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 `5 [+ {4 G( V: Z3 b2 k# ~# }
: A. f6 m- m$ W1. 七十四师里的疑似穿越者6 ~2 l x+ g! q) M3 W
大概是果粉贪多了王耀武的功劳放在了张灵甫的身上,每次想写点东西,张灵甫总是在一个很帅的位置上。
, C9 f3 l, ]0 ?话说张灵甫尸体从孟良崮山上抬下来,路过一群74师的俘虏们。其中一个俘虏说话了:“你们打死了我们张军长,将来你们可以倒背着枪进南京。”意思是不打仗了,和平占领南京。没人记得他是谁,甚至这件事都几乎被遗忘,直到两年后的南京。 i; h2 s* E' S+ P: s5 D7 W$ @7 u
![]()
, E, k9 y3 J* q% F+ o/ `( a% ^( Y这个地方,是不太好活捉他。
) n B1 ~9 d1 U+ @7 F) n7 n7 `& `' V: B
# x* \8 z6 ~! e4 c2. 本来进总统府的该是陈赓, G$ n' V2 p6 b1 ?1 A
渡江战役总前委最初计划是把难啃的南京这块骨头留给战斗力最强的陈赓纵队。但是国军跑得太快,陈赓的主要任务是消灭敌人的有生力量,他追下去了,吴化文就捡了个荣誉。
/ g8 C* b/ M7 W6 L8 e( A
/ F2 E2 w3 |. |0 Q9 T
2 Y" f5 `3 L3 t3. 明语通话者,很容易当俘虏。
: K$ I2 R# O1 u0 w5 S8 u* {& F赵锡田是整编第三师的师长,和顾祝同的关系非同一般。有人说他和张灵甫一样帅,这话不合适。首先张灵甫除了那张照片以外并不帅,其次赵锡田是个胖子,帅也帅不起来。赵锡田既是顾祝同的外甥,又是顾祝同的连襟,只能说他很像黄飞鸿。
( X5 y9 q7 Z9 N) Z# O- }赵锡田在进攻刘邓时,因为太过狂妄,上司刘峙用密语和他在无线电里通话,他满不在乎的用明语回答,结果都被刘邓这边听到了。等到围攻他到了最艰苦的时候,王近山已经有了打退堂鼓的想法了,他的手下用无线电明语呼叫求救,说自己就能坚持15分钟了。刘伯承立即把这个情报告诉给了前面的王近山,这比什么动员令都好使。& a. w' d! F H/ p
赵锡田的师,有一部分苏械,抗战期间的苏联援助剩下来的。有张图片是共军站在缴获的坦克上的,可以拿去当斯达舒支援共匪的铁证。
4 Q* R9 P( w; L4 a" u, v# o![]()
" I$ B3 b5 [: w) B! h% b5 T此图加上这次战役中缴获的苏制机枪可作为斯大林援共的铁证,只是中间常凯申倒了一次手。
3 C- M5 |+ r8 ?: @0 h
q0 ^0 W4 B- y* R1 | e7 h
4 W3 U; q) o) P4. 功德林待遇太差了。
- _5 j+ t! S8 h6 ?" C: B邱行湘被俘之后,在华北起初自己住一间房子,后来自己住一个小院,再后来可以自己在村子里小范围自由活动。看守他的共军先是在门外,后来在院外,再后来干脆去村口站岗了。老邱很舒服的。
1 E! N' g: Q+ A* O+ `进了功德林惨了,住集体宿舍,睡觉不准关灯,高墙电网,警卫森严。邱行湘暗地琢磨,自己没做错什么事情啊,怎么待遇这么差了。- Z$ u$ v/ d) Z$ E$ m
+ r/ J2 F/ }! e# h
. r# [& ]1 H5 R9 v
5. 功德林里死刑犯
5 n* W, t, c6 t0 M如果你看过《决战之后》,估计会注意到一个咆哮着“给我一颗子弹吧”的家伙。这个是韩浚,73军的军长。
& r( S3 g4 O1 U共军早期对战犯的管理并不系统,也没有一个统一的管理办法,大部分战犯没有走过审判程序,但也有例外,韩浚就被判过死刑,谁给他判刑的我没去考证。反正没给他执行,他就这么不知道明天是不是最后一天的过了一天又一天。4 R% r& Q3 j2 \* z0 k7 P& U- \% Y
老是给他换监狱,每次一换监狱他就自己刺激自己一次。因为KMT自己经常以换监狱为借口把人提出来,然后处决。韩浚不知道共军给他换监狱是真换监狱,等换到了戒备森严的功德林,见了那么多熟人,这下终于崩溃了。然后才知道是虚惊一场。/ L& i, C6 d& T8 B3 a; J( c/ l/ U
[5 s6 y( I1 V5 G% e
