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zhangz
发表于 2017-8-14 16:33:35
本帖最后由 xzhangz 于 2017-8-14 22:01 编辑
tanis 发表于 2017-8-14 12:48
别首先其次啦~~~ 你这么快回复我就知道还是没读我附的pdf。。。tesla靠卖credit赚了几千万美元,加州人那 ...
在全美来说比较有牙齿的可能是Corporate Average Fuel Economy 个人觉得Leaf卖这么便宜这是一个重要原因
另外leed认证对充电桩的比例也有要求 虽然强制性差很多 但也是个促进
Delrio
发表于 2017-8-14 16:34:25
晨枫 发表于 2017-8-13 22:56
在北上广,用牌照促销是很厉害的手段。以后再对外地牌照像伦敦一样收费,油转电更是会加速。 ...
现在政府是把压力放到车企身上了,新的企业平均油耗标准和排放标准逐步实施。如果不引进新能源车型,基本上无法达标。
njyd
发表于 2017-8-14 18:29:24
冰蚁 发表于 2017-8-14 05:37
哈哈,不是我外行,而是你的思路被铁芯变压器限死了。磁耦合的方法有很多。并不是只能靠铁磁材料做芯,其 ...
高频低频大不同,你拿射频天线来套低频变压器?工频电磁场你想做出强方向性?大概得一个居民小区还不一定够。
用射频?周围的人愿意?
我还想到其他问题,比如输出端工作时类似一台大功率电磁炉,周围的人、物?
晨枫
发表于 2017-8-14 21:48:50
雪个 发表于 2017-8-14 00:11
我觉得未来是电车的时代。未来一定会解决电池的问题以及充电的问题。现在PG&E's 的方向就是给电动车铺开基 ...
哈哈,雪个说你是个理科生呢,怎么也这么想?你这些“觉得”、“要是”就和当年(70年前?)人们说核动力汽车一样……
晨枫
发表于 2017-8-14 21:51:21
水印长天 发表于 2017-8-14 00:15
给晨大看一下这个,这里头算的是成本。
https://www.mianbaoban.cn/blog/post/204363
按照网上的说法,中国电池收拾完手机电池,已经上路收拾动力电池了。过两年再看,数字或许会不一样?
懒厨
发表于 2017-8-14 23:08:16
给晨老大提供点材料。
大约两个月前,在深圳机场打的去市区,坐的是全电动的比亚迪,跟司机聊了大半个小时,凭记忆:
1. 司机在刚上高速的时候,示范了一下加速能力,居然有点推背感,那辆车他已经开了两年了,40万公里。
2. 充一次电要两小时,用充电桩,90度电,充满电才100多块钱,比油钱便宜太多了,所以交接一般在半夜人少的时候。
3. 刚开的时候,充满接近400公里,现在300多。
4. 冷气不怎么耗电,塞车一个多小时,也就两度电左右。
5. 跑高速不合算,耗电厉害。
6. 车重4吨!
7. 车价有补贴,不便宜,也要40万左右,但老板不出钱,向某大车主租车,再转租给司机承包,司机估计他老板一辆全电车每个月可以赚4000,他老板有25辆全电出租车,加25辆普通出租车,普通的车,老板一个月只能赚2500左右。
8. 维保费用不详,是老板负责,估计不会很贵。
9. 司机说比亚迪即将推出航程600公里的全电车。
10. 司机唯一不满是刹车,说需要时间适应。
接着在上海,我常用滴滴,经常碰到开荣威的司机,反馈如下:
1. 荣威550(以及比亚迪)的混动车,没有广告说的那么省油。
2. 司机大多数说一天下来,在市区要9-10升每百公里。
3. 省油的是头40公里,如果插电,仅上下班用,确实是可以很省的,但做生意的就不行了。
4. 之所以荣威多,是因为政府有补贴,一辆车6万(不知真假),而且上牌容易。
5. 也听说过荣威有取巧的嫌疑,是简单的后轮驱动车,在前轮硬加一个电机,就变成混动,骗补贴。(不知真假,不评论了)
6. 坐过一次荣威950,司机对这车赞不绝口,给我看,开了快一天了, 油耗不过5.5升每百公里。我印象深刻,不是省油,而是惊讶于国产车也有点豪车的感觉了,进步不小啊!但这车也不便宜,司机说要30多万,可以买辆宝马了。
晨枫
发表于 2017-8-15 00:10:05
懒厨 发表于 2017-8-14 09:08
给晨老大提供点材料。
大约两个月前,在深圳机场打的去市区,坐的是全电动的比亚迪,跟司机聊了大半个小时 ...
