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爱吱声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5743|回复: 1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小河墓地的女权主义者——对小河墓地的初步探讨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奋斗
    2017-3-1 00:54
  • 签到天数: 286 天

    [LV.8]合体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1-9-12 19:58:1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老芒 于 2011-9-12 21:21 编辑 - s; t  I$ Z. v! C. |2 g; ?

    ! L: [( T' s2 ^; a9 Y5 z你偷偷地睁开眼,/ u# v1 N/ H$ C! M# q& I9 K
    给我一个永恒的微笑,0 Z) b# w& x9 C: q" a
    象被吵醒的老祖母。
    . a; ^- e  |, s' a7 F哦,我的小河之主,# y( m- R3 ]# a, P& V
    在这寂静而孤独的荒漠,9 E8 B; \; f: P( D) h
    我打扰您,只为; G; Y: \7 O. Q/ I- h
    向人们讲述你的葬礼和荣光。
    0 A/ a9 Z9 {  q% a

    1 {) |" Q- F) F0 n. m  p当“死亡之海”塔克拉玛干沙漠还未开启人类死亡时代的时候,位于孔雀河下游的罗布泊是一片长满胡杨的金色世界。大约在3800年前,一群有着金色头发,白色皮肤,高鼻梁的欧罗巴人一路向东,他们头戴厚毡圆帽,身披斗篷,挎着小篓,携带者麦种,在神的指引下,寻找着上帝许诺给他们的膏腴地。在孔雀河通往罗布泊的途中,有一条没有被命名的小支流将这群有着纯熟驾舟技术的人带到了他们旅途的终点。他们在茂密的芦苇中顺流而下,连绵起伏的沙丘逐渐退去,茂密的金色胡杨林闯入眼帘,林外是无垠的沙漠。这地方也许和他们的家乡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也许只是在梦境中曾经出现。于是,他们在这里开启了“死亡之海”的死亡时代。这群人和他们的后代,我们称之为“小河人”。, w6 [3 Q# A$ l8 G3 J
    ) @$ F: U$ u7 ~; v
                         “小河之母”——木屋墓的女主人% S# c- D2 a0 ^: M3 E4 J5 i
    我们很是怀疑那座近乎游离于小河主体墓地的木屋的女主人是第一代小河人中的核心人物,是真正的小河之主。她很有可能被当做小河人共同的祖母而被世代小河人祭祀。
    / U. `( A$ X  A2 d  ?7 C+ S7 u; P0 k, V( Q+ C1 |) n4 I
    第一代的人总是富有开创性。小河男人们造舟捕鱼,制弓打猎,放牧牛羊、骆驼,女人们则开出一片荒地,洒下从遥远的西亚带来的小麦种子,期待着来年的丰收。而在漫长的农闲时节,她们细心的用草和麻黄枝编制着日常手提的小篓。女人们对生活总是很精致,她们巧妙地利用草的不同光泽和质地,编出明暗相间的三角纹、阶梯纹。她们还是熟练的纺织者,能够织造华丽的衣服,虽然那些衣料还有些粗糙。他们逐渐的淡忘了一些技术,由于周围缺少铜矿,他们已经不再炼铜,只靠从出发地带过来的青铜物品与其他部落保持着时代的同步。6 @: |( X/ i  @1 b" R
