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原上的黑鹰(2,更新至 24)
本帖最后由 MacArthur 于 2013-10-25 15:48 编辑电梯:引子
飞向高原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竞争 (一) (二) (三) (四)
高原测试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八) (九) (十)
谢谢大家的热情参与,原以为这是个冷门话题。下面我把墨脱部分发完,选型、试飞的部分恐怕要下周开始(老人找出原参与试飞的中外人员名单,原记录的内容可能要有增补)。另:大家觉得每一部分单发主题看起来方便,还是放在一起?
林芝位于喜马拉雅山的北坡,海拔在3000米左右。因为有大峡谷过来的印度洋暖湿气流影响,所以满山都是原始森林,青山绿水,号称“西藏的江南”。
到达墨脱的技术组主要成员包括空军的陈弘道、赵长年,总参(进口设备) 文裕武(副处长)、何略武(参谋,由空军借调) ,总参科研部的英文翻译夏参谋,大约是原规模的一半,其他的技术组成员由于各种原因没有参加墨脱飞行。
小组和三架直升机到了林芝,第四架2天后才到(在西科斯基工程师指导下,装了2天,夏参谋参与了翻译工作)。
小组到达后,马上同军分区一起研究救灾方案。首先要确定航线,林芝到墨脱空中距离一百多公里,中间隔着喜马拉雅山的一排6000~8000米的高山,直升机不好过,小组和飞行团队选定中间一个最低的山口,海拔4200米。穿过山口后,飞机就要迅速在雅鲁藏布江上空盘旋下降,否则就会飞到印度的防区(目前墨脱县的三分之二土地还被印度占着);其次为保证飞行安全,飞机要带上双倍的油料,以备飞行中的意外情况,因为中途是没有地方加油的,这样飞机的载货量就要准确计算和严格控制(最大载重质量小于600Kg,实际运输时一般控制在400-500Kg);第三,要墨脱提供气象情况,准备飞机着陆场地。但墨脱不通电话,只能用电报联络,而且地处边境,要用密码电报,非常麻烦。至于着陆场地,墨脱回答是没有平地,只有半个篮球场大小的打靶练习场稍平一些,只好请他们尽量把着陆场地平整得大一些,并铺上T字布,以备空中能迅速确定着陆点。
准备工作完成后,就等天气条件合适即开始飞行。小组和飞行员商定,每架飞机除正副驾驶员外,再带上一个技术组人员,遇到特殊情况可共同商量,过山口时飞行高度保持5000米,以备有足够的紧急处理空间。
首次飞行由总参的何略武参谋跟机(大部分架次由总参的人员随同)。下面是家人的飞行经历。
“开始飞行后,我也随着一架飞机去了墨脱,飞机在大森林上空飞行顺利,但进入白雪皑皑的山口后,就像进入波涛汹涌的大海,从飞机高度表上可以看到,上升气流一下把飞机托上60米,下降气流又在几秒钟内把飞机拉下130米,左右摇摆有的时候几乎要碰到山崖,幸亏飞行员沉着操纵,飞机避开山崖,努力保持飞行高度,才顺利通过了山口。
如果天气不好,能见度差,那就相当危险了。终于飞过了山口,地面好像一下子塌落下去,耳边传来雅鲁藏布江的咆哮声,飞机滑行下降,在雅鲁藏布江上空做之字形盘旋下降。墨脱海拔很低,但都是高高低低的山坡,密密麻麻的森林,大片的芭蕉树,有的山坡树林全部被烧光,大概是准备明年种地用的;很少看到房屋,当地少数民族的房屋都搭在高高的树桩上,经过来回仔细寻找,看到了墨脱镇,有一二十栋用铁皮盖的小平房,这就是县政府的房子。接着又找到了着陆的T字标志,飞机顺利着陆。副县长带着一群小学生来欢迎我们,还带来了大大小小的野生苹果和橘子,副县长告诉我:县长去了拉萨,由于路断了回不来了,我们一切吃的用的都等着部队运来,部队和政府是连在一起的。我随着搬运物资的战士去到营房,战士们还穿着老式的军装(内地都已经换了新式军装),有的已经破损,装备都比较简陋,但是整齐清洁,营房旁边的小河上,还有一座水电站,这是比较现代化的东西了。我告诉他们,今后有直升机给他们运东西,一切都会好起来的。飞机很快卸完货后,我们又返回了林芝。接连几天都是好天气,我们给墨脱运了一批报纸、书籍、生活用品和装备,还给部队送去了电视机和录像机(电视是收不到的,只用于放录像),以丰富他们的文化生活。”
运输持续了约一个月,一共飞行了40-50架次(开始1天1次,后来每天2次);运输的物资开始为食品、药品,然后为被服、弹药,最后是文娱用品,共计20多吨(按6个月的用量配给)。黑鹰的高原秀赢得满堂彩,从此,这只外国鹰开始了在青藏高原飞行的传奇生涯,直到今天。那么,黑鹰是如何被空军选中的呢?话题还要从70年代初,中国空军直升机部队的高原梦说起。
我不知道我记错没有啊,引进黑鹰貌似贺鹏飞也参与了的,我在不同场合见过不少贺鹏飞和黑鹰的在西藏的照片 放一起发吧,一个系列放一个主题下头大家看帖也方便,你回复起来也有个集中的地方。。。 藏南传统上也不是西藏的属地吧,无论是宗教还是地理都不可能有效统治啊。 真应该测绘仿制黑鹰的发动机。最好也测绘仿制黑鹰。
感觉解放军陆军虽对传统装备重视,比如坦克,却对直升机重视不够。如果陆军在八十年代就下决心大搞直升机,1996年台海危机时解放军陆军就会主动得多。
TopGun 发表于 2013-5-20 17:35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真应该测绘仿制黑鹰的发动机。最好也测绘仿制黑鹰。
感觉解放军陆军虽对传统装备重视,比如坦克,却对直升 ...
