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蚁 发表于 2018-2-26 23:39:04

star-link

本帖最后由 冰蚁 于 2018-2-26 12:26 编辑

昨天 @肖恩 提到了马斯克的 star-link 项目。我顺手把他的申请书搜出来看了一下。且不管他是不是忽悠,先做个简单介绍。

马斯克的这个项目要建两层卫星网络。

一层在近地轨道(LEO --- low earth orbit)。这层的轨道范围从1110公里到1325公里。这个网络共计要有卫星4425颗,分83个轨道面,部署在5个轨道高度上。其中,1150公里高度有32个轨道面,轨道倾角53度。每个轨道有50颗星。共计1600颗星。这是第一阶段要部署的。现在宣传里要在2020年最先部署完的800颗星是属于这个轨道高度的。其中先发100颗,使用32个轨道面中的4个来实现 beta service。然后完成剩下的700颗星部署,填满32个轨道面,每个轨道面有25颗星。spacex 号称能开始提供覆盖美国和全世界在南北纬60度区间的宽带服务。这个轨道高度一共要部署1600颗星。那剩下的800颗星基本就用来增加系统通信容量以及做备份星,增强系统鲁棒性。

除去第一阶段的32个轨道面,还剩下的51个轨道面。它们分布在另外四个不同的轨道高度上。分别是1110公里,1130公里,1275公里,1325 公里。1110公里有32个轨道面,轨道倾角53.8度,每个轨道面有50颗星。1130公里有8个轨道面,轨道倾角74度,每个轨道面有50颗星。1275公里有5个轨道面,轨道倾角81度,每个轨道面有75颗星。1325公里有6个轨道面,轨道倾角70度,每个轨道面有75颗星。这四个轨道高度上就共计2825颗星。这些星发完就能实现全球覆盖,并给系统进一步提供容量和鲁棒余裕。

另一层分布在更低轨道 (VLEO --- very low earth orbit) 上。这层的轨道高度约340公里左右。具体地说,分成三个轨道高度以及相应的轨道倾角。2547颗星在345.6公里,倾角53度的轨道上。2478颗星在340.8公里,倾角48度的轨道上。2493颗星在335.9公里,倾角42度的轨道上。VLEO层的每颗卫星都有一个独立的轨道面。

LEO和VLEO轨道上的卫星所使用的频段是不同的。LEO卫星使用 K 波段(Ka 和 Ku)以及 V 波段。VLEO 卫星只使用 V 波段。这些频率用于星间通信以及和地面的通信与控制。地面部分主要分三类,终端用户,网关卫星地面站,卫星跟踪以及控制地面站。spacex 说美国建几百个网关站就可以了。网关站和卫星跟踪控制站使用Ka波段和V波段信号。终端用户使用Ku和V波段信号。

V波段的频率远高于Ku波段,是spacex最终能提供宽带服务的主力。因此spacex在V波段申请了5GHz的带宽分别给上下行链路。下行频段是37.5-42.5GHz,上行47.2-52.4GHz(其中跳过了50.2-50.4GHz)。Ku波段申请的带宽就窄得多。下行10.7-12.7GHz,2GHz的带宽。上行14-14.5GHz,只有0.5GHz带宽。

以上是spacex 的 star-link 系统的一个简介。昨晚做了点研究。卫星互联网在美国不算个新鲜东西,现在已经有公司提供商业服务,比如Viasat, HughesNet。这些公司租用地球同步通信卫星,号称可以有20多Mbps的速率。但因为数据要在地球和36000公里的同步轨道间跑个来回,延迟很严重。系统使用K波段,带宽也有限。这个催生了spacex的 star-link 计划以及其它一些公司的类似计划。比如oneweb。这个公司也号称要发600多颗星到1200公里的轨道上去,频率也已经被批准了,还宣称已经募集了5亿刀。但马斯克的计划带有其鲜明的特征,那就是比其它公司的类似计划激进好几个量级。他现在已经发了两颗原型卫星上去,且看他如何圈钱烧钱吧。



pcb 发表于 2018-2-27 00:25:17

本帖最后由 pcb 于 2018-2-27 00:28 编辑

做下算术题
“另一层分布在更低轨道 (VLEO --- very low earth orbit) 上。这层的轨道高度约340公里左右。具体地说,分成三个轨道高度以及相应的轨道倾角。2547颗星在345.6公里,倾角53度的轨道上。2478颗星在340.8公里,倾角48度的轨道上。2493颗星在335.9公里,倾角42度的轨道上。VLEO层的每颗卫星都有一个独立的轨道面。”

2547+2478+2493 = 约 7500 颗卫星在VLEO层

地球表面积 510 million sq.km

不考虑overlap,每颗卫星要覆盖 约 80,000 sq.km

北京市面积 16,000 sq.km,按上面的计算分不到一颗卫星
北京市人口2172.9万, 假设1%的用户,每个用户能分到多大的带宽?

