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那么怎么解释这个“天水一体”的奇怪信仰呢?天空为什么不是风、火、玉石或者别的什么,而偏偏是水呢 ? 原始神话中的想像不管如何放纵怪诞,总要以当时人们的生活经验为基础,“天水一体”这个信仰当然也不例外。它在今天的我们眼里看来无比荒诞,但对于高纬度地区的上古居民来讲,却是合情合理的。因为在那里,有一种独特的自然景观把天空和海洋从视觉上完美地重合到了一起,这就是天空中的夜光云。
8 F5 x* q' e, Q3 j
% H. g/ D+ W' z' j1 w. C" X5 r
2 y$ g |, y) `图 3:夜光云造成的“天空之海”。图片来自"Noctilucent clouds over Stockholm" by Kevin Cho (Kee Pil Cho) - Own work.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Share Alike 3.0 via Wikimedia Commons) C3 I1 u8 J. q7 W3 a8 m
% @- f6 h7 Z% F. Z6 X5 A* X/ a# V
( @$ G5 L& }7 q; H; ^# p
图 4:夜光云造成的“天空之海”. By Gofororbit (Own work) [CC BY-SA 4.0 (http://creativecommons.org/licenses/by-sa/4.0)], via Wikimedia Commons
" W2 F: n# I% O. E; ^0 w
7 H g4 J9 k/ I8 K, ^" N
& {1 S" g9 U& M) U3 I$ v: n! y2 M
图 5:夜光云造成的“天空之海”.By Ireen Trummer (Own work) [CC BY-SA 4.0 (http://creativecommons.org/licenses/by-sa/4.0)], via Wikimedia Commons( |* l+ B8 }% y; X! v1 m2 ]* k
- K. p5 x Z4 x/ _
夜光云(noctilucent cloud)是高纬度地区独有的自然现象,在北半球一般出现在北纬50°到70°之间(在东亚范围内,大致是齐齐哈尔--乌兰巴托--阿勒泰一线以北,直至西伯利亚北冰洋沿岸的范围)。它们不是普通意义上的云,后者的高度不超过20公里,而夜光云的高度通常是80公里左右,并且只出现在夜间。当太阳在西北方沉入地平线之下后,低空真正的云层隐没在地球自身的阴影中。但阳光依然照耀西北方几十公里以上的高空,就像黄昏时山脚隐没在黑暗中而山顶依然被阳光照耀一样。在高空中有稀薄水汽受冷形成的极细冰晶,在阳光的辉映下,它们形成地面观察者眼中的夜光云。夜光云一般是蓝色间杂着银白色,布满涟漪和涡旋,酷似荡漾的水波,而且像海洋一样恢弘阔大,给人一种天空中的海洋的视觉印象。+ @1 z% K) A/ E
* X) u* u* X8 s/ F! l( x
' L' g! h3 b( f8 `图 6:夜光云成因示意图9 N" C0 {; o# m. u5 D: C* a; c; L
1 v+ n+ A/ K, _% O& |为什么夜光云只出现在高纬度地区呢?形成夜光云的冰晶层很纤薄,天空太亮的话它会隐没到明亮的背景中变得不可见(在太阳沉入地平线0°到-6°之间的时段,由于大气层对阳光的散射,西方天际依然可以是很明亮的,这就是我们熟悉的晚霞或者暮晖),太阳沉入角度太深的话它也会被遮进地球的阴影之中。只有当太阳处在地平线以下-6°到-16°之间时,天空的明暗程度刚好使得夜光云能够可见,而这正是高纬度地区的夏季夜晚最常见的情况,在此地此时太阳的角度会长时间维持在这个区间,所以夜光云多出现在这个地区。在北纬55°到66.5°之间的地方,太阳沉入地平线-6°到-16°之间的状态会持续整个晚上。但在北纬66.5°以上(北极圈里面)夏天太阳终日不落,反而看不到夜光云了。 p7 w* o8 I7 P9 L/ i, G$ Y
