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菊
发表于 2011-10-27 23:14:25
本帖最后由 山菊 于 2011-10-27 10:39 编辑
板筐 发表于 2011-10-26 16:41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俺内向,搬一个小板凳坐后排听。不过,还是没忍住举手问一个题外的问题,秋老师说到的那个“读书无用”的年 ...
有请筐师和对此问题感兴趣的同学移步到俺的日志去看回复:
http://www.aswetalk.org/bbs/home.php?mod=space&uid=341&do=blog&quickforward=1&id=4021
如若
发表于 2011-10-28 06:57:00
山菊 发表于 2011-10-27 10:56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二) 关于押韵
写诗要押韵,跟麻婆豆腐要有辣椒花椒才好吃一样是大家都知道的常识。虽然追求自由的新诗越 ...
顶上来,送朵大红花。{:237:}
如若
发表于 2011-10-28 06:58:45
小渊 发表于 2011-10-27 13:23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这些具有共同声母的字,就是诗词中所谓的同韵字了~~~或者说它们都属于同一韵部。细心的朋友可能已经认出, ...
小渊真是好学生。不象偶这总逃学听歌滴。也送朵大红花。。。{:237:}
山菊
发表于 2011-10-28 10:18:18
本帖最后由 山菊 于 2011-10-27 21:19 编辑
(三) 关于对仗
上一节的韵字儿一贴,大家都喊晕了吧?其实别害怕~~~咱们只需要把一些定义、概念和术语整明白就行了。韵书跟字典似的,不过是牛人们编出来的工具书而已,我觉得没必要死记硬背,学会查阅就可以了。至于为什么和怎样划分成这些韵部的问题,已经属于语言语音学的范畴。如果你有兴趣弄清楚,可以上网查找这方面的资料自己学习。而我费心编辑这几章的目的,只是想让初学的朋友先搞清以下这几个问题(请边看边检查自己还记得多少):
1)。什么是格律诗(或称近体诗)。
2)。格律诗如何分类?
3)。各类格律诗的名称与结构是什么?
4)。各类格律诗的基本要求(押韵/对仗/平仄~~~等)是什么?
在介绍‘格律诗’(近体诗)的简单定义时我们说过:‘绝句’(五绝和七绝)一共由四个句子组成;而‘律诗’(五律和七律)需要八个句子。这多出来的四个句字还有要求哪~~~那就是得‘对仗’。
如果‘对仗’这个术语你不太熟悉的话,那么‘对对子’呢?至少,‘春联’应该不陌生吧?咱们中国很早就有在门上贴大红春联过年的习俗。比如这个随手拈来的春联:
爆竹一声除旧岁
梅花数点接新春
对联的技法很多,咱这里就不细说了,回头找些专门的文章来做补充阅读。简单来说,对联的基本原则就是古人说的: “实对实,虚对虚”。咱们先看一下这幅春联吧:
爆竹/梅花 --- 名词对名词;
一声/数点--- 量词对量词;
除/接 --- 动词对动词;
旧岁/新春 --- 时间名词对时间名词。
对联实际上是中国一种古老的文字游戏,又叫‘楹联’,中国楹联最根本的特征就是对仗!那么何为对仗呢?这是抄自‘基维百科’的定义:
‘对仗,是中国诗的术语,也就是中国诗的创作手法与修辞规则。「对」字在此做动词,意谓著将两两一对的东西放在一起。「仗」字则来自古代仪式往往由两人一组来举行,有「仪仗」的「仗」意。对仗有时也称为对偶。’
一共才八句的律诗,就要求中间的四句要两两对仗。所以说练好对仗是写好八句律诗的基本功之一。记得我初学那两年,无事就常到国内一些联社练习对联。一年之后再学写律诗,果然感觉就好了许多。
另外,对联的对仗和律诗的对仗要求还是不一样的。总的来说对联的要求比较高,律诗则宽松得多~~~哈哈,希望你看到这里能松一口气:))
关于律诗的‘对仗’要求,文思格先生的这篇文章讲得比较清楚,请点击阅读:
http://www.zhengjian.org/zj/articles/2003/2/15/20471.html
对联或对仗,光讲词意词性对得‘工整’是不够的,最基本的要求还要讲究‘平仄’相对。不过大家先不要着急,文先生这篇文章作为知识性读物,有个大概的印象就行了。等我们把平仄弄清楚,再去做些对联练习,既可以娱乐,也是学习诗词格律的好方法。
这两天说的都是些基本概念,大家千万不要死记硬背。只要多读多写,慢慢就都会记住的。如果大家还没有厌倦的话,俺们明天就开始唠叨什么是‘平仄’:)
小渊MM已经准备了一些比较简单的对仗练习,我已经把题目刷成绿色了。愿意现在就开始试一下手的同学,请放开胆子进去玩玩。先不要管‘平仄,从词意词性开始。初学者最先要记住的关键词是’不怕‘~~~偶是新手偶怕谁呀!!!
