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拍我军船舰舱门损坏 士兵身体堵门瞬间被打翻
【实拍我军船舰舱门损坏 士兵身体堵门瞬间被打翻】2014年底,我海军三大舰队集结西太平洋,展开海军史上最大规模军事演习训练。视频显示:郑州舰在训练中,船舰舱门被海浪冲开,两名士兵用身体去堵门,被海浪瞬间打翻在甲板上,一名士兵被当场打晕,身受重伤。http://video.sina.com.cn/p/news/c/v/2015-02-22/140864650235.html
这个事情在微博上引发了巨大的争论:
包括网民,前海军官员, 水手。。。。。。。。。。。。主要集中在产品质量 和 工程设计,还有应对手段,如。。 脸盆。。
。。。。。。。。。如碰海岩石或被敌导弹打穿,在那极端环境中对付大量灌入的海水用脸盆排水行吗,
。。。。。。。。。这要打起仗来,一堆人负责不了自己的岗位在这排水,确定这仗能赢吗?这片播出来是要表扬他们,还是要讽刺我们舰艇连海水都挡不住,更不用说炮弹!
就是设计上有点问题,每个门两边都带个门闩就好了。
开始上去两个人想靠人力抵触舱门是缺乏经验稍显幼稚之外,其他没问题。 奇怪,没有水泵抽水? 本帖最后由 天狼星 于 2015-2-23 18:29 编辑
http://news.hainan.net/Editor/img/201405/20140519/big/20140519141855681_5882401.jpg
上面长方下面圆形,看到舰尾侧面那两个洞了吗?平时的设计就是开放式的,位置也挺高。但是设计时大概没想到如果遇到高浪并且侧面迎浪时的密封问题。
以前看到过一个类似的报道,旅大级的早期型号的尾部直升机甲板下面是半开放的设计,有点像是一个只有平屋顶和一面墙壁的房子,其他三面是直接面海的开发空间。这个地方中间有个大通气孔,机舱就在在这个通气孔下面。这个位置的地板本来就低,有一天出海也是遇上大浪,海水涌上了这个下甲板,导致海水从地面上的大通气口进入机舱,于是只好把通气舱口给封闭了,结果导致机舱温度严重上升,把战士们热的不行。跟老舰相比,郑州舰已经没有那个低的半开放 式甲板了,但是留下的这两个舰尾小舱门还是在遇到大浪侧浪时除了麻烦,希望继续改进吧。不出远门,去大洋锻炼大概还真发现不了问题,近海可没那么大那么高的浪。所谓百年海军,一点一滴都是积累。
给个图示,注意528号绵阳建的后甲板:
http://www.langya.cn/lyxq/yishui/ysxwdj/201206/W020120625448667692618.jpg 天狼星 发表于 2015-2-23 18:28
上面长方下面圆形,看到舰尾侧面那两个洞了吗?平时的设计就是开放式的,位置也挺高。但是设计时大概没想 ...
赞同。
中国的远洋经验相比西方老牌海洋国家还是太少了。这次暴露问题是好事。 设计不完善,损管能力很低下,战时如果大量进水怎么办。另外,指挥控制中心人员只穿普通作训服,遇到火灾就麻烦了。 本帖最后由 阿迪 于 2015-2-23 22:20 编辑
看了视频后,个人认为除了这个舱门的闭锁机构和密封性能以及自然泄水设计有问题之外,其它都没什么错。
船上的所有舱门是否要求全是水密门我不清楚,但船体外壁上的门窗是水密门窗我想应该是必须的,而水密门的闭锁机构在锁定之后的强度应该是等同甚至高于其所附着的舱壁强度的,就像我们工程界的钢筋焊接接头的强度是必须要高于钢材本体的强度的,也就是说,焊接试件在做强度拉拔试验的时候,断的地方一定不能是焊接的部位。如果仅是因为这扇门位于水线以上较高的地方就不按密封门来设置,那就是经验不足的事情了,经过这个事故后回来改进就好了,个人觉得没什么觉得丢脸的。
另外一个是排水的时候让众多的战士用脸盆舀水,这更是无可指责的了。试想着最坏的情况是水泵被损坏了或是炸飞了,换上的备用泵也再次被炸飞了的情况下,也就是说已经不可能使用水泵来抽排积水的时候,不用脸盆用什么?难道坐以待毙么?所以这一点我觉得最值得肯定的,人,才是最重要的保障因素,现在不训练成一种固定的意识,难道还要等到那一刻才去动员么?只是我们缺少了一个自然泄水的功能设计而已,毕竟这层舱室高出水线,那应该可以在舱室四周设置一些可以关闭密封的泄水孔,平时是呈关闭密封状态,但当有海水涌入的时候可以打开一部分可以泄水的孔洞,加速积水的消排速度。这也都是可以汲取教训后改进的。
另外,损管命令发出之后,一些非关键战位的人员是要加入损管队伍中去的,而且一个战位也不可能只有一个人,肯定是双人或三人轮流上岗的,不在岗的人员自然是可以调派到损管现场上来。哪可能会因为损管就没人在战位上了的情况发生呢?这点想想都能明白了。 莱茵河 发表于 2015-2-23 17:33
奇怪,没有水泵抽水?
有啊,机动的小水泵,但没设计有固定导流到泵房的通道,所以这个舱室内的积水不能很快的消排掉。 这是设计问题,但设计问题是在使用中发现的,发现了改正就是了,这没有什么大不了的。最怕的就是对别人吹毛求疵,但自己什么也不做。 阿迪 发表于 2015-2-23 09:15
有啊,机动的小水泵,但没设计有固定导流到泵房的通道,所以这个舱室内的积水不能很快的消排掉。 ...