    有来者,就有逝者。我们已说不清谁是小河第一个逝去的人。我们也说不清在他或她下葬的那一刻,现在我们所见到的栅栏是否已经存在。我们能说清的是:女性在第一代小河人中占据着主导地位。我们在发掘小河墓地时发现,女性随葬品一般都比较丰富,还有一些女性特有的木屋墓和泥棺墓。我们很是怀疑那座近乎游离于小河主体墓地的木屋的女主人是第一代小河人中的核心人物,是真正的小河之主。她很有可能被当做小河人共同的祖母而被世代小河人祭祀。' f3 q, K+ d$ S' w% K3 K+ u! d
    这是一座不同寻常的特殊墓葬,它很可能经由女主人生前所居住的房屋改造而成。木屋在墓地沙山的最东部,近乎平坦的地方,它呈南北向的长方形,长4.15、宽1.75~2.60米,高1.50米,由结实的多棱形粗木柱和宽平的木板构筑,木柱立在四角及墙壁中部,上端有凹槽承接顶梁,木板和木柱并立作为壁板。“木屋”中部立隔板,形成里外两间。屋内壁板、木柱上涂绘红、黑色S纹、竖条纹、网格纹。 屋顶平搭有木板,外面蒙盖一层层牛皮,牛皮上敷碎草。从河床挖来的大量碎泥块堆垒在“木屋”周围,屋前壁两侧碎泥块上整齐码放7层涂红的牛头。“木屋”的“门”在南面,用木板封死。屋前有侧放的木板、木柱围成梯形,像个结构简单的“前庭”。“前庭”前面耸立着一根高近3米的八棱形木柱,柱体刻凿出8道阴弦纹。这根在整个墓地都显得非常独特的木柱与同样独特的“木屋”恰巧处在南北向的一条直线上,这说明,木柱应该是专门设在“木屋”前的标志物。我们在墓室上部及周围扰沙中发现牛头和羊头,统计下来有百余件。墓室曾多次遭劫,劫后余存的遗物很少,幸运的是在墓室底部的位置发现1件圆形石质权杖头,中部的圆孔里还插有已朽断的木质杖杆;2件嵌在尖头木杆形器上的骨雕人面像;1件带有金环的铜质镜形器,从出土的情况可以确定这些遗物是墓内原有的。嵌骨雕人面像的尖头木杆形器在墓地是男性墓葬特有的随葬品,整个墓地也无男女合葬的习俗,而木屋主人确信无疑为女主人,种种迹象表明这座墓有着特殊级别的规格,除了真正的王者和神之代表,其他人很难享受这种打破常规的墓葬制度。
    7 |  L( ?' ]+ A- d& g) x* B好吧,让我们开始一段臆想中的“小河之母”的葬礼吧。
    : @4 Z) }, m; D  i: C5 _! S, f0 y- Y% J这位始祖是带领小河人离开家乡,奔向太阳升起的东方之地的王族后裔,当他们经历漫长的跋涉后,这位公主成为了祭司,继而成为部落之王,这使得她拥有了那根权杖。她在神的指引下,选择了小河作为落脚点,带领部落走向繁荣。她建立了那座小小的木质宫殿,并在那里终老一生。她在部落中建立神的威信,树立神柱,祈求上天赐予小河人丁兴旺,牛羊富足。她是如此的受人爱戴,以至于人们相信她是神的女儿,拜祭她,即拜祭神。
    : G2 U# m& L* b) ?4 m我们已说不清楚这位女王死于何种年纪,盗贼已经消灭了相关的一切证据。我们从她的后代安详地接受死亡的情况看,她死的时候应该很平静,病痛也不能迫使她不对她的臣民展露微笑。越是接近死亡,她越是从容,也许她看到了上天之神已伸出温暖之手,微笑着迎接到她重回天国。她的死重创了整个部落,接管部落的人决定封存木屋,让她与这座木屋永世同在。这是古老的习俗,也许代表了一种至高的敬意。他们给她洗净尘世的烟尘,身体上涂上乳白色浆状神水,以让她不朽。他们给她戴上白色的羊毛帽,缀着多道红色的线绳,横剖的白鼬皮搭在前面,帽侧插单杆羽饰。他们为她系上腰布,用粗绳将牛皮缝制的靴子拴在她的脚踝上,在心脏下方放上古雕人面像,在身上放上木祖和皮囊,在腹部撒上麦子和黄麻枝,祈求她回到天国后仍能为部落带来人丁和丰收,他们给她重新握上那根权力的权杖,戴上她生前所有的饰品,裹上斗篷,斗篷为长方形,长而宽绰,不经缝制,斗篷采用平纹织法,经纬线是原色羊毛纱,在颈肩部位,斗篷上还用经线结出稀疏的饰穗。斗篷边缘捆扎小包,内裹麻黄草枝、麦或粟粒。人们将她的头朝向东方,面向天国,准备好的棺木被重新拼装。棺成船形,由两块砍斫成弧形的胡杨木板相对并合,两端头相触,在近端头事先雕好的槽中楔以竖向的窄条挡板。此时的屋外,一场盛大的祭祀活动正在进行,人们将牛从各地赶来,在经过神秘的仪式后,他们斩下牛头,剥下牛皮,上好的新鲜的牛皮被剥下来立刻盖在棺上的,随后用沙土覆盖,他们退出木屋,用木板将木屋封存。部民们从河床挖来大量碎泥块堆垒在“木屋”周围,斩下的牛头被涂成红色,整齐地码放在屋前壁两侧碎泥块上,正好是神圣的七层。( Q. i1 _% L+ p' i4 f' {+ v
