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爱吱声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楼主: 海外逸士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文化科技] 海外逸士散雜文集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221#
 楼主| 发表于 2011-11-4 01:07:17 | 只看该作者
命運的安排

命與運不是同一件事。俗話說“命好不及運好”。一個有天官三元格的人﹐只能說
他命的格局好﹐但如果一步運都走不到﹐一生平平而已。大運走到的人就會升官發
財。古往今來﹐有多少昏官糊塗官﹐就是靠運氣吃飯。
       
聽說高行健得到諾貝爾文學獎後﹐就找了本“靈山”來看﹐結果沒看完就放在一邊
了。裡面儘是“你我他她”。他忘了還有“妳祂牠它”﹐還有個“儂”﹐都是代詞。
國內比它好的作品恐怕不在少數﹐就是作者的運氣沒有他好。記得有本英文書﹐內
中無一標點。還讀過英文的意識流作品和朦朧詩之類﹐要看懂它們是很累人的。但
來美後發現這些都不再時行了﹐可能根本沒有時行過。歌曲有流行歌曲﹐不知有沒
有流行小說等名稱﹖人們的好奇心促成某些東西的流行。有時好奇心滿足了﹐卻覺
得錢化得冤枉。這樣東西根本不值這些錢。
       
聽說決定和頒發諾貝爾文學獎的委員會裡有一個中國人。我想他一定不是個道地正
宗的中國人。不然的話﹐他一定知道中國有本小說叫“紅樓夢”。這才是高水平的
作品﹐應合格地達到諾貝爾文學獎的要求。但據說該獎必須授予活著的人(﹖)。
這種規定是完全沒有道理的。於是只能矮子裡面挑長子﹐挑出來的“長子”在人群
中還是屬於矮子﹐只是個運氣好的矮子。不過矮子運氣好的還真不少。古有晏子相
齊。今有總設計師。
       
曹雪芹活著時運氣很不好﹐但卻給後人留下這本煌煌巨著。這是我們作為讀者的運
氣好。如果拿近代現代的小說與“紅樓夢”相比﹐連小說的作者也不得不承認﹐他
們比曹雪芹差得太遠了。因為曹雪芹寫作不是為了錢﹐所以數易其稿﹐寫了許多年。
而現在的作家完全是為錢而寫﹐能用這麼多年來寫一部小說嗎﹖差別就在這裡。不
過既然運氣好﹐何妨粗製濫造。流行一時﹐進財一世﹐管他百年之後。像曹雪芹那
樣﹐學問好有什麼用﹐還不是貧困潦倒﹐喝西北風嗎﹖

该用户从未签到

222#
 楼主| 发表于 2011-11-4 01:07:55 | 只看该作者
談“男子漢”

什麼是男子漢﹖似乎沒有確切的定義。但總之﹐這是一個褒義詞。然而﹐從不少世
俗的說法來看﹐下列幾種情況被看作是有男子漢氣概。但許多世俗觀念是大可質疑
的。

男子漢要會喝酒﹐喝烈酒。這大概出於綠林好漢中大塊吃肉大碗喝酒的陋習。在世
俗的眼光裡﹐綠林好漢就是男子漢。但這種會喝酒的綠林好漢只是社會中的一個階
層﹐一個低級階層﹐不能代表整個社會中的男人﹐所以不能成為男子漢的典型。況
且酒能誤事﹐喝酒決不是一個值得提倡的好習慣。

男子漢要孔武有力﹐有點粗暴﹐說話不能文縐縐。按這標準﹐整個一個粗人。粗人
的相對大概可算是文人。所以粗人也只是男人中的一部份﹐不能代表男人的全體。
且把粗俗看作男子漢的觀點﹐也只是一部份人所持有的﹐不能構成普遍接受的看法。


男子漢不能聽老婆的﹐不能隨便讓老婆罵。換言之﹐男子漢不能怕老婆。這裡先要
弄清楚﹐怎麼算是怕老婆。老婆說你不還嘴﹐算不算怕老婆﹖夫妻生活在一起﹐如
果老是拌嘴﹐也不是樂趣﹐特別是芝麻綠荳的小事。所以為了避免無謂的爭吵﹐丈
夫不還嘴﹐只是一種忍讓﹐表示氣量大﹐並不一定表示怕老婆。但退一步說﹐是誰
定出來怕不怕老婆是衡量男子漢的一條標準﹖夫妻關係千變萬化﹐不能概括成這麼
無聊的一條。反過來說﹐不怕老婆﹐甚至打老婆的人就是男子漢﹖只會打老婆的男
子漢也就太可憐了。這種都是社會世俗偏見的反映。

真正的男子漢威武不能屈﹐富貴不能淫﹐不向敵人屈膝﹐不向權貴低頭﹐獨立特行﹐
志向高潔﹐即使做了官﹐也不會見錢眼開﹐貪污腐敗﹐而是潔身自好﹐清廉奉公。
這是任何階層的男人都能做到的﹐不管你是粗人﹐還是文人﹐是綠林好漢﹐還是官
吏貴戚。這才是衡量男子漢的唯一標準。有人說一個男子漢是敢作敢當的。這點恐
怕有些例外。如果一個男人殺了人﹐再去自首﹐表示敢作敢當。他也能算是男子漢
嗎﹖這跟綠林好漢有什麼兩樣﹖這是加了引號的“男子漢”﹐不是真正的男子漢。


由於“男子漢”的概念被人誤導了﹐所以許多作品中常用“真正的男子漢”來區別
於誤導的概念。可見漢文字的概念經常被人歪曲亂用﹐ 因此要加上“真正的”來予
以區別澄清。這實在是文字使用上的退化﹐也是漢族文明的悲哀。

该用户从未签到

223#
 楼主| 发表于 2011-11-4 01:08:51 | 只看该作者
成功的男人背後

人們常說“成功的男人背後總有一個女人”。當然這個女人不是任何女人﹐而是一
個支持幫助那個男人的女人。那麼﹐反過來是不是可以說“背後沒有一個女人支持
的男人是不會成功的”﹖這個命題﹐其逆定理恐怕不能成立。現實生活中有不少男
人一心為了創業﹐而在此期間不近女色﹐在事業成功後方始成家。或許忙於創業而
沒有時間或機緣去接近女人。總之﹐他的成功背後沒有一個女人。有個女人的支持
和幫助對男人的創業大有好處。有不少男人是由於裙帶關係而獲得成功的。沒有這
種裙帶關係他就不能成功。
       
從另一個側面說﹐特別在現代﹐一個成功的女人背後有沒有一個男人﹖如在古代﹐
當然不在話下。像武則天的成功﹐所有男人都反對。她背後不可能有個男人。而現
代大部份女強人背後也不一定有個男人﹐因為在仍是男人主宰這社會的背景下﹐社
會的基本觀念還是“一個好女人的崗位應該在廚房裡”。自二十世紀下半頁以來﹐
雖然這種觀念在逐漸改變﹐但支持女人創業的男人肯定沒有支持男人創業的女人多。
不過﹐女人在創業的道路上也沾了女性的光不少。女性的魅力在仍以男性為主的社
會裡使她們在創業的道路上披荊斬棘更為容易。有統計說﹐目前世界上女性就業比
男性容易。
       
