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爱吱声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3192|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无常.寂灭——古格访古【上】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楼主| 发表于 2018-3-22 10:06:02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 x( b0 Q1 P+ i
- b( r0 I  F, }“穗花披满了他们的华堂: A( ~! y6 J* N

+ Y& K: D: e- P, f! X我们正尽情在此欢畅
' U9 ]+ }5 W  P9 P6 C. j* L5 ~: g& }2 w8 J3 ?
我们又将要入土长眠5 O& h7 _' E4 C) T% o, `& d4 p+ {1 m$ E

" e* c2 H! ?" c  X2 J. j我们的尸骸呀又要替谁做床”
' z% u, q+ |8 n% W/ V/ y
8 ^8 ^- i- _& ~$ q8 z# @+ p——古波斯诗歌

( s( L' e" s1 }& K( L9 n1 A9 B5 S8 U( }! B
" |3 q  s$ c# Z1 O

. g( w# s7 S) _: j通往札达的公路是一段发自巴尔兵站的盲肠。兵站位于G219国道也就是著名的新藏公路上,无论来自西北方的阿里首府狮泉河,还是东南方的神山圣湖,人们想到札达,都要在兵站驶下国道,沿着山路继续向西,坡陡弯急加上限速管制,一百二十公里要开三个多小时。
& F9 z$ m7 v& b- X2 G$ l4 T
+ a; Z) U' {5 Q+ A6 P ( R" K) k& l  U& J) h1 ^+ ?
0 j# v2 {. ]) @% |9 }# I) v- Z
如果从冈仁波齐脚下出发,则还要再加上一倍的距离。沿途,神山还会如影随形,相送数十公里方才告辞。一千一百多年前的那一小队人马,应该也是和我们一样,于神山护佑下奔向远方的吧。在时间上,他们和我们相距遥远,但在空间上,路线也许有别,目标肯定一致。/ Y7 G5 G7 @' L/ \
6 d! R8 q7 B0 L: @
公元842年,吐蕃赞普即君主达玛乌东赞遇刺身亡。他的两个儿子,斡松和永丹,还都是小孩,各自被母亲拥立为王,双方人马大打出手,各地领主将军们或分别站队或拥兵割据,“战乱充斥于大部分藏区”,史书叹道:“之后已无统治全蕃之王,从此支离破碎。”  w+ L6 P8 d* Q7 @

( U' Q5 W+ c( o0 P, k3 H乱世中,统治者的压榨更变本加厉,令人苦不堪言忍无可忍,终于在公元869年,爆发了席卷全藏的平民奴隶大起义,后人形象称为“一鸟凌空,百鸟飞从”。奴隶制度土崩瓦解,“贱民爬到国王头上”,从此“王者奴隶无区别”。吐蕃残余政权虽负隅顽抗,但面对滔滔怒潮,根本无能为力,史书哀叹:“连大地都无法支持王者,又何况人力!”
3 ^3 a% T& o. f. L1 ?: `1 l/ {8 e4 j* |. _
数年间,帝国中心“卫”(也叫前藏,即拉萨、山南地区)王师尽墨,人们瓜分挖掘了历代吐蕃王陵,陪葬珍宝被一扫而光。起义军继续向“藏”(也叫后藏,即日喀则地区)挺进,在娘若香波(今江孜)与保皇党激战,皇军大败,斡松之子也就是达玛乌东赞的孙子、自诩正统赞普的贝考赞被杀,这也意味吐蕃帝国彻底灭亡,时在公元九世纪末或十世纪初。: U5 B5 V: \4 O( i- t. S7 p
" _* V' J1 I$ |% x3 E9 _7 @
群龙无首,贝考赞集团遂作鸟兽散,各奔前程去了。他的一个庶子赤扎西则巴贝逃窜到中尼边境的吉隆一带,建立了贡塘王国,阿底峡曾从那里进藏,著名苦行僧米拉日巴也出生于此,直到清朝才被尼泊尔廓尔喀王国灭掉。9 c2 Q1 Q, R' ^3 a0 M

