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rha 发表于 2012-3-1 06:59:21

曾经学过内弹道学的飘过。爆炸力学是我大学系里一些老师的专业。

赫然 发表于 2012-3-1 07:46:35

机器猫 发表于 2012-2-29 15:24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不爱原来是研究这个的。那怎么自己还不买枪啊?

主要是看不上。

不爱搞的比枪厉害太多了。

不爱吱声 发表于 2012-3-1 08:08:41

erha 发表于 2012-2-29 16:59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曾经学过内弹道学的飘过。爆炸力学是我大学系里一些老师的专业。

我主要研究的是高能炸药,超高速爆炸冲击波为主,对火药,弹道学这些了解得不够深入,正好你可以写个帖子科普火药及弹道学.

你是北理的么?

一无所之 发表于 2012-3-1 08:47:35

不爱吱声 发表于 2012-3-1 03:20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你的方向对了,解决方案正是三明治结构, sandwich structure




这是甲板么?三明治结构让我想起坦克的复合装甲了~~

不爱吱声 发表于 2012-3-1 09:04:09

一无所之 发表于 2012-2-29 18:47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这是甲板么?三明治结构让我想起坦克的复合装甲了~~
不是甲板,是船体面板.

设计思想大相径庭,虽然都是复合结构.

舰体面板设计(非水面结构)与坦克装甲设计在两个关键目标有明显区别.

1,舰体面板设计必须要轻质,就是质量尽可能小,因为船是浮在水面上的,重量非常关键,同时船身制造需大量金属板,增加重量一味增加成本,因此轻质很关键.
坦克是在陆地上冲锋陷阵的,而且体积小,所以如果为了加强其装甲的防护功能,在设计上并不会专门对起重量有特殊要求.

2.舰体面板主要任务防水下爆炸冲击波.舰船水下部分受到攻击大部分情况时水下的爆炸冲击波,而且舰体本身尺度非常大,相对来说弹体穿透对其构成的威胁弱得多,基本不会影响军舰的正常运行.
但是坦克是要防空气中爆炸冲击波与弹体穿透的复合效应.与军舰很大不同,坦克内部空间狭小,任何弹体穿透装甲进入内部都会给操作人员带来毁灭性威胁,使坦克丧失功能.

因此,舰体在优化设计上基本是利用现有材料,玩复合结构多一些.而坦克装甲可用花样就比较多了,比如说坦克装甲普遍通过加陶瓷片来防弹体穿透,舰体则不考虑.

蕾蕾硕果 发表于 2012-3-1 14:17:46

路过,顺便科普一下自己!:P

erha 发表于 2012-3-1 23:36:18

不爱吱声 发表于 2012-2-29 18:08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我主要研究的是高能炸药,超高速爆炸冲击波为主,对火药,弹道学这些了解得不够深入,正好你可以写个帖子科普 ...

我上的那个系,对外的名称是弹道研究所。不过当年中国政府穷的叮当响(80后90后可能觉得有点难以理解),军工行业不景气,等我去的时候专业已经转为民用了。内弹道学只是门选修课。因为工作也用不到,早已荒废了。就记得有内弹道,中间弹道,外弹道,以及终点弹道。老师上课还拿了一堆各种火药在教室里点着玩儿。当年中国的两台半弹道雷达车,有一台就停在我们系门口。差点保送读内弹道研究生,由于种种原因没去。有个同班同学留校,现在已经是正教授了,真正的弹道专家。我就是个在公司混日子的。

赫然 发表于 2012-3-2 01:02:39

不爱吱声 发表于 2012-2-29 14:20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你的方向对了,解决方案正是三明治结构, sandwich structure




刚才又看了看,发现这个是干的,有没有人搞液体填充的?液体的压力传递要好很多而且均匀很多。

不爱吱声 发表于 2012-3-2 01:43:21

本帖最后由 不爱吱声 于 2012-3-1 11:44 编辑

赫然 发表于 2012-3-1 11:02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刚才又看了看,发现这个是干的,有没有人搞液体填充的?液体的压力传递要好很多而且均匀很多。 ...

不可以填充液体,填充液体后质量增加太多,液体的单位质量能量吸收率比"空心结构"体小太多,这个跟军舰的设计要求有关,设计关键在于最大限度提高材料的单位质量能量吸收率,见我上面25楼的解释

赫然 发表于 2012-3-2 01:57:20

不爱吱声 发表于 2012-3-1 12:43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不可以填充液体,填充液体后质量增加太多,液体的单位质量能量吸收率比"空心结构"体小太多,这个跟军舰 ...