所以有沒有異性在背後的支持並不是創業能否成功的主要關鍵。有支持比沒有支持
當然好得多﹐但如果背後有人(一般是丈夫或妻子)不但不支持﹐反而認為你不是
個創業的料而橫加干涉阻撓﹐大潑冷水﹐則你成功的希望就非常渺茫。有的妻子要
丈夫拼命多打工賺錢。這也是來美華人的一般做法﹐不能說不對﹐但她否認丈夫沒
有能力從另一面去發展﹐雖然道路艱難﹐但如果成功了﹐則比打工能獲得更多的錢。
有的丈夫下班回家只希望妻子為他準備好熱菜熱飯﹐希望妻子的全部時間都化在他
身上﹐不給她一點餘地去發展她的才能愛好。那個妻子即使是個天才﹐在這種情況
下﹐恐怕也只能被埋沒了。
       
在這種情況下的丈夫或妻子﹐如果還想實現自己的理想﹐只有加倍努力﹐比別人付
出得更多。如果不想因此而離婚的話﹐就得在夾縫中求發展﹐那一定比打鬼子的年
代更辛苦。但只要事業最終有成﹐就像抗戰勝利一樣﹐一切付出的辛勞也還值得。
怕只怕仍然一事無成﹐因為成功不成功由許多因素決定﹐不只是主觀努力而已。機
緣是非常重要的。沒有機緣﹐只能帶著無盡的遺憾去見上帝。

该用户从未签到

224#
 楼主| 发表于 2011-11-4 01:09:23 | 只看该作者
現代小說的二三弊病

年青時看過些林琴南翻譯的英文小說。其實林琴南不懂英文﹐是別人把小說內容講
給他聽﹐他用標準的中文寫下來。為什麼說他的中文是標準的呢﹖因為不帶一點洋
味兒。現在的翻譯者自己都懂外文﹐於是翻譯小說的語言都帶上了洋味。其實這不
足為詬病﹐就像中外混血兒一樣﹐看上去總有點外國味。但是﹐一個不混血統的道
地中國人﹐儘學著洋人的腔調說話和寫東西﹐在中國就不免有崇洋媚外之嫌。而現
代小說的語言﹐就是在中國的中國人寫的﹐已都洋化了﹐可叫作“混血語言”。明
明可以是“她十五歲時就情竇初開”﹐卻偏要說“十五歲的她已情竇初開”。多彆
扭。還有的在“你我他”代詞前有一串更長的形容詞。真叫人受不了﹐以為作者是
個在學中文的外國人。

不管人們﹐包括作者本人﹐承認不承認﹐在客觀上﹐小說有其社會功能。只要這部
小說有人去讀﹐就會對人們的思維產生一定的潛移默化的影響。有人說﹐寫小說是
為了給自己看。那又為什麼要出版﹖幸好出版物有法律限制﹐不然的話﹐如果有人
出版本“一百種殺人方法”﹐那還了得﹖就是出版本“一百種性交方式”﹐在美國
還行﹐到了國內也不行。當然直接鼓勵殺人的小說是不會有的﹐但在內容上鼓勵第
三者去破壞別人家庭﹐還冠以美名說“戀愛自由”者﹐則市面上還真不少﹐甚至被
改變成電視連續劇。難道這與現在社會上第三者越來越多的現像沒有關係嗎﹖有的
第三者還引用電視劇中人物的對話來證明做第三者的理直氣壯﹐使家庭受到破壞的
當事人氣得發昏。

有的作品出版後﹐非但讀者不知道作者要表達的是什麼﹐連作者自己都說當時不知
為什麼要這麼寫。就說出版本猜謎語解難題的書﹐作者也得把謎底答案交代給讀者
吧﹐總不能讓作者的糊塗帶來讀者的糊塗。難道要學古人的“難得糊塗”嗎﹖

该用户从未签到

225#
 楼主| 发表于 2011-11-4 01:10:12 | 只看该作者
作家的社會責任

人生活在社會中。人們的社會活動不可避免地要相互影響。所以每個人對社會就有
一定的責任。顧炎武說過﹕“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社會風氣的好壞﹐社會成員
人人有責。譬如說中國人發明了火藥﹐只用在製造焰火方面﹐說明中國人民的善良﹐
但歐洲人卻用火藥來發明殺人武器槍炮。這是對社會不負責任的表現。當然在槍炮
沒有發明前﹐用刀劍弓箭也在殺人。所以發明任何殺人武器都是對社會不負責任。

       
刀箭槍炮殺人還是看得見的。還有看不見的殺人武器﹐如鴉片毒品等。製銷這些東
西的人也是對社會不負責任。但毒品之類東西的危害性大家都已知道﹐頭腦清醒的
人決不會化錢去變相自殺。
       
作家被譽為人類靈魂的工程師。這說明文字作品潛移默化力量之大。一部壞作品可
以使人意志消沉﹐走上歧路而最終自我毀滅。所以每一個作家有責任把人類的靈魂
塑造得好一點﹐用作品的力量去影響社會風氣﹐使壞的變好﹐好的更好。可惜的是
許多作家為了攢錢﹐忘記了他們的社會責任。據說目前國內出版物中質量較好作品
的比例少之又少。青少年的閱讀水平在日益降低﹐低到在看啟蒙性的連環畫。又據
說一些嚴肅認真的作家都在搖頭嘆息﹐因為他們的作品乏人問津﹐出版社就不願出。
看來這些作家面臨著嚴峻的選擇﹕要麼改行﹐要麼改寫庸俗作品以求得銷路。記得
在中共統治大陸前﹐雖然那時國民黨的統治並不比現在中共的統治好﹐但在文化教
育方面的水平還是較高的。如果把那時的中小學語文課本與中共統治大陸後的同等
課本比較一下﹐就會發現後者的課本在文學性和文化程度上降低了不少。直到文革
中﹐學生的口頭語是“向毛主席保證”。新生代人知識水平的下降當然影響到高質
量作品的出版。而出版社為了自謀出路﹐不能出版“陽春白雪”﹐只能出版“下里
巴人”。反過來影響全民文化水準的提高。這是中國文化界的悲劇。
       
許多社會因素都是相互牽制的。有時個人無能為力﹐也情有可原。但那些已經成名
的作家﹐如果已積累了足夠化一輩子的財富﹐能不能在再下筆時﹐考慮一下社會責
任。不要總寫無聊的小說或鼓吹第三者介入的戀愛故事。靈魂工程師應該多想想怎
樣拯救人們的靈魂﹐特別的青少年的靈魂。

该用户从未签到

226#
 楼主| 发表于 2011-11-4 01:10:47 | 只看该作者
人之初﹐性本善﹖

“三字經”和“百家姓”據說是原來私塾裡兩本必讀的啟蒙讀物。還有本“千字文”﹐
一千個字裡沒有一個相同的。但最為人所引用的恐怕是“三字經”裡的“人之初﹐
性本善”了。想想也對。剛出生的小孩連罵人也不會﹐當然更不會去殺人﹐不是
“性本善”嗎﹖但不知人到了幾歲﹐這句話的理論使命就完成了。我想當然因人而
異。人長大了﹐過了那個“初”字階段﹐性是不是還善呢﹖我們最好從生活中去觀
察一下。
       