8 Q. Q7 D3 Z# O1 M  h" b" F6 w北宋时,贡塘王族的唃厮啰流落甘青地区,以青唐(今西宁)为中心建立了自己的王国,一度称霸河西。王族另一支后来回到老家山南,开创了雅砻觉阿小王朝,世称拉加里法王,一直延续到西藏民主改革。
7 ^6 ~+ p) [  g/ f) H+ n! {3 \
+ }: O. U# z( f& ~9 @我们故事的主人公,贝考赞的另一个儿子吉德尼玛衮——据说他血统更高贵,乃嫡妻所生——则一路向西,狂奔到了阿里......
! Z+ W; n; E! o
; F# ?3 t; k, B' j& C3 o+ b& ?(另一说,贝考赞是被臣下所弑,而他的两个儿子则受到永丹系压迫而逃亡。)/ V3 i# H1 \& p' ?0 o
( n# K9 x+ C, L' `. K6 m
从巴尔边检站下G219,进入通向札达的盲肠公路。很快,雄伟的山系展现左侧窗外,好像热烈迎宾的雪山仪仗队,也似一排错落有致的白色宫殿群。主峰尤其让人印象深刻,庞大的积雪几乎堆成平台,就如最慷慨的店家刚端上的冰淇淋,顶上满到溢出。
5 y8 \8 f. q$ e5 r7 ]7 A9 ~+ [1 K5 F" P+ p5 S  v* B

, ]1 j$ u1 \# e7 O1 P, L* F- O% o: f
它的正式名称是喀梅特峰,海拔7756米,属喜马拉雅山脉。虽然离这条公路只有百十公里,似乎触手可及,但它却并不在中国境内,而是位于印度,还是该国第三高峰,世界则排名第二十九。
' r7 R7 y# J6 P! }
! j7 E4 J. R/ A9 ?6 {喀梅特有着光荣历史,1931年成为人类登顶的最高峰,五年后才被海拔7816米的南达德威峰(印度第二,世界第二十三)超越。藏人则叫它依比冈麦神山,神话中它是一位慈祥的老祖母,而周围那数不尽的山峰都是其子孙。; O' X& ~, D4 _; W
0 C0 }( q: |. l# L* k* M# p- s1 [+ s/ V

5 ]* [; L" P/ s( P3 [' p
' ^$ M/ o- t5 Q! F1 D$ l$ s7 E继续前行,七拐八拐之后,公路伸入一片神奇之地,雪山映衬下,遍布纵向沟壑的崖壁如同城墙向远方延展,仿佛无边无际,这便是著名的札达土林,它其实跨越札达、噶尔、普兰三县,直至印控克什米尔,绵延数百公里,此后的旅程便一直在其中穿行。; C9 d4 [1 b/ p- Y; p/ i

( O2 m6 U/ A: x$ M, c5 T5 i2 [' T 3 j( J/ h- Z* J

" x  o/ H# w5 o, @# V4 G5 E通常认为,在吐蕃之前,阿里曾有一个叫象雄的古国。汉文史籍称它为羊同,“大羊同东接吐蕃、西接小羊同、北直于阗”,对照藏族文献描述的“象雄与上部克什米尔相连,北接于阗雪山及松巴黄牛部之静雪,南抵印度和尼泊尔”,二者基本一致。  _, a1 S9 _" _* r3 Q8 Z" R
9 Z- T7 q3 S) E7 ~9 y1 y4 a! y
它是一个曾创造了发达文明的国度,有自己的语言,还可能有自己的文字(有说为藏文就是象雄文的延续),西藏的本土宗教苯教也从这里起源。苯教史书《世界地理概说》将象雄分为内、中、外三部,“中象雄”位于“冈底斯山西面一天的路程之外”,正好在阿里地区。) E5 i& s- c2 F" L. W
1 D; X( y) W1 F. |7 R" ?
象雄“东西千余里,胜兵八九万”,曾是吐蕃最强大的对手。松赞干布的父亲为笼络这个雪域大国,将女儿嫁给象雄王,但后者对政治联姻娶来的王妃一直很冷淡,吐蕃公主怀恨在心,“既不养育子女,也不处理家务”,直至与丈夫分居。, ]# d5 w) o  c3 v4 R8 N
1 i( O' a$ J2 s4 z. e# m' ^
松赞干布派人去调解,见到家乡来使,公主引吭高歌:
( U2 G& p5 t% c" Q* Z! ^4 W" U( Y6 ^: g+ ~7 T. G
“我出嫁之地,是尘土漫天的城堡,
! t7 L& X; B( V9 v2 I, b5 l* U4 g" b5 T5 O" r2 ]) z5 A/ [
地域宽广,但不让人羡慕。
, C9 V$ x+ ^) n! J5 @8 D; k) U3 B: A9 Y5 u% _* [& D/ A2 o) h1 H' O
从外看是险峻山崖,从里看是黄金珠宝。( m$ F) Y$ J1 ^2 O* d