    对于“小河之母”的祭祀活动应该贯穿了小河部族始末,大量的牛头和羊头很有可能是历次祭祀积累的结果。
    ( T% Y% @4 @$ \$ R# S( A2 r1 _
    $ d2 d4 Q' o% o“微笑公主”——泥棺葬下的女祭司
    ' Q! r1 W/ @8 i% O2 v泥棺葬也许来源于对祖母木屋的深切怀念,只有一代人的核心女性才能享用。她们在自己的墓葬之上加盖了代表祖母木屋的木箱室,使得自己的墓葬更像是一个小型神殿。5 g) S5 y2 l. n$ R& E* b
    在“小河之母”后,女性依然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占据着小河的主导地位。小河墓地南区最早的第四层和第五层两层墓葬都是围绕着一具女性泥棺墓展开的。泥棺墓位于8根或6根木柱围成的木柱圈正中间,墓葬分为上下两层,下层与其他船棺墓没有多大区别,只是在上面多了一层有泥顶盖的“木箱”。 其中一座泥顶盖长180厘米,宽近60厘米,用碎草泥抹面。泥台下盖着竖立着的木板,两端各一块,两侧边各5块,围成一个窄长方形,象个藏宝的大木箱,其高近130厘米。一层粗芦苇绳搭绕在木板室的口部,下面封盖着芦苇编的草帘。在东挡板的中部凿出一孔,孔中由外向内塞一节短木楔。木板室外两侧还分别纵向放置一根象征男根的立木和一根胡杨木棍。因为没有榫卯,木板室下方缠绕5道粗芦苇绳将其紧紧箍住。去掉一侧的木板继续清理木板室内部,接近底部的地方,放置物品:一件双系耳的木罐,上置一镂空的象斗笠一样的草编盘,一个长20厘米左右的小木人斜靠在一角,身着袖珍的毡帽和斗篷。还有一件已经糟朽长青石棒插在木人一旁。偌大的空间,只有零零落落这几件器物。木板室底板的木板本身又是下面木棺的盖板。墓主人是一位成年女性,其服饰、随葬品等和其它普通女性墓葬竟毫无区别。另一座墓葬出土木雕人像,体形大到50厘米左右,面部雕出高耸的鼻子,两耳垂坠铜耳环,木罐外壁嵌小铜片。三座墓葬中长长的青石棒都插在裹皮的角状器里。& _  H0 Z* Z6 {# f" u
    泥棺葬也许来源于对祖母木屋的深切怀念,只有一代人的核心女性才能享用。她们在自己的墓葬之上加盖了代表祖母木屋的木箱室,使得自己的墓葬更像是一个小型神殿。木箱中寥寥的几件事物也许都和巫术有关。男性小木人和木雕也许代表了神本身,也许只是墓主人行巫的道具。长长的青石棒也许带有双重作用,一种就如小河女性墓出土的木祖,代表了阳性的石祖,石祖在世界范围内很多地方都有发现,新疆昌吉地区曾发现过直接放在田地中的石祖,人们期待石祖和大地母亲直接交合,从而能带来地产的丰收;另一种可能就是,青石棒是一种在巫术过程中碾制食物或能促使人进入幻境药品的工具。所有一切都证明了女主人的巫师或祭司地位,而这正是原始先民们成为核心人物的根本所在。5 T7 `* F$ Y( ^/ s, J' m' Q
    值得注意的是其中一具泥棺东南埋葬一列4座木尸墓,在这一列墓的南侧也见一木尸墓,在泥壳木棺墓西亦有一木尸墓,从各墓棺前木柱上的遗痕看,6座木尸墓是在短时间内连续埋葬的,墓主均为男性,木尸的形态也基本相同,面部扁平,上绘红色X纹。其中有一座两具男性木尸的合葬墓,从随葬品看,规格较高。一般认为,这是替代客死异乡的小河人重归故里。如果只是这么简单看待问题的话,我们也许会错过小河历史上最神圣的一幕。细心观察我们会发现木尸一般没有手臂,或者说只有象征手臂的小木枝,包裹以后整体看来象一个阳物。如果我们推测无误,这些木尸很可能和泥棺墓女主人同时下葬,从小河墓地总体为生殖崇拜来看,木尸很可能起了与树立在女性墓前那根如男根般的立木一样的作用,利用与女墓主的阴阳交合,从而达到丰收多丁的效果。而能给部落带来丰产,正是墓主人受崇拜的所在。/ t0 R' S- `. v8 u

