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本帖最后由 晨枫 于 2018-7-30 23:08 编辑
1 Z7 q7 J; l: B9 d* |) @
$ A" ?5 ? y6 z: E) D u在冷战后摇摆不定近20多年后,美国重新确立了大国竞争才是美国国家战略的基点。不管美国如何炒作俄罗斯威胁,中国才是美国认定的主要威胁。美国战略重心向亚太转移从奥巴马时代就开始了,只是在特朗普时代表面化了。
( U# s% d" ]0 \, {5 g! h8 M) Q, z* S& L) Z
; y0 d5 m$ s9 J0 Q9 \) q4 Z
不管美国如何炒作俄罗斯威胁,中国才是美国认定的主要威胁; l, ~ h' d9 B. A7 R0 n$ d
4 ?" J' S4 h. R M% g! b![]()
, T9 W1 k- D4 O" V- j美中在西太平洋的冲突是炙手可热的话题
5 I% r; Q& }, i) ^5 G4 |4 c( V; O/ |$ R" t
在任何美中对抗的设定中,海空争夺永远是主体,其中空中争夺是关键。在现代的大洋上,失去了制空权也就失去了制海权。因此,美国空中力量在西太平洋的作战使用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尤其是从第一岛链以内的西太平洋海空。5 e$ T. n$ b4 r8 R3 u3 _
+ z5 P" u% h8 p' ~在第一岛链以内的西太平洋海空,美国空中力量包括三个组成部分:
) r2 g. j) P' L, y A
% t; Z8 ^" p! ~$ u7 l! I1、 在日本、韩国、关岛的美国空军,主要基地为冲绳的嘉手纳、日本本土的普天间、岩国(属美国海军陆战队)、横田、三泽、韩国的群山、巫山和关岛的安德森。如果美菲达成重新驻军的协议,还可能包括菲律宾的克拉克和苏比克,以及在棉兰老岛的坦布勒、埃德温·安德鲁斯、仑比亚和其他基地。关岛不在第一岛链,但这是离第一岛链最近的美国主要军事基地,几乎可以肯定会卷入任何西太平洋的美中军事冲突。夏威夷、阿拉斯加和美国本土的美国空军几乎肯定会增援,日本空自也很可能卷入。澳大利亚也有美军驻军,但距离主要战场较远,而且隔着印度尼西亚,可能不会成为主要因素。韩国虽然在战区内,但由于朝鲜因素,韩国空军和美国驻韩空军可能不会卷入。5 x5 L* k3 a2 P8 m
2、 在西太平洋的美国海军第七舰队的航母,现有常驻横须贺的“里根”号航母,另外可得到负责东太平洋的第三舰队的“卡尔·文森”号、“斯坦尼斯”号、“罗斯福”号、“尼米兹”号的增援,必要时,还可得到大西洋方向的其他六艘航母的增援。
. O3 ^8 Q. n. D, _$ N+ @% e3、 在西太平洋的美国海军第七舰队的可搭载F-35B的两栖攻击舰,现有常驻佐世保的“黄蜂”号、“好人理查德”号,另外可得到第三舰队的“埃塞克斯”号、“拳击手”号、“玛金岛”号、“美国”号的增援。在适当改装可搭载F-35B后,还可得到日本海自的“出云”号、“加贺”号直升机航母的增援,较小的“日向”号和“伊势”号可能无法搭载F-35B。澳大利亚的“堪培拉”号和“阿德莱”号也有改装搭载F-35B的可能性,在技术上也有可能增援西太平洋的作战,但这个可能性比较遥远。
$ V) e9 n J$ j9 H0 ?
; L& q, N3 P6 k9 m5 K![]()
2 r d K7 I* F ?5 k空中力量元素之一:嘉手纳基地的美国空军9 _/ S" u( u% g' j
2 w& O. z0 N1 ~4 V/ L% J
![]()
7 q( |9 ?# A" Z, [: g$ r! B元素之二:第七舰队的航母1 r- H0 g6 y4 V( B" K, ?
