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想091,真是起步艰难啊
《世界军事》2013年23期上有一组091的老图,有点意思。这水滴形的外壳对当时TG可是登天一样难的技术啊,没有一个面是平整的
不过这钣金功夫也是寒碜了一点,没有办法的事情
TG海军潜艇兵什么时候用这样的船形帽?
呼唤@白色潜水艇 这样的船型帽似乎是五十年代末六十年代初的?后来的潜艇兵没有啊。 燕庐敕 发表于 2014-1-28 10:34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这样的船型帽似乎是五十年代末六十年代初的?后来的潜艇兵没有啊。
但091是70年代才下水的,90昼夜长航应该是80年代的事情? 晨枫 发表于 2014-1-29 00:41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但091是70年代才下水的,90昼夜长航应该是80年代的事情?
这俩人长得也不像中国兵啊。 为了这次远航,专门特制的服装。 那时候,tg还不会搞预应力蒙皮。这是80年代引进的。 091的平衡怎么做的?造了一个一比一的大木模型。
怎么控制重量?进场的任何东西一一称重,出场的任何东西一一称重,就是这样艰难。
由于当时中国对于核潜艇的认识很模糊,便在陆上建造了一个1:1的木制模型,一时间研制部门中,最为忙碌的竟是几个木匠,他们都是经过最严格的政审和技术考核筛选出来的,模型中有关装备全部都由木头仿制出来,甚至连里面的电话也是木头造的,各种学科的科学家在这座大木质宫殿里,反复改动布局和内部设施,把有关核潜艇的所有技术数据都吃透了,中国第一艘核潜艇才开工建设。
在解决我国核潜艇建造以及如何一步跨越美国几代产品,进入20世纪60年代初期世界水平等重大技术决策上,黄旭华和其他研究人员共同组织,依靠广大科技人员,从我国科学技术和工业生产能力出发,攻克一个又一个技术难关。靠着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和无私奉献这 “三件法宝”,工程终于取得了巨大进展。没有计算机,黄旭华及其团队就用算盘和计算尺演算出几万个数据,解决了核潜艇的操纵性问题,核潜艇外形设计三步并作一步,成功研制出了水滴型。
{:202:}{:202:}{:202:} 弹射试验在南京长江大桥下做的,敢想敢干。 nanimarcus 发表于 2014-1-28 18:07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弹射试验在南京长江大桥下做的,敢想敢干。
潜艇的弹射试验?弹射什么呢? 091的外形是根据从美国买的一个玩具核潜艇模仿的。里面就完全不知道了,只好自己摸。 这个蒙皮。。。让人想到战忽局啊。。。 第二张图,钢板看上去看单薄,根本不可能在水下承压,焊接乱七八糟,连十字焊缝都出现了,应该是地面训练模型。鉴定完毕 本帖最后由 北京阿新 于 2014-1-29 10:38 编辑
那个是非耐压壳体,新的时候肯定是平整的。使用几年以后肯定是不平的,除非有消声瓦盖着藏着,而且也会导致消声瓦的脱落
这个是海浪级2号舰SSN-22 康涅狄格号,围壳上一样的坑坑洼洼的~
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b/bc/US_Navy_070725-N-8467N-001_Seawolf-class_fast-attack_submarine_USS_Connecticut_%28SSN_22%29_departs_Submarine_Base_New_London.jpg 西河老顽童 发表于 2014-1-29 10:32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第二张图,钢板看上去看单薄,根本不可能在水下承压,焊接乱七八糟,连十字焊缝都出现了,应该是地面训练模 ...
看起来是消声瓦 晨枫 发表于 2014-1-29 09:20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潜艇的弹射试验?弹射什么呢?
用的是导弹模型,发射筒是汽油桶改装滴,就这么寒蝉。 西河老顽童 发表于 2014-1-29 10:32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第二张图,钢板看上去看单薄,根本不可能在水下承压,焊接乱七八糟,连十字焊缝都出现了,应该是地面训练模 ...
潜艇的耐压壳从外观上是看不到滴,下潜后海水会进入耐压壳和非耐压壳之间的空间。耐压壳的外表有燃油舱,压载水舱,平衡水舱,淡水舱等等,就像隆起的一串水泡。 来之不易! martian 发表于 2014-1-28 21:19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用的是导弹模型,发射筒是汽油桶改装滴,就这么寒蝉。
这就对了。091是不可能在大桥这一段长江下潜发射的,深度不够。 确实很不容易. 不容易啊。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