文勖
发表于 2011-10-28 16:03:51
山菊 发表于 2011-10-28 10:18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三) 关于对仗
上一节的韵字儿一贴,大家都喊晕了吧?其实别害怕~~~咱们只需要把一些定义、概念和术语整 ...
跟着再学,俺还没过关呢!
山菊
发表于 2011-10-28 21:13:50
本帖最后由 山菊 于 2011-10-28 08:16 编辑
(四) 关于平仄
1)。什么是平仄
俺絮絮叨叨地罗嗦了老半天,大家应该都知道什么是格律诗(近体诗)了吧?
相信你会说~~~嗨,不就是五个字或者七个字一句,偶数的句子要押韵。四句放在一起是‘绝句’;若塞两付对子在绝句中间就成律诗了嘛~~~
且慢哪~~~这些‘五个字或者七个字’的句子,还不是随心所欲只要凑够数就行的。譬如我学生时代躲在蚊帐涂进日记本的那些五言或七言,四句或八句的打油诗,说好听点也就是个‘仿古诗’。你或许会说~~~偶就喜欢这么写,不行吗?!没人说不行啊!赫,俺自己中学大学不就都是这么写的嘛:)
山菊认为‘诗乃心言’,不管是什么体裁,只要你写出真情,总会引起共鸣找到知音的。只是咱们这篇文字题目是‘勇闯平仄关’。如果你无意‘闯关’,那么做为知识性读物,略微了解一下也无妨。我只是觉得没必要浪费时间来讨论‘该不该’遵守格律的问题~~~前面已经提过:要不要学,学什么,怎么学的决定权永远把握在我们自己手中:)
一首‘基本’符合要求的格律诗(近体诗),除了前面说过的‘五个字或者七个字一句,四句或者八句组成’,还有偶数句要求押韵~~~最最基本的还有下面这一条:
这28或56个字,大多数还需要符合一个要求:那就是严格的‘平仄’排列组合!
我之所以选择把最基本的平仄放到最后讲,主要是因为‘平仄’正是让初学者头疼不已的‘拦路虎’。网上各种解说‘平仄格律’的文章虽多,却多是用‘减法’写成的。浓缩的都是精华不假,但没啥基础的初学者如当初的山菊,自学起来就比较吃力。所以我才敢编纂这篇东西,希望自己积累的学习体会能让喜欢诗词的朋友少走些弯路。再就是搞清楚啥是‘平仄’之后,乘着热乎劲儿我们就可以来看看实例甚至自己动动手啦:)
那么到底什么是‘平仄’呢???
唉~~~这个问题在我记忆的角落里存了二十余年才找到答案噢!!!
