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爱吱声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6589|回复: 56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生活] 如果在高能所还有老妈陪着,后来会是怎样?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2020-11-20 06:24
  • 签到天数: 1618 天

    [LV.Master]无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6-4-7 11:02:5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燕庐敕 于 2016-4-7 11:56 编辑

    【按】做家长的最怕钻牛角尖,这个曾妈妈就是这样。

    只会读书不会生活的,也是一种奢侈,因为你必须给配一个生活助理---如果你能支付得起。

    把自己的意愿投射到孩子身上的家长,我相信还有很多。我们坛子里很多人的父母就是这样的。

    要是曾妈妈陪着儿子读完博士,后面的路,难道还要找一个生活助理陪着?

    看上去,她也有反思。

    神童17岁考中科院硕博连读遭退学 母亲至今喂饭

    原标题:神童母亲忏悔录

      儿子两岁识千字17岁考入中科院硕博连读却遭退学

      母亲曾代劳他生活上的一切甚至喂饭而今忏悔:“是我害了他”

      这是一个有关神童和他母亲的故事。

      1983年6月,魏永康出生于湖南省华容县,因为母亲曾学梅从小的悉心教育,从两岁起,魏永康就被人称为“神童”。

      他的“神迹”有:两岁掌握1000多个汉字,四岁基本学完了初中阶段的课程,八岁进入县属重点中学读书,13岁以高分考入湘潭大学物理系,17岁又考入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硕博连读。

      但像古时“伤仲永”一样,神童魏永康并没有在长大后依旧延续神奇。2003年7月,已经读了3年研究生的魏永康,连硕士学位都没拿到,就被学校劝退了。

      从此,“神童”魏永康和母亲曾学梅,就陷入了命运的“漩涡”之中。

      文/图 广州日报记者 张丹

      2003年,魏永康被学校劝退时,怒气冲冲的母亲曾学梅来到北京。“我当时恨不得他死了才好。”曾学梅指着中科院的大楼,让儿子跳楼,“这么好的条件不争气,你去死!”

      “神童”儿子

      ●在冰凉的水泥地板上,1岁3个月大的魏永康写下了七八十个不同的字。

      是什么让母亲讲出如此绝情之语?故事还要从1984年的冬天说起。

      1984年12月,湖南的天气愈发寒冷,华容县下起了入冬后的第一场雪。

      为了带孩子,31岁的曾学梅把1岁6个月大的魏永康,带到自己的单位饮食公司,“那天特别冷,饮食公司也基本没什么客人。”

      在几乎所有员工都百无聊赖的时候,他们发现了曾学梅身边仅有1岁多的永康。“你会写字吗?”一个员工逗着还不怎么会走路的魏永康。正在地上爬来爬去的魏永康点了点头。

      “嘿!你写字,每写一个字,就给你一粒花生米。”说着,他向永康晃了晃手中的一把花生米,顺便给了永康一粒。

      尝到又酥又香的花生米后,魏永康明白了,只要写下字,就能得到花生米,于是他就用粉笔趴在地上写了起来。

      从最简单的“人”字开始,魏永康为了能够获得花生米使出浑身解数,在冰凉的水泥地板上写下了七八十个不同的字,也因此,获得了七八十粒花生米。

      当魏永康已经不会再写其他字后,大人们沸腾了起来。这是魏永康最初的“高光”时刻。其实,曾雪梅在魏永康1岁3个月时,就开始教他写字,到了魏永康两岁时,他已经能够掌握1000多个汉字。“神童”的称呼就此传开。

      “名扬”全省

      ●1991年10月,年仅8岁的魏永康连跳几级,进入县属重点中学读书。

      “这是他们称呼的,我们从来没有这么叫过。”曾学梅说。

      尽管如此,但魏永康的“神迹”在偌大的县城中,已传得神乎其神,被越来越多人知晓。4岁时,他基本学完了初中阶段的课程,后来,魏永康连小学也只读了二年级和六年级,到1991年10月,年仅8岁的魏永康连跳几级,进入县属重点中学读书。

