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枫
发表于 2016-9-30 21:54:36
关中农民 发表于 2016-9-30 07:48
晨大太高雅了,俺还在听校园民谣,汗颜。
赶明我也培养一下自己的高雅爱好,提高一哈自己的格调,毕 ...
咳咳,使不得呀,使不得。音乐就是个人爱好,喜欢什么听什么,别去追那个什么高雅。那种snobbish的名堂最低俗。我从小就烦京剧,也不喜欢邓丽君(她倒是出国后才喜欢上的),田间高音喇叭放海顿弦乐四重奏的时候就喜欢上了古典音乐,并非因为这更加高雅。
loy_20002000
发表于 2016-9-30 21:57:06
晨枫 发表于 2016-9-30 21:40
那个年代没有分得那么清楚,作曲家是“自编自唱”,他们都是弹钢琴出身的,要不贝多芬也没有小时候被老爹 ...
肖邦创作过大量即兴钢琴作品,据肖邦本人和乔治桑的口述“即兴弹奏一首曲子只需要几分钟,但回忆写成乐谱却需要几天,甚至几个星期的时间。”DG出过一套Pollini的夜曲,只有19首作品,不知道是尊重肖邦的意愿还是怎样,身前未发表的c小调和升c小调没有收录。即兴作品+未发表作品应该数量不小吧,真可惜。
晨枫
发表于 2016-9-30 21:59:06
看客 发表于 2016-9-30 07:49
发挥是发挥,弹错是弹错。霍洛维茨这样的,对评论界的反映很敏感;贝多芬就未必会对评论界对自己琴技的评 ...
对错是人手一本乐谱或者听众听了N遍才谈得上的事情,早年根本就没有这回事,作曲家的总谱就这一份,顶多乐队里抄几本,听众也只听过一两次,有什么错音不错音的?小提琴协奏曲的“华彩乐段”现在都固定在谱子里了,那是Joseph Jochim开始的,之前帕格尼尼就是自由发挥华彩乐段出名的,根本没谱,更无所谓错音了。
看客
发表于 2016-9-30 22:03:58
晨枫 发表于 2016-9-30 21:49
这和听京剧一样,过去的人有那个时间,一小段可以翻来覆去慢慢欣赏,反复回味。现在的人就没有那个时间, ...
其实艺术这东西,不管哪个门类,过去都是要慢慢品的,读书也一样。原因就是艺术是直指人心的东西。人心不一样了,艺术就不一样了。现在人心浮躁,有时间他也品不了了。
晨枫
发表于 2016-9-30 22:05:37
loy_20002000 发表于 2016-9-30 07:57
肖邦创作过大量即兴钢琴作品,据肖邦本人和乔治桑的口述“即兴弹奏一首曲子只需要几分钟,但回忆写成乐谱 ...
是的,真是可惜。莫扎特也一样,现在还时有未发现作品浮现。
晨枫
发表于 2016-9-30 22:06:22
看客 发表于 2016-9-30 08:03
其实艺术这东西,不管哪个门类,过去都是要慢慢品的,读书也一样。原因就是艺术是直指人心的东西。人心不 ...
正是,所以古典音乐是一门越来越小众的艺术,没有办法的事情。
loy_20002000
发表于 2016-9-30 22:09:39
看客 发表于 2016-9-30 21:49
发挥是发挥,弹错是弹错。霍洛维茨这样的,对评论界的反映很敏感;贝多芬就未必会对评论界对自己琴技的评 ...
柴可夫斯基就非常在意他人对自己的评价,他的敏感到了我没法理解的地步。据他的家庭教师回忆,她照看的孩子里柴可夫斯基从小就敏感,她批评其他孩子过会儿就没事了,柴可夫斯基可以连续几天都出不来。
霍洛维茨的经历不清楚,只知道好几次退隐,是和外界的评论有关吗?
loy_20002000
发表于 2016-9-30 22:17:17
看客 发表于 2016-9-30 22:03
其实艺术这东西,不管哪个门类,过去都是要慢慢品的,读书也一样。原因就是艺术是直指人心的东西。人心不 ...
我的看法与你、晨司机不一样呀。我觉着国内迷古典音乐的人变多了。百度贴吧看过一个帖子,一群小孩在讨论格里格a小调钢琴协奏曲的瑞典本土演绎版,说是引子部分谈错了一个音,下面就是各种分析,当时我就被吓到了,好狂热呀:L。
看客
发表于 2016-9-30 23:01:29
loy_20002000 发表于 2016-9-30 22:17
我的看法与你、晨司机不一样呀。我觉着国内迷古典音乐的人变多了。百度贴吧看过一个帖子,一群小孩在讨论 ...
那是因为这个世界交流比以前方便了,物以类聚比以前更容易了。而且古典音乐的演绎也在发生变化,力图吸引更多的现代听众。
此外新的媒介对音乐和受众的影响不可小觑。比如交响乐,现在没人专为音乐厅演奏而写作交响乐了,影视的配乐倒日趋精致。19世纪部分音乐家试图用音乐表达绘画和文学的意象,今天没几个人愿意听;电影让听觉的归听觉,视觉的归视觉,反而让人对音乐印象深刻。
也有用古典乐曲作电影配乐的。比如济慈的传记片《明亮的星》,选用简奥斯汀时代的英格兰音乐,合情合理。但更多的时候导演借用乐曲所想表达的已远远超出创作者的初衷和想象了。
loy_20002000
发表于 2016-9-30 23:46:49
看客 发表于 2016-9-30 23:01
那是因为这个世界交流比以前方便了,物以类聚比以前更容易了。而且古典音乐的演绎也在发生变化,力图吸引 ...
