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dy 发表于 2022-3-14 07:20:17

indy 发表于 2022-3-13 18:10
俄羅斯坦克在馬里屋波爾朝公寓開火

我之前就說了,一旦你把戰鬥人員撤入城市,最終就是這個狀態,不會有第 ...

未來台灣的打法,就跟烏克蘭是一樣的,因為老師是同一批人。這跟你去教召幾天沒有關係。

守一座城市,就是守到人死得差不多了,答案就揭曉了。烏克蘭阿嬤去受訓,財經網美打手槍,也不會讓一座城市變得比較耐摧殘。

除非你搬得動天花板的水泥塊,否則打到最後,就是人死光跟建築物都炸光。

這就是戰爭。


這才是我認識的戰爭
給予平等而隨機的死亡

一開始有水有電還有網路,我都以為烏克蘭在度假


美國是不是太久沒有和大國真正硬碰硬了…
如果對手是小國,輔以經濟戰,用時間的確可以將對方生生拖垮
但對俄或中這樣的大國……效果極其有限吧…
最後只是淪為場邊觀眾的末日狂歡party而已…

indy 发表于 2022-3-14 07:20:33

俄羅斯的無人機正常運轉中。

【俄无人机视角:一群乌克兰士兵往仓库里搬弹药,刚搬完就被俄军炮兵打了个正着-哔哩哔哩】 https://b23.tv/fEzCNcK

indy 发表于 2022-3-14 07:21:27

俄烏戰爭開打以來,臺灣官方與大多數民意都是站隊美國,完全支持烏克蘭。
可是自從1991年烏克蘭獨立以來一直都秉持一個中國政策,在軍武領域不斷進行技術轉移,不止出售自己的航母幫助大陸遼寧號建軍,至今依然有上千烏克蘭專家在大陸境內襄助中國各式尖端武器的研發工作,並且參與中國一帶一路全球經濟計劃合作,是個最高標準的中共同路人。這群今天還走上街頭力主支持烏克蘭的腦殘人士,怎麽會發神經病去支持一個自己認定最大威脅國家的同路人呢?

所以又再次證明,臺灣民進黨政府只是個毫無宏觀戰略獨立思考主體性的美國附庸跟屁從。

indy 发表于 2022-3-14 08:47:44

聽說最近台灣專家不分藍綠,一致認定北京「尷尬了」、「膽戰心驚」……

#快訊 3月13日晚間中國大陸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宣布:

經中美雙方商定,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央外事工作委員會辦公室主任楊潔篪將於3月14日在義大利羅馬同美國總統國家安全事務助理蘇利文舉行會晤,就中美關係以及 #共同關心的國際和地區問題 交換意見。

indy 发表于 2022-3-14 09:43:19

Facebook关闭了意大利的欧洲议会议员弗朗西斯卡·多纳托的页面,原因:她在欧洲议会投票反对针对俄罗斯制裁。

indy 发表于 2022-3-14 09:45:16

俄羅斯永不為奴

“制裁不是我們的決定。制裁被那些像美國這樣的人所接受,並且,讓我們直接說吧,其僕從們希望對俄羅斯施壓,讓我們的經濟和普通俄羅斯人處於非常困難的境地。並以此作為對其主權政治決定的懲罰。因此,制裁作為對我們施壓的工具,首先是非法的,其次是行不通的。”

- 俄羅斯副外長謝爾蓋•韋爾希寧

indy 发表于 2022-3-14 10:13:18

【千萬別抬頭】

遠在頓巴斯的博內爾可能不知道,她已經成了「中共同路人」……

不過在西方和台灣「主流媒體」的語境裡,既然烏克蘭戰無不勝,又有「基輔之鬼」保駕護航,還有「醃黃瓜」神功護體,莫斯科都慘敗到「不得不」跟烏克蘭談判了,普京也失智重病,一部紀錄片有什麼好「洗腦」的呢?

台灣「主流媒體」認證,大家千萬別看!