    ) J# D- G: H# j5 m男人们的最后疯狂
    + s2 g5 d6 k2 o# b6 J, B( ^小河的男人们用了数代的努力,才占据了社会的至高地位。他们的夺权似乎经过了漫长的等待和历史的沉淀。他们有足够的耐心等待王权转移,在不太长的间歇期,男人们先是取得了和女人们同等的地位,将公主们的尊崇地位抹杀,继而登上了权力的巅峰。" I8 A  _6 v/ C
    女性的地位在小河地区很长时间内都很稳固。男人们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接受了自己被统治者的角色。在小河岁月里,男人们和女人们安葬的情况差不多,不同的是:男性毡帽多高尖,上插排状羽饰,女性帽多宽圆,上插单杆羽饰。男性斗篷饰穗位于下摆,女性的则位于颈肩。男性棺前立上一根船浆一样的立木,桨面涂黑、桨柄涂红,柄端多刻有7道旋纹,立木下两侧分立冥弓和木箭,女性棺木旁立一根如码头栓船用的柱体立木,有的为上下均匀的多棱形木柱,有的上部为粗的多棱柱、下部则为细的圆柱,木柱端头均涂红,缠一段毛绳,绳下固定草束。
    6 A: D8 @+ Z& E  b3 D4 T4 n/ o4 u- ?小河的男人们用了数代的努力,才占据了社会的至高地位。他们的夺权似乎经过了漫长的等待和历史的沉淀。他们有足够的耐心等待王权转移,在不太长的间歇期,男人们先是取得了和女人们同等的地位,将公主们的尊崇地位抹杀,继而登上了权力的巅峰。这一过程从小河墓地的发掘情况能够看得出来。小河墓地各层墓葬一般是由墓地中部向外围埋葬。南区最早埋藏的两层墓葬各以一座埋葬着女性的泥棺墓为核心布列墓葬,中间一层几乎不见规格明显较高的墓葬。而上层墓葬居中位置是一座男性墓,随葬品非常丰富而特殊。让我们奇怪的是,男人们似乎无意享受先代女主们加盖泥顶木箱的特殊待遇,除了占据一代墓葬的中心地位,也不过加了一些代表自己身份的随葬品而已。
    " k; E% P4 l+ A+ A- D$ f3 O可悲而不幸的是,在男人们当权不长的时间内,不知是自然的惩罚,还是男人们鲁莽的性格触犯了天神,小河地区迅速沙化,迫使小河人离开家园,加入到流浪大军中。他们去了哪里,可能是向东跨越戈壁,抵达甘肃,那里出现的小麦也许就是最好的证明。
    / m7 |) P! b, p, ?* l当我撰写这篇关于小河尊崇女性的文章时,女人们正高呼着“她”世纪的到来,当她们还无法为自己找到最合适的夺权理由时,对于小河女性地位的关注也许会有不错的收获。对于女人们来说,重夺女权,不过是先祖们的历史重演罢了。& v" C- g+ z4 M/ M. G6 ~. c, b
    2 x  T/ y3 s# o7 U2 K9 U9 v2 M3 [

