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是铁头功?
匪夷。。
杀赤 六 第二个杀手
本帖最后由 萨苏 于 2012-3-30 19:45 编辑暗杀主要靠手枪,没见过谁拖着一门榴弹炮或者抱着一门迫击炮干这个买卖的。
民国时代是手枪使用十分活跃的一个时期,中国军队中甚至有世界其他国家都不曾有的手枪连,手枪旅等编制,主要使用大威力的德国造驳壳枪。这种在欧洲军队中不甚流行的装备,因为弹舱容积大(一号驳壳枪又名大镜面,可装20发子弹),连续射击不卡壳而在靠轻武器称雄的中国旧军队中极受欢迎,加上用枪套做的肩托后威力如同袖珍机枪。
但是,作为一种暗杀用武器,驳壳枪不很普及,这主要是其尺寸较大造成的。携带一支驳壳枪招摇过市而不被发现很不容易,在上海进行刺杀活动的军统特工,更多使用另外两种手枪 – “撸子”和“掌心雷”,它们都属于比较易于隐蔽的装备,较容易携带着招摇过市。所谓“掌心雷”是袖珍手枪的简称,品种繁多,通常造型优美,装饰精良,作为礼品被高级官员作为自卫武器。
李大钊使用过的一支“掌心雷”手枪
从李大钊的这支枪可以看出“掌心雷”的特点,它具有体积很小,易于携带的优点,但也有设计上装饰重于实用,威力小,装弹少的缺点。特工人员使用这种武器通常用于一次性行刺,一击不中便即远遁,冯运修刺杀吴菊痴,军统刺杀季云卿,用的都是这种手枪。
刺杀赤木亲之是在街道之上,有一定的距离,不易瞄准的“掌心雷”不是好的选择,军统特工们使用的很可能是被称作“撸子”的自动手枪。
“撸子”不是一种手枪,而是一类枪,指的是弹匣在握把内,通过拉动套筒或枪机上膛待发的自动手枪。其中军统特工使用较为广泛的是勃朗宁大威力手枪。这种“花口撸子”实用可靠,威力也比较大,但从上海这次刺杀的情况来看,更像是使用了租界地区较容易搞到的“蛇牌撸子”或者“马牌撸子”等可靠而且准确性好,但威力较小的手枪。中国当时自卫用为主的撸子枪通常使用威力较小的手枪弹,用于攻击多少有些力不从心。我认识的一名北京市公安局老侦察员王培伦,在解放初期剿匪的时候曾和土匪中著名的快枪手韩永良有一次精彩的枪战,结果一支撸子的子弹打光,几乎弹弹咬肉,韩永良还有还枪的能力。这除了说明韩永良的确是一个耐战的大土匪,也说明有些撸子枪的威力有限。
撸子手枪
当时行刺者也注意到这个问题,能够想到的解决办法就是在子弹上下功夫。他们通常在子弹头上切割出豁口,使其变成所谓的“达姆弹”,在击中目标后发生翻滚和变形,从而增加杀伤威力。安重根刺杀伊藤博文时,每发子弹头部便都刻成十字形,而军统特工林之江在租界刺杀共产党地下组织要人茅丽瑛的时候,不但在子弹上刻十字纹,而且用蒜汁浸泡,据说可以让子弹带毒(考虑到子弹本身内部为有毒的铅,切割后已经可以造成中毒,这种浸大蒜的做法更像一种江湖巫术)。结果伊藤博文和茅丽瑛都在中弹后因伤重而死。
“达姆弹”本身为国际法所禁止,但暗杀本身就属于一种超限的战争,这时候是没人理会国际法的。
这一次刺杀赤木亲之,或许也使用了这种奇怪的子弹。但打中其头部,但没能将其当场击毙的原因,大约是因为子弹击穿车体的时候动能减弱,再命中时变形的子弹无法穿入其骨骼。当然也不排除某些人脸皮太厚或者练过铁头功,子弹遇到也会拐弯之类异常情况(日本武术里好像没有这个功夫)。
赤木亲之不愧是剑道四段的高手,负伤之后竟能迅速抽枪还击。但这时军统特工的组织水平便体现出来了 – 一次好的暗杀不会只有一名杀手,通常都会暗藏一名备用的杀手来接应。
有些历史片断,是要想一想才会明白是怎么回事儿的。
作为《色戒》原型的郑苹如刺杀丁默村事件,里面有一个细节被记录在档案中,称中统为了刺杀丁默村曾经请来一名青帮神枪手做杀手,此人虽然和中统合作,但恪守青帮“不杀同帮弟兄”的原则,而丁默村本人就是青帮人员。所以中统方面特意不让他知道要杀的是谁,只是要他在预定地点,接到暗号后便转身朝车中开枪,击毙坐车的人 – 那人便是丁默村。这次袭击丁默村因为使用防弹轿车侥幸逃脱,过后杀手还与中统大闹,认为是故意让他去杀在帮兄弟,坏了规矩。
这事儿是真是假?