3 c! m- G9 J; \. l. O![]()
; H8 w9 w8 u0 ~9 \6 I元素之三:可以兼职航母的两栖攻击舰+ k5 x5 p, L2 W; C
Q; C' g( \ U3 ^8 {
就作战飞机而言,美国空军的主要作战飞机为F-15、F-16,部分F-15将升级到F-15 2040标准,F-16即将用F-35A替换。阿拉斯加、夏威夷和美国本土的F-22和F-15几乎肯定会增援。空自的主要作战飞机为F-15、F-2(相当于F-16)和新近接收的F-35A。8 r) L+ r& _' y* i+ F) w$ v
4 Q5 O6 ~9 O- ~7 N( t美国海军的主要作战飞机为F-18E/F和即将入役的F-35C。美国海军陆战队的主要作战飞机为F-18C/D和F-35B。F-18C/D混合编入航母联队,F-35B将是两栖攻击舰和直升机航母搭载的主要作战飞机。+ y. b# a: i1 W* _5 F4 l
I r/ P, b3 e$ r& t( g9 K
![]()
# S8 q! F6 z+ U& v7 r( \3 zF-22、F-35A、F-15、F-16将是美国空军在西太平洋的主力
3 Z! I3 ^& U/ @4 B* l& R7 Y# W7 k' D( e9 }* q6 N
. x; `# r* J x {
F-18(包括C/D和E/F)与F-35C将是美国海军的主力, t7 D9 P V9 T
5 {1 T' A- g+ Z- \3 @. e
5 e1 `9 p/ ~ s6 E/ I; H
F-35B则是陆战队和日本海自甚至澳大利亚介入的主力1 w7 m- [7 e6 {* B3 {. S
$ V9 O* M' M* _ C1 G$ T
美国与盟国空中力量的攻势制空是中国要面对的主要问题。即使出现中国空中力量进攻美国及盟国基地的情况,也要首先打破美国及盟国空中力量的攻势制空。在现阶段,美国及盟国的作战飞机还是以第三代战斗机为主,部分升级到三代半,夹杂少量第四代战斗机,但已经开始用F-35各型替换部分第三代战斗机。对于可预见的将来的冲突,可以假定美国及盟国的剩余第三代战斗机(F-16、F-2、未升级F-15)主要担任防空与近岸巡逻,攻势制空主要由第四代战斗机(F-22、F-35A/B/C)担任,三代半战斗机(F-18E/F、F-15 2040)担任协助。7 D2 z% A# `: X* u! @0 L8 m
% N. k# w% ?$ s7 `, s, z
对于美国空军来说,这就意味着嘉手纳的F-35A和增援的F-22打主力。F-22当然是美国空军的制空尖刀,但数量太少,真正的主力还是要靠F-35A 。F-15 2040只能担任协助。这是很无奈的境地。
+ H z8 T1 |5 [6 i; U
5 G, x4 _2 I7 o0 d0 l" Y![]()
, h; F [, D" A: g$ G即使传说中的F-15X“超级鹰”得以实现,F-22和F-35依然相当于坦克,而挂满导弹的“超级鹰”只有压后做间喵炮兵
" _, U+ i% w; ^/ n, q. n4 Q" m3 F" j
! F6 M3 `0 }& S5 J5 S# U0 D入役10多年后,F-22依然是西方最先进的第四代战斗机,在F-35家族之前也是唯一的第四代战斗机。F-22速度快,机动性好,隐身性好,态势感知能力强大,超视距和近距格斗性能都很优秀。F-22的空战载荷也很强大,可在全机内挂载情况下携带6枚AIM-120中程弹和2枚AIM-9X近程弹,另加机内航炮。
, v3 I4 L9 H( C2 s2 ?- [8 ?8 A
% ^+ I3 Z! f- r) i4 j' x( D, W9 [F-35A是为空地攻击而优化的,在本质上是战斗轰炸机。F-35A胜任自护航任务,但不适宜作为空优主力,只是由于F-22早早停产的现实所迫,数量上大得多的F-35A不得不承担空优作战任务。F-35A的弱点在于速度和机动性。最大速度只有M1.6,在高速进入和退出战斗时可能吃亏。较高的翼载和欠缺的推重比在本质上限制了机动性,不过全机内载弹时的干净气动外形可以有所补偿。另一个大问题是在隐身状态下的机内载弹量。在空战配置下,机内载弹量只有4枚AIM-120中程弹,低于主力空优战斗机常见的6-8枚。没有近程弹更是一个难以启齿的缺陷,只有机内航炮算得上近战武器。6 }, n/ t' F1 R/ U0 h
' z- n1 P8 s b! XF-35A的优势无疑在于隐身和态势感知。无论F-35A的隐身是否达到F-22和歼-20的水平,F-35A相对于三代和三代半的隐身优势无疑是压倒性的。在态势感知方面,F-35A对三代的优势也是压倒性的,但对三代半就要看情况了,即使有优势,也未必是压倒性的。综合平衡下来,F-35A的强项在于超视距空战,近距格斗能避免最好避免。
- p" J" n8 @) Y* Y# i2 l2 Y0 w: I% r
* x8 e3 }: i0 j6 P' t+ R9 u
F-35的优势在于隐身和态势感知,短兵相接的格斗则是能避免最好避免
: U1 p0 S6 H, D+ [0 `4 d- l9 A$ {, n B' f) `8 ?