    & e+ l8 Y6 X; Z$ B  r; K
    & O& S; h, _/ ~+ ?8 q+ J2 }) U& C
    . Y& Q+ V0 x) e; R" c: p% j5 `' t: Y; s, E# @1 p: [

    # x3 |' V" \8 Z8 V. u7 r
      E4 F: u/ ~! M) x3 a大致在营盘和雅尔丹布拉克之间,孔雀河分出一条支叉,离开主河道向东南方向分流,孔雀河的这一支系,史册未载,1934年瑞典人F•贝格曼的探险队第一次发现了它,并命名为“小河”。  T" u# W1 a9 {7 H7 ^3 ?4 i
    0 c9 O" M9 s  {$ I4 f, u! d) `1 \
    如今小河早已经干枯,当年水草丰美,胡杨遍地的场景只能留在传说中。
    2 @0 @- v& V1 P6 P9 v7 ^( K! ~. j6 @. M3 ]0 N
    远眺小河墓地3 c# e) @7 P4 a6 q( T' N/ r

    : D1 a5 b, D. i" t$ P# L 近观小河墓地,自然和人为的破坏力量使得小河墓地到处都是倒地的木柱,散落的木棺,动物骨头和人的干尸。
    ; P. V& ]3 y: l* T1 u: w$ c# s7 l 7 i7 Q8 x" j$ C
    2002年考古队员徒步寻找小河墓地。
    ) v# s/ {- X* m& w, f ! m/ Y, M  F  T, Z% O! N9 K6 g
    南区露头的浆形立木,通过考古发掘来看,浆形立木被放置在男性墓葬前面。
    ; b$ }; s) G; x+ C ! w7 g/ p# }. ?$ x
    2002年发现的这具木尸,高1.35米,用一块胡杨木简单雕出人的头、躯干和下肢,躯干两侧各加一根略弯曲的细木棍作双臂,面部随意刻出细槽状的双眼、嘴和微隆的鼻子。用一张基本完整的去毛猞猁皮将木尸从前向后牢牢包裹。猞猁的两前腿正好套裹木尸的双臂,带棕黑色足趾的爪恰巧在木尸手的位置。面部皮上开有三孔,露出雕刻的双眼和嘴,左眼植出细长眼睫毛。木尸的服饰、随葬品等和真人无异。6 k5 I/ ^9 {. S% v7 o

    % I9 I$ o1 [$ _9 L1 f% w+ `风雪中的小河考古队营地。小河墓地位于塔克拉玛干沙漠罗布泊地区,一年中适合工作中的时间只有10月下旬到11月中旬20天左右。为了防止盗墓者在考古队离开后盗扰墓葬,考古队不得不在寒冷的冬季持续工作接近半年的时间,这是沙漠的非风季,但风还是很多,而一场突如其来的大雪也为营地增添了意想不到的风景。* L: A3 b7 g& ~& |( r( \# V
    7 ?# }* ^( @; O2 d
    + D$ x2 E/ y( b
    考古工作在紧张的进行中。, G5 G7 X0 N5 f( G# J

    : X6 f$ O5 j+ n6 U风沙留下的积层清晰可见。8 @( {* M# R$ [1 ~7 u$ z" h' U
    : m% C8 E% C5 L  X( W
    悬挂在木柱上的牛头。当墓主人下葬时, 牛被当场宰杀,牛皮包裹棺木,牛头则作为祭品悬挂在木柱之上。- h- A( t: M( }6 Y' X" p/ g0 `

    , g) w; ~* g, E1 k一具木棺上一般蒙盖不同颜色的3张牛皮,说明埋葬一个死者,至少要屠宰3头牛。- i2 `, o  E  i8 K% P# I- e0 M
    1 I9 M- J- Y" Q# y: B8 c7 Z
    6 ~5 b4 R& C" e" M
    高大的粗木柱栽埋在木棺前的男根或桨形立木的最前端,是一个完整墓葬的一部分。
    / l2 Y$ [/ o# j+ B7 O0 j # P3 P& m7 ]6 x  [# O" j) Q
    棺前木柱根部多用毛绳捆一把由芦苇、骆驼刺、麻黄等干旱区植物组成的草束,草束中都夹有1根笔直的两端削平的粗芦苇杆和几根羊腿骨,草束上放牛粪,旁边放1件大草篓。- X: g$ C. o6 `, R% w. C+ i
    ; m8 X, I) S# _. `. t
    男性棺前立木似桨,桨面涂黑、桨柄涂红,柄端多刻有7道旋纹,“桨”的大小差别很大,最高的3米多,最宽的0.8米左右。/ J4 _* Q; i/ h1 x! G# I
    女性棺前男根立木基本呈柱体,形制上也有不同,有的为上下均匀的多棱形木柱,有的上部为粗的多棱柱、下部则为细的圆柱,木柱端头均涂红,缠一段毛绳,绳下固定草束。8 _* @# l) U6 T% ]6 N