有個遠親的男孩﹐據說智商極高﹐十歲不到時﹐有一次他爸因他調皮搗蛋要打他﹐
他對爸說﹕“現在我小你大﹐你可以打我﹐等我大了﹐你老了﹐我就打還你。”聽
了令人愕然。這麼小的孩子居然想得出這種話﹐真不知該對他寄於極大的期望呢﹐
還是表示很大的失望﹖但他爸講給我聽時﹐還臉帶得意之色﹐大概以為只有他這樣
智商高的爸才能生出這樣高智商的兒子。
       
一次﹐我看見一個鄰居小孩在一棵樹下﹐在用腳把那裡走來走去的螞蟻都踩死。我
看不下去﹐走過去對他說﹕“為什麼要把螞蟻都踩死﹖”他看看我就走開了﹐也沒
有對我說他長大後要打我之類的話。大概因為﹕(一)我不是他爸﹐(二)他的智
商沒有那麼高。他可能只適合做打手一類的人。另外一個可以搖鵝毛扇﹐做智囊團
中的人物。
       
由此可見﹐書上的話不可盡信。人之初﹐未必性本善。寫書的人只表示他一得之見﹐
並不能涵蓋所有的面﹐並不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當然﹐有些話還是具有真理性的﹐
像孔子所說的“食色性也”。其實那位孔老二先生倒是個可人兒﹐說話很實事求是﹐
毫不虛偽掩飾。以後的道學先生們為了利用他﹐把他打扮得道貌岸然﹐大違孔子的
本性。如果他的弟子在記錄他的話時﹐不是加以刪減﹐而是每句話都照錄﹐一定還
有許多有趣的話可讓我們後世人讀到﹐就像“老虎不刷牙﹐牙齒好得很”那樣。
       
在美國就提倡人的本性自然流露。要穿著亞當夏娃的衣服到公園裡去走一圈也未嘗
不可。記得在中學時代﹐有一位語文老師在指導寫作時說﹕“不管你現在做得到做
不到﹐你說總得這麼說。你這麼說了﹐表示你對這個問題有了認識﹐現在不一定要
做到﹐從認識到實踐本來有個過程。如果你連這點認識都沒有﹐那就不對了。”這
話聽來似乎很有道理。說歸說﹐做歸做。後來文革中出了許多兩面派﹐恐怕與這種
要人做偽君子的教育不無關係。

该用户从未签到

227#
 楼主| 发表于 2011-11-4 01:11:50 | 只看该作者
主教的醜行

最近報上電視上抖出了一個主教的醜行﹐給教會臉上抹黑﹐連遠在梵蒂岡的教皇也
不得不予以譴責。他除了被撤消教內的職務外﹐受害人還要求刑事責任。
       
天主教神父規定不能結婚﹐就像中國的和尚道士一樣。人性中的正常需求受到壓抑﹐
必定會造成某種程度的心理變態。縱觀歐洲宗教史(當然包括野史)﹐犯性錯誤的
神父並不是絕無僅有的﹐就像中國有許多採花和尚採花道士一樣。中國有些和尚道
士本身是壞蛋強盜﹐被官府追捕得緊﹐只好跳出三界外﹐脫身紅塵中﹐披度出家﹐
遁入空門﹐但淫性不死﹐還是偷偷出去採花為盜。外國也有類似情況﹐披上宗教外
衣﹐以逃避世俗的懲罰。這種人本身是沒有資格去做神父或和尚道士的﹐但我神我
佛慈悲﹐所謂“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只要肯皈依﹐一律既往不究﹐來者不拒﹐
連三代履歷也不用提交﹐方便之門大開﹐惡棍兇徒都可進來﹐以致魚龍混雜﹐連好
人也受到影響。本來以為在宗教的大熔爐裡﹐一定能使這些人脫胎換骨﹐翻開人生
新的一頁﹐重新做人﹐但事與願違﹐所謂“江山好移﹐本性難改”﹐披上了宗教外
衣﹐反而方便他們行事。真不知上帝佛祖對此有何感想。
       
尤其天主教有一個弊病﹐要教徒向神父去懺悔﹐把心裡所想和所做的事都坦白交代﹐
講給神父聽﹐就像中國大陸上向黨交心一樣。壞神父憑著這些材料﹐要挾教徒﹐要
他們俯首聽命﹐或幫他幹壞事﹐對女教徒就實行非禮之事。有人說﹐神父可以做警
察的耳目﹐如有人來懺悔所做的犯法之事﹐神父就可以通知警局﹐把他抓起來。不
過這種事倒還沒有聽說過。因為第一是教會規定神父對懺悔之事要保密﹐不能透露
的﹔第二是凡做壞事的人都是有些小聰明﹐就是信了教﹐也決不會把所做的壞事向
神父去坦白的。只有老實的笨蛋才把自己的一切都向神父傾訴﹐以求得解除精神上
的負擔﹐卻不知會帶來現實中的桎梏﹐被神父束縛住手腳﹐動彈不得﹐就像大陸上
的“坦白從寬”一樣。不坦白政府倒不知道。一坦白就有資料可以定罪。所以像這
種向神父懺悔的舉措應該取消﹐也省得授人以柄﹐弄得進退兩難﹐也給神父帶來可
乘之機。

该用户从未签到

228#
 楼主| 发表于 2011-11-4 01:16:43 | 只看该作者
愛滋病在中國

愛滋病据說發源于非洲,但登上新大陸后轉播得很快,因為美國人性關系太亂,沒
有像在中國大陸搞腐化是要送去勞動改造的。但据說愛滋病一來,美國人的性關系
有所約束改善,這也未尚不是好事。中國人把AIDS譯成“愛滋”,很有意思。此病
乃因“愛”而“滋”生的。沒有“愛”就不生“茲”病。不過确切地說,生這种病
的人跟“愛”沒有關系,真正愛情專一的人倒不會生這种病了。到處亂搞的人才會
生這种病。所以清心寡慾才是養生之道。
       
筆者來美前,大陸根本沒有愛滋病。要亂搞男女關系不用怕愛滋病。勞動教養并不見得比得愛滋病好。一些有花心的人到了美國,
怕得愛滋病,也就不敢為所欲為了。由此可見,愛滋病也有好的一面。等老鄧的改
革開放一來,許多人借了開放的東風來到美國,而愛滋病乘著開放的東風進了大陸,
在那里生根發芽,開花結果。現在受它拜賜之人不計其數。改革開放后,國內看到不少公開出版的准黃
色的書,銷量比世界名著還大。此其一例。現在這方面管的松了,大有不告不理的趨勢。于
是“食色性也”泛濫一時,大受愛滋病毒的歡迎。二十世紀的黑死病就開始點收暴
發戶中的浪蕩子,成為閻王爺的好幫手。
       
中國人學外國自清末開始,而且總是照單全收,從不去蕪存菁。學到些先進的科技
者固然有,學到糟粕的更多。這也叫兼收并蓄吧。那時在國內,常听中共宣傳說,
在資本主義制度下,撕開溫情脈脈的面紗,底下就是赤裸裸的金錢關系。現在大陸
人學這點已是有過之而無不及,真是“青出于藍而胜于藍”。讓資本主義國家的人
看到了也會甘拜下風,自嘆不如的。据說國內介紹男女朋友時,女方先要問男方有
多少錢,而男方自我介紹時也說自己條件怎么怎么好,以為釣餌。這不是赤裸裸的
金錢關系嗎?連溫情脈脈的面紗都沒有了。像這樣學外國,豈會不開門揖盜,把本
來就無孔不入的愛滋病毒像引狼入室一樣地請了進來。所以愛滋病在大陸的泛濫之
勢,說明了中國人在學外國中大有問題.