这个才是关键。。。 说到底还是舰船设计经验不足。。。
这种小细节上的经验,不到远海跑上几圈是不可能吸取教训的。。。 怕就怕不吸取教训,像宣传部门一样,一味地“把坏事当好事来宣传”。。。 宣传完了也就完了。。。
本帖最后由 阿迪 于 2015-2-23 23:33 编辑
MacArthur 发表于 2015-2-23 23:17
这个才是关键。。。 说到底还是舰船设计经验不足。。。
这种小细节上的经验,不到远海跑上几圈是不可能 ...
是啊,每一个成功的细节背后都是有一次教训在里面的。
就像当年我们刚开始修地铁的时候,地铁站出地面的台阶处是与路面相平的,没有截水拦水的设计,一到暴雨来临,水就往地铁站里灌,后来就改进设置挡水坎或截水沟后就避免这类情况发生了。 建丰 发表于 2015-2-23 06:02
设计不完善,损管能力很低下,战时如果大量进水怎么办。另外,指挥控制中心人员只穿普通作训服,遇到火灾就 ...
设计和孙管能力是练出来的,不是天上掉下来的。一是要练,及时总结;二是要信邪,不要碰运气。这和以前提到的工业安全文化是直接相关的。 晨枫 发表于 2015-2-23 22:57
这是设计问题,但设计问题是在使用中发现的,发现了改正就是了,这没有什么大不了的。最怕的就是对别人吹毛 ...
是啊,从视频里面可以看到,这个地方还是有个舱门的,但不是水密门,两个战士关上门的时候周围一圈居然透光,那应该是有意留的,估计就是为了通风,说明这个直升机下甲板不是三防设计的,那个漏风舱门顶多有反雷达隐形上的考虑。可以看到靠里面有个大大的卷扬机一样的东西,大概是拖曳声纳操作间的功能吧。
日本宙斯盾尾巴上也有个方舱口,看起来也不是密封的很严实的样子:
http://himg2.huanqiu.com/attachment2010/2012/0530/20120530021229745.jpg
阿利·伯克级的尾部倒是很干净,看起来除了缆洞没什么开口在上面。也许后甲板下层有着强大的空调通风系统。
http://img.photobucket.com/albums/v496/LWilde/USS_Port_Royal_CG_73_aft_elevated_d.jpg
http://s2.sinaimg.cn/middle/5d844853n846795f90cd1&690
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5/5c/USS_Mustin_(DDG_89)_stbd_stern_view.jpg
韩国的宙斯盾尾巴也很干净,系缆洞上面倒是有两个口子,但是应该有水密措施在内部。
http://img4.cache.netease.com/photo/0001/2010-04-19/64LJC5R400AQ0001.jpg
天狼星 发表于 2015-2-23 09:45
是啊,从视频里面可以看到,这个地方还是有个舱门的,但不是水密门,两个战士关上门的时候周围一圈居然透 ...
美国海军的损管标准是世界上最严格的,比老牌的英国海军标准还要严格得多,这是二战经验积累出来的。各国标准不一样,这不光是经验问题,也有使用环境问题。中国标准过去只在风平浪静的时候在近海跑跑,没问题,现在出远海多了,问题就来了。没关系,更新标准,补漏洞。工程技术就是这样发展起来的。谁都不是天生就想得到所有问题的。 我军特别是海军,很多方面还是小学生,很业余,但是态度很好,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191:}{:191:}{:191:} 补图:我军几乎所有主力新舰尾巴上都有这样开口,估计是老舰尾巴的三面开放式甲板的历史风格遗留,目的是处于通风及观测的考虑。我甚至猜测视频中看到的漏光的侧舱门也是后来改装加上的,因为很多照片里尾巴上这个方洞是毫无遮掩的,所以舱门的尺寸和密封性才有这么多问题吧。脑海里想象一下郑州舰要去红海执行任务了,海军估计到大洋风浪的问题,要求船厂改装添加舱门,船厂匆匆忙忙的从现货里挑选了尺寸差不多的舱门焊上,所以无法水密,海军赶时间急着出发了,结果这个舱门真的在大洋上出事了,引起一堆麻烦,还伤了战士,宣传部门看到了这个事故觉得可以做做文章,在我军变态的保密规定下宣传一下海军的英勇无畏,结果引起大批网友的围观和担心。其实私下海军早就把船厂骂得要死了,这个bug应该重新打过补丁了。
http://img0.imgtn.bdimg.com/it/u=3566277137,3197024099&fm=21&gp=0.jpg
而现代级跟美军一样没什么开口:
http://img6.faloo.com/Picture/0x0/1/1087/1087711.jpg
http://wenwen.soso.com/p/20100316/20100316200705-265161378.jpg
从军人身高可以估计出我军郑州舰尾甲板要比宙斯盾高一到两米不止,估计设计人员想当然认为这个高度足够了吧,没想到大洋上的风浪给中国海军上了新的一课。 电焊都没戴护目装置啊!眼睛也得受伤吧!{:203:} MacArthur 发表于 2015-2-23 23:17
这个才是关键。。。 说到底还是舰船设计经验不足。。。
这种小细节上的经验,不到远海跑上几圈是不可能 ...
是啊,不是传说第一次护航海口舰差点把雷达摇晃掉了;P 晨枫 发表于 2015-2-23 10:48
美国海军的损管标准是世界上最严格的,比老牌的英国海军标准还要严格得多,这是二战经验积累出来的。各国 ...
沉船沉出来的。。。 人家沉了多少条军舰才积累出来的经验。。。
想不死人、不沉船就换取损管经验,几乎是不可能的。。。
{:216:}
喜欢 发表于 2015-2-23 11:20
电焊都没戴护目装置啊!眼睛也得受伤吧!
根深蒂固的习惯:对人力资源的不在乎。。。
要改的东西太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