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突破中等收入陷阱不是梦
本帖最后由 晨枫 于 2022-9-1 10:05 编辑不知不觉中,中国已经成为中等发达国家了。记得三十多年前,一个尼日利亚留学生羡慕中国,我还很惊讶:世界上还有比中国更穷的地方?当然是有的,但可能是《河殇》看多了,那个时代对中国以外(其实也包括以内)的认知很局限,中国是个穷国更是成为根深蒂固的认知,一切“中国竟然不是世界上最穷的”都是颠覆性的认知。
今天“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才是颠覆性的认知。疫情几年来,曾经人满为患的中国游客很使得各国旅游业怀念,南方高温大旱造成电力紧缺使得上海外滩熄灭了闻名的不夜灯火,星星点点的灯火依然迷人,少了几分喧闹,多了几分沉稳,但上海外滩灯火是世界上最辉煌的城市水景已经成为理所应当的。
但中国经济发展也确实在放慢步伐。这里面有疫情的影响,也有结构性的影响。出口发展的大航海时代过去了,中国制造的日不落帝国实际上已经形成。房地产作为多年来的龙头,有尾大不掉的危险,居民负债率和城乡空房率也已经很高。
中国能突破中等收入陷阱吗?能。但不是靠赌咒发誓,更不是靠“信仰”。同时,中国要突破中等收入陷阱,不能走老路了。但是新路在哪里?在科技。
国家统计局发布消息,2021年与2020年相比,中国R&D开支增加14%,达到27900亿人民币,折合4410亿美元。其中基础理论研究占比从6.0%提高到6.5%,达到1820亿人民币,折合24亿美元。2020年美国R&D开支为7080亿美元,没有2021年数据。
近年来,中国对基础理论研究的倾斜在加强。2020年的基础理论研究投资相比于2019年,已经提高了9.8%。要求在2025年,达到基础理论研究投资占R&D的比例达到8%。R&D的整体投入更是在不断加强,在206-21年间,中国R&D投资每年平均增长12.3%,同期美国为7.8%,韩国7.6%。
然而,中国R&D投资占GDP还只有2.44%,在世界上占第13位。以色列第一,高达5.4%;韩国第二,4.8%;瑞典第三,3.5%。不过就总量而言,据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计算,美国和中国的R&D投资分别占世界28%和22%;据科技出版界权威Elsevier计算,美中各自产出约占世界20%的科研成果。这就是人均大法的威力了。
当然,增加R&D投资只能是“大头为利益,小头为公益”,否则这是难以为继的。怎样把R&D与利益挂钩呢?
以色列R&D有浓重的军工色彩,以色列的军费开支占GDP的比重名列世界前茅,军工科研与军工美元直接挂钩。韩国经济的主力是汽车、造船和ICT,韩国汽车和造船都在向高端转移,研发比重本来就大。ICT则是传统的重研发行业,研发开支占比从来就是异乎寻常地高。韩国很高的R&D投资与GDP的比例是靠这些高盈利产业支撑的。
中国制造业正在向质量转移,这是长期的、结构性的。但在短期内,可能很快有一大推动。
根据集微咨询(JW Insights),中国大陆现有23座12英寸晶圆厂,总计产能104.2万片/月,总规划产能则是156.5万片/月,依然有扩产空间。这23座晶圆厂里,有15座是在过去5年内投产的,其中包括4座外资。到2024年,还将新增25座12英寸晶圆厂,其中6条在2022年底前投产(其中2座在上海的有可能因为疫情影响而延迟到2023年投产),新增产能160万片/月。届时中国大陆12英寸晶圆总产能将达276.3万片/月,比目标增加165.1%。
这些新增产能对世界芯片市场的压力是一个问题,但对中国国内经济的影响更大。2021年,中国芯片进口已达4400亿美元,大大超过石油、天然气进口的3100亿美元。现在中国芯片自给率只有26.6%,汽车芯片更低,只有5%。
2015年时,中国提出“中国制造2025”,要求芯片自给率达到70%,这个目标依然任重道远。然而即使国产芯片在近期能替代进口芯片的一半,那也是每年对经济内循环注入2200亿美元,还将随着芯片制造和芯片应用的发展继续扩大。这是非常显著的拉动,是可持续的,而且不是借债发展。
这也将是以R&D拉动的下一步经济增长的物质基础,在芯片制造和芯片应用各方面全面开花。
当前和近期投产的芯片厂依然以成熟工艺为主,这依然有巨大的市场和可观的利润。但这也成为芯片制造向先进制程升级的压力和动力,还是更高的起点。