该用户从未签到

229#
 楼主| 发表于 2011-11-4 01:17:40 | 只看该作者
春節晚會是不是一道餿菜?

最近有人提出“春節晚會已是一道餿菜”。但也有不同的意見。春節晚會是不是一
道餿菜?真是見仁見智,各道其是。但是結論應該只有一個,即來于事實。我們就
來看看今年春節晚會是如何的,隨后才能得出結論。
       
每年春節國內都有一台春節晚會。每台春節晚會都由歌舞相聲小品等組成。所不同
的是人員和具體內容。本人不喜愛歌舞,所以大部份的節目都是跳過去的。這是看
錄像帶的好處。有時也停下來听一听唱歌,只覺得歌詞鄙俗不堪。以前的歌詞都是
一首詩。現在這些歌詞都是在說最鄙俚的話。不是通俗的話。白居易的詩很通俗。
所以通俗也可以成詩,而鄙俚卻不能是詩。因此這些歌詞构不成藝術。一台晚會要
講究的就是藝術,包括布景道具服裝,都應該帶有藝術性。唱歌的歌詞也應該有藝
術性。
       
晚會上也沒有一個傳統節目。連京劇也弄得非驢非馬。也不放上一出傳統的折子戲。
大鼓演員改演小品。連傳統相聲固有的刺也拔掉了。人們老是在說要繼承發揚偉大
中華民族五千年的光榮歷史和优秀文化。這麼一台晚會上,大部份歌舞節目都充滿
了洋味。我們五千年文明的傳統到哪里去了?豈不覺得愧對祖宗嗎?如果說不帶些
洋味就沒有人愛看,那不是說我們五千年文化不但繼承乏人﹐而且沒人再願意欣賞
了嗎?那不是說我們五千年文化在衰落嗎?要不要我們來高呼:救救中華民族的五
千年文明吧?
       
年年的春節晚會真是大同小异。總是這點東西。一點也沒有給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覺。
如果每天要你都吃一道差不多燒法,差不多作料的菜,你受得了嗎?年年都看這些
類似的節目,豈不也倒胃口?即使這道菜不餿,也是乏味的。
       
舉辦晚會是為了慶祝,為了娛樂。但這些晚會都充滿了一股酸气,是一股虛假的歌
功頌德,奉迎拍馬的酸气。使你不得不餓著肚子去看,免得翻胃。要不是朋友借了
帶子,送給我看,我根本不會化錢去租這种帶子看,也不會熬夜在電視上看。不值
得。希望明年的春節晚會能實事求是,發揚傳統,大膽創造,面貌一新。

该用户从未签到

230#
 楼主| 发表于 2011-11-4 01:18:08 | 只看该作者
演員的形像和氣質

演員要想演多種角色,拓寬戲路,表演出自己多方面的嫻熟演技,這是很好的事。
不過對演員本身或對導演選擇演員來說,有一個很重要的問題須考慮:就是演員的
形像和氣質。筆者雖然從未做過導演或演員,但從觀眾的角度看,戲看多了,就像
久病成良醫一樣,能體會到演員與角色之間存在一個形像與氣質問題。有些角色要
選胖胖的演員。有些角色要選瘦小的演員。銀幕形像非常重要。如果一個演員所演
的角色,給觀眾看上去怎麼也不像生活中會有的人,這是導演選演員時的敗筆。譬
如說戲中一個女主角,劇本上說她非常漂亮,劇中人對話中也說她非常漂亮,但導
演選的女演員非常不漂亮,觀眾耳朵听到的與眼睛看到的完全不一致。這就達不到
藝術效果。為什么導演不可以選個漂亮的女演員來拍一個漂亮的角色?中國十幾億
人口中就選不出一個漂亮的女演員來嗎?

演員除了形像外還要有一定的氣質去拍某一個特定的角色。演員的演技再好,如果
構成的銀幕形像顯出來的氣質不對,在觀眾眼里,其純熟演技也得打個折扣。最壞
的是,觀眾橫看豎看,演員與角色沒有融合在一起,有貌合神離之感,有時貌也未
必合。再如表示角色生病,就叫演員咳嗽,算是有病。太老套了嗎?生病多時的角
色,那個演員還是胖胖的。這些都是導演的敗筆。

人的氣質來自自我修養和環境熏陶。所以一個演員要多看書,特別是文學詩歌作品。
要生活在某一角色要求的環境中,以培養氣質。譬如說要演李白,如果一個演員對
詩一竅不通,他怎能表演出一個詩人的氣質,怎能表演出李白在寫詩時的豪放之情,
在寫到“天生我材必有用”時的一种壯志莫伸而又不甘罷休的那种複雜心情。

現在演員的演技都很好,而形像與氣質須由導演去選配。如果導演不肯動腦筋作精
心選配,而是來個拉郎配,那可苦了觀眾,看得心里不舒服。像成龍演警察保鏢很
好,可千萬別叫他去演一個會武打的總統。觀眾一定受不了。最近看到康熙武功非
凡,已經有點使人吃不下飯,只好把與人打得不可開交的康熙看作是一個武林盟主,
才能把一碗飯吃掉。李連杰演和尚保鏢武林人士很好。發仔的形像氣質能演的角色
多一點。只是在“臥虎藏龍”里,站在樹枝上時,覺得他的腰顯得粗了一些,真怕
樹枝被他壓斷跌下來。葛優最适合演油腔滑調的角色。有次他演個劫机者,怎麼看
也不像。我做警察一定會放走他。孫道明演紹興師爺很傳神,但他的臉型不适合演
皇帝。他的臉怎麼看也沒有威嚴的感覺。林青霞的形像氣質可以去演歷史上的美人
角色,卻去演像“東方不敗”之類無足輕重的東西,還有不少胡鬧劇,真是可惜。
愛惜自己名聲的演員決不去演胡鬧劇的,就像愛惜羽毛的作家決不寫黃色或武俠小
說一樣。劉曉慶演過一個武打戲。有人說她不適合演武打戲,但她的俠女形像還是
不錯的。而她的武則天和西太后也很好。武打戲比感情戲容易演,只要一個演員會
做打鬥動作就行。感情戲要用面部表示出感情來很不容易。不過台灣有許多戀愛劇,
其特點是大叫大嚷,哭哭鬧鬧,弄得觀眾暈頭轉向。這种劇有一個就夠了,再多就
是蛇足。

该用户从未签到

231#
 楼主| 发表于 2011-11-4 01:19:05 | 只看该作者
人是什麼動物﹖

人是一種奇怪的動物。但不同的專家會給予不同的定義。生物學家會說人是最高級
的有思想的動物。人能思維﹐就是說其他動物不能思維。據說牠們的一切行為只是
對外界環境外界情況的自然反應﹐即所謂“條件反射”﹐不是思維的結果。這種反
應行為是基於求生的本能。但又據說海裡的海豚看到人落水會去救。不知這種行為
與牠們的生存本能有什麼關係﹖如果毫無關係的話﹐能不能視作是一種由思想支配
的行為﹖當然這是一種低級的思維行為﹐不是像人類有的那種高級的思維行為。人
類有能進行說謊欺騙的高級思維。這是其他動物所永遠不能獲得的。而且也不是所
有人類都具有的﹐是那種智商特別高的人才會有的。可惜那些智商特高的人沒有成
為牛頓第二﹐發現出一些偉大的定律來。