格律诗(近体诗)中的‘平仄’规律,是‘会者不难,难者不会’的经典例子。咱们就从大家都熟悉的普通话说起吧。
平仄其实主要跟声调有关。大家都知道普通话的声调分为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四种。比如小学或幼儿园时跟着老师不知大声念过多少遍的‘妈/麻/马/骂’,就是相同的声母 ‘m’ 和韵母 ‘a’ 组合发出的四个不同声调。声调不同,字形和字意都有可能全变了~~~这个应该不用多说,光看这四个字就知道了。
现在就让我们来揭开‘平仄’定义的奥秘:
所谓‘平’声字就是普通话中的第一声和第二声;
于是‘仄’声字就是普通话中的第三声和第四声。
那么具体到‘妈/麻/马/骂’,‘妈/麻’就是‘平’,‘马/骂’为‘仄’~~~
哈哈,俺没有骗你吧~~~ 简单透顶啦?!
那么,现在随便给你一个方块字,你是不是马上就能根据普通话的声调说出它是‘平’还是‘仄’了呢?
为了学习的方便,让我们用数字代表普通话的四声,先标出这句几乎人人都会背的诗句: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二四一一四,二二四三二。
再按照刚才说的‘平仄奥秘’把数字‘一二’换成‘平’,‘三四’换成‘仄’看看~~~诗句的平仄组合就很清楚了吧:)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二四一一四,二二四三二。
平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当然啦,这是最最简单的慨念了。不过在实际操作中你也会发现,绝大多数汉字儿真的都可以先这么判定‘平仄’。又当然啦,例外也是免不了的。比如第一个‘白’字,普通话读第二声应该算平声字,而《平水韵》里则是把它划入‘仄’声字的。不过咱们是初学嘛,就先记住这个简单的分‘平仄’的方法,少数如‘白’字般不守规矩的家伙以后再慢慢抓捕正法~~~哈哈:)
例外的出现是因为语言跟河流一样,会变迁的。我们天天看着的河流,除了水的洪枯清浊,河床本身的位置似乎没有什么变化,但千百年后,所谓沧海桑田,面貌全非也。
《平水韵》有点象化石,它让我们知道了从古代到今天,语言有变化。简单地说:古人也把声调分为四种。即《平水韵》里看到的:‘平、上、去、入’四大部。其中的‘平’大致相当于我们今天普通话中的‘阴平’和‘阳平’,也就是我们常说声调中的‘第一声(阴平)’和‘第二声(阳平)’。
格律诗词中(平水韵)所谓的‘平’声字,就是指的这个‘平’;余下的‘上、去、入’三声,就都归入所谓的‘仄’韵了。
其中‘上’相当于普通话的‘第三声(上声)’;‘去’对应‘第四声(去声)’;唯有这个‘入’声,在今天的普通话中已经消失,分别演变归类到普通话的四声里去了。有点像那个迷语说的:‘千条线,万条线,散入水中都不见’。
简单归纳一下:
平水韵 普通话
平 ==〉阴平 + 阳平
上 ==〉上声
去 ==〉去声
入 ==〉消失散入普通话的四声之中
今天已经演变归入‘第三声(上声)’和‘第四声(去声)’的入声字仍然算‘仄’声(例如:雪/色),我们用起来不会有问题;而散入‘第一声(阴平)’和‘第二声(阳平)’的入声字(例如:湿/蝶),则成了初学者依古韵写格律诗词最为头痛的问题。
不过你也别着急,‘入’声字不需要死记硬背的。一是写得多了,常用的那些‘入声字’慢慢就会记住的。二来网上多的是工具,查对起来十分方便。后面会跟你分享一些我常用的网上工具,到时候再简单介绍一下‘入’声字。
这,就是所谓‘平仄’的概念了~~~希望你看到这里长舒一口气,说:原来真没那么难:)
现在大家都知道什么是‘平/仄’了,也许你又要问啦~~~为什么在诗词中非要讲究这个‘平仄’呢?俺在回家去翻老师们的笔记之前,想先请你大声地读读刚才那两句诗: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平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多读几遍,看能不能体会出平仄变化带来的韵味。然后咱们把这十个字重新组合,意思上咱就不追究了,马马虎虎说得过去就行。主要想麻烦你对比著一字一字地再大声读一下,看看是什么感觉:
白日入海尽,黄河依山流。
平仄仄仄仄,平平平平平。