F-15 2040是F-15C的深度升级,在保持了F-15C速度快、航程远、机动性好的特点的同时,极大地强化了态势感知,并增加载弹量,可望在空战配置下携带16枚AIM-120出击,并可根据需要混合携带AIM-120和AIM-9X。F-15 2040实际上是F-15C的深度升级方案的一种,美国空军的最后升级方案尚不清楚,在这里作为统称。对付非隐身或者半隐身对手的话,F-15 2040的超视距和近距格斗性能都很优秀,但对付隐身对手会比较吃力。很大的载弹量可用作导弹卡车,在隐身战斗机和预警机的引导下,发动超视距空中火力战。
; P0 i. X6 G+ c c2 B/ ^$ Y1 x: u# T" T, {
在中国空中力量主力已经大面积三代化甚至三代半化的现在,尤其是中国第四代战斗机已经入役的情况下,美国空军需要借助体系优势,发挥F-22、F-35A和F-15 2040的互补作用,才能在第一岛链内有效压制中国空中力量。# ?1 j4 C) E" ^3 H% h4 m& o
2 h* R' T* _! q( F# E& W* t - [: ?* X0 }" g2 y6 A, }5 m4 p* N. y
F-22穿针引线,F-35打伏击,必要时还可以加入F-15、F-16担任火力掩护,这是很有效的体系作战模式
( x: M. [# j: I3 J. p* L: | W! b9 F: P' {
这些年来,美国空军一直在演练F-22与其他战斗机的配合作战。由于数量不足,F-22通常用于穿针引线,作为战场的情报指挥控制节点,不到最关键的时候,不自己亲自操刀。可以想象,这样的战术也会体现在西太平洋。比如说,F-22、F-35A、F-15 2040构成某种口袋阵,F-15 2040在口袋底构成阻击线,F-35A在口袋侧构成伏击线,F-22则在口袋口担任游击线。F-22利用速度、隐身优势侦察敌情,指挥F-35A设伏和F-15 2040阻击。口袋阵只是一个形式,可以根据需要很容易地变化成T形阵、L形阵等。
- l5 P" k- w( C6 C" W
& ~; U$ V* L3 @( z1 E这样的伏击与阻击的结合对非隐身的对手是致命的,隐身对手也不便贸然冲进去。隐身战斗机之间的对抗还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谁都没有包医百病的办法,在某种意义上必须借鉴潜艇之间的对抗。但战斗机之间有通过保密和低截获概率的高速数据链互相协调的便利,这一点必须注意。( e0 l/ {! r- |. q+ r
( Q" y+ I8 c3 }0 j9 M另一方面,这样的隐身与非隐身战斗机的结合可以虚虚实实,只要“鹰墙”前有隐身战斗机伏击线存在的可能,对方就不便贸然冲进去,必要的时候还可以玩一把空城计救急。
: l% J$ a, {" `# q. Z/ n7 E+ e/ u/ T2 q! K' j
类似的战术对航母为基础的海基空中力量也适用,只是F-35C既要打伏击,又要穿针引线,没有F-22了。美国海军的F-18E还将使用很长时间。事实上,即使在F-35C计划在2019年达到初始作战状态(简称IOC)的现在,美国海军没有借特朗普大举增加军事开支的机会大幅度增加F-35C的采购,而是再次出人意料地以差不多3:1的比例订购新的F-18E/F和F-35C,这不是单价差别就能解释的。. A) {3 w2 l2 @& V* j- N4 G
/ G! k& g$ G. P# Q/ ]
最新的F-18E/F Block 3降低了对隐身的要求,但整合了原本用于波音JSF的技术而极大增强了信息化作战的能力,简版EA-18G的机内电子战系统则由于成本和风险关系在最后关头取消了。F-18E/F技术成熟,配备武器范围宽广,使用灵活。在EA-18G的配合下,可通过电磁感知、电磁攻击、信息攻击极大地增强战斗力。1 g( H L# K# f, O