我指的是油料。就像飞机机翼里的油箱一样。这样不占多余重量。当然,这会遇到,维修损管等等问题(这方面的问题可能极大)。

至于能量吸收率,单位体积下的情况如何呢?

不爱吱声 发表于 2012-3-2 02:04:31

本帖最后由 不爱吱声 于 2012-3-1 12:21 编辑

赫然 发表于 2012-3-1 11:57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我指的是油料。就像飞机机翼里的油箱一样。这样不占多余重量。当然,这会遇到,维修损管等等问题(这方面 ...

没明白,这是军舰整体面板设计,油料都是在船内部被保护起来的,你是说把油充满军舰全部面板缝隙?那怎么能不占多余重量呢?而且把油冲满船体,那怕受到爆炸轻微的袭击后,这后果。。。想都不敢想。这简直是自杀式设计方案。

飞机完全不同啊,飞机多小啊,而且飞机一旦机翼被击中,不管里面有没有油,飞机都毁了,军舰被击中一下,基本跟被蚊子叮一下差不多。因此设计理念是完全不同的,可不能随便套。

同样,考虑单位体积的能量吸收效率对大型军舰来说设计没意义啊,因为相同重量下,船体积大点没关系。

赫然 发表于 2012-3-2 02:31:47

本帖最后由 赫然 于 2012-3-1 13:35 编辑

不爱吱声 发表于 2012-3-1 13:04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没明白,这是军舰整体面板设计,油料都是在船内部被保护起来的,你是说把油充满军舰全部面板缝隙?那怎么 ...

这个设想是这样的。

从抗压的角度而言。如果三明治内填充的是空气的话,因为空气的可压缩比很高,在局部高压下,三明治内部的压力上升不会太大。由于内外压差大,材料很快屈服了。我的疑问是,从理论上而言,如果填充的是液体,内外压差就会不会小一点,从而可以抗住高一点的压力?

如果液体填充可以增加抗压能力的话,下面就要关心重量问题了。总不能因为填充液体表现好另外加液体吧。这个太浪费重量了。最好是利用船上自带的液体。所以,我想到了油料。船只要携带大量的油料,尤其是燃油。这些油料一般是在油箱里的。假设,携带的油料总量不变,如果利用了三明治中间的空间的话,油箱就可以减少了。船内可利用空间可以扩大了。这是从空间利用的角度。这就是所谓不增加重量。当然,这里结构重量是增加了,但是船只的总体重量不增加。至于维护损管,那肯定是变得更复杂了。



不爱吱声 发表于 2012-3-2 02:44:43

赫然 发表于 2012-3-1 12:31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这个设想是这样的。

从抗压的角度而言。如果三明治内填充的是空气的话,因为空气的可压缩比很高,在局部 ...

我们就是要利用材料塑性变形吸收能量的,另外主要关心的是内层面板变形相对小,船整体框架受力小,如果添充液体会因为液体的不可压性,会导致变形从局部变形变成整体变形,这是最要不得的。军舰不怕局部损坏,你看例子中的军舰那么大一个破坏区,有两米宽,但是军舰仍然可以顺利驶回港口进行修理,但是整体破块就比较致命了。你的液体填充方案在设计方向上就错了。

其实金属泡沫填充是被考虑的,但那关键也是因为金属泡沫的大空隙特性,但金属泡沫的单位质量能量率不如规则构型的金属框架结构。

油料填充是绝对想都不能想的,因为如果有油料的话,那么任何局部炸弹攻击都可会导致整体功能失效,因为油料会燃烧甚至二次爆炸,那可是致命的。

赫然 发表于 2012-3-2 09:33:58

不爱吱声 发表于 2012-3-1 13:44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我们就是要利用材料塑性变形吸收能量的,另外主要关心的是内层面板变形相对小,船整体框架受力小,如果添 ...

下午用solidwork 分析了一下受力。填充液体前后的受力形式完全不同。干式的基本是坍缩吸能,湿式的主要是变形。粗粗看了一下,受力提高有限,十个百分点左右。时间无法估算。

但是问题是,湿式的结构破坏是会从内侧开始,液体密度越高内侧应力越大。而且估计破坏会是贯通的。从现在粗浅的分析来看,结果对湿式并不是有好。

不爱吱声 发表于 2012-3-2 10:57:24

赫然 发表于 2012-3-1 19:33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下午用solidwork 分析了一下受力。填充液体前后的受力形式完全不同。干式的基本是坍缩吸能,湿式的主要是 ...