      也是从1991年开始,湖南省内的媒体发现了这个小县城中的“神童”,并进行了报道。“华容神童”进一步升级成了“湖南神童”、“天才少年”。

      此前,曾学梅对儿子一直坚持着“默默无闻”的低调态度。但自从媒体报道之后,曾雪梅的名字,连远在邵阳的娘家人都得知了。

      1978年恢复高考时,许多家乡的同学、老师都来信,让曾雪梅回去报名参加高考, 但那时,曾学梅已经结婚。尽管放弃高考,她还是坚持每天学习,特别是在儿子出生之后,她开始用自己的学习方法影响儿子。

      “墙壁”教育

      ●在魏永康床边的墙面上,写着“睡觉之前看此墙”。

      曾学梅学习时,喜欢将需要记住的东西写在墙壁上,同时,她还将自己心中的想法,编成“打油诗”写在墙壁上。

      走进魏永康的家中,除了客厅的墙壁挂着魏永康父亲魏炳南的遗像,其他并没有任何挂饰,墙壁上大多写着四句的“打油诗”,和一些数学公式,以及一些日语和英语。

      墙壁上一人多高的位置,贴着一张书本大小的“名言警句”:知识是引导人生到光明与真实境界的灯烛。

      这句“名言警句”,是曾学梅教育儿子时经常去强调的一点,只有“知识”的学习才能提高自己的智商。

      曾雪梅说,客厅墙壁上的“打油诗”和日语、英语,都是她写下的,老旧的墙面曾经写满过了一回,已被粉刷掉了。

      她的“学习”方式同样影响到了魏永康。在魏永康曾经居住的房间内,临近床边的墙面上,写着“睡觉之前看此墙”,下面则是些需要记住的公式。以此来强调自己需要记住的内容。

      魏永康在学习方面的天分和智商确实让人叹为观止。从上中学以后,获得了各类的奖状和证书,“奥林匹克竞赛化学二等奖、三等奖”、“物理学竞赛二等奖”、“(希望杯)全国数学邀请赛”获奖等等,令他的“神童”之名更加“名副其实”。

      1996年,13岁的魏永康以总分602分考进湘潭大学物理系,成为当地年纪最小的少年大学生。

      一路“陪读”

      ●魏永康读高中的时候,曾学梅还亲自给他喂饭。“只有专心读书,将来才会有出息。”

      从魏永康8岁上中学开始,曾学梅就开始了她的陪读人生。

      1991年,在中学领导的安排下,曾学梅在学校附近租了一所小房子。在“智商”教育一路凯歌之时,曾学梅对魏永康的“情商”教育似乎并不怎么看重,甚至完全忽视了。

      1994年,曾学梅从百货公司下岗,这也让她更加专注地将精力放在了孩子的身上。

      除了学习,家里任何事情曾学梅都不让魏永康插手,每天早晨连牙膏都要挤好,给儿子洗衣服、端饭、洗澡、洗脸,甚至为了让儿子在吃饭的时候不耽误看书,魏永康读高中的时候,曾学梅还亲自给他喂饭。“只有专心读书,将来才会有出息。”

      魏永康自己曾说,小时候妈妈总是把他关在家里看书,从不允许他出去玩。只要有女生打电话给他,他妈妈都说他不在家,担心分散他的精力。因此他养成了不爱说话的习惯,周围的同学也渐渐疏远了他。

      从小学到大学,魏永康的生活都是曾雪梅一手包办。“我心想,他将来长大离开我,人这么聪明,很快就能学会的,不晓得他已经形成习惯,改不过来了。”曾雪梅说。

      1996年9月,魏永康在妈妈的陪同下来到湘潭大学。曾学梅强烈要求陪读。考虑到魏永康年纪确实太小,生活尚不能自理,学校特地安排曾学梅做勤杂工补贴家用,还划拨了一套一室一厅的住房供他们母子无偿使用。

      母亲陪读的生活,也一直持续到魏永康大学毕业。

      “恨他不死”

      ●她还指着旁边车水马龙的道路,让儿子去被车撞死。

      2000年5月,17岁的魏永康以总分第二的成绩考进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所,成为硕博连读研究生。曾学梅并没有感到会有什么问题。她觉得“儿子那么聪明,很快就能学会的”。