    + f, a8 v) ~6 D; x7 f2 Z6 V一具老年女性干尸打开斗篷后的情景。& o7 Y9 o) ~3 I/ ?' o
      u4 o8 {! P3 c0 y8 {, r& z
    木棺打开后的情景。+ P, t( I5 y5 R
      / O1 u1 R7 ~* w3 _8 L- R
    墓主人头前、足后各插1件尖头木杆形器,其上密缠毛线、扎束整齐的鬃毛,上端粘嵌两枚奇怪的L形骨器。: D5 g9 o& N9 v6 ?& k+ u' L

    ! O: p9 b4 @+ |, c3 h" m, a4 q/ V死者下半身摆满多达40余件的各种木器。
    ; B4 \# I4 d. G! ^! B2 u : f  H) z% ~/ E$ j$ Y0 h. E, V1 Q
    在随葬品比较丰富的墓中都可以见到这种长度10厘米左右的大鼻子的小型木雕人面像。
    . _* b- b* ~& q3 s. [( D $ n/ W) L: U7 }/ `! i' l! @

    8 c9 @: @# K5 T# K7 ~男性墓头前插木杆形器上镶嵌骨雕人面像,这种骨雕人面像,从早到晚,形态各异 ,仅限于男性墓中。3 {( @0 n' n- ~

    % i" {( z1 p' N  W2 g  D( Q8 q男性木尸合葬墓。合葬墓在小河很少见,而合葬的木尸墓只此一座。
    : S9 b: ~% K! K: H0 X: r
    / U, `% M/ \" r8 W: q4 @9 r木屋式墓葬壁板上的彩绘。
    & N: d# |) j" H8 q5 y % _1 M8 s" I* t* a2 h  m* |; U
    权杖头出土时的情景。
    : J3 r4 S0 u6 v; K8 _7 _    # {  m7 n$ U$ F5 l
    M75泥壳木棺墓局部。! J: N4 ~3 f8 e3 h; ]; l
    9 d1 B9 N( C( M% v$ L! O9 [2 W
    BM1泥壳木棺墓近景。. Y; ^& D* k' d, ?/ d3 r) p  G
      S5 m* Y6 R* p. h' s  u
    BM2泥壳木棺墓揭取泥壳露出木板室。& b! w' j2 u' f9 n% O# G) T
      - z* t: U& b7 Y4 y9 I/ @6 @7 N
    BM2泥壳木棺墓木板室中的随葬品只有寥寥几件,随葬品并不贵重,更多的可能带有宗教意味。
    ' @+ S3 z) k; z( J % m3 \4 _7 w8 ^  |
    泥壳木棺墓出土的人形木雕。* q$ E  d; a) V2 J$ N/ F4 m
    ' L- {3 J. x$ i- Y+ S; K9 H4 n
    5 v: n& U! l/ X6 y: y
      I! m6 P  c! [$ z

    评分

    参与人数 6爱元 +43 捐资 +1 学识 +6 收起 理由
    nightcat + 8 补分涨姿势
    到处停留的叶子 + 6 涨姿势
    水风 + 8 涨姿势
    橡树村 + 8 + 5
    马鹿 + 8 谢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 TA的每日心情
    奋斗
    2017-3-1 00:54
  • 签到天数: 286 天

    [LV.8]合体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1-9-12 22:07:58 | 只看该作者
    文章来自老芒,图片来自原来的同事,大家就不要转发图片了。
  • TA的每日心情
    擦汗
    2025-5-22 23:34
  • 签到天数: 3170 天

    [LV.Master]无

    板凳
    发表于 2011-9-12 22:58:17 | 只看该作者
    有趣的历史!
    3 O& r& q# }- O( d9 J! S9 W要是有文字就可以知道更多故事了。
  • TA的每日心情
    奋斗
    2017-11-19 12:44
  • 签到天数: 149 天

    [LV.7]分神

    地板
    发表于 2011-9-13 09:46:09 | 只看该作者
    看过那个纪录片,中日合拍的《新丝绸之路》有一集讲到这个,看这个图片应该就是那次挖掘过程中的。
    : k1 m- i$ m  P  J/ M1 r( l% }/ ~! u8 Y8 r
    那些在小河生活过的欧巴罗人后来去了哪里?返回欧洲了还是朝东和中原人杂居了?还是南下去了云南,贵州那一带,黎族好像带点欧洲血统。
  • TA的每日心情

    2021-2-5 00:48
  • 签到天数: 1421 天

    [LV.10]大乘

    5#
    发表于 2011-9-13 20:55:40 | 只看该作者
    这个是焦建成去的那次吧?