5 ^) N: V# H1 a( ~2 ^+ T面前展现的,一片无边无际,
& M2 E+ V  W& u8 {: C+ t* h4 G2 R/ _8 n) d1 L2 m7 V! @
两眼所见的,只有苍白和崎岖……”
. ^' H0 s5 ~$ L) W; Q+ ~4 {/ q0 |0 q2 q% ?6 X9 w
表面意思,别人看来自己生活优越,实际痛苦却难以想象,陪伴自己的惟有辛酸的眼泪,其实,她是在必有用心地暗示象雄的山势地貌,极可能描述的就是土林。! P8 J, N- y4 `

5 W) b" U1 A7 \4 i9 y* X/ `% e公主继续唱着幽怨的歌曲:- T) u% ~' ]0 N) C( Z; T0 U

- D/ q) c& \& Q# w“羌塘草原上,野耗牛孤独地叫喊。8 l( ^, J8 o/ ^; `, J
' ]6 x  E+ W9 t
山上有人招手,山下有人放套。- l" \2 r) S* d+ y: t/ n: |9 }

: l2 d! x' Z$ t- |杀死这头野耗牛吧,
$ V" t! @+ \# O* j3 N; w1 W/ S4 R5 [. w! M, l) W" v
青瓦达孜得到头和角,有功者获得血和肉!”9 ^  S* @2 h- }/ P: U. [9 w

/ ~  }8 \; r/ E(按,‘青瓦达孜’是吐蕃王宫所在地,代指吐蕃政权。)$ Q: a" y* Y2 c
3 H' P+ O7 _5 |) p
临别前,公主给使臣一个袋子,内有三十颗松耳石和一顶女人帽子。松赞干布反复推敲,终于明白:“妹妹这是告诉我,如果敢打象雄,就佩戴男子汉的松耳石,如果不敢,则与妇女一样戴上帽子,而防御漏洞就在羌塘。”受刺激的哥哥立即发兵,与妹妹里应外合,一举粉碎象雄,将其全境纳入吐蕃。
# ^. V  U/ h6 k6 L) x( R$ t9 r' f+ N( b; F5 c& f2 Y
以上出自敦煌遗书里的一份古藏文纸卷,故事引人入胜,但实则征服象雄并非易事。根据另一份吐蕃文献,在松赞干布亲自统帅下,王臣殚精竭虑费时三年,才终于取胜,杀死了象雄王。. G/ d) e+ y1 W7 f: Y% I

- M0 o; M5 M( }( E+ ]5 M7 k而汉文史书则记载,直到贞观五年(631年),唐朝还有羊同进贡的记录,此后再无使者踪迹。公元644年,也就是文成公主进藏后的第三年,象雄残余抵抗力量终于被全部消灭。象雄之役,是松赞干布在西藏本土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次兼并战争,吐蕃从此一统雪域,并扩张到克什米尔东部,进入了中亚。) w* K- |' `5 }- X6 k

) I# }2 G8 [: |( |, E! a据说,象雄故都穹窿古卡尔就隐藏在土林之中,“穹”为大鹏,“窿”是地方,土林的形状便好似大鹏鸟一层层的羽翼,而“古卡尔”即“银”应指白色区域。有考古学家认为穹窿城具体位于噶尔县门士乡的卡尔东遗址,那里有一大片汉晋时期的古墓群,还出土了大量青铜器和铁器以及丝绸残片,刚好与象雄的年代相符。但也有不同意见认为,穹隆城在札达县的曲龙村,此说亦有考古证据支持。
& o9 M3 b  z( B; q8 o) B; b! o5 m4 I/ Z! H$ ?