食品學家會說人是雜食性動物。的確﹐人什麼都吃。有的人還要人吃人﹐甚至不是
在荒年需要易子而食之時﹐而且吃人還不吐骨頭。以前只讀到小說中有山上的強盜
大王取活人心肝下酒吃。但在文革中在四川省的一個縣裡居然真有吃人的事。現在
有的飲食店裡居然有死胎嬰兒當菜餚出售的﹐居然有人去吃。這與同類相殘的野獸
有什麼兩樣﹖為什麼說人類要比野獸高級﹖

社會學家會說人是有感情的動物。其他動物難道沒有感情﹖狗戀主算不算是一種感
情﹖不過人類中的仇恨感情在其他動物中倒是沒有的。野獸間殘殺只是為了生存。
而人類中﹐本來可以互愛互助共同生存的﹐但卻由於宗教或政治等原因﹐在相互殘
殺。而且殺人手段之殘酷是其他動物所學不來的。這大概也算是人類智商高於其他
動物的表現。但在這方面倒寧願人類的智商低些。

人類史學家會說人是能製造勞動工具的動物。這點倒是不錯。其他動物都不能製造
生產工具。人類不但會製造工具﹐還能製造刑具﹐給自己的同類殘酷地上刑﹐還會
製造殺人武器。這豈是其他動物所能企及的﹖製造了工具使人類社會得以進步﹐但
製造了殺人武器會毀滅人類本身。不知人類倒底算是聰明﹐還是愚蠢﹖所以結論只
能是﹕人是奇怪的動物。

该用户从未签到

232#
 楼主| 发表于 2011-11-4 01:19:40 | 只看该作者
什麼是命運﹖

什麼是命運﹖這是每個人都會思索的問題。特別當人在不得意的時候﹐尤其要探索
命運問題﹐冀希自己今後的命運會有所改變。最近看了個電視連續劇﹐叫“命運”。
說女主角與一個原來曾經相愛過而後來成了殺人犯的囚徒結婚﹐而且去他監牢裡舉
行婚禮。是不是編者想說明這就是命運﹖按照劇情﹐女主角完全可以有不同的選擇﹐
與囚犯結婚也是她自己的選擇。所以這不應該算是命運的安排。命運的安排是個人
無法選擇的﹐否則就不能叫命運。如果有個人一生中作了無數次努力﹐要走這條路﹐
要走那條路﹐要實現自己的理想和抱負﹐但許多路都走不通﹐許多次嘗試都失敗了﹐
只有一條路他走通了﹐但不是他的理想之路﹐僅得以謀生而存活下來。這還可以說
是命運的安排。
       
據說算命先生可以告訴你的命運如何﹐但他肯定說不出細節。有一次聽見一個算命
先生對人說﹐要發財就要接近水﹐但算命先生沒說﹐究竟要從事海運事業呢﹐還是
開自來水廠﹐甚至開游泳池﹐或者搬到海邊或河邊去住。如你相信他的話﹐餘下來
就靠自己去探索了。如果算命先生說你能發橫財﹐快去買六-合-彩﹐但如算命先生
說不上你會發多大的財﹐你可能中不了頭獎﹐中個二獎三獎也算是發橫財。據說算
命先生也有準的﹐也有不準的。準與不準在於算命先生的水平。現在居然可以用電
腦來算命﹐輸入生辰八字﹐電腦就會排出你的命運。於是八字相同的人命運就相同。
這實際上是不可能的﹐也不符合生活中的實情。所以電腦算命完全不可信。
       
如果不從迷信角度看﹐命運是一切與某人有關情況的總和﹐是這一切情況對他起作
用的結果。這些情況指﹕一是外界環境﹐包括自然環境﹐能陶冶出他是怎樣的性情﹐
對他的健康狀況會起什麼影響等﹐和社會環境(包括政治環境)﹐會給他什麼機緣﹐
或對他的前程產生什麼樣的和多大的推動或阻礙作用。二是家庭環境﹐富的還是窮
的﹐父母及周圍的人對他產生什麼影響﹐在這種影響下﹐他會形成什麼樣的世界觀
人生觀﹐從而以之指導他自己今後的行為。三是個人因素﹐有的人老實﹐不會說謊﹐
有的人手段靈活﹐拍馬奉迎是拿手好戲。這些種種情況﹐在他成長過程中﹐一點一
滴積累起來﹐影響他﹐促成他走上某一條人生道路。這就是命運的安排。

该用户从未签到

233#
 楼主| 发表于 2011-11-4 01:20:25 | 只看该作者
從飛碟說起

近來看到又有飛碟出現的報導﹐美國電視播放了有關情況。一直以來﹐飛碟是一些
政府諱莫如深的話題。似乎飛碟是屬於國家機密﹐或是荒誕迷信之類﹐不宜公開談
論。事實上﹐筆者從未親眼目睹過飛碟﹐但據報導目擊者之言﹐應該屬於事實﹐屬
於科學。既然是科學的事實﹐又何必忌諱。據說飛碟被認為是外星人的運載工具。
筆者從雜誌上看到過一具外星人屍體的照片﹐近日美國電視裡也播放過。這說明外
星人的存在是確切的事實﹐為何諱言﹖如果是外星人要對地球人發動攻擊﹐政府為
了防止在民間引起恐慌而秘之﹐這還情有可原。但從各個身歷者的報導來看﹐外星
人沒有不友好的舉動﹐所以有些政府對此諱莫如深﹐令人費解。不知有什麼不足為
民眾道的神秘處﹖

再說達爾文的進化論已被許多政府當作科學的事實而在學校裡作為公開的教材﹐並
宣揚“弱肉強食”的所謂自然規律。似乎弱小的民眾註定要被強大的政府任意宰割
的﹐無視人類社會和野獸社會的不同。達爾文的進化論是科學的事實嗎﹖達爾文憑
著一些化石﹐加以聯想推論﹐得出了進化的理論。首先他沒有全部生物進化過程中
每一環節的化石﹐例如﹐從爬蟲類到哺乳動物﹐有沒有中間銜接環節的化石予以證
明﹖如果沒有化石﹐這個進化過程就是他的推斷。即使是科學的推斷也不一定是科
學的事實。科學的結論必須有一系列的事實作依據﹐如日中說一般。達爾文的進化
論充其量只能作為一個科學的假設﹐有待於進一步的證明。能把一個科學的假設當
作科學的事實來公開教給我們的孩子嗎﹖作為各國政府﹐這是極端不負責任的行為。
據說人的眼睛結構非常複雜﹐它的零件只要缺少一樣﹐整個眼睛就不能工作。就拿
這個眼睛來說﹐能講清楚它是怎麼進化來的嗎﹖能從一個個零件進化來嗎﹖