    点评

    焦建成是谁?不认识。。。  发表于 2011-9-13 21:00

    该用户从未签到

    6#
    发表于 2011-9-24 06:44:19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九九 于 2011-9-23 17:46 编辑 ; y/ @  h" o& x0 d  `
    " F# m7 C- i1 r. |! b, @( f  D
    好看~( [! {' T6 c, f1 _. q/ ^9 k
    感想:
    ' S' O8 V1 S4 I1。考古也不是个容易的活 6 ]( Z/ _( W" R2 N
    2。阳光下的干尸看起来居然有点童话色彩,小河之母好像在微笑……  P- L5 X, t7 v0 w9 _
    3。
    在男人们当权不长的时间内,不知是自然的惩罚,还是男人们鲁莽的性格触犯了天神,小河地区迅速沙化...
    0 G9 Q6 U7 _& T) G$ r. a6 P
    哈哈,所以大自然多以女性的面目出现

    点评

    嗯,这个干尸也被称为微笑公主呢。  发表于 2011-9-24 13:18
  • TA的每日心情
    擦汗
    2019-8-20 01:05
  • 签到天数: 1020 天

    [LV.10]大乘

    7#
    发表于 2011-9-25 07:07:51 | 只看该作者
    这些墓穴的年代太早,没有随葬的金、玉器,都是木头的,盗墓贼应该不会去破坏吧?
  • TA的每日心情
    奋斗
    2017-3-1 00:54
  • 签到天数: 286 天

    [LV.8]合体

    8#
     楼主| 发表于 2011-9-25 08:24:47 | 只看该作者
    牛铃 发表于 2011-9-25 07:07 & I6 |6 C) G' g8 \8 {
    这些墓穴的年代太早,没有随葬的金、玉器,都是木头的,盗墓贼应该不会去破坏吧? ...

    3 S9 Q! o  u' a) p一样会有人去盗,干尸市场价现在也不低。
    # k. u# Y, L  x# ~0 I% k! ]不过这墓地还好,不容易进去,被盗的情况不严重。

    点评

    就是有人要呀,还是黑市,进不得博物馆的。  发表于 2011-9-27 11:09
    天啊,他们要干尸做什么?天底下真是多种多样的人群!  发表于 2011-9-26 23:15

    该用户从未签到

    9#
    发表于 2014-6-11 08:24:53 | 只看该作者
    老芒啊,问个问题,据说巴里坤的红山口的遗址就是大月氏的王庭,王建新还说,汉代的祁连山指的其实是东天山,而不是今天甘肃的那个,你怎么看
  • TA的每日心情
    慵懒
    2019-4-30 00:52
  • 签到天数: 577 天

    [LV.9]渡劫

    10#
    发表于 2014-6-11 17:53:35 | 只看该作者
    CCTV  得奖纪录片 《滔滔小河》 有这内容
  • TA的每日心情
    奋斗
    2017-3-1 00:54
  • 签到天数: 286 天

    [LV.8]合体

    11#
     楼主| 发表于 2014-6-11 17:56:32 | 只看该作者
    京华烟云AMIP 发表于 2014-6-11 08:24 5 ~3 z/ ?2 [( ?" j# V( i, m: T
    老芒啊,问个问题,据说巴里坤的红山口的遗址就是大月氏的王庭,王建新还说,汉代的祁连山指的其实是东天山 ...
    $ ]4 p7 i4 ?  C% O
    不好说,这个遗址他们自身认识都有分歧,还得进一步研究吧。
  • TA的每日心情
    奋斗
    2017-3-1 00:54
  • 签到天数: 286 天

    [LV.8]合体

    12#
     楼主| 发表于 2014-6-11 17:57:10 | 只看该作者
    震泽渔夫 发表于 2014-6-11 17:53
    8 [8 N5 Y/ p3 sCCTV  得奖纪录片 《滔滔小河》 有这内容

    4 b4 }0 l. }7 @/ L滔滔小河是个挺逗的纪录片,专家讲述基本干得都不是自己本行。

    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网站错误报告|爱吱声   

    GMT+8, 2025-8-27 08:15 , Processed in 0.053242 second(s), 24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