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议xiejin77兄:大模型加海量数据只是超级刷题大师
多谢xiejin77兄好文(http://www.aswetalk.net/bbs/forum.php?mod=viewthread&tid=160739)。想了一下,有点感想,请不吝赐教。个人认为,大模型没有奥秘,还是靠模型参数之多来更好地“捕捉”现有知识的量变,而不是产生智慧的质变。知识依然来自海量的数据,也就是人类世界的现有认知。
大模型加海量数据依然在本质上是超级刷题大师。比“查表”式的直接找答案要高级,能填补现有数据之间的空隙,但不能跳出现有数据所代表的知识的框架。在本质上,刷题能解决的,大模型最终都能解决。刷题解决不了的,大模型最终也解决不了。刷题也不是直接照搬解题,还是要判别题型不是嘛。
世界上的“题”已经够多,所以海量刷题是能刷到很恐怖的“智能水平”的。但依然只是超级刷题大师。沿着这条路走下去,不可能走出创造智慧、具有独立判断的“强人工智能”的。大模型“有创造力”的印象来自吟诗作画,但不是还有“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写诗也会诌”吗?画画也是一个意思,只是从文字介质换成图像介质。
用围棋规则自我训练是另一个问题。那是有限空间里确定解的问题,是极大规模的最优化问题。在本质上,这与“深蓝”早年打败卡斯帕罗夫相似,只是算力极大提高了,算法极大改进了。
这对中美的AI大赛意味着什么呢?
AI的最终用武之地是在应用,应用型的AI的厉害来自数据,实践才出数据。
在军事、艺术这些方面,美国有足够的实践,美国AI会很厉害,可能超过中国。必须说,中国军队打仗没有美国多,中国影视没有好莱坞能折腾,音乐、美术等也是一样。
但中国人在制造、建设、物流这些实体方面的实践更多,数据丰富得多。社交媒体和广义通信方面,抖音、微信出现在中国也不是偶然的。个人认为,这些与经济和社会相关的AI应用可能中国会领先,如果不是已经领先的话。
美国式AI训练凭借算力和算法优势,把天下所有圣贤书、垃圾书统统海灌进去,希望“良币最终压倒劣币”,也因为搞AI建模的人没有能力筛选圣贤书、垃圾书。他们需要的是“通用人工智能”,而没人是能在所有方面都成为专家的。
中国式AI训练在算力方面吃亏,算法再厉害也输在起跑线上。但中国人有有用的专业知识积累,中国AI也聚焦专业AI,专家参加训练,所以大模型训练时只灌圣贤书,不灌垃圾书,最后在形成有用但专业AI应用方面成绩斐然。
最终,算法、芯片这些都不足以决定性地改变中美AI的走势。 回晨大牛的话。
我确知美国至少有一家公司是鉴别反向信息的。他们负责AI的是我的密友。
我下面引用他们的话。我先声明我不同意他们的话。
他们的反向信息是中文网络材料。作为唯利是图的美国商人他们对政治不感兴趣。他们这么做的理由是中文网络充满逻辑错误和事实错误。
逻辑错误和事实错误是不可避免的。但是多了不好。咱从自己做起,用事实证明他们走了弯路。 宝特勤 发表于 2024-10-17 07:29
回晨大牛的话。
我确知美国至少有一家公司是鉴别反向信息的。他们负责AI的是我的密友。
咋感觉你的朋友在缘木求鱼呢。{:191:}
众所周知,中文网络的信息量相当小,宽度和深度都不行。这个在几年前就有广泛的讨论。过去几年某种程度上更加是倒退的。掌握中文信息最多是中国政府,第二是国内那些互联网大厂。所以,你的朋友在中文互联网上找内容,感觉完全是门外汉的做法。
这种封闭带来了信息垄断。其好处显然被美国互联网大厂也看到了。于是,过去几年里信息越来越闭塞,爬虫能去的地方也越来越少了,大量信息开始从英文互联网上消失了。这个其实成为堵塞AI后发企业的秘籍。这点上,感觉美帝在向中国学习了。
赫然 发表于 2024-10-17 23:16
咋感觉你的朋友在缘木求鱼呢。
众所周知,中文网络的信息量相当小,宽度和深度都不行。这个在几年 ...
赫大说得对啊。我朋友不是在中文网上找学习的内容,而是找反面教材。和赫大的观察是一致的。 宝特勤 发表于 2024-10-17 20:29
回晨大牛的话。
我确知美国至少有一家公司是鉴别反向信息的。他们负责AI的是我的密友。
以我大美利坚为例,Truth Social , X, Reddit和TikTok 同主流媒体的区别,让我有了一种平行时空的感觉。
回到中国,小红书抖音快手,知乎网易豆瓣,同官媒,也肯定不在一个层面上。
所以逻辑错误或者认知完全不一样都很正常,不宜轻易下结论。 AI在总结现有数据上先天性强于人类,但将AI用于开拓新领域必须小心求证。
我天天用ChatGPT改邮件和论文,但我不相信ChatGPT写的论文。 征久仁 发表于 2024-10-17 09:32
AI在总结现有数据上先天性强于人类,但将AI用于开拓新领域必须小心求证。
我天天用ChatGPT改邮件和论文, ...