再看一些最近披露的事實。1948年夏一位名叫威廉.米斯特的美國業餘化石專家在
位於猶他州附近﹐以發現三葉蟲化石聞名的羚羊泉裡﹐敲開了一片化石﹐看到一隻
完整的鞋印踩在一隻三葉蟲上。從鞋印看類似現代人的便鞋﹐說明這鞋子的主人曾
生活在一個有一定文明的情況下。三葉蟲生長在六億年至二億多年前﹐而按進化論
說現代人在幾萬年前才開始進化過來。在美國的德克薩斯州的瑞拉克西河的河床裡
發現有生活在白堊紀的恐龍腳印化石﹐同時在其旁有12具人的腳印化石﹐並有一個
人的腳印疊蓋在一個三指恐龍腳印上。從化石的縱剖面看﹐有人腳印的截面有壓縮
痕跡﹐這是仿製品無法做到﹐顯然不是假冒的。另外在附近同一岩層裡還發現人的
手指化石和一件人造鐵錘﹐錘上的一截柄已經炭化成煤了。鐵錘含96﹒6%的鐵﹐0﹒
74%的硫和2﹒6%的氯。現代人都不能造出這種鐵合金來。這說明有某種人類和恐龍
生活在同一時代。1996年美國國家廣播公司(NBC)播出過一部電影“人類的神秘起
源”(MYTERIOUS  ORIGINS  OF  MAN)﹐除提到人和恐龍腳印在一起的化石外﹐還
有發現的三億二千萬年前人的大腿骨化石及二十八億年前的人造鐵球等等。這些足
以說明達爾文的進化論是大有問題的。

既然我們無法證明進化論是確定不移的事實﹐我們就不能否定上帝的創世說是純屬
胡說八道。如果二者都不是事實﹐那麼人是從哪裡來的﹖這個問題恐怕再過一千年
也不會有確切無疑的答案。但宗教勸人為善的教義總還有可取之處﹐為什麼不利用
來作為孩子們的道德教育呢﹖說不定孩子們學點宗教的勸善一面﹐比學達爾文的
“適者生存”理論更有益。說不定學校裡的槍殺事件就不會發生。“適者生存”會
誤導人們﹕“我要活就得把你殺掉”。這多可怕。

最近科學家也正在修正“宇宙大爆炸”理論。因為最近通過哈雷望遠鏡發現宇宙的
某處又在進行爆炸。所以有的科學家提出新的理論“宇宙不是一次爆炸形成的”。
這裡說明一個問題﹐即使是科學的事實﹐也不是一成不變的。隨著新的發現﹐科學
理論也要隨之更新。科學的實事求是態度是一切以事實為根據。錯的就糾正。

現在許多政府死抱著進化論不放﹐並且否定有飛碟的事實。我不知道這些政府的領
導人是怎樣考慮這些問題的﹐但如果連這些事情的理路都搞不清﹐他們的思維一定
有問題。他們能領導好一個國家嗎﹖

该用户从未签到

234#
 楼主| 发表于 2011-11-4 01:21:03 | 只看该作者
由氣功說起

有人說氣功是一種迷信﹐筆者卻認為氣功仍屬科學範疇﹐是人體某種能量的集中運
用。但故意誇大其詞則意在欺騙。
       
筆者有親身體驗可作見證。遠在六十年代初﹐筆者從王守先老師學太極拳。其時王
老師已年逾八十。一天筆者忽覺腰酸。王老師自告奮勇為筆者施功。時值隆冬﹐筆
者共著厚薄五件衣。王老師把手掌隔重衣按在筆者腰部﹐不一刻﹐一股熱流進入腰
部﹐數分鐘後腰酸即告消失。
       
氣功能治病﹐特別是慢性病﹐筆者完全相信。至於神靈治病之說﹐已有數千年歷史。
筆者雖未親見﹐極願相信。但神靈治病﹐一次即癒。這有各種書籍記載為憑。不能
一次而治癒者﹐當然不是神靈在治病。這個概念須弄清楚。否則容易受騙。
       
俗話雖說“心誠則靈”。這實在是對自己的信仰沒有信心的反映。是否有神靈﹐客
觀存在。即使人不信﹐祂也存在。且神靈以和平寬容﹐普救眾生為宗旨﹐豈會與渺
小人類一般見識﹐以信或不信而分別治或不治。這是狹隘人性的反映﹐不是寬容神
性的表現。這個概念也須弄清楚。

現在誇大氣功作用﹐利用神靈迷信的欺騙行為還是不少。如果人人都能把一些事情
的概念搞清楚﹐就不容易上當。

该用户从未签到

235#
 楼主| 发表于 2011-11-4 01:21:41 | 只看该作者
談靈魂

人生在世只有一次﹐不管你壽命多長﹐就是活到五百歲﹐從永恆的高度來看﹐只不
過如火花之一閃﹐一眨眼就消失了。所以人人都有一個願望﹕要追求永恆。古代有
許多人﹐特別是帝王﹐要想求取長生仙丹﹐希望與天地同壽﹐可惜都事與願違﹐結
果還是身歸黃土。如果現在再有人要追求長生不老﹐就會顯得非常可笑。於是人們
轉而期望人死後有個靈魂﹐這靈魂是永恆的。有這麼個良好願望也無可非議。於是
各種靈魂學說應運而生。
       
在中國有輪迴說。人死後鬼魂去閻王殿報到。閻王根據此人生前的善惡﹐再決定他
投生的去向﹐對罪大惡極人的鬼魂甚至把他永禁地獄﹐不得超生。據說善人可以再
投人胎﹐甚至投生富有人家﹐或帝王之家﹐能再次讓他享盡人間榮華富貴。惡人則
被罰投入畜生道﹐甚至蟲豸道﹐世世不得翻身。外國人只說好人上天堂﹐壞人下地
獄。這也含有勸人為善的意思﹐可惜毫無作用﹐因為世界上還是有那麼多的為惡之
人。這是基於有靈魂的說法。後來破除迷信﹐宣傳無神論﹐當然就否定了人死後有
靈魂。但不管怎樣﹐人們總是要問這個問題﹕人死後究竟有沒有靈魂﹖有人認為如
果信了神﹐死後就有靈魂﹐而不信神的人死後沒有靈魂。這是無稽之談。人死後有
沒有靈魂是客觀存在的問題﹐有就有﹐沒有就沒有﹐與信不信神毫無關係。
       
有許多人就開始探索有沒有靈魂的存在。據說寫福爾摩斯探案的作者柯南道爾曾是
英國一個神靈會的成員。他們經常聚會﹐求靈魂下降顯靈。這裡有兩個故事。有一
次在聚會時﹐突然一個成員坐著的椅子自動移動起來﹐那成員還坐在椅子上。椅子
飛出窗口﹐就沿著外牆轉了一圈﹐隨後回進窗口來﹐落到原來地方。那人一直坐在
椅子上。另一個故事是﹕一次聚會中﹐一個成員突然跌倒在地﹐手腳都捲曲起來﹐
擺出活人不可能做的姿勢﹐隨後突然開口說話﹐說自己被人謀殺﹐屍體在某處。成
員們相信這是鬼魂附身﹐忙到那個地方去看﹐果然有一具屍體﹐捲曲成那個樣子。
據說在美國﹐有人在墓地裡照了相﹐結果印出來後發現上面多了個人影﹐說是鬼魂。
有次在電視上看到有人提供的錄像﹐窗口和門廊上都可見有古裝的人站在那裡。窗
口一個穿紅裙子的女人看得更清楚﹐說這也是鬼魂。總而言之﹐等你死了就知道有
沒有靈魂。當你還有知覺﹐你就是靈魂。當你沒有知覺﹐就沒有靈魂。這是不以人
的願望或意志為轉移的客觀實在。

