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下 发表于 2014-9-21 01:08:58

胡说6则

本帖最后由 月下 于 2014-9-21 02:13 编辑

序:古人诗话,语不在多,在其精也。三五字,一二词,点破关窍,助人登堂,余者全在读者体悟。不若当代诗歌辞典,不厌其烦喋喋不休,唯恐失其琐细。
余师古人,不做话唠;忖度才华,恰似空竹。遂做胡说,自适其心也。


胡说(1):李白徐凝之庐山瀑布诗
《东坡志林》载,徐凝作庐山瀑布诗,东坡讥之,曰:“帝遣银河一派垂,古来惟有谪仙辞。飞流溅沫知多少,不与徐凝洗恶诗。”颇有决东海之波之意。按徐诗“虚空落泉千仞直,雷奔入江不暂息。今古长如白练飞,一条界破青山色”,非为“恶诗”也。简斋《随园诗话》论之曰“东坡以为恶诗,嫌其未超脱也”,切中肯綮。太白乃谪仙人,“疑是银河落九天”者正仙家景也。鲁直亦称坡为谪仙,岂非白与坡之志同而爱不异也!徐诗非恶,人间之妙语也,病在不“超脱”也,然则坡之讥非理之自然乎?


胡说(2):东坡词无情
纳兰评坡曰:诗伤学,词伤才。予读东坡诗无几,不敢评析。而坡词确乎伤才而至于无情也。读大江东去,知坡之豪迈,读明月几时有,知坡之神仙气度,读似花还似非花,知坡之冷眼观花也。庄子丧妻而鼓盆,知庄子乃真道人,相国之位不欲,结发之妻安恋?坡亦超脱,尘俗不染于怀,道“也无风雨也无晴”也。风雨既作而眼中无风雨,雨霁日出而眼中无晴,真真是一念在我,造物何扰?造物不扰,发妻何碍?故读十年生死两茫茫而不动寸心于丝毫也。读之词一阙,不若“欲知肠断处,明月照孤坟”一句也。


胡说(3):与曹雪芹论诗
静安曾谓,白石之暗香疏影,视江边一树垂垂发何如耶。余谓,香菱学诗之第三首,视呼作白玉盘何如耶。


胡说(4):纳兰仲则和义山
仲则之“似此星辰非昨夜,为谁风露立中宵”,夺胎自义山之“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纳兰之“当时只道是寻常”,或取意于义山之“只是当时已惘然”。玩此四诗,参互读之,两两为比,趣在其中矣。


胡说(5):试比三家诗
古今登岳阳楼者不可胜计,而孟杜留诗焉,即八月湖水平与昔闻洞庭水也。同题赋诗,自然比类。两诗咸起于景,前四句,结于情,后四句,而次联壮阔也。气蒸联状以实景而气象稍逊,吴楚联写虚景而切题,同为佳句,而子美差胜之。腹联转入抒情,昔者余以浩然为妙,欲济二字故也。下此二字,全篇浑成矣。著此文前复读杜诗,惝恍有所感,曩以杜诗前景后情,而转折太剧,殊缺浑成之旨,此时落笔,不敢言此。孟诗固佳,而承在明处,杜诗或承在暗处乎?余匪知也。
摩洁有诗《汉水临泛》,亦同类也。颔联固不让于杜孟,而颈联复之以景,便觉累赘邋遢,在杜孟下矣。至若太白之“楼观岳阳尽”,不足道也。


胡说(6):积唾成诗
读网络小说《大明官》,作者借书中主角之口评曰:沈周所作不过口水诗耳。深服其言,故名是则《胡说》为“积唾成诗”。所谓唾者,口水也,津也,功能润喉濡舌,助人发音吐字以属文,而得之不费力,失之不可惜,有无限之多,成无穷之文。以唾成诗,其成诗之多之速之易,之无趣之平庸,盖可想见。今世之诗,多为口水诗也。或以俗景为唾,要之不离春、秋、风、月、花、雪及愁、别、怨也。假如此数字,堆砌成文,意不脱古人窠臼,而字句益不工。或以典故为唾,借典以成句,兹以七律为殊尤。作七律者,中二联必一联隶以典故以成对,另一联或又隶典,或补以感慨,而出之以过去之事。首尾联落笔尤鄙陋,考之,盖尾联当深入一层,而兹以成诗者不取,或荡开或重复;首联当点题为上,逗引下文即可,而兹以成诗者首联或即诗旨也,后三联不必读之。亦多用典于首尾二联者。
写罢此文,复读己诗,咸唾也。

山菊 发表于 2014-9-21 08:58:46

好看,多写啊!

{:237:}

月下 发表于 2014-9-21 09:20:30

山菊 发表于 2014-9-21 08:58
好看,多写啊!

你不是在国外而且在北京时间的凌晨回帖的吗?