勤快的朋友,不妨在往下读之前,先找几首自己写的或喜欢的古诗(前面我们举例的那四首也行),按照普通话的四声给每个字标上平仄,看看是否能琢磨出一点规律;或者朗读几遍,找找感觉也好。
(告假:俺家这个周末有远客来访,今晚就到。愿意学习写作的同学请多去玩玩小渊的对联,看看能不能把平仄的概念套进去,勤于练习,是学习任何技艺的不二法门~~~预祝老师同学们周末愉快:)
{:soso_e160:}http://cache.soso.com/img/img/e160.gifhttp://cache.soso.com/img/img/e160.gifhttp://cache.soso.com/img/img/e160.gifhttp://cache.soso.com/img/img/e160.gifhttp://cache.soso.com/img/img/e160.gifhttp://cache.soso.com/img/img/e160.gifhttp://cache.soso.com/img/img/e160.gifhttp://cache.soso.com/img/img/e160.gif
小渊
发表于 2011-10-28 21:25:27
一口气读完了,相信姐姐的闯关经念叨完,俺会大大的占便宜啦。
对联的事儿,俺有点伤自尊啦,俺出滴,除了咱们诗坛的老师们对对,没人来对啊。:(
楚天
发表于 2011-10-29 01:54:00
山姐真耐心,这样的老师不好找
山菊
发表于 2011-10-29 04:05:03
楚天 发表于 2011-10-28 12:54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山姐真耐心,这样的老师不好找
好找好找~~~俺就碰上了不少嘛!
嗯,再跟小渊说一句~~~别着急。作为过来人,俺很理解新手的心情。要跨出第一步,各人需要的勇气不同。像俺们姐妹俩这样不怕出丑的人毕竟不多(嗯,飞烟,绿梧桐,谢花零落已经加入偶们啦:)
让大家自己调整吧。如果对诗词的这份‘爱‘足够强大,这一关迟早会突破的:)
俺要下班买菜去了,回家还要烤火鸡哪~~~~再祝各位周末快乐!!!
板筐
发表于 2011-10-29 05:16:35
本帖最后由 板筐 于 2011-10-29 06:26 编辑
{:soso__2535017666583049973_1:}
俺来起哄啦,说说“楼”和“流”。
“楼”中古时候的音儿是啥呢,高本汉、王力和意大利人浦立本分别拟为:lə̯u,ləu,ləw
“流”呢,前边三位的拟音分别是:li̯ə̯u,lĭəu,luw。
这么看呢,两个字的韵腹和韵尾是一样的(浦立本的韵腹不同),那么是押韵的,但不是同音字。
{:soso__10121367690792823734_1:}
三人啥根据?广韵啊韵镜啊等韵图等等古籍呗。那古籍怎么说的呢。看看广韵那系统的吧:
“楼”啊,是流摄来声侯韵开口呼一等。
“流”呢,是流摄来声尤韵开口呼三等。
{:soso__10346700715389852424_2:}
读音很近呐,同学们,那一点差别就在等上,一个一等一个三等,也就是说一个有韵头,一个没有韵头。现在的话说,一个开张度大大的,一个开张度很小啊。既然同属“流摄”,在平水韵那里当然就是一个韵部,可以押韵,但是不是同音字。糊涂老师说在广东话里头同音,对着nie。广东话里头好多古代同摄不同等呼的字都同音了,也就是说,好多字啊,不管原来是几等,都成了一个等。这两个字在广东话里头都变成一等了,也就是说三等的丢掉了韵头。。相反,好多古代的开口呼一二等,在广东话里头却反过来变成了合口呼、齐齿呼,成了三四等,似乎多了个韵头。俺不会说广东话,但俺猜测“少”的情况应该就是这样。
{:soso__11539185374986458269_3:}
板筐
发表于 2011-10-29 05:33:54
山菊 发表于 2011-10-28 21:13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四) 关于平仄
1)。什么是平仄
白日入海尽,黄河依山流。这个~白~也是仄啊!{:226:}
如若
发表于 2011-10-29 06:23:13
板筐 发表于 2011-10-29 05:16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俺来起哄啦,说说“楼”和“流”。
“楼”中古时候的音儿是啥呢,高本汉 ...
