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化武战车部队编成以及二.二六事变中的化学战
* M3 X+ t, Y: m8 k( t; l4 r+ V 4 S) c8 }* w9 _5 D
上图为九四式甲号撒毒车,其性能数据如下:拖车全重1.5吨 拖车装甲为3~4mm 全车有11个毒剂喷出口毒剂最大喷射时间为360s 撒毒直径为8米 撒毒浓度为50g/平方米 最大车速为30km/h 越壕宽1.5米。下图为九四式甲号消毒车,数据与撒车基本相同
) O& J% K+ N3 W3 Y2 \! v, d3 } 昭和9年即1934年春天,完成的甲号撒毒车准备再次进行撒毒试验。但是此时九四式轻装甲车牵引车改进型的试制还没有彻底完成,所以习志野学校特意改装了一台卡登罗伊德准备充当撒毒车牵引车。不过在原乙未生的要求下,九四式轻装甲车试做车也被带上作为备胎。陆军方面出于安全考虑,将试验场设在群马县相马原宫城县王城寺原演习场,甚至专门构筑了一些堑壕工事模拟实战环境。- y0 h, b4 }! ?9 C2 A5 T
![]()
9 P1 v+ Z: y) L! z8 T/ z当时日本兵工厂生产毒气发烟筒的情景6 n& @0 p" |5 Y/ E. b) I- h
![]()
; y3 K# p" x" s8 u8 n* P4 E即便是装备了一定的防护装备,生产毒剂的工人中不少人仍遭受毒害,可想而知当时毫无防备的中国军民会遭到何等的杀伤
0 n3 `2 Z+ e$ z3 O* K# y/ D" ~ 此时甲号一型撒毒车装备的是所谓“黄号”毒剂,也就是芥子气,日本陆军对毒剂的分类是以作用性质授予颜色命名,催泪为绿、呕吐为赤、蓝为窒息、茶色为血液中毒,黄色就是伤害性和残酷性都最为可怕的糜烂性毒剂。到1937年,日军糜烂性毒剂中增加了路易氏气,所以1931年装备的芥子气系黄号便改为黄1号。但是芥子气也有不同种类,猫看到的资料称九四式甲号撒毒车采用的是黄1号丙,也就是不冻芥子气。
9 [9 i, E9 R' M6 U1 O I 实战中九四式甲号撒车能以2倍大气压的压力将毒剂从车内喷出,通过连接到牵引车的控制电缆前车可以控制喷射时间。但是由于拖车设计,甲号撒车只能向行进反方向进行喷射,考虑到芥子气的扩散能力,习志野学校建议为前部牵引车的成员都配备防毒装备。可惜,即便有了防毒衣和防毒面具,在试验中还是出现了事故。" ^8 X. P7 F; J2 b! \0 [, I; k o
![]()
0 V$ s; X, `9 N3 ] m, K6 ]甲号撒车喷洒毒物,但是这次事故中只记述为毒物泄露,到底当时发生了什么已经很难确认了
0 E& t3 _7 i2 S2 V$ q) y 演习中九四式轻装甲车试做车拖带装填黄号毒剂的撒毒车通过一段堑壕,却突然熄火,于是就陷在堑壕中。本来牵引车熄火也不是什么大问题,只是出事的地点麻烦了一点,被牵引的甲号撒毒车也随之停车,但是车体姿态却是向前倾斜的,其满载的毒剂大量泻出。有资料称是前车熄火和随后的碰撞导致了撒车控制电缆破损,毒剂因此喷出到堑壕和牵引车上,也有资料称毒剂泄露的原因是撒车设计不当。( \7 P+ _- J8 m' q4 L' b2 ~; q8 J, K
还不知道芥子气泄露的九四式轻装甲车乘员在熄火之后立刻打开舱盖准备排除故障,但是作为试做车的九四式轻装甲车舱门等部分有大量的尖锐部件,两名乘员的防毒衣都因此发生破损。结果可想而知,九四式轻装甲车的两名乘员严重染毒,其中一名最终伤重不治。& x+ p! Q% W, \