R&D投资不能太急功近利,但也需要大量产生短线收益,否则是难以长期维持高强度的。芯片制造本身就是巨大的升级商机,新增的应用空间衍生出更大的商机。这才是中国R&D投资扩张的鸡与蛋。
科技是生产力。中国R&D占GDP的比例不仅低于韩国的4.8%,也低于美国的3.39%(2020年,2021年因为疫情,估计降低到3.0%)。中国的科研产出已经与美国相当,投入尚不及美国。但考虑到人员和勤杂开支与生活水平相关,中国R&D投资的含金量高于美国,实际上等效投资总量已经相当接近了。
韩国R&D投资占GDP的4.8%。中国具体到地区,北京的R&D投资占当地GDP的6.5%,上海也达4.2%,实际上也相当高了。当然,韩国要是只看首尔,可能更高。不管怎么说,中国R&D投资还有很大的增长空间。如果中国R&D投资全国水平达到韩国水平,中国R&D投资立刻超过美国,加上更高的含金量,科技存量上赶上美国不是梦,在增量方面已经赶上了。
这意味着中国工人的劳动生产率可望有显著提高。这才是突破中等收入陷阱的坚实基础。如果中国劳动生产率达到韩国的水平,中国GDP已经2.5倍于美国了。水涨船高,这提供更加雄厚的R&D投资环境。用韩国作为基准,是因为这是比较容易实现的“小目标”。突破中等收入陷阱后,再进一步实现更大的目标。作为比照,中国人均GDP刚过10000美元,韩国约31000美元,英国、日本约40000美元,德国45000美元,美国63000美元。
中国突破中等收入陷阱不是梦,芯片在眼下是中国发展的瓶颈,但很可能变成起跳板。 十四人口全部进入高收入是不可能的,有八亿达到欧洲水平就已经是人类史上的奇迹了。美国肯尼迪时代,多数州还都属于贫困带。 三力思 发表于 2022-8-31 21:30
十四人口全部进入高收入是不可能的,有八亿达到欧洲水平就已经是人类史上的奇迹了。美国肯尼迪时代,多数州 ...
“欧洲水平”也不是划一的。德国人均GDP近46000美元级,英国40000美元,意大利近32000美元,波兰15600美元。韩国31500美元。欧盟平均约33000美元。
要中国“有八亿达到欧洲水平”,是达到欧洲什么水平?
中国现在刚过10000美元,也有说达到12000美元的。要达到韩国水平,与欧盟平均水平也差不多了。如果8亿达到欧洲水平,算人均30000美元,其余4亿为一半(15000美元),总平均约23500美元,约相当于葡萄牙、爱沙尼亚的水平。
我去过葡萄牙、爱沙尼亚,我觉得中国人均达到这个人均不需要太长的时间,而且这是过渡阶段,这是最不稳定的收入段。看世界各国人均GDP,要么20000美元以下,要么40000美元以上,中间还真是中等收入陷阱,跨过去了就往上走,跨不过去就跌下来。 晨大属于乐观主义,{:190:}
我们在国内的要按照晨大的指示,玩命工作来实现晨大的设想,{:191:}
但中国体量太大,土共还是要主张共同富裕的,所以有相当一部分人收入水平媲美欧美时,土共也要避免极端两极分化,目前国内经济下行,一方面疫情因素,坦率说还有很多资源用来扶贫和转移支付,这当然没错,但公平与效率往往是一对矛盾,中国各级政府和老百姓的债务负担并不轻松。
所以,可能出现几个情况的综合,一是中国经济继续往上爬,但速度降下来;二是14亿人要进一步提升生活水平,对不起,欧美你们的实际生活水平得降下来。 晨枫 发表于 2022-9-1 11:54
“欧洲水平”也不是划一的。德国人均GDP近46000美元级,英国40000美元,意大利近32000美元,波兰15600美 ...
中国会有地域收入倾斜是很正常的。 沿海对外贸易省可以达到3-40000美元,二线逐渐下滑到2-30000,五六线到15000,再往下就是需要收入补贴的贫困县可能拉升到10000左右。低保线维持在3,4000就算社会主义福利了。 最近听了堂某位学界大牛的讲座,里面四句话记忆深刻:
新兴科技产业源自于核心技术突破
核心技术突破来自于原始科学发展
核心技术创新和原始科学发展都来自顶尖一流学者
顶尖一流学者往往聚集于一流大学及其附属科研院所。
前路漫漫啊! “记得三十多年前,一个尼日利亚留学生羡慕中国,我还很惊讶:世界上还有比中国更穷的地方?”
---有人要么是故意把自己往年轻了说,要么就是39.5年前,要么再次不识数{:226:}
我是不相信司机同志在91年会为此惊讶 很多来源于比较,如果中国不能坑里爬出去,就会想办法把上面的拉到坑里来。{:187:} 老财迷 发表于 2022-9-1 07:48
“记得三十多年前,一个尼日利亚留学生羡慕中国,我还很惊讶:世界上还有比中国更穷的地方?”
---有人要么 ...