我推测真实的情况是那位杀手当然知道要杀的是谁,也是瞄着丁默村开的枪 – 江湖中兄弟就是用来出卖的,何况只是同帮?职业杀手拿人钱财,亲爹都会杀。问题是没想到丁竟然死里逃生,这下麻烦了。只要丁不死,青帮和他在上海就存在鱼死网破还是继续互相利用的问题,于是青帮把麻烦推给中统,声称自己是受骗开枪,给了丁默村一个解释。
丁默村信吗?
他选择了相信。丁默村选择维持和青帮的关系,就不得不接受这个解释,无论它多么怪异。有时候人的智商会骤然下降的。
不管你信不信,反正我信了。
转身立即对准指定目标射击,总共能有几秒钟的时间,杀手怎么测算双方的相对速度,怎样确认目标,怎样避免周围物体的干扰?问题的关键在于暗杀行动中,不可能容许你如同儿戏般干这种类似蒙着眼睛打枪的事情,。
从暗杀赤木的过程也可以看出,这种行动的组织十分严密,环环相扣,每一个环节还要有应变准备,不可能这么随心所欲。
当赤木亲之持枪还击的时候,一个不知名的杀手从另一个角度出现了。
这第二名杀手可能才是本次刺杀行动的关键人物。
按照《上海歹土》的记录,这名杀手是在相反方向出现的,他一共开了两枪。
第一枪,打中了赤木持枪的臂部。第二枪,打中了赤木的后背。
两枪打完,杀手们立即中止行动,呼啸而去。
仔细想想就会明白这后来出现的杀手十分有特点 – 他第一枪打中赤木的臂部,首先解除了赤木反击的能力,第二枪打其背部,而不是头部,因为头部面积比背部小,而且灵活,打他不容易移动的背部命中率更高。两枪打完立即离去,一方面是自信,另一方面是打完就走,绝不拖泥带水,首先保障自己人的安全。
这显然是一个性格十分谨慎,但出手狠辣的杀手。
结果如何呢?
看到杀手们离去了,赤木爬进汽车,立即命司机开往医院……
老实说看到这段描述,老萨忍不住掷书怒吼 -- 还打不死?!这小子是不是练过刀枪不入阿?
[待续] 萨苏 发表于 2012-3-30 19:43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暗杀主要靠手枪,没见过谁拖着一门榴弹炮或者抱着一门迫击炮干这个买卖的。
民国时代是手枪使用十分活跃的 ...