(5+2) = 7 G, 除以 20万

35k

code_abc 发表于 2018-2-27 00:58:39

pcb 发表于 2018-2-27 00:25
做下算术题
“另一层分布在更低轨道 (VLEO --- very low earth orbit) 上。这层的轨道高度约340公里左右。 ...

你这个计算有问题,就算卫星是平均分布的。每一时刻在地面的一个点上都能看到约200颗卫星(340Km的极低轨道)。

冰蚁 发表于 2018-2-27 01:04:19

pcb 发表于 2018-2-26 11:25
做下算术题
“另一层分布在更低轨道 (VLEO --- very low earth orbit) 上。这层的轨道高度约340公里左右。 ...

不能这么算。你的计算隐含的前提是所有用户在同时使用。就和晨司机在肖恩帖子里问的问题一样,球赛完了,大家散场出来都拿手机出来,结果电话都打不通。

不过城市里的单独用户估计也不会选这个系统。尤其以后5G,上网方便得很,没竞争力。一定要在城市用,可能一些企业用用,尤其需要越洋的,可以抢点海底光缆的生意。

pcb 发表于 2018-2-27 01:16:28

冰蚁 发表于 2018-2-27 01:04
不能这么算。你的计算隐含的前提是所有用户在同时使用。就和晨司机在肖恩帖子里问的问题一样,球赛完了, ...

so, 这个是抢目前海事卫星电话的市场的?

晨枫 发表于 2018-2-27 02:46:38

也就是说,不是手机直接通卫星,而是通过众多的微型地面站?这只是把现在基站之间的光纤用卫星链路取代?对于偏远和移动用户,自己建自己的卫星基站?

冰蚁 发表于 2018-2-27 02:57:47

本帖最后由 冰蚁 于 2018-2-26 13:58 编辑

晨枫 发表于 2018-2-26 13:46
也就是说,不是手机直接通卫星,而是通过众多的微型地面站?这只是把现在基站之间的光纤用卫星链路取代?对 ...

手机没法接,功率不够,而且频率和现在的通信系统也大不同。

据报道是要用一个类似ipad,laptop那么大的一个盒子作为用户和卫星之间的接口。

晨枫 发表于 2018-2-27 03:30:51

冰蚁 发表于 2018-2-26 12:57
手机没法接,功率不够,而且频率和现在的通信系统也大不同。

据报道是要用一个类似ipad,laptop那么大的 ...

intended customer base是什么呢?如何与现有4G、5G竞争呢?

北京阿新 发表于 2018-2-27 03:43:11

晨枫 发表于 2018-2-27 03:30
intended customer base是什么呢?如何与现有4G、5G竞争呢?

相当于一个个人便携的移动热点Hotspot~

晨枫 发表于 2018-2-27 04:52:49

北京阿新 发表于 2018-2-26 13:43
相当于一个个人便携的移动热点Hotspot~

那使用模式与手机有本质不同了。市场还是有,但市场需求的计算要完全不同考虑了。

雷达 发表于 2018-2-27 06:26:14

有点意思。
“终端用户使用Ku和V波段信号” 。 如果使用V波段毫米波,带宽足够,然后加上卫星数量够多,理论上“阻塞”的问题不大。
VLEO轨道在340公里,当年铱星是700多公里,终端的发射功率应该也可以。
感觉麻烦的是毫米波通信的雨雪衰减和天线指向问题,也许人家有什么黑科技?

我倒是更看好基于 kymeta 车载相控阵天线的卫星车联网的前景,似乎要更靠谱一些。


冰蚁 发表于 2018-2-27 07:00:57

雷达 发表于 2018-2-26 17:26
有点意思。
“终端用户使用Ku和V波段信号” 。 如果使用V波段毫米波,带宽足够,然后加上卫星数量够多,理 ...

天线上没啥黑科技吧。不过用到了类似 td scdma 里的 smart antenna 的概念,也就是一个电调相控阵天线来调节指向。雨雪衰减没得救。物理定律大概是破不了的。

雷达 发表于 2018-2-27 09:07:32

冰蚁 发表于 2018-2-27 07:00
天线上没啥黑科技吧。不过用到了类似 td scdma 里的 smart antenna 的概念,也就是一个电调相控阵天线来 ...