《頓巴斯》紀錄片:https://m.bilibili.com/video/BV1Z3411V727

---
【西方不告訴我們的殘酷戰火與流離失所】
https://www.facebook.com/fyviewpoint/posts/343919614412656

【我在牆外,無路可走】
https://www.facebook.com/fyviewpoint/posts/340799368058014

indy 发表于 2022-3-14 11:34:36

"美國記者在基輔近郊遭俄軍槍殺 多國政要表示譴責。"
我們首先看看RFI 的報導:
"美國記者阿雷東多(Juan Arredondo)與雷諾一起旅行時,兩人都遭到槍擊,雖然雷諾被打死,但阿雷東多的腰部中彈,受了傷,被送入醫院救治。
阿雷東多隨後在醫院接受採訪表示,他們二人當時正在伊爾平的一座橋邊用視頻記錄逃離當地的難民,隨後有一人開車表示願意搭載他倆去附近的另一座橋邊繼續拍攝。當他們所乘坐的汽車將通過一個俄軍檢查站時,遭到了槍擊。司機隨後掉頭,期間仍遭到俄軍的不斷射擊,雷諾頸部中彈後被留在了當地。在槍擊事件發生後,伊爾平市市長周日表示,記者將被拒絕進入該市:“以挽救他們和我們的保衛者的生命”。"
這裡有一個很有趣的問題,目前伊爾平尚未被俄軍佔領(所以記者才能拍攝逃離當地的難民),那麼這個"俄軍檢查站"是如何設立在一個尚未佔領的地方?
難民要逃離的方向,應該是遠離戰火地方,又怎麼會撞向隨時可能爆發衝突的另一座橋呢?
"遭到俄軍開火"的說法,最早是伊爾平當地的警察說的,那麼開槍的真的是俄軍嗎?

indy 发表于 2022-3-14 11:37:13

indy 发表于 2022-3-13 22:34
"美國記者在基輔近郊遭俄軍槍殺 多國政要表示譴責。"
我們首先看看RFI 的報導:
"美國記者阿雷東多(Juan Ar ...

我记得最初版报道说的还是误闯乌军检查站被射杀,没几个小时就变成俄军检查站了

在烏克蘭的控制區被殺,也只能丟給俄軍揹鍋了。

反正多數人只信主流媒體的假新聞

看採訪是說在進伊爾平前的橋 座標約50.489729, 30.261072 這邊不可能會有俄軍吧

他們說有,就是有!

indy 发表于 2022-3-14 11:54:43

indy 发表于 2022-3-13 22:34
"美國記者在基輔近郊遭俄軍槍殺 多國政要表示譴責。"
我們首先看看RFI 的報導:
"美國記者阿雷東多(Juan Ar ...

雖然這是一個黑暗的時代,是對與錯是與非不再重要的時代,是媒體以造謠說謊為榮的時代,但是我們不能放棄對於光的追尋,因為我們不是生活在陰暗下水道的老鼠,也不是在地底蠕動著翻找排泄物的昆蟲。

===============
2017.3.14

三月十四日 亞伯特.愛因斯坦的生日

愛因斯坦曾經在《我的世界觀》一文中說:

「我們所能擁有的最美好的經驗是奧秘的經驗。它是堅守在真正藝術和真正科學發源地上的基本情感。

就是這樣奧秘的經驗,雖然摻雜著恐懼..但它也產生了宗教。

我們認識到有某種為我們所不能洞察的東西存在,感覺到那種只能以其最原始的形式接近我們的心靈的最深奧的理性和最燦爛的美。

正是這種認識和這種情感構成了真正的宗教感情;在這個意義上,而且也只是在這個意義上,我才是一個具有深摯的宗教感情的人。

我無法想像存在這樣一個上帝,它會對自己的創造物加以賞罰,會具有我們在自己身上所體驗到的那種意志。

我不能也不願去想像一個人在肉體死亡以後還會繼續活著;讓那些脆弱的靈魂,由於恐懼或者由於可笑的唯我論,去拿這種思想當寶貝吧!

我自己只求滿足於生命永恆的奧秘,滿足於覺察現存世界的神奇結構,窺見它的一鱗半爪,並且以誠摯的努力去領悟在自然界中顯示出來的那個理性的一部分,倘若真能如此,即使只領悟其極小的一部分,我也就心滿意足了。」

《愛因斯坦文集》第3卷第43頁, 商務印書館,1977年

indy 发表于 2022-3-14 12:53:25

那么问题来了,常规武器比俄军先进得多的解放军,拿下TW要多久?

indy 发表于 2022-3-14 12:57:09

英吉利盎格魯撒克遜人的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飲
截至目前為止烏克蘭難民高達二百五十萬英國迄今只允許一千名烏克蘭難民而且需要有親可依才能被核准
西方媒體稱之為『可恥的國家』

opensrc 发表于 2022-3-14 19:41:17

indy 发表于 2022-3-13 13:40
歐盟禁止俄羅斯飛機使用領空,作為回應,俄羅斯也宣布禁止歐盟國家飛機使用俄羅斯領空。

於是...


机场还得收飞机管理费呢:lol

indy 发表于 2022-3-14 20:57:30

感謝英國丞相送箭...