每换一次监狱,韩浚就折腾自己一次,我很怀疑这张照片可能不是他,韩浚是个胖子。。( _. b7 x7 \( |: ? g! D
+ l% D* L3 v$ _
6. 三进党国监狱的“天下第一旅”旅长
. k6 p3 A1 \/ L/ H2 S; u4 J1 l天下第一旅是国军的整编第一师第一旅,就是进占延安那个,旅长黄正诚。这个旅被陈赓包围之后,陈赓、周希汉就在无线报话机边上听直播,国军这悲哀到极点的情报能力。
% f6 _3 H8 p& ?/ M! {仗打完了,有俘虏说旅长黄正诚被共军炸死了,周希汉说不可能,我们开炮的时候我正在报话机里听他直播呢,他没死。不一会就把黄正诚给揪出来了。; w& |5 X. X0 _0 K
黄正诚1947年和赵锡田一起被释放,然后被蒋公抓起来关到下野,后来被汤恩伯保释;去台湾之后,汤恩伯出卖了自己的老师陈仪,黄正诚莫名其妙成了陈仪案子的同案犯;好容易洗清了冤屈,又莫名其妙成了孙立人的同案犯;终于再次洗清了冤屈,这次没多长时间就中风死掉了。赵锡田就比他聪明,早早去了南美。6 B& R" U3 j! d: ^7 l8 ]
5 l p1 x- H8 h( F/ t
" r) q. ^6 |; l3 t8 T& L7. 穿墙打洞不是谁的专利
8 |) ~: P5 U1 v% p7 l大概是四野的名气比较大,大决战里穿墙打洞镜头留下的印象比较深刻。不要说在斯大林格勒,更早在马德里早就被用了,这本来是一个很常规的战术。! [4 w p! k+ r7 t
即便在国内,也不是只有共军这么干。济南战役期间,共军和国军在城市站中有块地方双方不约而同的采用了这一战术,以至于战后这片区域就没有一堵完整的墙了。
9 j/ z v9 j: y* n% b8 @6 m5 `9 x |* ~( s7 ?0 q" s
! o- u) p) v" z/ I8 H' t
8. 共军有情报不灵的时候吗?
: V7 {( J( w+ w# {3 A) [大概济南战役的战地观察组算一个。济南战役很重要,不仅仅是大决战前的一次对重兵固守的大城市的攻击预演,还让山东彻底后背无忧。
}6 y8 S# U3 f( d0 @' ]- Y中央对济南战役的残酷是有预期的,因此派了战地观察组去实地观摩,并做好了打上一两个月的准备。没想到动作太快,八天就把核心阵地打完了。这时候战地观察组才出石家庄,还是听了外电的报道才知道济南已经打完了,算了回去交令吧。
' @% c% c9 c& g, G2 L* _% ~0 |9 [8 Q9 O8 R+ y, z
3 d' I/ g* f+ u9. 74师的电报- G& t( X+ q, }) N- p
74师在孟良崮之前,共军已经通过破译他的电报掌握了74师的动向,包括兵力部署和应变方案,这是我军密码战线的一大战果,可惜这一战果湮灭在消灭74是这个更辉煌的战果里面了,以至于这事被忽略了。
% w* t4 l7 a2 ^- t除了破译电报,共军还捉了74师的一个传令兵,缴获了一大堆作战命令。情报战的胜利也是促进陈粟敢下决心拿下74师的一个重要支撑。张灵甫要是像黄维一样为了一个参谋全军原地待命一天,他大概也就没事了。
, l; u% a8 d" r* N) F这件事还反映了一点,陈粟手下情报系统的高效率运转,截获、破译、整理核对、上交粟裕,粟裕指挥作战,一切都以极高的速度在运转。战场形势瞬息万变,过时的情报等于废物,甚至还不如废物。
0 q: t: G$ u9 o2 V! X( u; [: ~# {; u9 ~1 ?1 X
5 o, N# Q( B- p2 c) E; Z
10. 国军预言帝戴之奇、张灵甫
. |/ A1 ~ G# _* a+ y( c戴之奇认为自己的整编69师可以顶粟裕的三个纵队,后来粟裕果然用三个纵队来对付他,然后他就自杀了。共军动作慢了一步,给了他自杀的时间。
6 B$ p2 n8 j) y- g: {1 r# t* P$ z5 M张灵甫曾表示共军来五六个纵队也不怕,一个74师包打。共军好像最后围攻孟良崮的纵队一共七个番号。) R* R/ k: i# A7 R* d4 Y
![]()
c/ }- y/ j; e* Z0 y) W; _7 \" I戴之奇,国军中少有的自杀成功者。他用左轮自杀之时,共军其实已经和他在同一条战壕里面了。' Y+ N7 L9 x+ w1 D# A
7 q2 p a# [) ~