查了一下,你说得对, smart antenna 没问题。
隔行如隔山啊。

tangotango 发表于 2018-2-27 10:15:38

pcb 发表于 2018-2-27 00:25
做下算术题
“另一层分布在更低轨道 (VLEO --- very low earth orbit) 上。这层的轨道高度约340公里左右。 ...

大城市根本不是VLEO的目标市场,卫星不可能跟城市的地面蜂窝网和光纤宽带竞争。不发达的、偏远地区需要卫星宽带接入,但是经济回报支撑不了这么多卫星的网络。但是全球所有的客机航班(每天10万架次级别)很需要宽带数据接入,有不间断数据通信不光服务乘客, 而且提供不间断定位,避免再次发生马航被劫持而根本找不到飞机的悲剧。类似地还有对所有的海轮提供宽带接入。对中国以外的各国高铁、普通列车,VLEO接入也比蜂窝网经济,而蜂窝网与高铁通信的多普勒效应对VLEO可以忽略不计。高速公路上的汽车接入。对这些交通工具而言,VLEO地面终端的体积、天线尺寸、成本不是问题。还有外包美军所需的大量宽带数据服务。以上这些近期可以服务几千万的用户,经济规模足够维持卫星网络了,当然总的通信容量还是比全球的4G、光纤网小得多,但这本来就是一个细分市场而非主流市场。至于说给广大不发达地区用户送温暖(宽带),只是附带的效果,吹吹情怀而已,属于硅谷公司的典型套路,不能用来做真实的财务计划的。
才是VLEO

陈王奋起挥黄钺 发表于 2018-2-27 11:50:38

下行还好,卫星功率做到几百瓦没有什么问题,上行要一个小盒子产生几百瓦,考虑到发射效率30%左右,恐怕要准备3千瓦的大盒子

四处张望 发表于 2018-2-27 17:01:17

陈王奋起挥黄钺 发表于 2018-2-27 11:50
下行还好,卫星功率做到几百瓦没有什么问题,上行要一个小盒子产生几百瓦,考虑到发射效率30%左右,恐怕要 ...

常见的客户访问,上行流量都是小一个数量级的

陈王奋起挥黄钺 发表于 2018-2-27 17:12:43

四处张望 发表于 2018-2-27 17:01
常见的客户访问,上行流量都是小一个数量级的

现在的3G WCDMA,4GLTE,双向带宽相等,说明上下行差距不如以前那么大了,比如上传照片,上传视频。还有迅雷这种模式,把上行当成空余带宽资源。这一点可以看主流的光通讯,GPON速率分以下几档:
0.15552Gbps上行 1.24416Gbps下行
0.62208Gbps上行 1.24416Gbps下行
1.24416Gbps上行 1.24416Gbps下行
0.15552Gbps上行 2.48832Gbps下行
0.62208Gbps上行 2.48832Gbps下行
1.24416Gbps上行 2.48832Gbps下行
2.48832Gbps上行 2.48832Gbps下行

其中1.24416Gbps上行 2.48832Gbps下行 是目前可支持的主要速率。

四处张望 发表于 2018-2-27 17:29:45

陈王奋起挥黄钺 发表于 2018-2-27 17:12
现在的3G WCDMA,4GLTE,双向带宽相等,说明上下行差距不如以前那么大了,比如上传照片,上传视频。还有 ...

我说的是需求,不是技术

陈王奋起挥黄钺 发表于 2018-2-27 18:01:53

四处张望 发表于 2018-2-27 17:29
我说的是需求,不是技术

提供服务的不是傻子,因为有需求才把上行速率和下行速率的比值从1:10提高到1:2

冰蚁 发表于 2018-2-27 19:36:26

本帖最后由 冰蚁 于 2018-2-27 06:54 编辑

陈王奋起挥黄钺 发表于 2018-2-26 22:50
下行还好,卫星功率做到几百瓦没有什么问题,上行要一个小盒子产生几百瓦,考虑到发射效率30%左右,恐怕要 ...

发射效率咋可能只有30%。按你的算法,现在的海事卫星电话都不用玩了。这种电话的手持机用锂电池,整机含电池重量300多克。通话时间可以有好几个小时,待机可以100多小时。马斯克提的那笔记本电脑大小的接收器,按他说法里面是一个小型相控阵(多根天线),耗电可能会比海事卫星电话的一根全向天线多一些,但也不会夸张到几千瓦这种。而且相控阵的天线增益比全向天线高得多。地面和卫星上都用相控阵,整个链路的增益值一下子会加不少。
页: [1] 2
查看完整版本: star-lin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