另外,解放军虽有以固定翼运输机伞降为主要投送方式的第十五空降军,却至今没有以直升机机降为主要投送方式的、类似美国101空降师的战略机动部队。
本帖最后由 毛毛球 于 2013-5-21 14:34 编辑
集中回复:
回瓦片儿匠:没错,贺鹏飞是项目组成员,83年他只是总参装备部的参谋,却是选型组的实际负责人、黑鹰来华的幕后推手之一(坚定的“美国派”);他的事在后面会介绍,不过飞墨脱他没去。
回MacArthur:好的,以后发在这下面。
回奉孝:门巴和洛巴族祖籍尼泊尔,进入藏南驱逐当地土著(藏族)不过200年;说“自古以来”也没啥错。
回TopGun:我们今天想到的,前人同样会考虑;指出一个事实,黑鹰现在依然是美军的主力机型,也是青藏高原最好的直升机(没有之一)。后面会逐步介绍选型过程,您会看到为什么当时要买(其实现在美国肯卖,中国照买不误)。 毛毛球 发表于 2013-5-21 07:42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集中回复:
回瓦片儿匠:没错,贺鹏飞是项目组成员,83年他只是总参的参谋,却是选型组的实际负责人、黑鹰 ...
谢谢毛毛球,又多了解了一段历史. TopGun 发表于 2013-5-21 06:35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真应该测绘仿制黑鹰的发动机。最好也测绘仿制黑鹰。
感觉解放军陆军虽对传统装备重视,比如坦克,却对直升 ...
我记得是说,造不出{:198:} 上升气流一下把飞机托上60米,下降气流又在几秒钟内把飞机拉下130米,左右摇摆有的时候几乎要碰到山崖,幸亏飞行员沉着操纵,飞机避开山崖,努力保持飞行高度,才顺利通过了山口。
原来飞直升飞机这么危险!同时也向包围祖国边疆的勇士致敬!
西西河里潘涌大大当时参与了黑鹰引进的翻译工作,他的河里的文章有过回忆。
五月 发表于 2013-5-21 09:34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原来飞直升飞机这么危险!同时也向包围祖国边疆的勇士致敬!
西西河里潘涌大大当时参与了黑鹰引进的翻译 ...
潘涌参加的项目是“小羚羊”武装直升机,黑鹰和他没啥关系,他的消息基本都是道听途说 四处张望 发表于 2013-5-21 09:24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我记得是说,造不出
对,是这样 1. 你来对了地方。
2. 幸运了爱吱声的朋友 我记得西西河里有人参与过黑鹰直升机的引进,好像是当翻译来着,后来在美国开个小酒庄,叫什么来着?谁记得 这个系列要花。不知道这个项目相关的资料是不是解密了? 花~盼望多写些 毛毛球 发表于 2013-5-21 09:42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潘涌参加的项目是“小羚羊”武装直升机,黑鹰和他没啥关系,他的消息基本都是道听途说 ...
小羚羊应该是陆航最早的一批攻击直升机?量也不大,现在应该都没飞了吧 瓦片儿匠 发表于 2013-5-21 11:10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小羚羊应该是陆航最早的一批攻击直升机?量也不大,现在应该都没飞了吧 ...
没正式列装,项目取消了 毛毛球 发表于 2013-5-21 11:14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没正式列装,项目取消了
买了一点,没大批量装备? 四处张望 发表于 2013-5-20 20:24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我记得是说,造不出
好像是的。
仿绘过,技术吃不透。材料也搞不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