      但事与愿违,脱离了母亲的照顾后,魏永康“失控”了。他完全无法安排自己的学习和生活:热了不知道脱衣服,大冬天不知道加衣服,穿着单衣、趿着拖鞋就往外跑;房间不打扫,屋子里臭烘烘的,袜子脏衣服到处乱扔;他经常一个人窝在寝室里看书,却忘了还要参加考试和撰写毕业论文,为此他有一门功课记零分,而没写毕业论文也最终让他失去了继续攻读博士的机会。

      2003年7月,魏永康连硕士学位都没拿到,就被学校劝退了。

      “我当时恨不得他死了才好。”曾学梅说,当她来到北京的中科院后,指着中科院的大楼,让儿子跳楼,还指着旁边车水马龙的道路,让儿子去被车撞死。“这么好的条件不争气,你去死!”

      曾雪梅咬牙切齿地骂,父亲魏炳南则骂她:“孩子压力已经那么大了,你还这么骂他,是火上浇油!”

      “他都这么不争气了,他去死!我还管他!”曾学梅说,自此之后,她和儿子几乎不怎么交流了。

      “是我的错”

      ●他后面的这一段错都在我,全部都是我的错。我真是太对不起他了。

      “我不怪他,只怪我自己的教育方法太狠了,对他也太狠了。”如今的曾学梅老泪纵横,她开始后悔的所作所为,如果当时能够鼓励儿子,或者不骂儿子那么狠,孩子也不会出现更多的问题。

      魏永康离家出走了,最长的一次,整整39天,魏永康用了近500元钱,跑了16个省市,先后去了杭州、宁波、舟山、上海、郑州、茂名、湛江等地玩,待到他去玉林玩时,魏永康把剩下的钱弄丢了,落了个身无分文的境地。

      最后,还是警察将魏永康带回到了曾学梅的身边。

      魏永康的这次出走正是因为挨了母亲的打,“是我的错,真的全部是我的错,他后面的这一段错都在我,全部都是我的错。我真是太对不起他了。”

      曾学梅看了看客厅的墙壁上的英语、日语,告诉记者,这是她当年自学的:“将来他出国了,就可以不用带翻译,我都能给他做翻译了。”

      过去的时光却不能倒转,她和儿子再也不能像以前一样了。“我有心结,他也有,但千错万错还是我的错。”

      人到暮年

      ●我现在最怕别人问我:“你家永康怎么样了?”

      今年,曾学梅已经63岁,丈夫魏炳南也在2009年去世。而儿子魏永康在经历了几次求学失败,已经工作了近四年时间。

      每个月,魏永康会给曾学梅打一个电话,但谈话的内容却异常简短而且形式化,“怎么样?”“放心呀!”“保重呀!”基本上翻来覆去就是这几句话。

      如今,曾雪梅已经“百病缠身”,吃的药比饭还多,就是靠吃药过日子。“脑萎缩、脑梗塞、慢性胃炎、双肾囊肿、骨质增生,从头到脚都是病。”

      由于病情的恶化,她已经很难听清讲话了,她也多了一个“外号”——聋子。

      “我现在最怕别人问我:‘你家永康怎么样了?’”她说,每当她听到别人这么问她,她都会避而不答,直接找理由离开。

      而当下雨天碰到迎面而来的熟人时,她会将伞斜着挡住自己,只因怕人问起儿子魏永康的近况。

      2010年,魏永康结婚生子后,一年里一半的时间,她生活在湖南邵阳,这是她的娘家,也是儿媳的娘家。

      魏永康的人生轨迹

      1995年,12岁,湖南省中学生奥林匹克化学竞赛三等奖。

      1995年,12岁,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岳阳赛区一等奖。

      1995年,12岁,湖南省中学生奥林匹克化学竞赛岳阳赛区一等奖。

      1999年,16岁,湘潭大学纪念爱因斯坦诞辰120周年物理知识抢答竞赛二等奖。

      从2003年,魏永康被中科院退学后,始终都没有找到未来的“出路”,之后的求职、求学之路则一路坎坷。

      2005年10月,上海一家航天研究机构知道魏永康的情况后,邀请他去上班,由于生活的“不适应”,他辞去工作,此后,魏永康曾在深圳、南京等地工作,在他辗转求职的过程中,他还曾参加过北京工业大学生物物理专业的研究生考试,但最后没有成行。目前,魏永康已在一家公司从事软件开发工作4年。

