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度 16||
2016年1月,人民币贬值的事闹得动静比较大,有不少人宣传说要换美元。我写了一篇文章进行了分析,当时的预测是这样的:
预计未来形势会这样发展:随着美国进一步加息,国际上美元强势告一段落,美元党声势下降。中国有可能根据贸易形势和总体经济的需要,贬到某一目标位为止,如6.8。但是这种波动幅度不大,加上换外汇的麻烦,更不要说外逃的麻烦,对一般人没有什么意义,所以最终并没有多大动静。中国外汇储备不再大幅下降,也不再巨幅上升,而是小幅升升降降,让大多数人失去看热闹的兴趣。再之后,随着中国与国际经济形势更加稳定,人民币会对美元重上升途,创出新高,从长远看走向贸易上的均衡汇率。
2015年初至今的美元指数
五个月过后来看,形势确实是这样发展的。2016年初美元强势结束,美元指数从高点100跌到5月初的低点92去了。日元、欧元都对美元升值了,日元升了约15%,欧元升了10%。5月后美元又涨回了一些,现在美元指数是95左右。在美元弱势的情况下,人民币相对美元却不升反跌,至2016年6月1日,上半年人民币汇率下跌1.5%。在上半年美元相对其它货币大跌的波段,人民币对美元的升幅也不到2%。这说明,中国央行是在进行人民币贬值的操作,并非盯着某个货币,也不是盯着一篮子货币。
2015年初至今的人民币对美元汇率
吊诡的是,尽管央行的贬值意图不难察觉,国际“做空人民币”、国内“换美元”这样的舆论声势却不大,与2015年8月、12月人民币两次出现较大下跌时的情形很不相同。2016年4月,外汇储备余额为32196.68亿美元,比上月略有增加,结束了一段时间以来的下降趋势。外汇储备从峰值下降近8000亿美元,由于4万亿外储总量太高,本来也不想要这么多外储,降一些不一定是坏事,更不至于伤筋动骨。但是如果下降趋势持续,外汇储备进一步减少,确实可能会影响金融市场的信心。因此,外汇储备不再大幅下降,国际国内舆论减小关注人民币波动,是一个好事。
这个局面无疑是央行乐见的,既能够调整人民币汇率配合实体经济,又不至于引发跟风搅乱金融环境。相比之下,2015年8月央行突然袭击将人民币汇率连着几天贬掉3.5%,手法值得商榷,市场波动不小,接下来几个月外汇储备降幅较大。等于是央行自己搞了贬值动作,转头又花巨额外汇去稳定预期,贬值动作也停下来了。2005年汇改以后,人民币相对美元出现较长时间的贬值波段是首次出现,央行操作不够精准也可以理解。
中国已经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体量越来越大,正在接近第一名美国。外汇储备又是世界最多,遥遥领先于第二名。外汇还是有管制的并非自由进出。这种情况下,央行一旦下定决心对币值进行调整,毫无疑问在人民币交易在岸市场说一不二,不可能有意图对抗的对手盘。在香港这样的人民币离岸市场上,特殊情况下确有可能出现有组织的资金进行不友好的操作,如2015年下半年至2016年初人民币空头造出不小的声势。但2016年1月12日,央行进行了一次精准打击,突然在香港收紧人民币供给,离岸人民币拆借利率飙升至历史新高,融资人民币进行做空的空头损失惨重。没多久在岸离岸市场价差就抹平了。这说明,如果央行发起狠来打击对手,可以迅速实现目标。对抗者能组织起来的资金根本不在一个量级,一旦被央行盯上将毫无胜机只会作鸟兽散,根本不能称之为对手。无论是在岸市场还是离岸市场,央行拥有短期战术上的绝对优势,市场对此已经有所认识。
毋庸诲言,央行这进行这类战术操作,只可能是短期的,最多是中期的,不可能是长期的。对付进行短期炒作的炒家,这已经足够了。因为人民币其实波动幅度不大,10%不到的波幅不值一提利润太小,炒家只有上杠杆进行套利才算有利可图。动用杠杆就会带来巨大的风险,需要融资有利息,而且特别怕时间长失去控制。因此炒家行动时自然就有首鼠两端、不断观察、随时逃窜的行为模式,不这样做的早已经消失在残酷的市场中了。央行想要让上杠杆的炒家爆仓难度不高,央行的动作对于炒家来说相当于天大的信号,没有谁会傻到去和央行“刚正面”。
但是,无论哪国政府,哪怕是实力雄厚到中国央行这种程度,都不可能对付得了群众的“人民战争”。如果中国大妈们就执着从银行里取出人民币,就换美元放着,或者想各种法子逃到境外,这确实会是非常麻烦的事。大妈们资金雄厚,还有无穷耐心,比人民币空头实力强几个数量级,央行也不是对手。
所以政府应该让人民对自己的货币有信心,这是一种责任,也是现实操作必须面对的。很多失败国家就是无法做到这一点,所以没有稳定的经济环境可言。人民币空头炒家之所以还敢有点幻想,也就是希望得到大妈的助力,跟风套利成功。当大妈们被忽悠起来,炒家顺势了结头寸套现走人,至于大妈和央行如何继续撕,就不是他们的事了。当初索罗斯在东南亚国家搞金融袭击,动用的自有资金并不是扑天盖地无可抵御,泰国、马来西亚等国政府完全应付得过来。但被煽动起来的群众资金一哄而上,那就没办法了,东南亚国家那点外汇根本不够填的。