该用户从未签到

236#
 楼主| 发表于 2011-11-4 01:22:47 | 只看该作者
略談“紅樓夢”與“鏡花緣”

“紅樓夢”與“鏡花緣”是兩部寫得非常有文學水平的古典小說。許多小說﹐特別
是現代小說﹐只是以情節取長﹐把故事寫得有趣或曲折複雜﹐以吸引讀者﹐但其遣
詞用語平庸得很。有的讀來拗口﹐甚至還有語法錯誤。雖說現代小說都用口語體寫﹐
但“紅樓夢”等不少古典小說也是用當時的口語所寫。只有少數作品是用文言文寫
的。如“鏡花緣”就是。還有如鴛鴦蝴蝶派的代表作品﹐像“玉梨魂”﹑“雪鴻淚
史”﹐也是用文言寫的。因為“鏡花緣”較文言化﹐所以沒有“紅樓夢”家喻戶曉。
尤其是“紅樓夢”被搬上舞台後﹐更是老少咸知了。而“鏡花緣”因為許多描述場
面太大﹐搬上舞台就有一定困難﹐只好在知名度上屈居下風﹐但其文學價值決不下
於“紅樓夢”。一件作品的文學價值﹐當然包括其寫作語言上的優美性﹕如是否讀
來通順﹐是否警句迭出。像“紅樓夢”﹐其中“東風西風”之喻﹐及“吃不了兜著
走”﹐已廣為引用。這就是警句。所謂警句﹐要麼包含一定的人生哲理﹐給人以啟
示﹐要麼語言非常優美﹐給人以美感﹐像王勃在“滕王閣序”中寫的“落霞與孤鶩
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遺憾的是在近代文學作品中見不到這麼好的句子了。

說及“紅樓夢”﹐人們常提到它的反封建意義﹐如反對讀八股文﹐反對男尊女卑。
不像有的作品﹐以鼓吹戀愛自由為幌子﹐實質上鼓勵做第三者﹐去破壞別人家庭﹐
造成社會上不必要的混亂。這是作者的道德水平問題。但在“鏡花緣”中﹐其尊女
抑男﹐更超過“紅樓夢”。它描述了女子考狀元做官。如說“紅樓夢”有太虛幻境
的想像﹐則“鏡花緣”中有“酒色財氣”四陣及海外諸島的描述﹐如女兒國﹐兩面
國等﹐更具想像力﹐還帶有諷刺意味。而書中有一百條雙聲疊韻﹐更是空前絕后的。
所以筆者不知為什麼以文人研究為主的“紅學”比“鏡學”更盛行。其實“鏡學”
可研究的東西也不少。請大家找本“鏡花緣”看看﹐是否果如筆者所言。希望“鏡
學”研究能急起直追。

该用户从未签到

237#
 楼主| 发表于 2011-11-4 01:23:40 | 只看该作者
談做夢

做夢是一個非常奇怪的現像。據說每個人晚上必定要做夢的﹐但絕大部份夢都不能
記住﹐只有在將醒未醒之際做的夢才能記住。做夢雖說是大腦皮層的活動﹐但做夢
的本身並不能受思維的控制。雖說“日有所思﹐夜有所夢”﹐但你無法做到你想做
什麼夢就做什麼夢。而更奇怪的是﹐夢中能嗅到氣味﹐感到味覺。平時遵醫所囑﹐
膽固醇高的食品不吃﹐所以很想每晚做個夢﹐夢裡能大吃大喝﹐得到嗅覺味覺的享
受﹐而又沒有膽固醇增高的危險。可一直沒有做到這種夢。因此“日有所思﹐夜有
所夢”這句話完全不可靠。
       
有時做的夢非常奇怪﹐是想不到會做的。有一個故事說﹐從前有個乞丐﹐白天衣不
蔽體﹐有了上頓沒下頓﹐但每天晚上在夢裡是個皇帝﹐錦衣盛饌﹐一大群人侍候他。
又有一個皇帝﹐白天享受萬方玉食﹐群臣朝拜﹐但每到晚上﹐他在夢中是個要飯的﹐
衣衫襤褸﹐遊乞四方﹐遭人白眼﹐連狗都要咬他。兩人聽上去都有兩個身份﹐只是
晝夜不同。但我還情願做白天是皇帝﹐晚上才是乞丐的那個人。夢境究竟是虛幻的。

       
這兩個奇怪的夢只是個故事而已﹐但奇怪的夢在人生中確實存在。譬如說﹐同樣的
夢會經常重複做﹐或者是大同小異的夢。有時某晚做了個夢﹐過幾天居然會連下去
做﹐像電視連續劇一樣。有時做到的夢境﹐在一生中從未看到過。有一次﹐做夢到
了一個從未見過的地方﹐但在若干時日後﹐我居然在現實生活中到了這麼個地方。
奇怪不奇怪。不知科學家對這種現像會作如何解釋。
       
由於夢境複雜多變﹐引起了人們研究的興趣。醫學家把夢境與身體健康聯係起來。
圓夢者把夢境與命運聯係起來。據說夢裡看到火燒要發財的﹐看到下雪要死人的。
等等。但反過來又不成立。如發了財的人不一定夢到過火燒﹐死人家的人不一定夢
到雪。有人夢到過雪﹐他不信這一套﹐結果家裡也沒有死人﹐反倒中了一個小獎。
大概雪又可看作銀子。但圓夢書裡未必會提到這點。一個夢如果可以作兩種解釋﹐
信哪一種好﹖這種事不能模棱兩可﹐必須說得確實無疑﹐準不準又是另一回事。
       
不知像狗貓等動物做不做夢﹖望科學家也能研究一下。

该用户从未签到

238#
 楼主| 发表于 2011-11-4 01:26:06 | 只看该作者
從“流行歌曲”說起

“歌曲”兩字加上“流行”這個性質形容詞作定語﹐就成了一種品牌﹐猶如“古典
音樂”一般。古典音樂給人的印象是長壽的﹐而流行歌曲給人的印象是短命的。流
行了一陣子就似乎消聲匿跡﹐給人遺忘了。經過一二代人﹐就退而為歷史陳蹟。例
如文革中的八個樣板戲﹐我們這一代人親身從這個磨難裡走過來﹐當然記憶猶新。
到了下一代﹐不知還有多少人知道。有時要講給他們聽﹐他們還不要聽﹐因為離開
他們的現實生活太遠了﹐與他們的現實生活完全搭不上關係。像這種為一個政治目
的服務的東西﹐一旦當這個政治目的不再存在時﹐這種東西就會隨之而壽終正寢。
有一個時期﹐為了表示對鄧小平讓一部份人先富起來﹐從而拉大了貧富差距這種政
策的不滿﹐有人捧出了老毛的神主牌位﹐居然用唱港台歌曲的唱法來唱語錄歌﹐以
示對老毛平均主義的懷念和對老鄧轉彎抹角的抗議。後來也像流行歌曲一樣﹐風行
了一陣子就偃旗息鼓了。所以流行的東西其結局大致如此。
       