      继续教育

      ●在儿媳“想给孩子一个快乐的童年”的强烈要求下,她只能将自己的教育穿插在孙子的“游戏”之间。

      “我想着把孙女接过来,我来教育她。”曾学梅说,孙子现在已经六岁,孙女也已经两岁,她将生活的重心更多地放在了孙子、孙女身上。

      在孙子、孙女面前,曾学梅被禁止提及的一句话,就是“你爸爸在你这个岁数,已经……”将孙子、孙女的童年与儿子的童年作对比,是绝对不允许的。

      她曾经与儿媳商议,她来教孙子文化知识,而儿媳教他生活能力、做人做事。但“实验”的效果却并不理想。

      曾雪梅不愿意在邵阳当地治病,怕增加儿子一家的负担,所以,他一直在邵阳与华容之间奔波,“儿子、儿媳都不让我回华容,每次都是我偷偷回的。”

      “每次到儿子家,就看到孙子的玩具又多了,而之前教的东西已忘了一半。”曾学梅说,在儿媳“想给孩子一个快乐的童年”的强烈要求下,她只能将自己的教育穿插在孙子的“游戏”之间。

      在2000年魏永康到北京上学后,曾雪梅还专门教过一个同事的孩子,尽管只教了一年多时间,但是那个孩子之后也高分考入了全国重点大学。

      但当儿子退学之后,她也开始反思教育孩子的方式。

      “我曾经写过一本教育孩子的书,还希望能够在永康毕业的时候发表,当时已经写了三四万字。”曾学梅说,在儿子退学后,她一气之下,将她写的那本书全都撕了。

    评分

    参与人数 4爱元 +20 收起 理由
    希宝 + 2 谢谢分享
    landlord + 4 伙呆了
    jellobean + 8 谢谢分享
    齐若散 + 6 谢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该用户从未签到

    沙发
    发表于 2016-4-7 11:54:46 | 只看该作者
    进高能所一下子就throw him into water,这个learning curve太陡了。
  • TA的每日心情

    2020-11-20 06:24
  • 签到天数: 1618 天

    [LV.Master]无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6-4-7 11:58:01 | 只看该作者
    沉宝 发表于 2016-4-7 11:54
    进高能所一下子就throw him into water,这个learning curve太陡了。

    大学那四年是不是可能本来是一个培养独立的窗口期?张亚勤12岁入技校,毕业也是十七岁,不过是在技校继续读研,环境没变。

    该用户从未签到

    地板
    发表于 2016-4-7 12:04:53 | 只看该作者
    燕庐敕 发表于 2016-4-7 11:58
    大学那四年是不是可能本来是一个培养独立的窗口期?张亚勤12岁入技校,毕业也是十七岁,不过是在技校继续 ...

    环境没变很重要。当然更重要的是人。

    事后诸葛,既然已经到了高能所,他妈应该给两年时间逐步放手。不过那时候可能谁也没有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
  • TA的每日心情

    2020-11-20 06:24
  • 签到天数: 1618 天

    [LV.Master]无

    5#
     楼主| 发表于 2016-4-7 12:08:45 | 只看该作者
    沉宝 发表于 2016-4-7 12:04
    环境没变很重要。当然更重要的是人。

    事后诸葛,既然已经到了高能所,他妈应该给两年时间逐步放手。不过 ...

    平时啥都不让碰,到时候能自动学会?