5 m$ M4 A6 ~' b' z; R8 q$ T$ e
: V: W7 X6 k! ?汽车在一个三岔路口缓缓停下,向左通往札达县城,向右则是目的地古格遗址,到那儿还有十五六公里的行程。一路随处可见土山上废弃的古堡遗迹,各个时代的都有,有些可以追溯到一千多年前的后吐蕃时期,甚至更早的象雄。
8 ]+ l( W  `! q9 C
8 K9 `9 e( H- E' s按藏族古地理概念,阿里高原称为“堆”,即“上部”地区。吐蕃崩溃,帝国在阿里的统治自然不复存在,各地领主明争暗斗,但都没有实力独吞,直至贝考赞之子吉德尼玛衮逃到这里,因其高贵的王室血统,立即成了各方争抢的香饽饽。最后没庐氏拔得头筹,将他招为女婿。没庐家并非暴发土豪,而是有着悠久历史的吐蕃重臣,史上曾多次与王族联姻。' e) {& @$ |$ y/ J. \' N
1 Q4 v0 m. ]* z1 t  @" k  v$ v
借助妻族势力和自家金字招牌,尼玛衮被众人拥戴为王,成为各方都能接受的共主。吐蕃帝国俨然在象雄复辟,不过疆域已大大缩水,西部许多故土不复掌握,比如唐史里著名的大小勃律(今巴控克什米尔吉尔吉特和巴尔蒂斯坦)就再也没有回来,当地藏人逐渐皈依为穆斯林。+ i/ t- M# e8 `; c
  s. H4 C$ q8 `6 p) n8 o) m. l& K
按照一些西藏史书记载,“阿里”这个名字从此诞生,该词是“领地、属地”之意,代表着赞普后裔的王土。尼玛衮创建的王国采用分封制,他死后,三个儿子瓜分了地盘,史书称芒域、布让和象雄,具体位置众说纷纭。- s1 @, X( P* ^+ Z
3 e; |4 ]! g  x+ O1 t6 `
后世则演绎为,王子们一个占据了雪山围绕的普兰,一个占据了湖泊围绕的日土,另一个则占据了土林围绕的札达,是为雪围、湖围和土围,故称“上部三围”或“阿里三围”。三围历经分分合合,最后演变为两个小王国,一个是拉达克,位于今印控克什米尔,另一个便是札达的古格。
4 z3 f( P5 V/ {, r9 w0 q: H
' q  `  H; g# `古人真是独具慧眼,看看高度,札达三千七,堪比拉萨,普兰三千九,与日喀则相仿佛,它们在平均海拔超过四千五百米的阿里高原堪称福地。其中古格王国更是得天独厚,核心地带象泉河谷最低只有两千八百米,甚至还没有“西藏的江南”林芝高。
; k, [- Y& I& o+ R. e6 v6 I7 V- F' C- f7 L! G9 N" s) \& j
% I& {) G6 e1 z& e3 D: T5 P! |- [

: C2 a& ?' ]. ?7 g因此与许多人想象不同,古格都城所在的扎不让并非荒凉凄冷的苦寒之地,夏天有时会超过三十度,年降水量二百毫米左右,大约是北京的三分之一。考古证据显示,古格遗址周边有大规模耕种的痕迹,而扎不让村民至今仍在务农,事实上,札达是阿里少有的农牧并举的县。* e5 p1 c1 Y- J) `& h! R

* |: b, E( D: P) X$ d这大概要归功于当地母亲河,发源于冈仁波齐神山脚下的朗钦藏布即象泉河蜿蜒流淌,为居民带来了充沛的水源和宜人的气候。它在札达境内的流量颇为可观,以至经常导致水患,所以当地正在规划建设水电站。
9 c9 [' E3 o* d8 f+ ]/ z9 T3 k8 `. h6 r+ n# r8 \
9 l% b& b# o% {- p$ B, c

, x' F/ S0 h$ ^3 t" `古格开国君主、尼玛衮之子德祖衮拥有如此乐土,想必十分欣慰吧。此时,距他高祖父达玛乌东赞遇刺,已经过去一个世纪,虽然达玛乌东赞的子孙们仍沿用着赞普的头衔,但吐蕃帝国的荣耀早成过眼云烟,松赞干布等伟大先王的传奇,也只留在人们口耳相传的故事里......$ Q3 _9 X( L5 i& k