给板师鼓掌
小渊
发表于 2011-10-29 07:55:22
板筐 发表于 2011-10-29 05:16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俺来起哄啦,说说“楼”和“流”。
“楼”中古时候的音儿是啥呢,高本汉 ...
好哄!:loveliness:
山菊
发表于 2011-10-31 10:00:57
本帖最后由 山菊 于 2011-10-30 21:02 编辑
2)。为什么要讲‘平仄’
为什么啊~~~诗歌诗歌,是‘诗’就应该能‘歌’嘛:)好听的歌当然要讲究韵律~~~你看看,这‘韵/律’二字可不都是‘格律诗’的基本要求么!
普通话所分四声,同一声调不同的字,仔细对比,其发音还是有共性的。一般来说:
平声字---音尾平而长;
仄声字---音尾钝而短。
再请试读:
妈(第一声阴平)/麻(第二声阳平)--- 是不是读完嘴还可以一直张著‘a’下去呀?!
马(第三声上声)/骂(第四声去声)--- 读完了就得闭嘴对吧?
古人早就注意到汉语的这种特点,后来就有意识地运用声调的更替(主要是平仄的交错)来创造音乐美。不信请回忆一下自己记得的成语~~~乘风破浪、守株待兔、 积腋成裘、一帆风顺~~~如果用我们上一节讲过的方法给它们标一下平仄,你会发现大多数都是平仄两两交替的。想要找一个全为仄字或一平到底的恐怕还不容易哦。为什么呢?读起来铿锵呀!要不咱们按字面意思把‘乘风破浪’改成‘乘风切波’~~~哈,别扭不:))
因此平仄在诗词和韵文中的作用应该是构成一种节奏,让句子读起来有音乐之美。要知道,诗词的格律并非几个文人闭门造车弄出来的。它是前人通过长期的实践总结出来的语言规律。遵循这些规律写出来的作品大都琅琅上口,再加上思想性和艺术性,那些能引起大多人共鸣的作品就自动流传下来了。
最后抄一段俺的启蒙老师王和的讲稿:
“平仄之所以重要,就是因为他们能表达不同的感情色彩。前面提过,平声轻快流畅,一句诗词里,平声多了感觉上轻松愉悦。仄声庄重凝涩,用多了感觉上忧伤凄惨。至于为什么,这是感觉,没什么道理好讲: -))
王力的书上有四句口诀,描述四声的不同感觉:
平声平道莫高昂,上声高呼猛烈强。去声分明哀远道,入声短促急收藏。
够贴切的,入声已经收藏没了。大家看过前面的帖子,都知道入声字比较特别,我们在下一说里和韵一起讨论。
大家都知道,诗词在古代是“吟唱”的,现在基本上都是朗读了,因为过去的音律大多失传了,搁现在也没什么意义了。但不管吟唱还是朗读,平仄使得诗词抑扬顿挫,跌宕起伏,从而区别于白话成为“韵文”。所以平仄运用到诗词里,只有一个目的,就是使得诗词读起来琅琅上口。从结构和意境的角度说,平仄完完全全是没有任何意义的。这是很重要的一点。记住这一点,我们就可以在总结平仄的运用时不拘泥于教条。”
好啦,关于格律诗(近体诗)最最基本的东西,俺所知道也就这些了。咱们首先明了讲究‘平仄’的目的,弄清一些概念,有个积极的学习态度,再来学习具体的平仄交替规律就不那么容易被绕糊涂了。感觉还不太清楚或还有时间做横向阅读的朋友,请再读读张中行先生那本书中有关音韵的那两章。
相信现在的你已经记住'平仄'的定义了吧?那么接下来我们就要具体学习格律诗(近体诗)的句子里,每一个字的平仄到底该怎样安排?需要记住些什么规则?这些规则到底又有多难?!