$ j8 y8 {. U+ T0 A' j. S
F-35C的最大优势当然是隐身。不过相对于F-18E/F的态势感知优势不再明显。这不是F-35C的过错,而是F-18E/F Block 3态势感知能力极大强化的结果。但F-35C在设计时就把过载限制在7.5g,可以外挂航炮吊舱但没有机内航炮,比F-35A更加不适合格斗空战。当然,在超视距上打伏击的能力是一样的。 f3 K6 A* [& H8 \
" i" q* Q7 ?# t在任务定位上,美国海军不再简单化地把F-35C定位于对地反舰攻击、F-18E/F定位于舰队防空。F-18E/F和F-35C都在设计时就具有双用途能力。F-35C侧重自护航的对地反舰攻击,F-18E/F侧重于兼有对地反舰攻击能力的舰队防空,但两者之间没有跨不过去的鸿沟。
2 B9 k! g+ z: }/ Y* B M, w$ K) M* P# D, a4 n- Y
在舰队防空中,同样可以用F-35C前出打伏击,用F-18E/F打阻击;或者用F-18E/F前出作为诱饵,把对手引入F-35C的伏击圈。前者更加适合用于隐身的对手,即使隐身对手溜过F-35C的伏击线,也要迫使对手对被抄后路有点顾虑。0 W8 p7 L: D& b! c
0 M, Y4 P2 W: m$ K; B5 r& l
在对地反舰攻击时,同样可以灵活配置。如果对手拥有隐身战斗机,或者强大防空导弹体系,F-35C利用自护航能力担任主攻或许是最合理的做法,F-18E/F殿后,担任空战掩护,或者提供远程火力支援,或者掩护撤退。如果对手只有非隐身战斗机,或者相对容易对付的防空导弹体系,则利用F-35C担任开道,隐蔽进入和扫清障碍,而F-18E/F则作为炸弹卡车,这样可以极大地增加武器携带种类和使用范围。很多机载武器还没有在F-35C上整合,或者不可能机内携带,F-18E/F反而是最适合的平台。同样的空地作战思路也可以用于美国空军,不过考虑到主要基地距离中国大陆,还易受中国导弹打击,航程和空中加油可能是更大的问题。0 @$ ~1 v+ Z' F0 }
; u' l. R$ U- w" aF-35B的出现使得美国的海基空中力量增加了新的成分。除了没有机内航炮,F-35B的空战能力与F-35A和C相同,空地能力受到机内武器舱的载弹量限制而略有降低,航程和机动性都比F-35A和C略有降低。
- N$ y" G' C3 e$ Y
; p; }* C' M! ^短距起飞、垂直降落的F-35B可以从吨位较小的直升机航母或者两栖攻击舰这样的小型业余航母上出动,不仅在数量上增加了可用的海基空中力量,也在部署上更加分散,增加作战上的灵活性和生存力。大吨位航母具有更高的抗打击力和出动率。但分散部署而不被打击,这才是最大的生存力。
6 H& s4 w) r4 D$ e8 ^& E% z" a$ U+ w6 a* x6 g4 s
小型航母最大的问题在于不能搭载固定翼预警机,也不便搭载加油机。没有加油机对F-35B的航程有影响,但没有预警机就对舰队的生存有影响了。马岛海战的经验谁都没有忘记,直升机预警机只能救急,性能远远达不到固定翼预警机的水平。不过在西太平洋战区,这些“孤儿”F-35B有望得到陆基预警机的支持。9 U9 O3 g0 C, `$ b0 O4 ~& b0 u
$ h) a( ]- a" ~2 R) K难说在战时嘉手纳基地能生存多久,但以大型民航机为基础的预警机具有足够的航程,即使需要从更远的日本本土起飞,依然在西太平洋的海空有可用的留空时间,支援F-35B的作战。, Y& [3 T0 N t: M( ~
7 f" `- d* Z: L, b' M: P+ L% a
