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rdon 发表于 2012-8-4 10:45:48

本帖最后由 gordon 于 2012-8-4 11:10 编辑

晨枫 发表于 2012-8-3 21:34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军舰的吨位和武备之比例是有一定的道理的,比例高基本上一定是适航性下降的结果。意大利军舰设计这个比例 ...

"西北风"级护卫舰的适航性问题

从适航性来说,长宽比较大(达到了9.5:1),与其相比,美伯克级驱逐舰长宽比7.9,宽度20米.

舰艇长宽比比较大,舰艇造的不宽的原因,主要就是动力系统受限制,动力不足,但要保证军舰能有符合战术要求的航速(主要是最高航速),只好把船造的窄一些,长宽比大一些,这样航行阻力就会小一些。

也想把舰造的宽些,长宽比小些啊,这样适航性,舒适性都能提高,对武器的安装也有好处,适合远洋航行,但是没有条件啊。

其主要活动海域是地中海,这里很少有大西洋那种巨浪滔天的海况,所以适航性差一般算不上什么缺陷。

相反,该级舰高速性良好的特点却使其能在地中海这种相对平静的海域发挥重要作用(高速性能对快速赶赴战区、占领武器射击阵位和追逐高速航行的敌方潜艇很有利)。

西北风级舰的舰体及甲板均采用高强度钢板焊接而成,但上层建筑和桅杆采用了铝合金材料。这种大量应用铝合金材料的造舰方法在80年代以前的西方国家海军中很普遍,主要原因在于铝合金材料质轻,既可减轻舰体重量,降低舰艇重心高度,又可提高舰艇的航行稳定性。但1982年的马岛海战表明铝合金材料耐高温性差,易燃烧,对舰艇生存十分不利,所以马岛海战后,美、英、日等国的水面舰艇一律抛弃了铝合金,采用全钢结构。然后对当时的“西北风”级来说,马岛海战的经验来的有点晚——大部分已经建成或下水,剩下的2艘也即将动工,如果这时再修改设计,那麻烦可就大量,于是还按照原设计建成得了。

由此,“西北风”级在生存能力上弱于其后出现的西方新一代护卫舰。

总体感觉,这型船像一艘梭鱼,重心应该还是比较低的。再加上舰体两侧下方各设有一个固定式减摇鳍,适航性还行,就是经不起大风大浪的纵摇横摇罢了(有点像独木舟的感觉)。

如果南海的风浪比较大的话,它买这型船的目的就不是为了当护卫舰,也不是为了反潜,而是为了当快艇,小艇装大炮嘛,把我们这一招学来了。


    “新美国安全中心”为菲军建设提出的“精准建议”是:配备4个中队48架美国洛克希德-丁马公司生产的升级版F-16战斗机,4艘至6艘俄制小型潜艇,以及武器装备更强大的护卫舰和海岸巡逻艇。

飞、潜、快嘛,其实近海防御我觉得还行,要是实在看不下去了,你就派“飞豹”过去把它炸了得了,呵呵。

“西北风级”是一型反潜为主的护卫舰,反舰能力居于次要位置,防空能力较弱,防空是点防空。

晨枫 发表于 2012-8-4 10:58:59

gordon 发表于 2012-8-3 20:45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西北风"级护卫舰的适航性问题

从适航性来说,长宽比较大(达到了9.5:1),与其相比,美伯克级驱逐舰长 ...

长宽比还不是最糟的,“伯克”级长宽比小于常规用作基准有点苛刻了。“西北风”的问题在于干舷低和舰桥高,和同时代的英国22级、23级比较一下就可以看出适航性的差别了。

http://www.globalsecurity.org/military/world/europe/images/Type22-Sheffield-988206403f.jpg
英国22级

http://ic2.pbase.com/o6/83/769083/1/93651918.Zj8GcMCC.EsperoMaestraleClass01.jpg
意大利“西北风”级

gordon 发表于 2012-8-4 11:21:07

晨枫 发表于 2012-8-4 10:58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长宽比还不是最糟的,“伯克”级长宽比小于常规用作基准有点苛刻了。“西北风”的问题在于干舷低和舰桥高 ...

干舷低呢?一个浪来了以后全给你淹没了,这是一个缺点。

舰桥高会导致战舰的重心偏高,在风浪中摇摆过大,会影响武器的精确射击,舰桥高会重心上移,造成军舰在大风浪中摇摆度加大,达到一定程度就有翻覆的危险.

但是意大利海军采用了先进的铝合金设计,重心并不高。

舰桥高还有一个很大的影响,那就是导致舰桥的防护力变弱。

在大舰巨炮主义时代,装甲防护力是衡量战舰战斗力的标准之一。如果舰桥过高则很难进行防护。

舰桥是战舰的指挥核心所在,一旦被敌火力命中后果极为严重。

在二战中日本装备的早期战列舰的舰桥都设计得比较高。这在雷达还没有应用于海战,海战主要靠肉眼观测的时代,可以获得较好的观测视角。但同期的其他海军强国都较少采用这个做法。

综上所述,意大利海军通过甲板引进海水,即使舰桥被命中着火,也可以用甲板上的水救火,这是一款非常成功的设计,达到了水火相济,平衡阴阳的效果。

晨枫 发表于 2012-8-4 11:32:48

gordon 发表于 2012-8-3 21:21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干舷低呢?一个浪来了以后全给你淹没了,这是一个缺点。

舰桥高会导致战舰的重心偏高,在风浪中摇摆过大 ...

干舷高,水密舱也高,储备浮力大,回正力矩大,所以适航性好。浪打上来已经不是大问题了。不过你的让浪打上来自然灭火倒是一个创举,需要在敌人射击和风浪之间协调好啊。

22级是全铝的。

shenjq 发表于 2012-8-5 10:30:48

横渡大江俺老驴 发表于 2012-8-3 13:58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我没踢

怎么老冤枉我

忘了?可以再补一下嘛!

shenjq 发表于 2012-8-5 10:32:30

晨池 发表于 2012-8-3 15:51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我觉得吧,阿萨德是不是真的对平民开火,从来都不是一个问题。
现在确实他有理由可以放开手脚,但是他真的 ...

在这种形式下,只能放手一搏,学老毛就好了,指望大国,渣都没有

猫元帅 发表于 2012-8-5 19:22:30

西北风哦,当年还做过这船的模型呢。那时候把这船和咱们的护卫舰放一块儿真有老套筒和黄油枪的感觉啊。

西北风和法国的花月差不多,都是类似于巡逻舰。最适合的使用地点是太平洋的群岛国家。

MacArthur 发表于 2012-8-7 04:07:10

唉,指望意大利的军舰设计,就好比引进中国足球教练一样 -- 找错人了啊。。。
{:215:}

索伦 发表于 2014-9-7 22:36:36

MacArthur 发表于 2012-8-7 04:07
唉,指望意大利的军舰设计,就好比引进中国足球教练一样 -- 找错人了啊。。。
...

哈,这个比喻好,一语中的{:1_1:}
小钱钱,使劲花吧!

我是西物 发表于 2014-9-7 23:57:30

菲律宾空军貌似只有几架螺旋桨飞机,对海攻击能力无限接近于零。菲律宾的海军航空兵?等下辈子吧

tanis 发表于 2014-9-8 04:20:10

看了半天总觉得哪里不对。。。尤其是第二条第三条。。。后来才发现是老新闻~~~
页: 1 [2]
查看完整版本: 军事新闻三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