古人說“文章千古事”。意思是寫文章的目的是要使之流傳千古。所以寫的時候一
定要用心凝思﹐練字琢句﹐才能字字珠璣﹐使讀者愛不釋手﹐傳誦不息。但到了現
在金錢掛帥的時代﹐居然出現許多流行作品。有人戲稱之為“快餐文化”。快餐者
檔次較低﹐不能與正式餐館裡的冷盆熱炒相比﹐只是為了滿足一群低檔次人的精神
需求。這群人不能領受高檔次的文學作品﹐就像不能品嚐具有烹飪藝術的菜餚一樣。
記得在國內從五十年代起﹐許多人讀過俄國的翻譯作品﹐如普希金的詩﹐托爾斯泰
的“戰爭與和平”﹐契訶夫及萊蒙托夫等人的作品。其後有國內作品有“青春之歌”﹑
“林海雪原”等。有一時期也介紹過西方文學作品﹐像英國的莎士比亞﹑狄更斯﹑
簡.奧斯汀和勃朗蒂姐妹等的作品﹐法國的莫泊桑﹑大小仲馬﹐以及傅雷翻譯的巴
爾扎克等作品。美國的德萊賽﹑海明威和傑克.倫敦的作品。到了文革期間﹐許多
東西又受到批判。於是大家都不敢讀了﹐只有一本小紅書。在文革後﹐又產生了所
謂的“傷痕文學”作品﹐以後又引進港台作品。但都好像流行了一陣子後﹐被人們
漸漸淡忘了。連世界名著的翻譯本也像流行歌曲一樣﹐現在很少有人提及﹐更不用
說去看﹐何況其他東西。現在又出現了美女作家﹐其作品因為作者是美女而被炒作
得流行。但能一直流行的倒是中國的古典作品﹐像“紅樓夢”、“西遊記”、“三
國演義”等﹐尚有一定的讀者市場。特別詩詞﹐讀的人和寫的人還真不少。為什麼
古的東西能歷時久遠﹖能不令人深思嗎﹖

该用户从未签到

239#
 楼主| 发表于 2011-11-4 01:26:42 | 只看该作者
談“老一套”

什麼叫“老一套”﹖老生常談也。說來說去就是那麼一件事﹐就像一位老媽媽嘀咕
她的兒子。雖然說的話變來變去﹐但中心內容還是一樣。這叫萬變不離其宗。

最近當地華文小報上在討論“橘子紅了”。據說這部由台灣拍的電視連續劇在大陸
的收視率創第一。這也不稀奇。在中國﹐舶來品總是吃香的。有的人穿衣服﹐戴太
陽鏡﹐還把外國牌子留在上面。後來有人認為這個劇本的內容(或許也包括原著)
表達了老一套的主題。但也有人認為這種“老一套”的說法是不對的﹐是罵了作者、
讀者和演員(當然包括導演)﹐是令人震撼和不寒而慄的。
       
說某一作品表達的是“老一套”﹐並非是什麼嚴重的說法﹐決不可能聽到了就會感
到“震撼”和“不寒而慄”。這似乎有些用詞不當。再說一個作品是不是表達了老
一套的內容﹐須根據其內容來決定﹐看其內容是否與其他許多作品類似。如果有許
多大同小異的作品﹐說它們是“老一套”並不為過。
       
最近看了“橘子紅了”電視劇﹐所說的故事帶有一個普遍性的情節﹐類似的故事也
時有所見。這種情況在出版物(包括電視片)中並非罕見。相同的主題﹐類似的故
事情節﹐只是換了人物姓名﹐時代背景和故事發生的地點。這種情況不是老一套又
是什麼﹖
       
但是說“老一套”不等於說它一無是處。在老一套的作品中也有質量高低不同﹐跟
工廠生產的產品一樣﹐有優質品﹐也會出次劣商品。再說群眾喜看的作品並不一定
是上乘作品。評論一個作品的價值﹐要看它的社會性和文學性等如何。眾所週知﹐
武俠小說只是消遣性的。許多武俠小說粗製濫造﹐連文學性都談不上﹐但銷量卻很
好﹐因為群眾所追求的只是在一天工作勞累之後﹐在飯後酒餘找點愉快的消遣﹐不
用動腦筋而輕輕松松。這也是人之常情﹐是真實的社會現象。如說銷量好的一定是
優秀作品﹐這是片面的。如果瞭解國內目前出版物市場情況的話﹐筆者剛聽到的是﹐
大部份出版物從高質量來要求的話是不能盡如人意的。這種老一套的東西今後還會
出現﹐因為一個作家落在一個創作模式中後是很難脫出來的。所以這類作品就不可
能成為第一流作品。而這類作家瞄準的是錢﹐不是把作品質量達到第一流的水平。

该用户从未签到

240#
 楼主| 发表于 2011-11-4 01:27:35 | 只看该作者
方言與國語

泱泱華夏﹐地廣人眾。在古代交通不便的情況下﹐形成了各地域人群中自己的語言
及文字﹐實乃勢所必然。到了秦始皇統一中國後﹐文字也得到了統一﹐因而減少了
各地文字交流上的困難。但可惜的是﹐他當時沒把語言也統一起來。否則﹐今天我
們就不會有語言交流上的困難了。秦以後﹐各朝是否作過語言統一方面的努力﹐筆
者未作考證﹐不敢置言。至於近代所謂的“官話”﹐僅是官場中的語言統一。民間
依然講方言。

據說用方言寫作能夠使文章生動﹐但這裡有個重要的前提﹕就是給懂這種方言的人
讀﹐才會覺得生動傳神。不懂這種方言的人讀上去可以說是“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
就說不上什麼生動不生動。試想﹕說每一種方言的人口會佔全國人口的百分之幾﹖
就算是百分之十吧。那麼這種生動性只有百分之十的人可以欣賞。而使百分之九十
的人懵然不懂。因此一個用方言來寫作的人就限制了他自己的讀者群。這豈是個聰
明的辦法﹖有一次我看到過一份“羊城晚報”之類的報﹐有一篇豆腐干文章完全用
廣東話寫的﹐連字也不認識。我只能把它當作與我無緣的天書跳過去不看。那篇文
章就是寫得比李白還好﹐對我來說也是毫無意義。所以如果你要把你的文章面向全
國﹐向百分之一百的讀者﹐你最好用一般性的書面語言來寫﹐也可以寫得生動的。


筆者常遇到只會講廣東話的同胞。雙方別無他法﹐只能用文字交流。(這倒要感謝
秦始皇﹐如果他不統一文字﹐恐怕我們只能用肢體語言交流了。)但每次都要帶上
紙筆﹐也是夠麻煩的。有時遇到一位廣東同胞能說英語﹐那就夠好了。我們可以英
語交談。不過兩個中國人在一起﹐不能用自己的語言交流﹐只能用外國語來交談﹐
給外國人知道了﹐一定會笑痛肚皮的。所以提倡國語教育﹐使華人都會講國語﹐實
為當務之急。據筆者所知﹐有些中文學校在用方言上課﹐實有改革之必要。

聽說在美國的南韓人、印度人及日本人都很團結。他們甚至出資幫助新來的同胞創
立自己的事業。恕筆者孤陋寡聞﹐在華人中還沒有聽說過有這種事例。或許同鄉人
之間較肯相互幫助﹐操著鄉音也互感親切。這是方言的作用。筆者真誠希望國語也
能起方言這樣的作用﹐則必能增進華人全體的團結。

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网站错误报告|爱吱声   

GMT+8, 2024-11-15 11:08 , Processed in 0.045121 second(s), 17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