由于吨位和出动率的限制,小型航母不可能组成太大的空中力量,难以成为单独的空中战役方向,更可能用作陆基和航母空中力量的补充。由于F-35B的双用途特性,这样的小股力量可以担任偷袭、佯攻、伏击、侧翼警戒与屏护,当然也可以直接编入陆基和航母的主攻编队,加强攻防力量。
2 z$ P- B+ J7 m9 F4 Q2 B3 H& L0 }* v& K6 M, j6 S
另一方面,小型航母无法搭载加油机,而F-35B的航程本来就是F-35三兄弟里最局促的,这使得小型航母既不能过于接近中国海岸而易受打击,又不能远离中国海岸而难以发挥作用。陆基的民航机为基础的加油机在接近中国海岸的地方没有生存力。航母上MQ-25一级的无人加油机能满足航母上的舰载机的空中加油要求就不错了,没有余力为远离本舰的F-35B空中加油。F-35B缺乏伙伴加油的能力,最大起飞重量的限制也决定了伙伴加油缺乏实际意义。再说,直升机航母或者两栖攻击舰本来就只能搭载有限的F-35B,还要在进攻作战、舰队防空和加油之间划分,真正能投入进攻战斗的F-35B就屈指可数了。
$ E7 k* h4 J/ `4 t" g* E y7 A# r3 y: X8 V3 E. P, G( d$ E2 z# |, |+ L# _
![]()
0 W; f, F( b b+ z0 C5 x3 L两栖攻击舰或者小型航母小了点,搭载F-35B的数量也少了点,缺乏加油机和预警机,不可能单独担任海上决战,但这可以形成有效的牵制兵力. q+ k( ]$ J$ y( V4 e, y. L
( h ?+ g# b- n- N# X: |1 b+ D
小型航母的F-35B还可能引入政治上的敏感因素。日本空自已经开始接收F-35A了。难说日本F -35A是否会参加远离日本的西太平洋攻势制空战斗,但更可能留作日本国土防空之用,毕竟这是日本仅有的隐身战斗机,总不能单靠F-15和F-2挡住歼-20。但“出云”级要是搭载F -35B,情况就可能不一样了。& V9 l0 E) P# ^. p$ }" P+ B8 @$ J
3 _5 t6 R" ^. j0 I直升机航母小是小了点,搭载的F -35B少是少了点,但蚊子腿再细也是肉。“出云”级不需要考虑日本的国土防空问题。日本海自有与美国第七舰队密切协同的传统,很可能会参加西太平洋的战斗。这里的政治意义高于军事意义,对日本是很高的政治门槛,后果难料。澳大利亚的“堪培拉”级也是一样。这些盟国的参战对中国也是很大的政治挑战。这是题外话了。
& F$ d; s3 {. j& ^7 W
5 H p7 p% Z" g5 x1 G$ E- ]这样东一撮、西一摊的“零星”力量在军事上也对中国造成不小的困扰。集中力量是打得掉的,但美国陆基和航母空中力量才是主要对手。先扫清弱小对手、再打击强大对手,这符合军事原则。但考虑到空中力量的速度、航程和远程机动性,次要目标没有一口吃掉,反而被黏住,主力遭到反包围,这是不小的可能性。这也正是这样的小型航母的危险之处。; U3 Y. R3 Y- @/ C+ D% N `9 _2 E7 ~5 U
4 Q) W# `: u( j$ |- V; X' P+ x) B3 `
美国空中力量在西太平洋的挑战是严峻的,但也不是不可战胜的。面对以隐身战斗机为主的攻势制空,中国不能一味防御,最终也需要以矛对矛。只有自己的攻势制空才能破解对方的攻势制空。中国的空中力量包括陆基和海基,但在可预见的将来还不会有F-35B那样的海基。陆基的隐身战斗机已经有歼-20担任了,海基现在还是依靠非隐身的歼-15。在高度信息化并融入体系作战后,三代半的歼-15是可以与F-35B和C一战的,但最终还是需要更先进的第四代战斗机挑大梁。但这就是另外一个话题了。
% ^3 A2 G3 X, i& T: t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