确实是30多年前,应该是89年,他在哪个楼的楼下说这话的场景我都记得,因为i太震惊了。
他还说,你们中国人很厉害。别看现在跟人讨水喝,几十年后人人都得跟你们买水喝。
非常睿智的尼日利亚博士生。我是被他震得外焦里嫩。当年我绝对没有这样的认知,认识的人有从广东移民到哥斯达黎加再转道加拿大的,除了觉得绕点道,觉得很正常:哪里都比中国发达啊。 testjhy 发表于 2022-9-1 06:03
晨大属于乐观主义,
我们在国内的要按照晨大的指示,玩命工作来实现晨大的设想,
共同富裕也是有一个分布的,肯定一些人更加富裕一些,另一些人相对不富裕。只能希望中值高一点,分布窄一点、钝平一点。
中国的共同富裕可能不会像西方一样,主要通过“把贫穷养起来”,而是“不许躺平”。其实已经在做了。从自发、半自发开始,但能自发的大概都自发得差不多了,剩下的“他们”就是想躺平,怎么办?这才是问题。
“把欧美拉下来”已经在做了,原料和能源涨价通过出口转移出去,就是这个。以前中国都是内部消化的,现在不干了。 三力思 发表于 2022-9-1 06:21
中国会有地域收入倾斜是很正常的。 沿海对外贸易省可以达到3-40000美元,二线逐渐下滑到2-30000,五六线 ...
这个目标我认为15-20年内应该能够实现,而且是按照现在的币值。沿海省人口密集,大概占60%以上?二线、三线再加上30%?四线以上估计不超过10%?这个分布还是可以的。 smileREGENT 发表于 2022-9-1 06:58
最近听了堂某位学界大牛的讲座,里面四句话记忆深刻:
新兴科技产业源自于核心技术突破
这是在从现象上归纳,而不是从本质上推断。或者说,只是充分条件,不是必要条件。
比如说,牛津、剑桥牛了几百年,并没有聚集起新兴科技产业。在工业革命时代没有,现在也没有。
在美国之外,也没有硅谷、波士顿走廊这样的现象。 晨枫 发表于 2022-9-1 11:54
“欧洲水平”也不是划一的。德国人均GDP近46000美元级,英国40000美元,意大利近32000美元,波兰15600美 ...
“其余4亿”,应是“其余6亿”
那个总平均约23500美元,居然是对的{:190:} 晨枫 发表于 2022-9-1 22:05
确实是30多年前,应该是89年,他在哪个楼的楼下说这话的场景我都记得,因为i太震惊了。
他还说,你们中 ...
理解你说的了。
但原文里的世界上还有比中国更穷的地方?
应该是很长时间都有吧,到89年好歹还是改开10年了。不过那时间点确实很混乱,我还小还跟着同学上街来着
---
主帖里别字太多,有些影响阅读了。
这和--折合
做--座
老财迷 发表于 2022-9-1 08:40
“其余4亿”,应是“其余6亿”
那个总平均约23500美元,居然是对的
因为是按照“其余6亿”算的,故意写个“其余4亿”,考考你{:221:}
算对了,写错了。 老财迷 发表于 2022-9-1 08:53
理解你说的了。
但原文里的世界上还有比中国更穷的地方?
应该是很长时间都有吧,到89年好歹还是改开10年 ...
大概“河殇”看多了,那时真不觉得还有地方比中国更穷。 梦是好梦,只是要美梦成真,尚需要很长的时间。这中间,说不定战争都会降临。 晨枫 发表于 2022-9-1 22:29
这是在从现象上归纳,而不是从本质上推断。或者说,只是充分条件,不是必要条件。
比如说,牛津、剑桥牛 ...
补充和纠正一下上面若干帖子的细节:
人均GDP方面,根据2021年数据日本和韩国、台湾现在是同一梯队了,日本下滑到39000美元,韩国34000美元,台湾33000美元。随着日本汽车业的市场份额步步丢失,被韩国人均GDP超过是大概率事件。
欧洲内部穷国也是一堆,波兰跟中国GDP接近,罗马尼亚不如中国,什么葡萄牙、希腊、克罗地亚之外的前南斯拉夫国家,人民收入、工业水平、基础设施都是发展中国家的样子。
剑桥也有个科技园叫“硅沼”,里面科技公司不少,可惜大多是小公司。剑桥的科研还是很厉害的,但是成不了硅谷是因为欧洲没有统一大市场,以及欧洲的风险投资要比美国保守很多,因此小科技公司很难快速扩张直到成为美国那样的科技巨头。欧洲的风险投资要比美国保守很多其实也是因为欧洲没有统一大市场,虽然有欧盟和欧元区,可是各国毕竟语言文化千差万别,况且欧洲高税收、劳工休假时间长工作时间短不愿加班,公司要扩张的时间成本和难度比美国中国高太多了,因此大多数创业公司都长不大,活了十几年还是小公司。
三力思 发表于 2022-9-1 20:21
中国会有地域收入倾斜是很正常的。 沿海对外贸易省可以达到3-40000美元,二线逐渐下滑到2-30000,五六线 ...
你这个区分差不多,斯基还是太乐观了点(虽然可以靠转移分配把收入找补拉平一下,不过GDP就是实打实的)
全国293个地级市,这是前96+4个直辖市的人均。
人均17万以上的差不多加起来1亿人了,这个就高出排名100的沈阳1倍多。
三力思 发表于 2022-9-1 20:21
中国会有地域收入倾斜是很正常的。 沿海对外贸易省可以达到3-40000美元,二线逐渐下滑到2-30000,五六线 ...
看了一眼俺们扶栏最高到最低就是4倍了。
省会长沙15%人口,金融资源占了40%,贡献了30%GDP。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