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说说有毒的父母话题吧
爱坛里的博导、硕导不少。我一个垃圾本科学校的,非博非硕的油腻中年抠脚胖大汉出来多两句嘴似乎有点不太合适。可是,想想呢,还是得说,因为作为一个二十年前混到魔都的人,如骨鲠在喉,不吐不快。
故事是这样的,概述之:
父母有毒,逼我回去做扶弟魔。幸得导师朋友越洋电话的一番开导,才如梦初醒,才恍然大悟……
我的家庭不是农村家庭,负担也不大。所以呢,我不是从自己的角度说的。这个事情也没法从自己的角度说。如果你说是上不上高中这样的问题还可以怪到父母影响的话,那么读博士还是就业,就完全是自己的选择而已。父母的只是站在他们角度的意见吧。利弊得失,权衡斟酌;都是成年人应用的能力。面对相关的各方的态度和各方的利益诉求也都应该有一个客观地认识。这点都做不到,只能说心智并不那么成熟;或者说并不那么强大。为此,一个旁观者站在自己的立场评述有毒,似乎也大可不必。清官难断家务事,何况导师?其实有的时候,所谓的规劝别人的冲动,不过只是产生了共情而生出了代入感而已。
我要说的角度是父母的角度,家庭的角度。
农村的父母,50多岁。勉力支撑出一个帝都的硕士,拉扯着一个正在上初中的小子。这样的家庭定是颇为艰难。
硕士到博士,其实是就业似的选择。所以父母勉力支撑了十几年,希望已经接近就业的孩子在选择方面考虑一下自己的家庭,帮助一下家里老的老,小的小的境况;这样的表达不合理吗?要知道,这个时候,这还是一个家庭;是一个需要休戚与共,相濡以沫的共同体。在这样的一个大前提下,就业选择考虑一下家庭似乎并没有什么毒性吧。
退一步来说,父母的表述,无非两点,首先是尽快就业,顾及一下家庭的压力。拆开来说,顾及一下家庭压力的话题在姐姐帮助弟弟的时候往往被扣上重男轻女的标签。那么姐姐一路读到硕士,再怎么说,这个标签也并不扎实吧。再深入一下,按照给出的时间推断,姐姐读本科、硕士的时候,弟弟还在义务教育阶段;可以说是举全家之力来帮助姐姐;而姐姐的硕士毕业了,弟弟到了关键阶段,姐姐也出力帮助一下,这不是很正常的想法吗?更何况,农村的父母在经济压力上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对于弟弟关键人生时刻的选择——高中和高考,又有谁能够比已经有着相当的经验和能力的亲姐姐提供更多的帮助呢?
父母的另外一点,是希望孩子离自己近一些;或者说那个女生的选择是回到本地省会找工作。这个看起来不那么合理,像是一种亲情的束缚。但是我却颇有些亲身的体会。我初到魔都的第一年,春节回家的时候我一个在本地颇有些影响力的舅舅专门把我喊到他家里喝酒。我还以为他有事儿求我,没想到他喝大了之后说的一番话才让我知道,这一年里,我父母曾经轮流住院两次,都不愿意和我说,所以他想让我考虑一下父母……
所以,所谓的“父母在,不远游”不全是必须丢掉的糟粕。能够在父母近一些的地方工作,多去看看他们,这个是为人子女所必须要考虑的事情。
我父母现在被我劝到了上海,在一家养老会所住着;每周末我都会去看他们。我姐姐从墨西哥回来的那年就觉得爸妈似乎年轻了一些。
所以呢,我并不怀疑洗心老师这知心大姐姐一般的好心。只是,如果我是一个成年人,一个可以自己选择就业的成年人,一个心智足够成熟的成年人。我的责任和义务我不会逃跑和放弃。在此基础上,我再努力为自己寻找一个更好地发展。这一点关乎责任,而不是有毒的拖累。
所以,仅仅可怜天下父母心是不够的,需要的是正确得看待自己的责任。哪怕是这个学生仅仅是拿这个出来作为理由也好,我觉得这个理由是无法辩驳的。
{:237:}{:237:} {:237:}{:237:} 问题的方方面面呀 这是一个传统思想和现代西方个人主义思想的斗争。传统思想在人数上应该是大多数,但是西方个人主义思想在话语权上掌握比较大的权利。从历史和人类进步的角度上来看,个人主义倾向更符合自然淘汰规律,但也制造出人间惨剧,大趋势就会使人类不愿意生养下一代。 搭车问一下,养老会所的费用多少?质量怎么样?谢谢啦 本帖最后由 脊梁硬 于 2019-1-21 13:18 编辑
人品和诚信是核心。
其实我觉得这件事情上,更核心的因素是她在最后阶段反悔,给其他人造成太大的麻烦。