    他妈妈想法也够奇葩。仔细回顾一下,他的所有知识和技能都是灌输的,非自动习来的。

    想起宁铂的太太要给孩子教育,宁铂拼死反对的段子来了。
  • TA的每日心情
    慵懒
    前天 14:40
  • 签到天数: 1569 天

    [LV.Master]无

    6#
    发表于 2016-4-7 13:41:05 | 只看该作者
    燕庐敕 发表于 2016-4-7 12:08
    平时啥都不让碰,到时候能自动学会?

    他妈妈想法也够奇葩。仔细回顾一下,他的所有知识和技能都是灌输的 ...

    我妈经常说的一句话就是,“慢慢就自己就学会了”。
    事实上,没有的事。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8-6-1 23:37
  • 签到天数: 82 天

    [LV.6]出窍

    7#
    发表于 2016-4-7 14:20:20 | 只看该作者
    这到底是真智商高,还是就是他妈填鸭灌输的比较有效率?
  • TA的每日心情

    2016-11-6 23:57
  • 签到天数: 72 天

    [LV.6]出窍

    8#
    发表于 2016-4-7 14:28:31 | 只看该作者
    yoshiro 发表于 2016-4-7 14:20
    这到底是真智商高,还是就是他妈填鸭灌输的比较有效率?

    智商不低,如果智商上没有优势,填鸭也填不出来。
  • TA的每日心情

    2020-11-20 06:24
  • 签到天数: 1618 天

    [LV.Master]无

    9#
     楼主| 发表于 2016-4-7 14:28:35 | 只看该作者
    yoshiro 发表于 2016-4-7 14:20
    这到底是真智商高,还是就是他妈填鸭灌输的比较有效率?

    光看这篇文章,资料不足以支撑任何一个假设啊。
  • TA的每日心情

    2020-11-20 06:24
  • 签到天数: 1618 天

    [LV.Master]无

    10#
     楼主| 发表于 2016-4-7 14:29:13 | 只看该作者
    四处张望 发表于 2016-4-7 13:41
    我妈经常说的一句话就是,“慢慢就自己就学会了”。
    事实上,没有的事。 ...

    第一要去学,第二还要有合适的学习手段和方法。

    该用户从未签到

    11#
    发表于 2016-4-7 15:32:10 | 只看该作者
    我觉得这事也没啥。
    中学最好成绩的是省奥赛三等奖,现在省级三等奖要上百人了,保送资格都没戏。上个世纪名额控制的好一点,但依然是优秀谈不上天才。
    17岁上高能所硕士,这个不容易,但年龄放在这里,自理能力差也能理解,相当于别人上大学的年纪。
    上大学生活和学习不适应的也不是一个两个,几个一流大学每年因学习成绩退学的都是要两位数——每年全国加起来过百没问题。。这批人放回到县里市里,也都是一路上来的天之骄子。。。。
    但我觉得其实他不上高能所,去大学读研结果没准会好一些,毕竟大学同龄人会多一些。
  • TA的每日心情

    2020-11-20 06:24
  • 签到天数: 1618 天

    [LV.Master]无

    12#
     楼主| 发表于 2016-4-7 15:44:31 | 只看该作者
    财迷心窍 发表于 2016-4-7 15:32
    我觉得这事也没啥。
    中学最好成绩的是省奥赛三等奖,现在省级三等奖要上百人了,保送资格都没戏。上个世纪 ...

    高能所的研究生和各大学研究生没什么差别呀。
  • TA的每日心情
    郁闷
    2016-2-4 15:19
  • 签到天数: 7 天

    [LV.3]辟谷

    13#
    发表于 2016-4-7 17:40:12 | 只看该作者
    可怜天下父母心啊。
    这么简单的道理,为什么就是很多父母不明白呢?
    一个废物,没有基本的生活能力,会考试有什么用呢?

    真正的天才根本就不是培养出来的,是天生的。
    莫扎特,爱因斯坦,麦克斯维尔。

    自己的孩子如果不是那种天才,就不要按照天才的模式去培养。就是说,你还是要孩子学会基本的生存技能。因为孩子不是真正意义的天才。

    我们对天才可以容忍其严重的缺陷,对于后天培养出来的天才估计就没那么有耐心了。因为能力和成就的确不是一个数量级的。
  • TA的每日心情

    2020-11-20 06:24
  • 签到天数: 1618 天

    [LV.Master]无

    14#
     楼主| 发表于 2016-4-7 18:12:06 | 只看该作者
    dasa 发表于 2016-4-7 17:40
    可怜天下父母心啊。
    这么简单的道理,为什么就是很多父母不明白呢?
    一个废物,没有基本的生活能力,会考试 ...