{:soso_e160:}http://cache.soso.com/img/img/e160.gifhttp://cache.soso.com/img/img/e160.gifhttp://cache.soso.com/img/img/e160.gifhttp://cache.soso.com/img/img/e160.gifhttp://cache.soso.com/img/img/e160.gifhttp://cache.soso.com/img/img/e160.gifhttp://cache.soso.com/img/img/e160.gifhttp://cache.soso.com/img/img/e160.gif
小渊
发表于 2011-10-31 14:51:24
读完。
平声平道莫高昂,上声高呼猛烈强。去声分明哀远道,入声短促急收藏。
如若
发表于 2011-11-1 06:43:33
山菊 发表于 2011-10-31 10:00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2)。为什么要讲‘平仄’
为什么啊~~~诗歌诗歌,是‘诗’就应该能‘歌’嘛:)好听的歌当然要讲究韵律~~~你看 ...
讲得好,就是,节奏挺重要的
这和偶听音乐一样
飞烟
发表于 2011-11-1 07:25:17
山菊 发表于 2011-10-30 20:00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2)。为什么要讲‘平仄’
为什么啊~~~诗歌诗歌,是‘诗’就应该能‘歌’嘛:)好听的歌当然要讲究韵律~~~你看 ...
这么看起来,平仄并不是为了难为人的。节奏感确实挺重要。下次再写什么,自己先念念看有没有节奏感。:)
山菊
发表于 2011-11-1 10:29:31
本帖最后由 山菊 于 2011-10-31 21:31 编辑
(五) 格律诗的平仄组合及规律
罗嗦了好几天,都是准备工作。这些定义和术语,当然都只是最基本最简单的。不过,咱们是初学者嘛,弄明白意思就可以了,不用死记硬背的。熟悉了这些基本概念和术语之后,就可以开始‘闯关’了。也就是具体来学习一首格律诗里面每一个字的平仄要求。在开始之前,山菊还有几句‘废话’想交代一下。
王和老师说:“写诗如同照相,本质上是一种记录。看见了美景,照下来随时看看,赏心悦目。而突然有了某种感慨,看见了什么东西,触动了情绪,就有了把它记录下来的欲望。所谓咏物言志,寄景抒情。将来回过头来看看走过的人生,也有了回忆的依据。”
俺的第二个老师王一尘则简单的定义说‘诗是美丽的语言’。并主张诗的“立意用不着多高远,平常的事物往往更叫人感动,立意要个人化一些,写自己熟悉的东西,写身边发生的东西,写真诚的东西,写普通人的悲欢和爱恨,咏物的时候也要融自己的经历经验感受。”
我自己的体验也是这样。在人生的路上走着,看着,经历著~~~当心里积攒了一些情绪时,也许就想写诗了。写诗当然先要有立意,要选择合适的体裁,要造出美丽的句子~~~如此这般,才能把自己感受诗意地传递给读者。其实学习诗词,立意、章法、修辞~~~等等,才是学格律诗更重要的东西。鉴于这篇小文主要的目的在于帮助初学的朋友对付‘平仄’这个‘拦路虎。其它那些更让人上瘾着迷的诗法技巧,就留待你过了平仄关之后自己慢慢学习吧。
这一章可能会比较沉闷,如果你读慢一点,最好再找张纸拿枝笔,等一会跟着我比划也许效果会好一些。
好吧,交代完毕,现在咱们就真正开始‘闯关’了:))
1)单句的平仄
诗句诗句,写诗当然得先写句子。不管你准备写四句的绝还是八句的律,都得先把单个句子的平仄搞定,然后再来理顺句子与句子之间的平仄组合关系。
一路走过来,相信你已经知道了格律诗的句子要么是五个字,要么是七个字组成。前面也提过~~~这五个字或七个字的平仄排列并不是随心所欲的,它们得遵守一定的规则。这个规则其实很简单,只须要记住八个字:
‘一句之内,平仄相间’
所谓‘平仄相间’,就是:平平仄仄平,或者:平平仄仄平平仄。
看见这个,你可能会问了:为什么都是俩字一换呢?能不能单字或三字相间呢?赫,喜欢思考,爱问‘为什么’绝对是好习惯!只是俺哪,于音律方面几乎是一窍不通,说不出个所以然,先抄一段俺启蒙老师王和的讲稿,如果你还想就这方面深入学习,那就得自己上网搜了:
