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言 发表于 2021-5-14 22:01:29

小书童 发表于 2021-5-14 20:33
这个我觉得不可思议,加拿大每人发了快20000块钱,而美国给国民没发多少钱啊,通胀从何而来啊? ...

俺的20000块被谁领了{:230:}

晨枫 发表于 2021-5-14 22:02:11

旺旺的考拉熊 发表于 2021-5-14 07:25
台积电确实声称到6月份就可以跟上汽车行业的需求,但是很多分析师都认为这个目标不太能实现。汽车芯片 ...

还是不对呀。去年疫情的时候,汽车工业降低订购,芯片工业转产倒是好快;没到年底,汽车工业已经在叫芯片不够用了,但芯片工业再转产回来就不行了?而且6个月都不行,要一两年?

旺旺的考拉熊 发表于 2021-5-14 22:14:56

晨枫 发表于 2021-5-14 22:02
还是不对呀。去年疫情的时候,汽车工业降低订购,芯片工业转产倒是好快;没到年底,汽车工业已经在叫芯片 ...

据说车用芯片每条生产线和工艺全是专用的,需要汽车制造商认证,认证时间最低大概要6个月,加上需求的积压,就算转了产,缺口也不是一天可以填平的不是?最近CNBC的一篇文章,分析师认为到下半年这个情况会有好转,明年会正常

晨枫 发表于 2021-5-14 22:21:35

旺旺的考拉熊 发表于 2021-5-14 08:14
据说车用芯片每条生产线和工艺全是专用的,需要汽车制造商认证,认证时间最低大概要6个月,加上需求的积 ...

不知道这个专用到底是什么意思。很难想象现代生产线还有狭义专用的。公司不会容忍这样的一棵树上吊死。比照化工的话,生产线都是通用的,但一个公司内部有十几条、几十条同样(或者大同小异)的生产线,每条专门生产一路产品,避免频繁转产的transition loss和认证的麻烦,但转产本身是很快的。这么说吧,汽车公司转产新型号的retooling也就是两个星期的事情,哪有6个月的?公司还过不过啦?

retooling是万事齐备后需要的时间。芯片公司从汽车芯片转产的时候,该不是以为永远不转回来了吧?否则retooling的准备应该还是在的。

erha 发表于 2021-5-14 22:32:59

晨枫 发表于 2021-5-14 08:21
不知道这个专用到底是什么意思。很难想象现代生产线还有狭义专用的。公司不会容忍这样的一棵树上吊死。比 ...

我猜所谓的转产其实是同一条生产线不过要做一些认证的paperwork,如果有什么要改的也是小的改动。如果碰上难缠的主这个过程也可能拖得很长。

晨枫 发表于 2021-5-14 22:39:48

erha 发表于 2021-5-14 08:32
我猜所谓的转产其实是同一条生产线不过要做一些认证的paperwork,如果有什么要改的也是小的改动。如果碰 ...

同一条生产线的话,只要转产transition的程序得当,一般不需要重新认证。我们的树脂有food grade、kosher grade、general(玩具、land fill goemembrane、服装包装……),一两天就转产一次,不需要重新认证。

很难想象芯片产业会每次转产都需要重新认证,这不符合工业惯例。

还是强烈怀疑汽车芯片短缺另有原因。

如果是因为转产而造成汽车芯片短缺,那转产回去是不是要造成其他芯片短缺?在疫期转产前有过短缺现象吗?

qyangroo 发表于 2021-5-14 22:41:16

晨枫 发表于 2021-5-14 22:21
不知道这个专用到底是什么意思。很难想象现代生产线还有狭义专用的。公司不会容忍这样的一棵树上吊死。比 ...

就是所谓的车规级芯片,对环境,可靠性等有认证要求。基本上一款芯片车规级的认证通常需要3-5年时间,对芯片厂商而言是极大的技术、生产、时间成本的考验。 Mobileye 用了整整8年才获得第一张车企订单,英伟达当前主力芯片Xavier的研发耗资达20 亿美元。

但是有车规级认证的厂商早就有了。有可能是疫情来了减订单,导致供应链传导到上下游都产能不足,备料不足。后来订单又上来了,疫情下供应链恢复也很艰难,有延迟。

qyangroo 发表于 2021-5-14 22:56:10

本帖最后由 qyangroo 于 2021-5-14 22:58 编辑

另一个可能是芯片代工都高度依赖少数公司,比如台积电,三星等。台积电的产能是有上限的,台积电的生产线确实是有共用的。疫情期间由于远程工作上学,数字货币等加剧了笔记本等IC产品的需求,且价格相f对汽车业更不敏感。台积电把主要产能都集中在IC 产品上,获取更高利润。而汽车行业的订单放在后面。拜登召开的半导体相关行业的会议已经指出了美国半导体产能高度依赖东亚地区,要求台积电把产能转移到美国,到亚利桑那设厂。另外给台积电加压力要求及时完成汽车订单。台积电已经计划投资几百亿美元扩大产能。

tanis 发表于 2021-5-14 23:05:00

本帖最后由 tanis 于 2021-5-14 23:07 编辑

晨枫 发表于 2021-5-14 22:21
不知道这个专用到底是什么意思。很难想象现代生产线还有狭义专用的。公司不会容忍这样的一棵树上吊死。比 ...