印象确实如此,我周围就没几个听古典音乐的。我以前也认为古典音乐干不过流行音乐,十年前听一个音乐学院教授引用过一个数据,大致是欧洲一个老牌音乐公司的销售数据,销售量流行大于古典,但盈利古典大于流行。
BBC的纪录片喜欢用电子合成器做古典音效,例如《生命》,试听盛宴呀。优美的画面配古典化的音乐是BBC精品纪录片的特色,他们做的一些科普挺基础的,但画面+音乐看起来就是不一样。
四处张望
发表于 2016-9-30 23:57:47
看客 发表于 2016-9-30 23:01
那是因为这个世界交流比以前方便了,物以类聚比以前更容易了。而且古典音乐的演绎也在发生变化,力图吸引 ...
你应该说,现在基本上用管弦乐演奏的电影配乐大师,基本都是古典音乐技法。新出古典音乐的流行部分,现在应该是电影配乐了。
老实说我上面这句,不知道为啥越看越不对。
晨枫
发表于 2016-10-1 01:17:21
loy_20002000 发表于 2016-9-30 09:46
印象确实如此,我周围就没几个听古典音乐的。我以前也认为古典音乐干不过流行音乐,十年前听一个音乐学院 ...
古典音乐盈利(应该是单位盈利,而不是总盈利)高,大概是不需要支付版权而且演奏也很多是老版翻版的原因?
看客
发表于 2016-10-1 09:30:17
四处张望 发表于 2016-9-30 23:57
你应该说,现在基本上用管弦乐演奏的电影配乐大师,基本都是古典音乐技法。新出古典音乐的流行部分,现在 ...
前一句我姑且算是看懂了吧{:191:}电影配乐可以算作传统西方音乐的嫡传。这里用传统西方音乐而不用古典音乐的说法,是因为古典音乐在这个范畴里有时是特指,容易混淆。但是技法上已经没有太大发展余地了,我认为肖斯塔科维奇之后大概就没什么发展了。
后一句恐怕要举例说明才能明白要表达的意思。比如说,指环王的配乐?或者,云图交响曲?
XYZX
发表于 2016-10-1 10:04:19
晨枫 发表于 2016-9-30 21:36
看来我听到的是早期的
他有阵子的现场差到让人不敢相信。
就是不用功。
XYZX
发表于 2016-10-1 10:06:37
晨枫 发表于 2016-9-30 21:49
这和听京剧一样,过去的人有那个时间,一小段可以翻来覆去慢慢欣赏,反复回味。现在的人就没有那个时间, ...
所以最后只好技巧第一了......
柳叶刀
发表于 2016-10-2 19:52:34
我有DG111,Digital form,几年了,三分之一还没听到呢。
晨枫
发表于 2016-10-2 21:53:58
loy_20002000 发表于 2016-9-30 08:17
我的看法与你、晨司机不一样呀。我觉着国内迷古典音乐的人变多了。百度贴吧看过一个帖子,一群小孩在讨论 ...
这种狂热是小年轻“误入歧途”的一个特征,追求技术细节到了极端,却忘却了音乐的真正意义。录音技术、琴的音质、指法都可以成为讨论热点,但音乐本质呢?要这样说的话,在雅典卫城Odeon的现场录音就不值一提了,因为那录音和效果绝对不可能与录音室相比。
格里格是挪威人,瑞典好像没有什么有名的作曲家?
晨枫
发表于 2016-10-2 21:55:59
柳叶刀 发表于 2016-10-2 05:52
我有DG111,Digital form,几年了,三分之一还没听到呢。
哈哈,彼此彼此,慢慢欣赏嘛。{:187:}
我又买了一套Martha Argerich,也很赞
https://wgp-cdn.co.uk/PIA/jpg/imports_PIA_argerich-83902_05992/600/600/
loy_20002000
发表于 2016-10-3 21:43:17
晨枫 发表于 2016-10-2 21:53
这种狂热是小年轻“误入歧途”的一个特征,追求技术细节到了极端,却忘却了音乐的真正意义。录音技术、琴 ...
咱们悄悄地议论,别被小青年听到了哦,不然会被鄙视哦。{:209:}
对古典音乐产生共鸣是需要阅历的,例如我最早听的入门音乐是施特劳斯家族,听十年以上的人有谁还听呀。
斯堪的纳维亚只有格里格出名些吧,其他真没了。
晨枫
发表于 2016-10-3 21:54:24
loy_20002000 发表于 2016-10-3 07:43
咱们悄悄地议论,别被小青年听到了哦,不然会被鄙视哦。
对古典音乐产生共鸣是需要阅历的,例如 ...
芬兰的西贝柳斯也算广义的斯堪的那维亚?其他的真是想不出来了。
斯特劳斯真是好久没听了。
页:
1
2
3
4
5
6
7
8
[9]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