“大家都知道,西洋拼音文字是以一个单词为停顿的,就是说语气的停顿发生在单词与单词之间。而咱汉语是单音节的字,停顿就不能一字一顿,那节奏上是怎么样的 呢?基本上两字一顿,特殊情况下有一字顿(术语称“一字豆”)或三字顿。举个把例子说明。几乎所有的诗词句子,都是有一字或两字的词组组成的。比如:
两个--黄鹂--鸣翠柳(或--鸣--翠柳)
无边--落木--萧萧--下(或--萧萧下)
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或--向东流)
不用再举了,您可以闭着眼随便指首诗,几乎百分之百的都得这么安排节奏,道理?没有,就是节奏的美感。抑扬顿挫,跌宕起伏就是在这种节奏里出来的。前面我们讲了,平仄的变化作用于我们的脑部神经,使我们“感受”到变化的美。那么是哪个字产生的作用?是一个小节奏的最后一个字,因为那里有个停顿。一停顿,这最后一个字的平仄感觉就留在我们脑袋里了,所以整句诗我们并不感受每个字的平仄而只是那个小节奏的最后一个字。由于绝大多数的小节奏都是由两个字组成的, 所以我们只感受这双数位的字(第2、4、6个字)的节奏。在(上)的最后我们总结了三点,第一点是一句话里要有平仄的变化,怎么变?就是每到双数字变一下。不然您试试不是双数字变的:平平平仄仄仄平,或平平平平仄仄仄,都别扭。”
俺老师已经说得够清楚了。由于我们学习的是‘格律诗(近体诗)’,如果你还记得前面说过的分类,格律诗不是五个字(五言)就是七个字(七言)的句子。所以就有人把这些五言和七言的句子,按照格律诗的另外一些规定(后面我们会讲到),总结出不同的组合,这就是《平仄诗二十八式格律表》了。我给你找来一个连接,你若是愿意把它背下来咱也不能拦著:))
http://www.chinapoesy.com/ShiCiZhiShice06ea6f-8c9e-42db-b3b4-79a5404ee652.html
厨房的朋友都知道,连做饭都寻找偷懒之法的山菊,那里会肯花时间去长篇大论的背东西噢! 还记得初学时打印了一份这个表和平水韵,在哪儿啃呲啃呲一个字一个字儿的生搬硬套,套得俺是头昏眼花~~~还好后来碰上好老师,否则也未必坚持得下来。
实际上格律诗的这些平仄规则,真正需要‘死记硬背’的,只有四个基本句式: 一共20个字,再加三条规则。每条规则8个字,3X8=24。那总共就是44字~~~别忘了,你已经记住8个字了哦:)就是咱们一开始说的,单句的平仄规则。希望你还记得(这是个机会,考一下自己吧:))。
才20个字的句式加三条8个字的规则!
看到这里,你会不会精神一振呢?
{:soso_e160:}http://cache.soso.com/img/img/e160.gifhttp://cache.soso.com/img/img/e160.gifhttp://cache.soso.com/img/img/e160.gifhttp://cache.soso.com/img/img/e160.gifhttp://cache.soso.com/img/img/e160.gifhttp://cache.soso.com/img/img/e160.gifhttp://cache.soso.com/img/img/e160.gifhttp://cache.soso.com/img/img/e160.gif
万里风中虎
发表于 2011-11-1 23:27:48
山菊 发表于 2011-10-27 10:56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二) 关于押韵
写诗要押韵,跟麻婆豆腐要有辣椒花椒才好吃一样是大家都知道的常识。虽然追求自由的新诗越 ...
学习韵部中,真是大学问哪,用韵脚压住后,果然通畅了很多。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哪。
混天球
发表于 2011-11-2 04:51:38
{:222:}
好,赞一个,也学习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