山菊 发表于 2014-9-21 09:49:46

月下 发表于 2014-9-20 20:20
你不是在国外而且在北京时间的凌晨回帖的吗?

今天是周末啊~~~白天去干家务了,现在才上网:)

云平 发表于 2014-9-21 11:36:36

胡说(5):试比三家诗
古今登岳阳楼者不可胜计,而孟杜留诗焉,即八月湖水平与昔闻洞庭水也。同题赋诗,自然比类。两诗咸起于景,前四句,结于情,后四句,而次联壮阔也。气蒸联状以实景而气象稍逊,吴楚联写虚景而切题,同为佳句,而子美差胜之。腹联转入抒情,昔者余以浩然为妙,欲济二字故也。下此二字,全篇浑成矣。著此文前复读杜诗,惝恍有所感,曩以杜诗前景后情,而转折太剧,殊缺浑成之旨,此时落笔,不敢言此。孟诗固佳,而承在明处,杜诗或承在暗处乎?余匪知也。
摩洁有诗《汉水临泛》,亦同类也。颔联固不让于杜孟,而颈联复之以景,便觉累赘邋遢,在杜孟下矣。至若太白之“楼观岳阳尽”,不足道也。

同意。孟浩然与老杜题旨不同,所以下半各有抒发,难说高下。推荐刘长卿“中流没太阳”一首,至少能与王维这首抗衡一下。

月下 发表于 2014-9-21 12:10:45

云平 发表于 2014-9-21 11:36
同意。孟浩然与老杜题旨不同,所以下半各有抒发,难说高下。推荐刘长卿“中流没太阳”一首,至少能与王维 ...

中流没太阳确实好句。这首和杜孟王的有点不同,佳句没在次联。不过也是好诗,没太阳这种句子我是写不出来的

山菊 发表于 2014-9-23 05:14:37

胡说(1):李白徐凝之庐山瀑布诗
《东坡志林》载,徐凝作庐山瀑布诗,东坡讥之,曰:“帝遣银河一派垂,古来惟有谪仙辞。飞流溅沫知多少,不与徐凝洗恶诗。”颇有决东海之波之意。按徐诗“虚空落泉千仞直,雷奔入江不暂息。今古长如白练飞,一条界破青山色”,非为“恶诗”也。简斋《随园诗话》论之曰“东坡以为恶诗,嫌其未超脱也”,切中肯綮。太白乃谪仙人,“疑是银河落九天”者正仙家景也。鲁直亦称坡为谪仙,岂非白与坡之志同而爱不异也!徐诗非恶,人间之妙语也,病在不“超脱”也,然则坡之讥非理之自然乎?

--- 原来东坡也长了一条'毒舌',终究是个空壳花生:)


胡说(2):东坡词无情
纳兰评坡曰:诗伤学,词伤才。予读东坡诗无几,不敢评析。而坡词确乎伤才而至于无情也。读大江东去,知坡之豪迈,读明月几时有,知坡之神仙气度,读似花还似非花,知坡之冷眼观花也。庄子丧妻而鼓盆,知庄子乃真道人,相国之位不欲,结发之妻安恋?坡亦超脱,尘俗不染于怀,道“也无风雨也无晴”也。风雨既作而眼中无风雨,雨霁日出而眼中无晴,真真是一念在我,造物何扰?造物不扰,发妻何碍?故读十年生死两茫茫而不动寸心于丝毫也。读之词一阙,不若“欲知肠断处,明月照孤坟”一句也。

--- 介个,'情'的定义各有不同吧?


胡说(3):与曹雪芹论诗
静安曾谓,白石之暗香疏影,视江边一树垂垂发何如耶。余谓,香菱学诗之第三首,视呼作白玉盘何如耶。

--- 这个没懂~~~ '江边一树垂垂发',不是老杜的吗?


今天先学到这,要下班了:)

发表于 2014-9-23 08:21:59

挺好,多写多贴。看诗词赏读的书,我倒是不在乎作者话痨,我不高兴的是我不清楚的地方,他也避而不谈。

月下 发表于 2014-9-23 08:32:52

仁 发表于 2014-9-23 08:21
挺好,多写多贴。看诗词赏读的书,我倒是不在乎作者话痨,我不高兴的是我不清楚的地方,他也避而不谈。 ...