Solidwork只能算小变形,非常粗糙,结果不可信。但是你的分析方法没问题

赫然 发表于 2012-3-2 11:18:13

不爱吱声 发表于 2012-3-1 21:57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Solidwork只能算小变形,非常粗糙,结果不可信。但是你的分析方法没问题

只是看了看应力。

上班时间不务正业么,要低调!{:213:}

MacArthur 发表于 2012-3-2 12:51:34

赫然 发表于 2012-3-1 13:31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这个设想是这样的。

从抗压的角度而言。如果三明治内填充的是空气的话,因为空气的可压缩比很高,在局部 ...
合着你这个“Genius”居然没有想明白啊。。。 {:211:}

因为液体的不可压缩性,你这个液态填充夹层使内外两层压差基本一致 -- 这就跟厚厚的一张大板子没啥区别了嘛。。。 除非你这个“液态填充夹层”带流动性、两头开口的,否则没有意义呵。。。 就像兜里揣了包塑料软包装的饮料,被人打了一拳 -- 如果饮料盖子拧开的话,一拳下来,液体喷出,有效减轻了冲击;否则你还是结结实实地挨了那一拳。。。

不爱给的那个三明治结构 -- 直观理解就是在衣服里头衬了好几层纸板,一拳下去坍塌好几层,当然减轻好多。。。

更何况水下爆炸的情况又较空气中爆炸复杂了很多,水在爆炸冲击下产生脉动高频震荡,舰艇水线以下部分装甲承受的不是简单的冲击力,而是类似一种反复“压缩-拉伸-压缩”,对于结构强度极具挑战。。。

不爱吱声 发表于 2012-3-2 13:03:35

本帖最后由 不爱吱声 于 2012-3-1 23:06 编辑

更何况水下爆炸的情况又较空气中爆炸复杂了很多,水在爆炸冲击下产生脉动高频震荡,舰艇水线以下部分装甲承受的不是简单的冲击力,而是类似一种反复“压缩-拉伸-压缩”,对于结构强度极具挑战。。

麦克牛,一语道破了流固耦合的重要性{:222:}

轻质设计+结构件塑性失稳+流固耦合基本就解决了90%以上的问题.

而且麦克说的“压缩-拉伸-压缩”,也很有洞察力,这就是水的cavitation...

只是"脉动高频震荡"的说法不妥当,因为是爆炸波,一去一回就完成了,没有震荡,不像海浪...

因为液体的不可压缩性,你这个液态填充夹层使内外两层压差基本一致 -- 这就跟厚厚的一张大板子没啥区别了嘛。。。 除非你这个“液态填充夹层”带流动性、两头开口的,否则没有意义呵。。。 就像兜里揣了包塑料软包装的饮料,被人打了一拳 -- 如果饮料盖子拧开的话,一拳下来,液体喷出,有效减轻了冲击;否则你还是结结实实地挨了那一拳。。。
这段说的正是优化设计飞机油箱防冲击所考虑的主要原理.

MacArthur 发表于 2012-3-2 13:07:08

不爱吱声 发表于 2012-3-2 00:03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麦克牛,一语道破了流固耦合的重要性

轻质设计+结构件塑性失稳+流固耦合基本就解决了90%以上的问 ...

当年我们一实验室的老博后,后来去了阿伯丁,专门琢磨鱼水雷水中爆炸问题。。。

赫然 发表于 2012-3-2 13:22:12

MacArthur 发表于 2012-3-1 23:51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合着你这个“Genius”居然没有想明白啊。。。

因为液体的不可压缩性,你这个液态填充夹层使内外 ...

{:192:}居然讽刺俺!!!

你的考虑是对的。但同时也是不全面滴 (好官话呀)。

液体压缩性不好,不过流动性好,压力的传导性好。这样可以把冲击力传达到相当大一个区域中。从而改善内层结构的受力。这个有研究的空间。好处有没有,有多少,需要很多工作。

内部注液一个很大的问题是破坏的模式不好。要么不破,破的话,面积大,变形大。这会给维修和损管造成困难。
页: 1 [2] 3 4 5 6
查看完整版本: 从爆炸力学讲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