俄羅斯武裝部隊將一大批因烏軍逃走而繳獲的完整西方援助武器,轉交給頓涅次克跟盧甘斯克民兵,補充他們的火力。

並由"俄羅斯"教官,教導他們如何使用...

indy 发表于 2022-3-14 21:33:16

我很不想討論台灣的國防新聞,但是這個失事的頻率,我想我以後要對印度空軍充滿敬意了。

道、天、地、將、法...

我們的對手是解放軍,不是海龍王。

indy 发表于 2022-3-14 21:35:09

一架俄羅斯的Su-25 攻擊機,在遭遇地面的刺針飛彈攻擊後,依然飛回機場安全落地。

在執行戰鬥任務這一編隊二架Su-25攻擊機,遭到便攜式防空系統導彈反擊,其中第二架被一枚來自地面的導彈擊中。受損的Su-25 飛機的飛行員評估情況後決定關閉受損發動機不選擇跳傘棄機。

編隊的長機飛行員丹尼斯·利特維諾夫中校重建了整個事發的經過。

遭遇防空飛彈襲擊時,第一架Su-25 發射熱焰彈躲過了第一枚飛彈的攻擊,而後丹尼斯·利特維諾目視到第二枚飛彈發射,他意識到第一架飛機可能無法躲過第二次攻擊,於是他用自己的飛機朝向刺針飛彈的路徑掩護僚機。

在著陸過程中,受損的 Su-25 的飛行員報告飛機的控制和警告系統出現故障,但飛行員依然按照塔台的指令安全著陸。

由於飛行員丹尼斯·利特維諾夫(Denis Litvinov)的冷靜和嫻熟的判斷,他挽救了他的朋友和戰鬥機的生命。

這兩名飛行員都獲得了俄羅斯國家勳章。


https://youtu.be/N2rfim4XEtA

indy 发表于 2022-3-14 21:38:30

indy 发表于 2022-3-14 08:35
一架俄羅斯的Su-25 攻擊機,在遭遇地面的刺針飛彈攻擊後,依然飛回機場安全落地。

在執行戰鬥任務這一編隊 ...

他怎麼這麼有信心敢用飛機去擋飛彈?


因為他開的不是飛機,是會飛的拖拉機...

su25在阿富汗戰爭有過改良,剛好又是針對剌針的,記得是在噴嘴附近塞鋼板,真是簡單又實用...

indy 发表于 2022-3-14 21:43:01

週一,烏克蘭武裝力量使用“圓點-U”導彈襲擊了頓涅茨克市中心。頓涅茨克當局的初步數據顯示,襲擊造成20人死亡,26人受傷,傷者中有兒童。


戰爭只會越打越血腥,下手也會越來越沒有顧忌。

所以越戰打到後來,連樹葉都成為美軍的敵人。

indy 发表于 2022-3-14 21:44:33

“行動之初,俄羅斯總統確實指示國防部不要馬上突擊包括基輔在內的大型居民點,因為新納粹團體把火力點和重型軍事裝備直接部署在居民區里,在人口稠密地區作戰將不可避免地造成大量平民喪生。策劃行動時俄羅斯考慮到了這種情況。”

俄羅斯總統新聞秘書佩斯科夫指出:“但與此同時,國防部為了最大程度保障平民安全,不排除可能會對大型居民點取得完全控制——這些居民點目前都已被包圍,除了那些用於人道疏散的區域除外。”

看起來對烏克蘭城市的大規模破壞是不可避免了。

indy 发表于 2022-3-14 21:48:22

俄羅斯國防部簡報(20220314 r2):

3月14日莫斯科時間11時30分左右,從基輔民族主義政權控制的領土上,一枚Tochka-U戰術導彈向頓涅茨克市的一個居民區發射。

針對城市的攻擊是來自西北方向,從烏克蘭民族主義部隊控制的克拉斯諾阿爾梅斯克定居點地區發射。由於集束彈頭在頓涅茨克市中心的爆炸,造成20名平民喪生。包括兒童在內的另外 28 人受重傷並被送往醫療機構。

在沒有武裝部隊構築陣地的城市使用此類武器,即明顯針對平民,是戰爭罪行。烏克蘭為 Tochka-U 戰術導彈的彈頭配備集束彈藥這個事實證明,民族主義襲擊這座城市的目的是殺死盡可能多的平民。

我提請您注意,在基輔的烏克蘭武裝部隊領導人批准後,至少須由烏克蘭武裝部隊的當地指揮部作出使用這種導彈武器的決定,這再次印證了烏克蘭當前執政政權的納粹和反人類本質。
页: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查看完整版本: 米国出手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