不管道德地说,索罗斯的高明之处在于察觉到了金融“人民战争”的模式,出手操作促使其从设想变为现实,并从中获取暴利。中国房地产、股票、葱姜蒜之类的市场,也有大资金进行这类主动操作。如近一年多以来,深圳的房价短期暴涨,就有这样的痕迹。当然也有操作失败的,如果群众不跟风,就“炒股炒成股东、炒房炒成房东”了。如海南,已经有很多炒房资金陷在当地了,时间很长了。都想去发动“人民战争”,结果“人民”不来,自己成了“人民”。
因此,如果中国政府能够稳定舆论环境,让大妈们不关注人民币市场的波动,避免“陷入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这无疑会对央行的操作极为有利。所以,对于境内外有组织的资金炒作,可以谈笑间让它灰飞烟灭;对于境内外别有用心的舆论操纵,企图煽动人民群众对抗政府让中国自乱阵脚,要毫不留情地坚决打击,不能掉以轻心。
从上半年的操作来看,可以给央行点个赞,手法进步很大。舆论引导也做得不错,大妈们关注不多,民间换汇力度明显减小。这种情况下,将人民币汇率小幅下调或者上调,就会是支持经济调控的有效手段了。
另一方面,虽然舆论关注减小,但仍然有一些对人民币动向的议论。作为一个有效的调控框架,央行应该向市场传达这样的信息:虽然央行倾向于贬值(或者升值)的方向,但这绝不是一定要达成的目标,随时可以根据市场情况改变方向。如果发现市场上堆积了大量跟风套利的资金,完全可以改变调控方向,把阻力清扫掉再行动。而且汇率调整也不是经济调控必不可少的招数,有汇率的帮助实现目标容易些,汇率调整一时做不了,也可以再想别的办法。这种姿态,会进一步增加套利资金的决策难度。
从2015年8月以来的人民币贬值引发的风波中可以看出,央行表现出的姿态和决心对市场是非常重要的。美联储主席的发言经常出现刻意的模糊性,很大程度就是因为市场对这个货币体系最大玩家的关注与跟随。有时美联储需要市场相信政策的有效性,如作出“坚决加息”的姿态;有时美联储又不想让市场进行过分同向的解读,就会故意措词模糊。由于中国的影响力日益增强,央行也需要学习与展示这些东西。
美联储通过精心设计的政策释放、舆论影响互动机制,多年以来在全球市场上形成巨大的操控能力,如留下了“不要与美联储作对”的格言。近年来由于美国国力下降,一些内外部矛盾冲突无法解决,不得不频繁借力于美联储的政策信号,一个加息就扯了三四年,其实只加了一次。时间一长,美联储的信号有效性在往下走了。
以雄厚的实体经济和巨额的资金实力为基础,中国央行完全有能力将全球影响力大幅提升,正处于在学习的过程中。人民币汇率的调整只是牛刀小试。在这样一个宏观过程中,与中国央行作对将是非常不智的行为,等于给央行立威的机会。中国民众应该对别有用心的舆论保持警惕,完全可以对国家保有信心。
我仍然预测人民币会在一个相对平静的过程中,对美元短中期内贬值到6.8。但这只是一个战术性的小动作,幅度很小,对于套利资金意义并不大,不值得折腾。而且这也不是一定的,不知道会出什么事。舆论对此关注仍然不会多大。
从长远来看,汇率是由两国生产力的高度决定的。2016年5月30日召开的三合一科学技术大会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事件,各方面反响很好,前景一片光明。这预示着中国的科技事业正迎来一个大发展的时期。科技对本国汇率的支持是非常有效的。
2005年汇改以来,人民币升值的动力是“成本创新”,通过改进生产流程、打造完整产业链,中国生产的商品成本不断下降。这个动力现在有所下降,因为中国人力成本上升,不少行业的产业链基本在中国,继续降成本潜力不大。因此,人民币升值趋缓进而改成贬值,虽然是央行有意操作的,也是因为经济大势有这样的需要。等中国的科技创新成就明显,国际贸易中的商品科技含量大幅提升,人民币汇率还有不小的升值空间。
普通民众也犯不着为了人民币这点贬值幅度关注它,继续大跳广场舞就好。想出国旅游换点汇就行了。全国人搞科技的热情激发起来,必然成功,也会有效支撑人民币资产。如果对这个都没信心,老想着炒点啥挣钱,那就没办法了。人民币真没啥好炒的,无论升值贬值慢得象爬,有那耐心还不如搞科研去。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关注观察者网微信guanchacn,每日阅读趣味文章。
GMT+8, 2024-12-23 05:19 , Processed in 0.028051 second(s), 19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