这下可好,日本陆军寄望已久的甲号撒毒车还没有毒杀一个敌人,先毙伤自己人两名,这大约就是报应。而且牵引车熄火,撒车故障导致毒物外泄,乘员出舱竟然把防护服都搞破,这样一系列低级却致命失误把原乙未生等车辆设计人员以及组织乘员训练的习志野学校上下都惹的一身骚,陆军高层也被伤亡事故搞的索然无味,只好决定撒毒车演习草草结束。* r9 t/ k/ \( b$ X! H( ~
虽然撒毒车表现实在让人大跌眼镜,但是甲号消毒车的表现倒是中规中矩,在习志野学校防化兵的支援下,甲号消车确定了由甲号撒车提前撒布的染毒区域,随后划定了“部队”通过需要的道路范围。甲号消车能够携带540kg漂白粉,通过消车上的大量喷空,能够形成一条3~4米宽,长700米的消毒通路,可以供日军中队级部队安全通过。& J% {4 B2 X W6 y; S. i3 u: P
在日本陆军设想的化学战车部队编制中,最基层的单位是野战瓦斯小队,独立作战单位一般是野战瓦斯中队,分为配有独立货车后勤组的甲部队和用于崎岖山地以及其他不适合车辆通行地区的乙部队两种。甲种野战瓦斯中队拥有自己的货车后勤组,自持能力极强,外出作战最大能携带20吨左右的漂白粉和毒剂。) }) d5 f6 ^+ ?5 f. U O. O
甲种野战瓦斯中队全中队有157人,除 中队部外分为3个小队,小队又分为4~5个分队,理论上一支野战瓦斯中队甲部队将装备10套九四式化武战车,但是拖车配置撒毒车和消毒车比例需要根据战场情况和任务临时确定,此外还有28台轻重检毒设备,18支手持式撒毒器,30~54支手持式消毒剂撒布器,日本称为九五式消函。
- e8 i0 h2 L9 j0 |; p2 A" w 而乙种野战瓦斯中队主要作业环境是山地,因此不配备车辆,全部以骡马代步和运输,人员数量达到185~319人(后一个数字是计算到马场和其他后勤人员),也为三小队,4~5分队的编制,全中队拥有28台轻重检毒设备,手持式撒毒器100支,九五式消函30支。另外,还有一种乙种独立瓦斯中队的编制,与乙种野战瓦斯部队队编制完全相同,但属于临时编制。2 n( k; r& E0 d. _& E
随着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日本陆军迅速开始了野战瓦斯部队的编组工作,到昭和13年即1938年9月,日本陆军向中国的华中和华南派遣了第一批野战瓦斯中队。由于属紧急编组,因此各中队的人员和装备大多不够齐备,尤其是各类物资准备不足,最短的仅进行了4个月作战就因为物资耗尽而丧失了作战能力返回日本,支撑最长的一支野战瓦斯中队在中国呆了22个月。
' t A. E: c* |) } $ Z1 F# b$ Y3 M, N
采用瓦斯掩护进攻是日本陆军蓄谋已久的战术,图为大正年间日军演习中以烟雾掩护雷诺坦克和步兵冲锋的场面
: _4 [1 {4 v, O1 t l* } 由于中国部队缺乏化学战能力,前期的作战也大多是兵败如山倒,因此日本的野战瓦斯中队基本都是将拖车交给后勤部队拖拽,而以本部的九四式轻装甲车组成轻装甲车扫讨小队独立作战的,久而久之连日本高层也默认将其作为野战轻装甲车部队使用了。
9 E) M7 @) Q! H( h$ [ l% L! k+ [ 5 H! C6 a# H1 O
. [9 g( T, g& X
日军的化学战防具,当时的国军也有极少的化学战装备,比如二六式防毒面具等
! y, s+ r# e1 n% R3 O 虽然在中国战场没有多少建树,昭和12年即1937年2月26日发生的二.二六兵变中陆军习志野学校的九四式轻装甲车和化学战器材却在本国首都风光了一把。当时1500名兵变士兵在东京市内横重直撞,东京警备司令香椎浩平中将采取两面手段,一面派陆军高层去“说得”起事士兵,一方面下达命令要求兵变部队自行解散,并调动镇压部队。