一边吃饭,一边写文的工夫是怎么练成的? 萨苏 发表于 2012-3-30 06:43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仔细想想就会明白这后来出现的杀手十分有特点 – 他第一枪打中赤木的臂部,首先解除了赤木反击的能力,第二枪打其背部,而不是头部,因为头部面积比背部小,而且灵活,打他不容易移动的背部命中率更高。两枪打完立即离去,一方面是自信,另一方面是打完就走,绝不拖泥带水,首先保障自己人的安全。
这显然是一个性格十分谨慎,但出手狠辣的杀手
无法苟同这段分析。。。
在赤木的拼命抵抗下,两个杀手显然比较慌张,只求“打中” -- 瞄着后背,打中的是屁股。。。 所谓“杀猪杀屁股” -- 想放水的话最好就是打屁股,肉厚,绝对不会死人。。。
另外这种枪林弹雨里讨生活的都知道,手枪的那点儿威力,不打到心脏和头上很难确保其毙命。打了两枪就跑,完全不是啥自信,因为赤木的拔枪反击,这种顽强精神吓住了两个刺客。。。 更何况一个赤木他们都没有拿下来,还有个司机坐在那里没动地儿呢。。。 等司机拔枪加入,两个刺客恐怕落不了好。。。 所以打中了之后赶紧跑路,已经顾不得上去补枪确保死翘翘。。。
西风陶陶 发表于 2012-3-29 14:23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这厮戴了橡皮头套?
还是铁头功?
叶青被枪毙然后补枪,并且没啥急救还能活下来当KMT的宣传部长呢。这才是手枪,还是威力不大的那种 萨苏 发表于 2012-3-27 10:04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南造云子和武田毅雄,都是谈起中日谍战史时经常会见到的名字。
根据坊间传说,南造云子号称“日本第一女间 ...
哈哈!这事儿还真得老萨这样的才能搞明白。 萨苏 发表于 2012-3-28 11:20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武田毅雄,这又是一个传奇性的间谍人物,一个东方的舒伦堡。
舒伦堡真有其人,武田毅雄呢?
{:237:}{:237:}{:237:} 萨苏 发表于 2012-3-29 10:21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在1941年前后,军统在上海曾发起过一段“无差别格杀日军人员”的行动,有人将刺杀赤木亲之归于这一行动。
...
这武器威力也忒小了吧,打中头都没事 萨苏 发表于 2012-3-30 19:43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暗杀主要靠手枪,没见过谁拖着一门榴弹炮或者抱着一门迫击炮干这个买卖的。
民国时代是手枪使用十分活跃的 ...
牛!
东湖兄或者晨大来分析一下他们到底用的什么口径的枪吧。{:191:} 从中央台的百科探秘看过一个节目介绍武田毅雄,整个一个传奇人物,还以为真有其人,没想到在这里让老萨揭了画皮。
杀赤 七 赤木成了新闻人物
本帖最后由 萨苏 于 2012-4-1 00:40 编辑有朋友谈到在袭击赤木的时候是否可以考虑使用炸弹。
进行暗杀活动时,炸弹的确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武器,干得最成功的是刺杀拉吉夫.甘地的那一次。当时泰米尔猛虎组织派出一名“黑虎”(猛虎组织的女性敢死队员)佳雅特丽,借拉吉夫.甘地演讲的时候,以自杀炸弹的方式刺杀这名国大党领导人。
拉吉夫.甘地曾经当过飞行员,反应很灵敏,不是一个容易刺杀的目标
这是他在一次检阅仪仗队时遭到袭击,灵巧地躲过对方的攻击 – 看看那个第一反应居然是拿总理大人当挡箭牌的保镖,我们不能不沮丧地说拉吉夫.甘地的悲剧是命中注定