    很多天才其实除了傲慢之外,也未必都有严重的缺陷~~~牛顿高斯就这样。

    也有些人做人没啥毛病,比如吴清源,李昌镐。当然,前者政治上可能有些愚钝。
  • TA的每日心情
    慵懒
    22 小时前
  • 签到天数: 3318 天

    [LV.Master]无

    15#
    发表于 2016-4-7 18:32:05 | 只看该作者
    名利思想,来自家长的。我们过去一个同事的小孩成绩不错,家长寄语厚望,没想到高考时考砸了,从此就神经了。
  • TA的每日心情
    慵懒
    2016-4-20 00:14
  • 签到天数: 15 天

    [LV.4]金丹

    16#
    发表于 2016-4-7 21:54:05 | 只看该作者
    不应该拔苗助长,所以我对现在的少年班很不以为然。
    学校本身就是一个教育孩子慢慢成人的场所,即使在家里很娇惯,到了学校,那么多同学在一起,你就得学会如何与人相处,相处不好,同龄的小孩子们可不会看你有什么背景。
    少年班就是越过了这个阶段,让正在慢慢学习进入社会的孩子直接进到另一个象牙塔里,然后出来时会是什么样,这个真是很难说。
    说白了,很多知识可以提前学会,现在孩子的智商,小学六年三年学完,初中三年一年学完,并没有太多的问题,但是那种与同龄人相处的能力,根本不是短期强化能够得来的。而真正进入社会,知识技能只是基础,想真正进步还得靠这种社会交际能力。
  • TA的每日心情
    擦汗
    2023-7-7 20:03
  • 签到天数: 525 天

    [LV.9]渡劫

    17#
    发表于 2016-4-7 22:15:57 | 只看该作者
    感觉还是撒手太快,以前全包了,一下子独立根本适应不来。像他读研的年纪,慢慢放手应该没问题,看他现在的状况,已经适应的不错了。可惜了,一个人才被浪费了。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3-3-1 00:08
  • 签到天数: 2397 天

    [LV.Master]无

    18#
    发表于 2016-4-8 00:13:04 | 只看该作者
    四处张望 发表于 2016-4-7 00:41
    我妈经常说的一句话就是,“慢慢就自己就学会了”。
    事实上,没有的事。 ...

    我非常非常反感老人们用这句话做借口,来“包办”孩子的一切。。。

    然后到自己体力不支的时候,就开始骂孩子这个不会那个也不干。。。


  • TA的每日心情

    2020-11-20 06:24
  • 签到天数: 1618 天

    [LV.Master]无

    19#
     楼主| 发表于 2016-4-8 00:30:16 | 只看该作者
    河蚌 发表于 2016-4-7 21:54
    不应该拔苗助长,所以我对现在的少年班很不以为然。
    学校本身就是一个教育孩子慢慢成人的场所,即使在家里 ...

    哈哈哈,少年班的人我相信我认识的比多数人都多。

    依我看他们和我们没太大区别。让他们在中学耗着才是浪费生命。
  • TA的每日心情

    2020-3-6 00:28
  • 签到天数: 564 天

    [LV.9]渡劫

    20#
    发表于 2016-4-8 00:53:09 | 只看该作者
    燕庐敕 发表于 2016-4-8 00:30
    哈哈哈,少年班的人我相信我认识的比多数人都多。

    依我看他们和我们没太大区别。让他们在中学耗着才是浪 ...

    我觉得还是有点区别,少年班后来进大班后,多少有点受欺负。
    中国的教育能提供的资源缺失太少了,所以中学才没事干。我中学的时候净旷课打游戏了。

    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网站错误报告|爱吱声   

    GMT+8, 2024-12-29 22:24 , Processed in 0.051928 second(s), 24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