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车真是该管管了
国家出台对车门把手的征求意见,代表了对缺乏安全考虑的炫技的监管加强。一段时间以来,隐藏式车门把手成为时尚,按压、触控、感应、自动弹出,各种花式层出不穷。这些炫技本无不可,但在平时对不熟悉的人引起困扰,在事故时影响开门救人,确实应该统一国家标准,用最直观的方式开门,而不是到时候一个一个办法试过来。
另一个是中央大屏。实体键取消似乎是时尚,实际上也降低成本、提高可靠性,但使用上同样有“需要摸索”的问题,容易弄得驾车人走神,影响安全。另一个问题是关键功能都只有上网才行,这也不符合本质安全原则。如果紧急管理部门发布紧急通知,手机会自动播放,但车机未必;没有信号的地方,传统的中波无线电还是工作,但只有网络无线电就又断线了。
即使不在紧急状态,深山老林里收听无线电还是能了解天气、灾害情况,但是没信号就只能开盲盒了。
种种智驾被宣传为“解放双手”“一边开车一边开会”“上班路上处理邮件”,更是不负责任的误导,大多车企已经重新措辞了,这是正确的方向。
这些炫技貌似突破传统思维,实际上缺乏本质安全方面的考虑,能够做到,大部分时间没问题,这对本质安全是不够的。安全是最需要底线思维的,这事需要成为工业设计的习惯。吃官司事小,人命和社会信任事大。
用户不总是明智的,比如不少人开车、坐车不肯系安全带,但厂商必须把能做到的一切都做到,这才是负责任的做法。
回到车门把手,欧美传统车厂拒绝隐藏式,在这事上还真不是守旧。保留基本的实体键也“回潮”了,同样是本质安全思维的结果。
推而广之,汽车只是一方面,更多的工业产品都需要安全上的底线思维。 完全同意!
隐藏式门把手对于减轻阻力没有实际意义,更存在冬季高寒地区冻住,事故时和断电时无法打开的致命缺陷。
取消实体键,全面改为大屏操作更是益处不多,问题很大,一旦大屏出现问题,一点补救措施都没有,这是拿生命在冒险。
至于网络连接出现问题,导致比亚迪车主打不开车门发生集体迟到的事故已经发生过。
https://hznews.hangzhou.com.cn/shehui/content/2025-01/10/content_8839347.htm
保留传统的机械式开关也是必须的安全备份。
其实都是学特斯拉,表示跟上潮流了。 隐形把手这东西其实是从欧洲过来的,我待的这家外企应该是国内最早做隐形把手的厂家之一,用的是意大利人的设计,第一家客户也是欧洲的,当时国内路面上只见过路虎用过隐形把手。 隐藏把手 和 全触摸屏 是两个失败的流行设计。。。太容易出危险
长叶林 发表于 2025-5-13 07:48
隐藏把手 和 全触摸屏 是两个失败的流行设计。。。太容易出危险
隐藏把手可以有。不过,要顾及fail safe的原则,不能搞成电动的。用按压式的机械隐藏把手就可以了。
触摸屏也可以有。不过要经过更完全的人机工程评估。驾驶时用的,要么固定在触摸屏的某个位置,要么依然用物理按键旋钮。
特斯拉的这些东西太激进了。在自动化还没有那么靠谱的情况下,还不能把驾驶者从驾驶上解放出来。这些花里胡哨的东西都是安全隐患。 电车里收音机是有的,不是只有网络电台
操作界面是触摸的,但是操作界面跟网络无关
隐藏式把手确实是个问题,每次打车都要研究下这货到底怎么开
我自己的电车还是传统的把手,我不觉得取消外置把手改成隐藏式把手能够降低多少风阻,纯属象征性改进 还有LED大灯
多次等绿灯时, 对对面的超亮大灯闪灯,提醒其关掉大灯未果后,也生气的打开远光灯, 然后对方稳稳的亮其真正的远光灯, 我眼前变成一片白光, 于是老实的关掉了自己的远光灯.
特斯拉好一点,是斜角的角度被照亮, 也是闪人眼的 还有后保险杠还没有贯穿式尾灯或扰流板突出,也不知谁是谁的保险 收音机现在是强制必装了。
还多了一个蓝色尾灯,点亮的时候说明车主在使用智能辅助驾驶。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