原因主要是这样的。

车企原来对供应商都是绝对优势。不存在断供,只存在我买不买,买多少的问题。 但是在芯片领域,车企是后来者,而且只是采购商的一部分。芯片制造商远远没有Bosch这样的车企供应商那样低微{:190:}。 所以对车企没有任何优待,反而可能供应优先级还挺低。而且车载芯片都是比较低端的,利润低。芯片厂在产能有限的情况下就更不会优先生产车载芯片了。

晨枫 发表于 2021-5-14 23:28:02

qyangroo 发表于 2021-5-14 08:41
就是所谓的车规级芯片,对环境,可靠性等有认证要求。基本上一款芯片车规级的认证通常需要3-5年时间,对 ...

对呀,新线的认证需要时间,但原有线来回转产不需要多少时间,也不需要重新认证。为什么还是要那么长才能恢复汽车芯片的产能?不科学啊。

芯片供应链似乎是卡在芯片这一级,因为晶圆、化学品都是一样的,设备也没变。

晨枫 发表于 2021-5-14 23:29:17

qyangroo 发表于 2021-5-14 08:56
另一个可能是芯片代工都高度依赖少数公司,比如台积电,三星等。台积电的产能是有上限的,台积电的生产线确 ...

也就是说,转会汽车芯片产能的话,笔记本等产能要受到挤压?好像没有看到相关报导啊

qyangroo 发表于 2021-5-14 23:36:59

本帖最后由 qyangroo 于 2021-5-14 23:40 编辑

晨枫 发表于 2021-5-14 23:29
也就是说,转会汽车芯片产能的话,笔记本等产能要受到挤压?好像没有看到相关报导啊 ...

笔记本该买的都买了吧,需求量随着疫情恢复可能会从峰值下来。另外由于最近印度疫情工厂关闭,那里的手机笔记本制造商都在削减芯片订单,包括小米,苹果。
另外台积电想在南京扩产28纳米芯片,满足汽车订单,说明台积电想两不耽误。

晨枫 发表于 2021-5-14 23:40:33

qyangroo 发表于 2021-5-14 09:36
笔记本该买的都买了吧,需求量随着疫情恢复可能会从峰值下来。另外由于最近印度疫情工厂关闭,那里的手机 ...

这倒也是

hsb 发表于 2021-5-15 14:04:18

戴琦从不着急见,到公开喊话要见,现在是威胁见。

晨枫 发表于 2021-5-15 21:33:09

hsb 发表于 2021-5-15 00:04
戴琦从不着急见,到公开喊话要见,现在是威胁见。

现在威胁要见?这倒是没看到,怎么威胁的?

hsb 发表于 2021-5-16 09:00:30

晨枫 发表于 2021-5-15 21:33
现在威胁要见?这倒是没看到,怎么威胁的?

戴琦国会听证,各种放话,要新法规对付中国,抵制北京冬奥等。
米媒炒小胡代替丹顶主谈,显然是丹顶不见,喊话你好歹还是同一个级别的出来呀,又被中国否认。
连商务部长出来敷衍的消息都没有,戴琦捉急啊。

凡卡 发表于 2021-5-16 12:25:00

中美贸易战,提高的关税都转嫁给了美国消费者,通胀理所当然。

togo 发表于 2021-5-16 13:24:24

晨枫 发表于 2021-5-14 07:28
对呀,新线的认证需要时间,但原有线来回转产不需要多少时间,也不需要重新认证。为什么还是要那么长才能 ...

昨天CNBC上有一篇文章,说芯片短缺的原因是去年的车企订货大减,消费电子需求大增,造成的芯片制造商供货优先次序改变,一时难以调头造成的,到明年就会正常了。而且车用芯片种类太多,好像哪一种车要1400个不同的芯片,缺一个都不能新车出厂。

晨枫 发表于 2021-5-16 13:32:19

togo 发表于 2021-5-15 23:24
昨天CNBC上有一篇文章,说芯片短缺的原因是去年的车企订货大减,消费电子需求大增,造成的芯片制造商供货 ...

这事主流讲法,已经讲了有半年了。疑问就在于:芯片转产不应该需要那么长时间,早就应该转过去了,但是没有。为什么?这就像在说大船掉头难,不错,但5分钟调不过来可以理解,5天还调不过来,就有问题了,5个月还没有调过来,肯定不是因为船太大的原因。

togo 发表于 2021-5-16 13:38:58

晨枫 发表于 2021-5-15 21:32
这事主流讲法,已经讲了有半年了。疑问就在于:芯片转产不应该需要那么长时间,早就应该转过去了,但是没 ...

如果一辆车上有1400种芯片,1399种芯片到货了,就差一种无货,车也还是生产不出来。按说我的工作单位也算是车用芯片企业的供货商,也高不清具体原因是什么。今年到现在对于汽车产业的供货量比其他行业恢复的慢很多。
页: 1 2 3 4 5 [6] 7 8
查看完整版本: 自我祝贺一下:美国通胀不是空穴来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