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的每日心情 | 开心 2016-3-6 10:27 |
---|
签到天数: 1 天 [LV.1]炼气
|
本帖最后由 gordon 于 2011-12-15 07:54 编辑
S* M" ~ c( o, }7 c* G' [
6 h; t3 M; A8 @$ {/ x! \美械和德械不是一个谁强谁弱的问题,而是一个配套的问题。以当时的中国工业生产能力,后勤条件,上美械纯粹是找死。- n" M/ y1 I5 `
, ?, R2 A% @+ J& E" _: V9 I( l马云举过一个例子,说把波音747 的引擎安到一台拖拉机身上,车没开走反而四分五裂了。
8 |" I0 P* B7 a' n& J' {$ v; v, ]/ ?7 t, D; _1 c
以当时情况看,德械和日械还是比较符合中国当时整个国家生产力发展状况的,要是美械那种消耗法,对后勤就是一个压力,朝鲜战争前期美军摸不着头脑就是他的轰炸机轰炸对我们后勤没有压力。
0 B( w* _* `, `$ w7 p4 @2 b6 s. ~4 n! f$ ?1 P2 w
后来在朝鲜战争中见识了原装 美械的火力,才有了一五计划的“156个项目”。) }7 a' T& z, g. p2 r9 T/ @
, t/ t# k# b8 b* Q" Y' W) g
在一五计划的基础上提出的《1956-1967年科学技术发展规划纲要》差不多达到了二战前德国的水平。( l7 m0 u4 q; ~! D
, d% s1 O6 Q5 g
然后我们的经济就崩溃了,然后重新学习德国和日本,这就是我们国家的现状。
# H; E* F9 ^; ]' B; K& U! [6 q" J0 I
其实更重要的技术引进还有一次就是90年代苏联解体,我们达到了苏联70年代末期的水平。
' F7 c3 d; r3 f. [0 V1 C* p3 W2 V$ F' N t
这已经是苏联的最高水平了,70年代末期,他们陷入动荡,苏联的弊端和勃烈日涅夫的过度军事扩张与援助造成国家经济崩溃的开始,随后苏联又陷入了阿富汗战争的泥潭,苏联国家又接连死亡三位领导人,勃烈日涅夫,安德罗波夫和谢尔年科,各条军事战线严重萎缩,除高精尖军事产品外只能维持现状,等到哥尔巴乔夫上台,他发现很难支撑整个军队,除了与西方谈判,别无他法,而以后发生的事我们都清楚。 - ~, @- e, w- {9 ]0 [
2 ` ~! I0 j3 J0 U
新装备苦于没有资金无法研制,前苏联也无法引进高新技术,直到现在也根本没有进行现代化的财力。 而这直接造成了习惯于购买苏联武器的国家也没有办法换装自己的部队,海湾战争中的伊拉克就是一个例子。; A! _7 S' t3 x1 N) o: d
" t( U( i8 t3 a4 {9 }& }; Q5 d* w7 X
注:对于我们国家的好处是我国达到苏联70年代末期的水平,正好弥补了10年动乱带来的差距,而我国整体工业又是苏联援建的,技术升级成本也小得多。
/ u5 S o2 e, l% T& a- I- u. x- d( k v m
70年代末期的苏联工业水平+80年代和西方的蜜月期,我们终于能和西方笼统地拉平了,局部暂且不论。
& n1 `, E; i2 Z* U: r
: Q6 c: Z) v- t# z: I+ \ w: I! w整个90年代也没什么新鲜事,都投身在新技术革命中,2000年以后的事大家都知道了。就是这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