AI总结现有数据能力超过人类是自然的,就像雷达、光电红外的“视觉态势感知”好于人类一样。AI的输入通道比人类多太多了,运算速度也爆棚,要刷题,人类是不能拼得过AI的。谁要是无聊到开动AI狂写诗,乾隆都要羞愧。但事实还是一样的:乾隆不是真诗人,AI也不是真诗人。 晨枫 发表于 2024-10-17 10:39
AI总结现有数据能力超过人类是自然的,就像雷达、光电红外的“视觉态势感知”好于人类一样。AI的输入通道 ...
感觉AI遇到理论瓶颈了。。。辛顿老先生害怕的超过人类的AI看来暂时还没有影子呢。
好在AI现在还在进步,等几年看看最后能落地什么。 宝特勤 发表于 2024-10-17 20:29
回晨大牛的话。
我确知美国至少有一家公司是鉴别反向信息的。他们负责AI的是我的密友。
行啊,他们高兴就好。再说他们软件能读得懂多少有高中大学水平的中文? 宝特勤 发表于 2024-10-17 20:29
回晨大牛的话。
我确知美国至少有一家公司是鉴别反向信息的。他们负责AI的是我的密友。
不知道你出于什么动机不停的阴阳攻击楼主,也许楼主在别处的罪过你?
一个整天自诩大公司高管的ID,不停在每个楼里秀你的小肚鸡肠,说怪话,整得像个怨妇似的。
劝你呀,还是集中精力cosplay忙总,深度创作傻白甜的职场小作文。那才是蓝海的网络赛道呢。
你在西西河cosplay忙总,用力过猛,已经被扒的裤衩都不剩了。又跑到爱坛碰瓷晨枫,好不容易积累了一点人设,这么快就要败光了,何苦呢! yanei 发表于 2024-10-18 01:24
行啊,他们高兴就好。再说他们软件能读得懂多少有高中大学水平的中文? ...
回yanei 坛友的话。他们软件有中国大学内容啊。我随便问了一下 ChatGPT.
晨枫 发表于 2024-10-17 23:39
AI总结现有数据能力超过人类是自然的,就像雷达、光电红外的“视觉态势感知”好于人类一样。AI的输入通道 ...
最后一句绝杀了,太牛了:lol 征久仁 发表于 2024-10-18 02:38
最后一句绝杀了,太牛了
乾隆也是真诗人,首先是真人,其次会作诗,做的水平如何不提,但起码都合格律,就是写得有点多。基本每天一首,总量相当于《全唐诗》共四万三千多首,强烈怀疑他是带着 AI 穿越的。{:191:}
乾隆诗作虽然总体水平不高,但也不乏上品的,毕竟量变还是会带来一点质变的。例如:
谁氏园林择胜开,山环抱复水瀠洄。
川横桥喜路不断,岸转船如峰自回。
意入敞亭趣有永,目游高阁望无埃。
分明层叠浅深处,欲问丹青能是哉?
还有这首:
三秋别忽尔,一晌奠酸然。
追忆居中阃,深宜称孝贤。
平生难尽述,百岁妄希延。
夏日冬之夜,远期只廿年。
这是乾隆思念亡妻所作,平铺直叙,但情深意切。如果把赋也作为散文体的诗来看的化,乾隆的《述悲赋》也是很好的。 感谢晨大翻牌子。
我是金融科技从业者,大模型领域的进化不得不长时间的持续跟进,同时也不得不面对非技术背景的人的询问。甚至是有些德高望重的前辈。
AI这个领域的发展,虽然常有一些意外,但还是跳不出唯物辩证法认识世界的基本观点。
晨大的论断,很有一点战略的味道。其实教员同志当年的实践论,矛盾论都是可以拿来理解这些现象的利器。但是国内没有这样的舆论来讲这些话。领域内的只想搞大新闻或者闷声发大财,也米有一个权威来讲讲这些战略上的东西,而用官话套话说这些又显得格格不入。
所以,舆论的阵地,如果我们不占领,就会被人占领。 孟词宗 发表于 2024-10-18 04:13
乾隆也是真诗人,首先是真人,其次会作诗,做的水平如何不提,但起码都合格律,就是写得有点多。基本每天 ...
孟老师可以移步诗梦小轩,看看俺的这篇解读http://www.aswetalk.net/bbs/forum.php?mod=viewthread&tid=160605
作为一个长期有写近体诗习惯的入门者,俺对于AI的近体诗还是有一些体会的。 孟词宗 发表于 2024-10-18 04:13
乾隆也是真诗人,首先是真人,其次会作诗,做的水平如何不提,但起码都合格律,就是写得有点多。基本每天 ...
很多字我不认识:'( 做中文专家AI系统确实是个好主意。通用AI如果是基于中文互联网确实太难了,污染得太厉害,到处是海量重复和不加甄别的信息,无效甚至有害。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