2 O3 Y6 o/ V4 D' P" q3 Y11. 别拿裤腰带开玩笑/ x- B) V. c0 M% J0 }- Y
不客气的说,共军的高官们,不是没有管不住裤腰带的,好在绝大部分人都能管束住自己,才保证了共军整体的战斗力。国军那边,整编83师的李天霞是个色鬼,又爱跳舞,没多久全师上下就散漫了下来。外表依然光鲜,里面却已经朽烂。
$ k) Y. j: t8 t) o w83师军歌里有一句“白山黑水,我做主人”,脸皮真够厚的。无论是83师还是它的前身100军,都不配这句话。另外,他们的军歌叫凯旋歌,不仅没怎么凯旋过,而且一股腐儒气息扑面而来。, n, A4 f! B9 M
, g4 r) {% V" A) I8 b
1 g4 q6 E4 M# \, @1 A7 ]: k12. 不要以伤亡数字来评论战场
* e W1 d0 j! t0 O- K塔山阻击战,四纵伤亡3800多人;黑山大虎山阻击战,梁大牙一共伤亡4000多人。不能光看数字,塔山前线,是战役乃至战争的胜负手,压力极大,而且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结束,有预备队也不敢用。梁大牙那边虽然惨烈,但是林彪有要求,守三天就行。后来是23日开打,25日晚上廖耀湘跑路。5 r" e P7 ^( _ v! N3 {
7 i- L. P0 \5 }7 ]- G% l/ V* ^" r! O+ l, u0 \: o
13. 投降成了起义的陈鞠旅3 [) P8 K) U4 q
陈鞠旅是国军第一军的最后一任军长,被共军围住之后一顿痛打,马上就到了全军覆没的境地了,于是劝说李文投降。1949年12月17日,陈鞠旅命令第一军残部放下武器,向解放军12军投降。
6 e8 H. f- B8 k# \; d然后,他被定义成了起义人员,不仅不用去蹲监狱,还被养了起来。可惜的是,李文后来逃跑,他受到牵连,含恨而终。9 K2 O! d3 R/ A+ k! ]4 j* n/ v' |
& Z. z- r9 ^- @
# P! @ i. c- f7 [: A14. 牺牲在淮海战役最后一天的喜儿
$ J& Y3 K/ I( x) B看过淮海战役的,都知道有一段刘陈邓带领官兵看白毛女的场景。真实的淮海战役中,粟裕所在的华野也有这么一个喜儿,她叫陈洁,牺牲在战役的最后一天里国军的最后一次空袭。本来因为患病陈洁已经被安排去后方,但是她主动去了前方救护伤员,不幸在空袭中为了掩护伤员牺牲在了担架上。5 }; u0 a, P( f9 P
把战士被战场上最后一颗子弹打死当成归宿,是一种中二病。
& `8 M- l9 L/ j* ~; ]$ x8 o& D: s5 z
* O' L# ?3 q* y: D% @" Y7 R
15. 基督灭佛冯玉祥+ B, I# \- H: Q+ k5 O7 q
用消防车水管子给部下洗礼的冯玉祥,驻军河南期间,为了整饬风气,锐意革新,一度在开封关闭寺院,禁绝娼妓。并把一些妓女配给了被赶出来的和尚。不知道这些大师们后来有没有二度出家。$ [& D+ Y# M) L/ A7 z4 P, t2 y1 d6 D7 m
" H3 J6 s# M! ^
A( l% D e+ T; D* s, [
16. 以理服人莫文骅
8 O( C# @; i8 L# W/ M6 ~北平和平解放,原四纵政委莫文骅带队接管西直门防务,西直门是中央军的地盘,交了城门的防务,不交城门楼子上的,摆谱说没有命令。8 B" J$ ?" X1 j g
塔山无山,四纵即山。莫文骅这种火爆人物还是讲道理的,把大炮架上就开始和国军守军讲道理,防务交不交,不交开炮。当然他没有真开炮,派人去找了国军那边负责协调的人,那个负责协调的一听,连声表态移交。
- A. F3 Q6 O/ ~: k! u y* B: o$ s
6 }, N" A: U- s7 i7 j/ D+ P' _* {0 \3 h; K
17.郑洞国的那封劝降信
* K" p F6 T8 y2 v8 K+ A5 m. j《大决战·辽沈战役》里,有一段郑洞国看到周公给他的劝降信的镜头,非常精彩。实际上这一幕就没有发生。这封劝降信因为交火的原因,根本没送进去,郑洞国是到了共军那里之后才看到这封信的。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