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无侦-8可空中回收
本帖最后由 晨枫 于 2024-4-25 08:10 编辑https://www.navalnews.com/wp-content/uploads/2023/04/FD5A1EAD-CF93-4AE9-BDE6-EF040F95D82E.jpeg
无侦-8高度保密,但外观是在国庆阅兵上就公开的
无侦-8从一开始就是“神秘的飞行器”。“无侦”自然是无人侦察机,这一点不保密。除了国庆阅兵上公开的外观,以及可以推断的尺寸数据,其他数据一概欠奉。一般认为,这是火箭动力的,最高速度达到M3(一说达到M5-7),升限达到50000米,但在短暂的动力段后就是滑翔飞行。由轰-6携带到空中发射后,执行任务后自主返回基地。
无侦-8的航程是个迷。从火箭动力和大气层内飞行来说,航程不可能多大,网传的8000公里可能夸张了。滑翔可以增程,但大气层外的弹道飞行还没有空气阻力呢。实际上对于相同的火箭动力和燃料量来说,加速爬升到大气层外然后弹道飞行,还是提前压平在大气层内滑翔,最终可以达到的航程相差不大。气动滑翔的基础是动能(或者用位能换来的动能),动能来自于速度,速度来自于能量,而能量是守恒的,不会因为气动滑翔而生出来额外的能量。
高抛弹道飞行和高超音速滑翔的差别是后者可以在飞行中机动,而且飞行轨迹低,既不便于对方远程预警,也有利于自己“看个真切”。
也就是说,比照弹道导弹,从无侦-8的体积和重量推算,考虑到空中发射的初始速度和高度加成,2000-3000公里级的航程才比较合理。8000公里级的弹道导弹要大多了。
https://www.eurasiantimes.com/wp-content/uploads/2024/04/Computer-generated-illustration-of-the-WZ-8-under-the-H-6-strategic-bomber.jpg
外界想象应该是这样的携带方式
https://pbs.twimg.com/media/GLh4ma6WcAAvOr8?format=jpg&name=small
近日流传的一张图似乎证实了,但无侦-8部分又似乎与国庆阅兵上的展示有所不同
无侦-8的携带和飞行状态从未有公开图片流传。近日流传出一张轰-6腹下携带一架黑色三角翼飞行器,一般认为这是无侦-8,也有人认为比无侦-8更大、机翼形状也略有不同。
在没有更清晰的图片流传之前,大家都是猜测。
有意思的是,无侦-8可能只是起点。
https://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thumb/1/19/WZ-8_at_Airshow_China_Zhuhai_2022.jpg/1200px-WZ-8_at_Airshow_China_Zhuhai_2022.jpg
https://imagepphcloud.thepaper.cn/pph/image/225/613/453.jpg
从扁平的下表面看不到进气口,推断为火箭动力
就国庆阅兵状态的无侦-8来看,没有可见的进气口,火箭动力的猜测是有根据的。
火箭动力简单、可靠、推力大,但工作时间不长,一般不宜用作飞机动力。二战末年德国Me-163是少见的已知火箭动力飞机之一,可以在短得惊人的跑道上起飞、爬升,但到达作战高度后,一次交战就差不多该返航了,否则就直接跳伞吧。
现代火箭技术容许可变推力、多次点火,可以大大延长动力飞行时间,但对于远程战略侦察来说,还是很不够。在理想情况下,火箭动力应该改为冲压动力。
如果只要求M3的话,亚燃冲压就够用了,技术难度较低。无侦-8是否有高超音速的考虑,这是坊间一直在猜测的,但那就需要超燃冲压了。中国正好在这方面世界领先。两者都可以大大延长航程,速度则是M3和M6的差别。
用轰-6携带、在空中发射解决了两个问题:
1、航程可由轰-6补充,还增加了航线和进入方向的变化
2、初始速度和高度降低了加速和爬升的燃料消耗,延长航程
但还是需要解决回收问题。返回到本土基地滑跑着陆当然是一个办法,这也是现有无侦-8的回收方式。但无侦-8的气动外形决定了着陆速度低不了,需要较长的跑道和较好的天气。出击还有突然性可以利用,返航就需要避开已知的敌人防空和空中威胁。这就限制了能用的基地。
如果能空中回收,就大大增加了返航目的地的选择,也可较灵活地避开恶劣天气的影响。
无人机空中回收一直是个难题,最早的空中回收是从卫星胶片回收开始的。早期侦察卫星用胶片照相机,每过一段时间就抛下一个密闭容器,降落伞减速,但在卫星轨迹下方空中待命的飞机或者直升机必须及时钩住伞绳,晚了就掉海里,再也找不到了。
https://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5/50/KH_film_recovery.jpg
https://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c/c3/Fairchild_C-119J_Flying_Boxcar_recovers_CORONA_Capsule_1960_USAF_040314-O-9999R-001.jpg
https://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6/6d/Genesis_retrieval.jpg
这些都是空中回收的早期实例
随着无人机的发展,美国DARPA开始研究无人机的空中回收问题。正好,空中加油发展了几十年了,有大量研发和使用经验可以借鉴,X-61 Gremlin就是为这个目的研制的研究机。