古人诗话的特点,是有一得,便写一则,将此一得说尽,就够了。很少做全篇赏析,也不东拉西扯,滕蔓无尽。所以读古人诗话,往往需要向度娘借力。

现在是刚开始写,故而写的快,肚子里存货尽了之后,若无“一得”,就不动笔了。

月下 发表于 2014-9-23 08:40:15

山菊 发表于 2014-9-23 05:14
胡说(1):李白徐凝之庐山瀑布诗




我是指深情。苏轼太超脱,情不深刻。若一般人思人怀远,一定是愁肠百结,情思无尽,双照泪痕干,满目山河空念远,衣带日已缓等等。但苏轼却说“人有悲观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呵呵,自己为自己排解,想的很开,所以“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情便很浅了。

月下 发表于 2014-9-23 08:49:05

本帖最后由 月下 于 2014-9-23 08:57 编辑

至于第三则,我是指迂回这种手法。从不正面下笔,侧面描写。

边寒剑 发表于 2014-9-23 18:05:19

本帖最后由 边寒剑 于 2014-9-23 18:12 编辑

胡说(3):与曹雪芹论诗
静安曾谓,白石之暗香疏影,视江边一树垂垂发何如耶。余谓,香菱学诗之第三首,视呼作白玉盘何如耶。



这是什么个节奏?{:soso_e123:}                           白石之暗香疏影, 江边一束垂垂发?{:soso_e113:}

月下 发表于 2014-9-23 18:48:02

边寒剑 发表于 2014-9-23 18:05
胡说(3):与曹雪芹论诗
静安曾谓,白石之暗香疏影,视江边一树垂垂发何如耶。余谓,香菱学诗之第三首,视 ...

哈哈{:187:}

确实是江边一束垂垂发,但觉暗香疏影,撩人心。莫辞边塞,寒吹秋晓,剑舞不觉沉。早将卿容换我心。

边寒剑 发表于 2014-9-23 18:55:24

月下 发表于 2014-9-23 18:48
哈哈

确实是江边一束垂垂发,但觉暗香疏影,撩人心。莫辞边塞,寒吹秋晓,剑舞不觉沉。早将卿容 ...

“撩人心|不好,不如”撩心尖“好

寒吹秋晓,感觉秋晓寒飞也不错。

青石崖下 发表于 2014-9-23 20:00:39

月下 发表于 2014-9-23 08:40
我是指深情。苏轼太超脱,情不深刻。若一般人思人怀远,一定是愁肠百结,情思无尽,双照泪痕干,满目山河 ...

不太能理解。

完全相反的感受,苏轼这种对人世的豁达恰好是深刻但不沉重的爱。

青石崖下 发表于 2014-9-23 20:00:53

月下 发表于 2014-9-23 08:40
我是指深情。苏轼太超脱,情不深刻。若一般人思人怀远,一定是愁肠百结,情思无尽,双照泪痕干,满目山河 ...

不太能理解。

完全相反的感受,苏轼这种对人世的豁达恰好是深刻但不沉重的爱。

月下 发表于 2014-9-23 21:02:10

青石崖下 发表于 2014-9-23 20:00
不太能理解。

完全相反的感受,苏轼这种对人世的豁达恰好是深刻但不沉重的爱。 ...

或许深刻,但不是深情。
深刻到了极致难道不是无情吗?太上忘情。

月下 发表于 2014-9-23 21:04:39

边寒剑 发表于 2014-9-23 18:55
“撩人心|不好,不如”撩心尖“好

寒吹秋晓,感觉秋晓寒飞也不错。

嗯嗯,我只想知道你的头像是不是也是那位疏影姑娘?

山菊 发表于 2014-9-24 03:20:41



胡说(4):纳兰仲则和义山
仲则之“似此星辰非昨夜,为谁风露立中宵”,夺胎自义山之“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纳兰之“当时只道是寻常”,或取意于义山之“只是当时已惘然”。玩此四诗,参互读之,两两为比,趣在其中矣。
把这几首翻出来再学习学习:

无题二首 其一(唐·李商隐)
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隔座送钩春酒暖,分曹射覆蜡灯红。嗟余听鼓应官去,走马兰台类断蓬。

绮怀(清·黄景仁)
几回花下坐吹箫,银汉红墙入望遥。似此星辰非昨夜,为谁风露立中宵?
缠绵思尽抽残茧,宛转心伤剥后蕉。三五年时三五月,可怜杯酒不曾消。

浣溪沙(清·纳兰性德)  
谁念西风独自凉。萧萧黄叶闭疏窗。沉思往事立残阳。 
被酒莫惊春睡重,赌书消得泼茶香。当时只道是寻常。

'立残阳'看着眼熟,原来出自这里:

浣溪沙 其二(唐·李珣)
晚出闲庭看海棠,风流学得内家妆,小钗横戴一枝芳。 
镂玉梳斜云鬓腻,缕金衣透雪肌香,暗思何事立残阳。



山菊 发表于 2014-9-24 03:25:07

青石崖下 发表于 2014-9-23 07:00
不太能理解。

完全相反的感受,苏轼这种对人世的豁达恰好是深刻但不沉重的爱。 ...

同感~~~所以我要求定义'深情'先。如果不在同一个定义平台,争论也就没有意义了。
因为从各自的角度所看到的都是真理:)
页: [1] 2
查看完整版本: 胡说6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