使用炸弹袭击的结果如何呢?当时现场有记者侥幸逃生,伏倒在地的时候发现一物凌空飞来,细看竟然是拉吉夫.甘地双目圆睁的头颅…… 暗杀现场甘地和刺客都被炸得四分五裂,血肉交融,这份令人毛骨悚然的缠绵宣布了甘地家族连续第三代死于非命,也让这个家族就此打消了让其第四代继续搞政治的念头。
拉吉夫.甘地的死有些咎由自取 – 印度号称民主社会,但却盛行原始个人崇拜形式的“触脚礼”,也就是去抚摸或亲吻上位者的脚表示支持和臣服(不要跟我说什么亲脚丫子是人家的民族习俗,民族习俗也有个卫生问题吧?除非你说这种民族习惯就是专门和人类文明作对……),这给了女刺客佳雅特丽接近拉吉夫.甘地的机会。她携带的炸弹装置类似中国古代的暗器背弩,在她弯腰亲吻拉吉夫的时候,这个动作正拉开了炸弹的保险,所以,女刺客什么危险动作也没有,就完成了刺杀大业。
然而,从其威力可见,玩炸弹是个极好的刺杀方法。
这个想法挪到抗战 …… 那就太过时了。
原因是这是中国人玩剩下的手段。早期同盟会的成员大量留学日本,学习军事试图推翻满清统治,现在看来,这些辛亥革命中的英雄人物在日本大多不学排兵布阵,也不学造枪造炮,最热衷的就是制造炸弹。在辛亥革命中,发生了很多次革命党人用炸弹实施暗杀的事件,比如彭家珍之刺良弼,吴樾之刺五大臣,莫不如是,成功率还很高。当时刺杀用手枪会被认为比较老土,因为革命党能把枪打准的实在不多,徐锡麟面对面朝恩铭连开数枪都打不到要害就是典型,那儿比得上炸弹爽快?满清的官员走在街上随时会脑袋顶上被人扔一个炸弹,闹得人人自危,无心琢磨国家大事,或许还真是清朝灭亡的一大原因呢。
国民党玩暗杀起家,做炸弹的手段也十分娴熟,黄花岗七十二烈士里面的喻培伦就是个炸弹大王,而蒋介石的大哥陈其美更把炸弹玩到了战略武器的地位,地点就在上海 – 这位后来的沪军大都督在辛亥革命的时候带了一票革命党起义,试图攻占上海,他们主要的武器就是炸弹。
可惜这也是民国炸弹武器的最后辉煌,拿炸弹试图攻占上海,这种创意固然天下无双,实战中则近乎儿戏,起义的陈大都督发现对手很没有江湖风范,居然用机枪来应战。结果,陈大都督自己反而被对方活捉了,一群炸弹党人当然也很没有运气地当了俘虏。
从此以后,玩炸弹的开始被玩手枪的当成老土。
到了抗战期间,似乎用炸弹行刺的大为减少,原因也很简单。江湖不再是昔日的江湖了,辛亥革命之后,中国的警察开始大规模正式走上历史舞台,各国警政经验开始被介绍到中国,刺客们的黄金时刻过去了,携带一个炸弹招摇过市再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好了,有人说,老萨,你别蘑菇啦,好好讲赤木后来的事情吧。
后来?赤木没有什么后来可说了。
虽然自己爬上了汽车,并下令开往医院抢救,但赤木最终死在手术台上 – 打进他后背那颗达姆弹撕碎了赤木的内脏和血管,喷涌的鲜血让医生们束手无策。赤木当时的强撑不过是回光反照。
日本报纸报道赤木遇刺身亡
看来,那名刺客(姓名至今不可考)的确是经验丰富,他深知自己对赤木背后那一枪已经足以致命。对比起来,那个刺杀汪精卫的孙凤鸣就死得太冤了。孙用自己的生命换得了对汪精卫开火的机会,而且的确打中了汪的背部,然而,威力太小的子弹让汪精卫又缓了过来,直到九年之后才因此伤毙命。
孙凤鸣说了 – 你们都是外行。打死不难,打不死更容易,最难的就是打他个半死不死,让他充分表演,暴露了汉奸形象以后再死,那才是刺客的最高境界……
刺杀赤木是一次成功的行动,日方对赤木的死十分哀痛,外务省特别通过决议,将其从“勋四位”提升到“勋三位”,并厚加抚恤。可惜,随着日军对太平洋战争的准备,1941年下半年,为了扫清后方,日方对上海地下组织进行了疯狂的打击,军统包括上海区长陈恭澍,区书记齐庆斌等在内的主要人员先后被捕,具体执行刺杀赤木的第三行动大队,自大队长黄埔军校生蒋安华以下除一人逃脱外全员落入日伪魔爪。此后,珍珠港事变发生,上海孤岛沦陷,在这个地区国共双方的地下工作都进入了低潮期。