https://www.ainonline.com/cdn-cgi/image/width=1200,format=webp,quality=95/https://backend.ainonline.com/sites/default/files/styles/fpsc_1200x630/public/uploads/2021/11/gremlin-deployment-619.jpg?h=8c4283cf&itok=joqjllBJ
从C-130的尾门伸出回收吊架
https://defbrief.com/wp-content/uploads/2021/11/DARPA-finally-manages-to-recover-air-launched-UAV-in-fourth-Gremlins-test1.jpg
吊架下有吊索和对接探头
https://defbrief.com/wp-content/uploads/2021/11/DARPA-finally-manages-to-recover-air-launched-UAV-in-fourth-Gremlins-test.jpg
无人机像软管加油一样自主对接上回收探头,关闭发动机,后面的事情就简单了
无侦-8比X-61大得多,但基本回收技术还是可以借鉴的。
无侦-8的低速操控不好,对跑道降落的长度要求较高,但回收飞机和空中对接时的飞行速度还是大大高于着陆速度的,有利于避开无侦-8的低速操控问题。
更加彻底的解决办法是增加一台小型涡扇发动机,用于返航和回收作业,俄罗斯Kh-55巡航导弹的发动机布置可以借鉴。
https://www.ausairpower.net/VVS/000-Kh-55-bay-1S.jpg
Kh-55在待发状态
https://en.defence-ua.com/media/illustration/articles/41864516f68d3a8f.jpg
Kh-55在飞行状态,可见弹尾的小涡扇已经弹出
Kh-55的小涡扇在储存状态下是收入弹尾的,发射后弹出。与“战斧”那样固定在弹体内的设计相比,在巡航时改善发动机的进气条件,也简化进气道设计,但增加弹出机构,也留下弹尾无用空间。
对于无侦-8改进型来说,小涡扇在任务段巡航的时候不弹出,降低阻力,只有在返航时用于增程和减速飞行时才弹出。一旦飞起来,推力要求并不高,小推力涡扇就够用了。以波音737为例,最大巡航推力只有最大起飞推力的20-30%,减速巡航的推力要求更低。
较低的速度可以达到很大的续航时间,而且可以等滑翔减速到较低速度再弹出,最大限度利用高速段的动能,大大增加返航航程,提高使用灵活性。对于无侦-8的任务来说,出击要急如星火,返航就不那么心急火燎了,把高速段的航程留给出击和任务段显然更有利。
较低的巡航速度也有利于最终的空中回收。
这样的改进有望在重量增加不大的情况下,大大增加航程。比如说,出击航程就达到2000公里以上,返航可以绕道,再加3000公里做得到,增加生存力。
还有一个额外的好处:这使得空中加油成为可能。无人机最适合通过空中加油延长航程和留空时间,因为摆脱了飞行员的生理限制。但火箭动力是没法空中加油的。小推力涡扇的速度大大降低,可以空中回收,空中加油当然不在话下。无侦-8不大,空中加油不需要多大的燃油转移量,如果和隐身的中心加油机配合,那就是深入大洋的绝配。
另一个思路:如果空中回收成熟,索性取消起落架和相关的机体加强,节约重量。这也增加航程。
在低轨道卫星和HALE无人机的年代,高空高速侦察机依然有大用。卫星变轨不易,过顶周期可预测性强,容易受到反侦察手段的蒙骗。HALE无人机可持续观察,但需要在较大的斜距上,否则生存力无法保证,也因此观察角度可能不利。
直接过顶的高空高速侦察机还是最直接、清晰,时效也好。美国SR-71退役后,一直惋惜。在大国竞争再起的年代,现在在张罗SR-72,就是这个道理。
会有这样的无侦-8改进型吗?很期待呢。 如果根据兔子的作风猜测,月饼的那架误诊8很可能是现在已经淘汰,甚至月饼的时候已经准备淘汰也不新鲜。
所以六爷挂的这架大概率为后续型号的误诊8而不是什么其它。 本帖最后由 五月 于 2024-4-25 17:27 编辑
也可能不回收呗。
算下来无侦身上的东西都不是很贵的东西。一枚小火箭,两个翅膀,几个雷达加镜头,一套控制系统,一套卫星天线,一套作动系统。没了。着陆架系统都省了。
就是个火箭+翅膀的大疆。撑死了一两百万万一架,跟一两枚远程火箭弹差不多。想多干点活儿也可以,挂个专用的保型高爆炸弹。
一次性无侦的好处是我可以侦察、骚扰你的深远纵深的军事部署。你的海上航母编队我也可以过去看一眼。你的航母在港口维修我也可以飞过去看几眼。就问你怕不怕。
{:188:} 本帖最后由 gnomegordon 于 2024-4-25 21:52 编辑
无侦-8估计就是对抗航母设计的,高烈度战争下的侦察机。这样的使用场景是不会有机会回收的。速度>三马赫,火箭发动机,无人驾驶,很适合这样的场景。 五月 发表于 2024-4-25 17:22
也可能不回收呗。
算下来无侦身上的东西都不是很贵的东西。一枚小火箭,两个翅膀,几个雷达加镜头,一套控 ...
无侦有轮子,可以降落的。如果不回来,有没有一种可能,由于对方的干扰,无线传递情报成为不可能,就需要落地以取得情报? 鳕鱼邪恶 发表于 2024-4-25 22:21
无侦有轮子,可以降落的。如果不回来,有没有一种可能,由于对方的干扰,无线传递情报成为不可能,就需要 ...
起飞的轮子跟降落的轮子不一样。轮子起飞后抛弃这种模式也很多。当然,轮子这个事情没有确凿的证据。
无侦这种飞行器跟卫星的通信是无法实质干扰的。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