她当然可以根据自家的需要而退出,但是她应该在尽早的阶段,开诚布公的把这些事情说明白, 让为她奔跑的导师和亲戚们,有时间寻求备用途径。 {:237:}{:237:} 本帖最后由 zilewang 于 2019-1-21 14:42 编辑
赞。
说实在,我有点不太目前一些主流而时尚的调调,难道作为父母一方,非要做到“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才叫做”没有毒的父母“,才能称之为”不是垃圾父母“。
这个神逻辑我无法明白。。。而好多人拿着西方传过来的这个武器打击别人时,其做派却是完全中国传统家长式的——强迫别人必须接受跟自己一样的价值观,不接受就离经叛道了。
当然,我也反对对父母无原则退让迁就,甚至以完全牺牲自己以成全孝心的做法。 脊梁硬 发表于 2019-1-21 12:57
人品和诚信是核心。
其实我觉得这件事情上,更核心的因素是她在最后阶段反悔,给其他人造成太大的麻烦。
2位事主情绪上失去就有的冷静,处理问题失去一个知识分子应有的斯文,真正的原因倒不是打抱不平,真正去为女孩的前途、利益着想,,真正的原因正是这一点——闪了自己的腰,怒不可遏。
对一个20来岁的小MM,大可以宽容一些,谁年轻时没不懂事过。 本帖最后由 燕庐敕 于 2019-1-22 08:27 编辑
zilewang 发表于 2019-1-21 14:53
2位事主情绪上失去就有的冷静,处理问题失去一个知识分子应有的斯文,真正的原因倒不是打抱不平,真正去 ...
这样会堵了很多后来人的路,说不自私那是绝对假的。 zilewang 发表于 2019-1-21 14:41
赞。
说实在,我有点不太目前一些主流而时尚的调调,难道作为父母一方,非要做到“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 ...
洗心可能没有娃吧,这个问题也要兼听有娃的父母的看法。 家事很难有明确的是非对错,所以清官难断家务事。拒绝也有理,顺从也有理。我觉得家事其实不适合于全民大讨论:lol。 燕庐敕 发表于 2019-1-21 15:27
这样会读了很陡后来人的路,说不自私那是绝对假的。
小MM错不在她给的理由——孝顺父母,blabla,也不在父母垃圾有毒与否。
错在读博程序都走完了,却闪了别人的腰。不过,回想一下我自己和我身边的人,这个年龄段,这么不通人情世故,不靠谱,貌似也不是新鲜事。 弗雷德的自由 发表于 2019-1-21 16:15
家事很难有明确的是非对错,所以清官难断家务事。拒绝也有理,顺从也有理。我觉得家事其实不适合于全民大讨 ...
Thought experiments. zilewang 发表于 2019-1-21 16:27
小MM错不在她给的理由——孝顺父母,blabla,也不在父母垃圾有毒与否。
错在读博程序都走完了,却闪了别 ...
你可能未必知道,很多中国国内学生申请海外高校的时候也这样。很多海外的教授,国人洋人都有,确实被弄的很不舒服,影响很不好。 燕庐敕 发表于 2019-1-21 16:30
你可能未必知道,很多中国国内学生申请海外高校的时候也这样。很多海外的教授,国人洋人都有,确实被弄的 ...
赞成。。。所以喷小MM的火力点一定要准确哈。{:225:} zilewang 发表于 2019-1-21 16:35
赞成。。。所以喷小MM的火力点一定要准确哈。
你说的也不全面,因为原帖也是希望发掘Root cause。 燕庐敕 发表于 2019-1-21 16:30
你可能未必知道,很多中国国内学生申请海外高校的时候也这样。很多海外的教授,国人洋人都有,确实被弄的 ...
现在我们大多数人反倒喜欢印度学生了,不是质量变高了,而是恒定,基本不太会出幺蛾子{:228:} 本帖最后由 穿着裤衩裸奔 于 2019-1-21 23:38 编辑
我年轻的时候认为绝不能成为孩子的累赘。
现在我有孩子了。
我依然认为不能成为孩子的累赘。
但我经常想看见他。
母亲和我住在一起。她曾经是位非常刚强的女性。
但是现在如果我不在家她会睡的不那么踏实。
我最喜欢无拘无束的过日子。曾经认为单身是最完美的人生。
但现在拖家带口也都是自己选的。
觉得也还不错啊。
反正只能选一条路。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