% m2 Y! r$ J% E4 d6 V4 R![]()
2 f. P9 _! n: n" ]- h- \5 O; g7 s香椎浩平中将,这老东西还是受到牵连,当年7月10日就被转入预备役了
$ `6 c1 c5 R+ ]$ {/ D 9 k/ e |2 W0 O: H' Y/ ]( g/ T
二.二六事变中的九二式装甲车: }% Y2 f$ Y0 I4 p' y: C" x
27日,东京戒严令公布,香椎中将担任戒严司令官,又得到了天皇同学的严令,便准备对不识抬举的兵变部队动手。但是考虑到兵变的也是“皇军”的弟兄,平叛部队计划采用擒贼擒王的路数,以不惧怕枪弹的轻装甲车冲击兵变部队工事,狙杀兵变的组织军官,这样既不用采用大破坏性的炮兵,也可以少杀一点兵变部队(这不是什么手心手背都是肉,只是陆军内部还有同情兵变的高层)。出于担心误击,陆军高层否决了平叛部队的夜袭计划,急调习志野学校练习队的九四式轻装甲车出动平叛。 Z# V6 R# H1 e
2月28日下午四点,习志野学校正式接到了隶属于第一师团出动平叛的命令,迅速派出了练习第二中队,其编有两个轻装甲车小队,共有9辆九四式轻装甲车,还有一个暂时为步兵小队的第三小队,后来补充了4辆九四式轻装甲车。; f$ Q$ l! ^* ^/ |8 `
根据陆军的命令,习志野学校练习中队还携带了其他装备:无毒的小型发烟筒1000枚,装填呕吐性毒物二苯氢砷的赤1号筒约200枚,装填催泪毒剂的绿筒(这个没有详细资料,日本陆军共有绿1号,绿2号两种催泪毒剂)约200枚。当时习志野学校的九四式轻装甲车经过改装,炮塔上有电发火的发烟筒发射器。& s' |% ?& Y* t
![]()
- l2 f& c) _+ n- Z: F![]()
* _/ L5 Q$ m f2 p装备了发烟筒发射器的九五式豆战,九四式的装备方式与此类似
) P: r& `) H" e; p, z! Z 2月29日早晨,第一师团向习志野学校下达了绿筒和赤筒使用许可。陆军对此的解释是“为了尽量避免双方流血,使用呕吐性赤筒和催泪性绿筒能够迅速解除对方的抵抗能力,是最人道的手法。”习志野学校根据毒剂效果,决定先用绿筒,再采用赤筒。
$ ?/ \! B2 e* A. E2 h, w$ I# m+ ?![]()
1 W9 j6 J0 Y$ C) I呕吐性毒剂赤筒,不过这枚不是车载发烟筒,尺寸大了一些
& Y+ [& J* l3 z) A0 k9 i ; f; F, S$ x( v! a
模型上的无毒发烟筒和发烟筒发射器部件,有毒版与其基本相同0 `* m& s$ C; s% n% G m0 s
29日习志野学校派出的50~60人以及12~13辆九四式轻装甲车已经潜到东京赤坂区役所附近,还派出了侦查兵对附近兵变部队工事进行侦查,重点考察当地的风向风速等气象条件。据当时参战者回忆,九四式轻装甲车等都装填了实弹,绿筒也被装入了发烟筒发射器。5 z0 {' d& w# l& D/ [# q& _
此时赤坂的兵变部队均来自近卫师团,看着对面装上赤筒的九四式装甲车,就琢磨着应该投降。等到习志野战车部队得到命令开始攻击之后,兵变部队突然打出了白旗,此时心急的九四式轻装甲车已经打出了数发绿筒发烟筒,结果刚刚还举枪准备对射的兵变和镇压部队一起开始四散奔逃,生恐吸入催泪毒气,但绝大多数官兵最终都只能泪流满面,也算是一种被“感激涕零”吧。/ i# q( K- h5 b
- ~+ S. l8 m$ Z+ F4 }3 {, V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