不过,赤木之死却可以称之为军统在上海锄奸活动中最后的闪光。在赤木被击毙后,租界当局为了摆脱日方的指责,专门为赤木举行了盛大的葬礼,由多国巡捕开道,引导装载赤木棺木的汽车开往墓地,引来很多人围观。
日本专门派出了摄影师拍摄这一场景,并将其作为日本本土电影院的新闻加片,要求葬礼加片播放时所有观众要起立鞠躬致意,来悼念赤木这个日本外务警察中的佼佼人物,一直放映了一个月之久。
赤木葬礼之一
赤木葬礼之二
赤木葬礼之三
这段新奇的影片,如今已经成了一种纪念,让人们记得1941年的上海,那次传奇的刺杀行动。
[完] 萨苏 发表于 2012-4-1 00:38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有朋友谈到在袭击赤木的时候是否可以考虑使用炸弹。
进行暗杀活动时,炸弹的确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武器,干得 ...
精彩,精彩!
{:237:} 萨苏 发表于 2012-3-31 11:38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看来,那名刺客(姓名至今不可考)的确是经验丰富,他深知自己对赤木背后那一枪已经足以致命。
刺杀日酋固然是功勋彪炳,但也不宜过分拔高 -- 没人会有这种把握。。。 用手枪行刺想确保人死,唯一办法是打后脑勺。。。 仅仅后背一枪完全说不上“足以”。。。 MacArthur 发表于 2012-4-1 12:45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刺杀日酋固然是功勋彪炳,但也不宜过分拔高 -- 没人会有这种把握。。。 用手枪行刺想确保人死,唯一办法是 ...
这话有道理,老萨有些一厢情愿了。 MacArthur 发表于 2012-4-1 12:45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刺杀日酋固然是功勋彪炳,但也不宜过分拔高 -- 没人会有这种把握。。。 用手枪行刺想确保人死,唯一办法是 ...
"小心,有毒"{:216:} 萨苏 发表于 2012-4-1 17:29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这话有道理,老萨有些一厢情愿了。
打S杀伤力不够:想辙把他气S。 萨苏 发表于 2012-4-1 00:38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有朋友谈到在袭击赤木的时候是否可以考虑使用炸弹。
进行暗杀活动时,炸弹的确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武器,干得 ...
{:237:}{:237:}{:237:}
精彩!
不过都打完了还能掰出一整段来,非老萨不能为也!{:191:} 老萨提到的这个“花口橹子”,是勃朗宁M1910型手枪,多使用380ACP或者32ACP手枪弹(9毫米短弹);勃朗宁大威力手枪,Browning Hi-Pwer, 1935年才出现,多使用9毫米帕弹。
32ACP的枪口动能只有区区170焦耳,380ACP 有270焦耳,而9毫米帕弹,初能有570焦耳!这三者之间的区别是很大的。作为对比,5.6毫米小口径运动弹(点22LR)的枪口动能是140~200焦耳。大家看出来了吧,32ACP的橹子实在是不给力啊。
老萨说公安局老侦察员王老前辈跟土匪枪战,几乎枪枪咬肉,居然还打不倒,我猜测大概是32ACP的弹,若是9毫米帕弹,肯定早就打趴下了。 花口橹子的弹32ACP是7.65X17毫米,中国的64小砸炮是7.62X17毫米,应该威力相近吧。
都是小砸炮的水平。 翻过陈恭澍的回忆录,好象只写到40年左右。后来对这件事老萨有没有找到他说的版本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