谢谢。空调不耗电,这个很奇怪啊,和家用空调的印象相反?赞比亚迪,在全电车里干出名堂,希望到欧美来挑战Tesla。
荣威的后驱加前电,很多混动正是这样的,目的是用前驱作为加速、爬坡、雪地的助力,降低了对主发动机的动力要求,达到省油目的。这个不能算取巧。
冰蚁
发表于 2017-8-15 01:33:26
本帖最后由 冰蚁 于 2017-8-15 00:28 编辑
njyd 发表于 2017-8-14 05:29
高频低频大不同,你拿射频天线来套低频变压器?工频电磁场你想做出强方向性?大概得一个居民小区还不一定 ...
你这就乱搭一气了。满拧。我讲的是电磁场可以人为设计场分布。举了两个例子。我什么时候说了工频变压器?我什么时候说了无线充电用得是工频???不好这么脑补吧。提到常见的变压器是因为其物理原理和常用无线充电模式的物理原理一样。无线充电的频率通常有KHz到MHz。而且无线充电线圈现在是一个线圈组的概念。不是象变压器一样只是同一个方向(其实就是单独一个线圈)。每个线圈可以用不同方向的电流,从而改变磁场分布。
输出端的电流产生后立刻充电用掉。哪里有什么大功率电磁炉?
njyd
发表于 2017-8-15 14:30:43
冰蚁 发表于 2017-8-15 01:33
你这就乱搭一气了。满拧。我讲的是电磁场可以人为设计场分布。举了两个例子。我什么时候说了工频变压器? ...
每个线圈可以用不同方向的电流起到的作用是磁场互相抵消。
到接近MHz就避免不了电磁辐射的问题,而且这实际上成了个大功率高频电磁炉,牙科用于铸造小金属构件的高频电磁炉也才几KW,几秒钟内就能把上十克的镍铬融化,如果有人带着金耳环首饰靠近了,呵呵。
而且你根本没法把的电磁场只局限在接收线圈上,周围的汽车金属构件也会感应出电环流,这部分完全是损耗。
老马丁
发表于 2017-8-15 21:33:47
无线充电技术如果突破了,这些问题都解决了。
冰蚁
发表于 2017-8-15 21:41:30
本帖最后由 冰蚁 于 2017-8-15 10:31 编辑
njyd 发表于 2017-8-15 01:30
每个线圈可以用不同方向的电流起到的作用是磁场互相抵消。
到接近MHz就避免不了电磁辐射的问题,而且这实 ...
您老真是,没法说了。能量守恒都不考虑了啊。这个是充电器,又不是小金属构件,能量充电用掉了,哪里有足够能量把这个烧了那个化了的。无线充电的水平又不会100%。损耗自然会有的。但90%还是可以保证。
至于“每个线圈可以用不同方向的电流起到的作用是磁场互相抵消”,嘿嘿,你自己拿右手比划比划不就知道了。比如两个平面线圈并排放,一个电流顺时针,一个逆时针。你自己看看磁场会是什么样子的。
njyd
发表于 2017-8-16 16:43:59
冰蚁 发表于 2017-8-15 21:41
您老真是,没法说了。能量守恒都不考虑了啊。这个是充电器,又不是小金属构件,能量充电用掉了,哪里有足 ...
能量守恒也套上来了?那你的无线充电的水平就算达到99%,还有1%到哪去了,损耗是不是能量?
后一个问题,无线电发射天线为什么只能用单根?(并联的笼状因电流方向相同只能算单根),不能用一来一回形成回路的两根线?
冰蚁
发表于 2017-8-16 23:06:49
njyd 发表于 2017-8-16 03:43
能量守恒也套上来了?那你的无线充电的水平就算达到99%,还有1%到哪去了,损耗是不是能量?
后一个问题, ...
