p7 [* \5 m- m/ m/ @2 _
: u  c$ Z- H4 M* \俺是外行,瞎扯两点直观感受,供xie兄和大伙儿随便拍砖哈:
! n) E1 H/ D) G# P
" F. C, W) j; E4 U1 i# ?# U1.哈耶克对计划经济的批评是有些道理的,但他过于推崇自由主义的倾向性,其实也是极权主义的另一个翻版;绝对性理念就是专治的基础,所以某种角度来说极左和极右其实是一回事,也很容易相互转化
5 I. O. f) C6 X6 y! Q  F) M9 v' O4 e8 q, E" i' X' o! U2 _; R) y
2.自由主义的顺利运行,必然离不开相关秩序的维护保障;也就是说,没有秩序的保障,自由就是一纸空谈。这很讽刺,也是现实。
) y) h: M/ N* F' B* t" ^2 Q
( u$ O* ?' g% P  A- {. d# G
2 G; X. I8 y0 Z' V! R解不开上述两个难题,哈耶克以及其信徒们就不能自洽
" g9 T: ?: R& q% [- ~# @# R& ^4 I- g  d6 U7 a# K& \

$ o# h" N8 B; h! V) ], l
; s$ L* f! ?$ P( D5 z2 K1 V人类社会发展到现阶段,此前任何一位经济学大师或者哲学家社会思想家的理论都不足以全面指导下一步的行动;土共这么多年摸着各路石头过河走到现在,不仅靠运气也是抗击打能力很强,以及不断从错误中学习的劲头没有丢; ~. q8 X# z  w9 n" X) P  v/ s

, C0 K& O* V8 Z! M但真要他们总结出一套成型的理论估计也难,还在边走边看。      8 `9 A& e8 U3 H; z! G

+ A: Z- j' v0 C/ w& n5 c. _. X9 F窃以为真正压倒性批判哈耶克成功之日,必然要等到新型理论完全成熟之时。
2 @" `/ b4 k7 q1 q( ?
9 d8 Y. R4 S" Y; i% j; t2 A" M. ^2 l5 J# a1 O$ i. |- Z

作者: 五月    时间: 昨天 18:28
5 F" i! A# m* A# @7 a* I3 Q
教授好文。" }  U1 }2 r" n% E, Q# A

& G# |6 L* U- V8 @/ [0 Y# }年岁已长,逐渐发现宏观经济学跟老中医越来越像:它有内在逻辑,甚至大部分时间能逻辑自洽。通过自洽的逻辑它能敷衍出洋洋洒洒的一个庞大世界和理论。在经济学/中医的庞大世界里,也有黄金屋,也有颜如玉,也有争论,也有妥协,也有顿悟,也有爱恨情仇,也有悲欢离合。3 c" {0 r: Z+ J# Q  j
  o; J$ H+ I( C: D( ~+ T
燃鹅,当一个人跳出中医世界用随机双盲来看,整个直接变成了镜中月,水中花。一个庞大严密的理论体系突然像放了气的儿童乐园充气城堡那样,一会儿功夫就消失了。
% Z( J4 @$ O( J& V2 e
( d! A' L- N) A8 Y那么,宏观经济学的放气阀在哪里呢?在于一个根本问题:
+ k$ j; O# E$ i# w+ t9 a
: F( {3 Q! f- u9 B一个经济社会(里面运行这各种经济学公式、曲线、数据、指标、决定。。。)是否需要暴力来维持?
7 ~5 S, Y7 l! g" Q( ^6 r; @# f  N0 D/ K' M9 [
传统经济学(也叫西方经济学,笑)默认by default 认为经济实体是天然存在的,是自古以来的,是人民群众应该享受的天赋权利。燃鹅,只要读过一本历史书就知道,没有什么社会是天然的。它们都需要暴力来维持。7 o+ R  J7 S' p4 Y" I' p
. W5 d  ]! m6 }8 j; [, @8 c
所谓的“自由主义”,不过是暴力恩赐下的自由主义。在威斯特伐利亚体系形成之前,老欧洲的贸易都是“自由贸易”。荷兰人和威尼斯人把生意做到全世界,他们靠自由主义吗?不是。他们靠雇佣军和战舰的暴力维持他们的商品“自由”地卖到全世界。这样的例子还能举出很多。本身来源暴力,依靠暴力,却侈谈绝对自由,既体现了原教旨主义自由观的局限,又显得可笑。- m3 q' y3 r# Y, ^: c/ ^/ P$ K

( C3 i  y' a& }; \  h, u( Y, g陕北经济学继承和发扬了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定律和框架。大大方方承认暴力的作用,坦然面对暴力这个事实。从实事求是的角度出发,经营有管理的自由主义经济,在很短的时间将人类的五分之一从赤贫提升到小康乃至初等发达国家。
8 C* D" P( n5 l( A" _* b- K7 z" w# i7 @; J
马老祖的修仙大道有云: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正确的时候对经济基础有促进作用。诚不我欺。
% H- U1 \# {# t% @
' N) l0 K1 R  z, `$ G& `
% y& G& w( e  m, J. C1 L/ n/ g7 S* e3 }* z

作者: 凡卡    时间: 昨天 21:56
哈耶克可是B站网红,但凡跟自由主义沾边的,都会有弹幕:太伟大了哈耶克
作者: 李根    时间: 昨天 22:46
哈耶克的破玩意,是典型的文科生拍脑袋的产品,但凡读历史读多点,都不会搞出这么粗鄙的结论来。
: `8 c  X( b* J) |
4 E' y5 O( y7 s! J& b6 i人类的事情,都是曲折复杂弯弯绕的,怎么会有一自由啥问题都解决了这么好的简单方案。3 [4 ?, m1 z) X+ ^6 `
7 P, O9 i' f# T8 w3 P; {$ C
5 r8 j& n2 U$ {3 _8 }# z; [

作者: 四处张望    时间: 1 小时前
李根 发表于 2024-11-22 22:46
1 O4 ~/ S* x2 T0 p: `6 d; ?哈耶克的破玩意,是典型的文科生拍脑袋的产品,但凡读历史读多点,都不会搞出这么粗鄙的结论来。
9 Q' X8 i5 \* B4 L( L/ E7 \! l9 j5 M" i1 ?. {3 x& \
人类的事 ...

0 a5 m& H" `* ?! o哈耶克在现代,就没用数学这个理由,他就上不了台面。
作者: 赫然    时间: 1 小时前
李根 发表于 2024-11-22 09:46
/ n6 ]/ c  L# N% ?* A) X# q哈耶克的破玩意,是典型的文科生拍脑袋的产品,但凡读历史读多点,都不会搞出这么粗鄙的结论来。
9 J6 {! [. `2 S+ u, c  G7 T, Y6 M0 _
) P, R* M, H* [2 C9 _人类的事 ...

: O6 v0 U! @2 O: j! N: @' A哈耶克的流行,是被选中的结果。他的理论为资本主义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宣扬这个是为了显示合理性,而不是为了依次操作。大部分的经济学理论都是这样。。。经济学本身是货架产品,消费者不是大众,而是统治集团。




欢迎光临 爱吱声 (http://aswetalk.net/bbs/)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