. r/ S: I) h4 I; o: j3 F吐蕃帝国曾是亚洲一霸,极盛时东到陕甘宁交界的六盘山,直接威胁长安,安史之乱后甚至在公元763年攻陷了大唐都城;西至今天中亚诸斯坦,觊觎阿拉伯帝国治下的伊朗呼罗珊高原,双方惨烈拉锯;南达云贵和印度北部,令南诏和孟加拉诸王称臣;北方则抵天山,强硬对峙回鹘汗国。; E8 \8 G$ `3 i

/ N' a) F1 \7 X/ L故,后世藏族史书骄傲地写道:“东抵昂宿星升起处有万座城门的京师长安,南接轸宿升起之地,立碑于恒河之滨,控制世界三分之二的地方。”
$ @4 Z8 F( f  l4 o5 Y0 A% j8 F
+ B' v" ~+ M, B8 E1 X3 G四面出击的吐蕃也成了亚洲公敌。终于,部分恢复元气的大唐折冲樽俎,结盟回鹘、南诏以及阿拉伯,纵横捭阖出一道严密的吐蕃包围网。多线作战加上内乱不止,赞普赤祖德赞——达玛乌东赞的兄弟和前任——疲于奔命顾此失彼,渐渐倾向和平。公元823年,唐蕃正式休战,双方都遵守了停火,此后再无干戈,直至吐蕃灭亡。
5 K! v0 X: A2 p$ n, @/ n
3 V% A/ T2 |! S" @# P6 T7 \, V2 _ * L% e# Y) M* @! n* x
(大昭寺前的唐蕃会盟碑,刻有双方签订的和平条约)
$ L+ R. I, D9 p% i! q* L! n# A) n: R: _- U9 Y; z
命运没有给古格崛起为帝国的机会,它仅仅是西藏大分裂时代为数众多的土邦之一,加之位置偏远人口稀疏,对西藏政治历史的影响可以说微乎其微。但是,命运却以另外一种形式补偿了古格,令其不至于成为其他小邦般转瞬即逝的流星,反而化作西藏文明最耀眼的恒星,闪烁古今。: U! w# f; e' o2 m6 x

) V' @. D' ]5 q8 }4 w这还要从德祖衮之子、古格第二代国王科热说起,该世系到他为:达玛乌东赞(吐蕃末代赞普)——斡松——贝考赞(阿里与贡塘王系共同祖先)——吉德尼玛衮(阿里王系始祖)——德祖衮(古格开国君主)——科热。科热当了二三十年国王,期间太平无事,还生了俩儿子,可谓人生赢家,可到五十岁时,他突然做了一个震惊全国的决定:将王位传给弟弟松埃,自己出家当和尚!% N4 i5 \9 F6 S5 I
$ b- @) g' E8 D
然而和尚并不是你想当就能当的,按规矩,出家要有若干具备资格的僧侣做授戒堪布、规范师等技术支持,但找了一大圈,古格竟然连半个和尚都没有!国王没法子,只能因陋就简,在佛像前自己剃度,并自取法名“益西沃”——藏语里“益西”为“智慧”,“沃”为“光明”,合起来便是“智光”,显然是一个标准的僧号。: r/ v3 S$ x# V( x) }4 Z
% y! y" l( H+ s( I3 O9 {0 |3 M
(关于益西沃出家前的俗名,各种史书说法不一,科热是其中某些的记载,而另一种看法正相反,认为他乃科热的兄弟松埃。)- d' v2 G: I" M$ U
: f, r8 c/ O/ K4 X% E' R- w
智光陷入如此窘境,其实也算自作自受,因为这样尴尬的结果,很大程度上是他的太太太爷爷达玛乌东赞导致的,正是这位祖宗差点儿让佛教在西藏绝种。, F% ?* C- J5 c# G$ v

1 ]# K0 k4 P0 J- F9 Z" m7 i" s/ U【待续】

评分

参与人数 6爱元 +26 收起 理由
无言 + 2
石璧 + 2
山远空寒 + 8 谢谢!有你,爱坛更精彩
蒸八宝 + 2 谢谢!有你,爱坛更精彩
燕庐敕 + 8 谢谢!有你,爱坛更精彩

查看全部评分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9-4-29 10:01
  • 签到天数: 334 天

    [LV.8]合体

    沙发
    发表于 2018-4-3 11:41:10 | 只看该作者
    Good read. Thanks.

    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网站错误报告|爱吱声   

    GMT+8, 2025-8-23 15:40 , Processed in 0.041187 second(s), 23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