损耗能量是必然的,但不至于成为电磁炉,把东西都烧化了。有线的充电效率也不到100%,大概是95%的样子。也没说这烧那烧的。
你问的天线的问题说的其实是电磁场的“束缚”,而不叫抵消。无线充电线圈组也恰恰利用了这种场的束缚来提高效率。天线是要把电磁场辐射出去,无线充电要把电磁场局限在本地。这就回到我前面的帖子上去,根据你的应用目的来设计电磁场分布。
隧道
发表于 2017-8-17 02:25:56
MacArthur 发表于 2017-8-13 12:05
是,在全电车这个问题上,中国/欧洲跟北美得分开来说。。。 国情差别太大。。。
北美这里地广人稀,一口 ...
加州没问题。只有北美能铺开,北美负担的起带充电桩的固定车位。
隧道
发表于 2017-8-17 02:32:28
本帖最后由 隧道 于 2017-8-17 02:41 编辑
江城如画里 发表于 2017-8-13 21:29
我觉得电动车不单单是技术问题,如果是纯市场经济下行为,晨大说的很有道理,目前电动车的技术成熟度不高, ...
只能有限成功,原因很简单,国内很难负担的起,有充电桩的固定车位。
不是自己的固定车位,就得被别人卡脖子,不是停车费巨贵,就是充电费巨贵。
国内的事很拧巴,很多东西都是产权,责权不明确。
一个充电车位,电网,物业,地主,业主,用户都搅和一起,除了用户都是要利润的。
本来电车每公里成本就没有经济型(A0型)油车低,成本与中型以上油车差不多。
加上几个食利者,成本就没法控制了。不是没法买车,就是没法建充电桩停车位。
共享的事更是一窝蜂,然后一地鸡毛,很简单,责权不明确,越共享,责任越难分清楚。
何况国内的事情,特别是执法还是和稀泥。
不然为啥规则完善的美国租车只是非常有限的补充,人人买车才是王道。
MacArthur
发表于 2017-8-17 02:59:49
隧道 发表于 2017-8-16 13:25
加州没问题。只有北美能铺开,北美负担的起带充电桩的固定车位。
问题是改造千千万万固定车位的钱谁来掏?
隧道
发表于 2017-8-17 03:03:00
本帖最后由 隧道 于 2017-8-17 03:04 编辑
MacArthur 发表于 2017-8-17 02:59
问题是改造千千万万固定车位的钱谁来掏?
加州人均消费高,能负担的起两辆车,政府补贴也到位。
同时加州气候好,气温全年不冷不热。
地球上,加州搞不定,国内更够呛。
北京阿新
发表于 2017-8-17 03:07:19
关中农民 发表于 2017-8-12 09:22
万一电池忽然来个大突破,能持续2000公里,那肯定一下就电动汽车普及了
电网容量有限制,会导致充电速度跟不上~
江城如画里
发表于 2017-8-17 08:54:38
隧道 发表于 2017-8-17 02:32
只能有限成功,原因很简单,国内很难负担的起,有充电桩的固定车位。
不是自己的固定车位,就得被别人卡 ...
目前有充电桩的车位有这么几种情况。我说北京的情况,第一类是自有,这个不说了,只是现在国电安装还比较费劲,在北京大概要5000元左右的安装费,2个月左右的时间;第二类,是公司运营,这部分是市政批准的,连车位带充电收费许可。这部分要收一定的占位费,但没有停车费贵,大概一小时2.5元左右。因为反正也得充电,有些人就有停一夜的习惯,我曾经在三环路边上见过这种停一夜的车,事实上还挺合算的,考虑到北京停车价格的话;第三类就是普通停车场的充电桩。以前宜家的停车场免费的时候,带充电桩的车位基本上就没空过。正常来说这类就是你说的情况。但是愿意停在普通停车场的,多数还是有车证的,这部分钱早就交过了。
大黑蚊子
发表于 2017-8-17 10:13:32
本帖最后由 大黑蚊子 于 2017-8-17 10:18 编辑
晨枫 发表于 2017-8-14 21:51
按照网上的说法,中国电池收拾完手机电池,已经上路收拾动力电池了。过两年再看,数字或许会不一样? ...
不是上路收拾,是已经收拾的差不多了。
除了松下,其他基本上都是国内厂商,比亚迪以前都是自产直销,现在估计要分拆上市,CATL最近一轮PE的估值已经到800亿人民币,IPO后开板估计至少能冲到2000亿
细分零件来看,正极、负极、隔膜、电解液、外壳、生产线基本都能实现国产替代,相关细分领域的世界前五基本上都有中国企业的身影,而且市场占比还在不断上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