2 z5 }* |! F, H! _& o/ p夜晚的天空之海,就是华夏先民最初的“海”的概念的源头,所以汉字“海”的初义与“阴晦”相通。《广雅-释水》:4 r7 U2 A8 I# b" h
8 l( ^1 ?8 g" {5 L- T$ N《尚书纬-考灵曜》:
0 Z; O1 ]9 T, F+ E: u& B/ E8 ^0 q# m. V" e1 E" x
海、晦两字古互通,山东郯城县在史书上称“东海郡”,但秦代封泥里所刻的却是“东晦郡”。海、晦两字的古音都从“每”得声,与‘冥’、‘昧’音近义同。所以古人常以‘冥’代“海”,比如《庄子-逍遥游》称北海为“北冥”。如果以海的今义来理解,就很难解释为什么海洋总是与这些表示阴暗的字眼相联系。尽管自古至今对此就有许多委屈迂回的诠释,但说服力都不是很强。这个谜团只有以高纬度北方为历史背景才能得到圆满的解决。汉字“海”最初必是专指夜光云所形成的天空之海的景象,它只出现在夜晚,所以海与“晦暗”有关。当先民们南下遇到真正的海洋时,因为形象的酷似,它又被借来指地上的海洋(这一点我们还要在后文中详细讨论)。“海”这个汉字本身,正是上古时代中国先民的北方生活的遗产。* P$ @% _9 x$ W7 y5 H' n
0 h4 O+ U& p* X, w( P7 x- Y9 ~无独有偶,《说文解字》对海的解释是:
e# o& }; \& X: R% \. M7 V* ?( [$ z
1 O& E8 Q' z T" g9 |这似乎说明“海”的本义迟至汉代依然没有完全丢失,但只有最富学识的人才知其一二。作者许慎一定对海的原始含义有所了解,但却惜字如金,给后人留下无尽的疑惑。“天池”该怎么理解呢?给《说文解字》作注解的清代人段玉裁也没有给出直接解释,他说:“天池也,见《庄子-逍遥游》”,把皮球踢给了庄子。$ ?) ?# A/ C4 Q: i2 f: R
, R$ L' r- D" a' g+ a1 v9 Q7 b
我们来看看比许慎更早400多年的庄子在《逍遥游》中是怎么说的:# ]# i! n {1 L" V: b6 E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
" s, `& V7 }; b; V5 h又说:
* I* R2 [& J0 m! T- T3 u* L, M/ L/ W g3 D/ b! e3 p
: B- F* F% ^4 _ p, J$ A/ x% c
庄子的这个著名的鲲鱼化鹏的神话里,隐藏着一个疑问:依古人大地四周环海的地理观念,鲲鱼从北海迁到南海又何必变身为鸟奋翅高飞呢?' N* s* X5 r' p* j5 M) f
% Y0 T/ Y/ a" x4 M8 ~# H
请注意庄子不惮费辞,两次特别地给南冥和北冥做注释:“天池也”,以致于显得有些啰嗦了。这很有意思,海就是海嘛,很基础的概念,为何不释“冥”为海,却释为天池?难道天池比海更容易理解吗?庄子这样做的潜台词是南冥和北冥与普通意义上的海不同。在“有冥海者,天池也”这一句里,他还使用“冥海”以与普通的海相区别。6 m$ |' m! S1 n# u
$ X" ^% d6 v; e* Y
那么这里的“天池”又当怎样理解呢?首先肯定不是现代语义中的“高山湖泊”的意思。这里的“天”字应该解释为“天上的”、“自然天成的”还是“巨大的”?当然是可以争议的,至少在今人看来是模糊不清的。但很显然庄子和许慎都认为没有任何含混之处,不需要进一步解释。在这种情况下,这个“天”字当用其本义而非引申义,较为合乎常情。换句话说,庄子和许慎口中的天池就是“天上的海”的意思,这个“天池”,与《太一生水》中的“水反辅太一,是以成天”和《山海经》中的“天乃大水泉”出于同一个神话观念。
* t% V$ d) ^: l% K
6 u7 c* g- }: Y庄子自承这个鲲鹏故事的来源是“齐谐者,志怪者也”,这个“齐谐”是一本书还是一个人现在已不可考,但它(他、她)必是承继了上古时代流传下来的神话观念。在这个观念里,天空和海洋是一体的,相互变幻的。以此为认识出发点,就不难理解为什么鱼和鸟可以互相变幻,又为什么它们的尺寸难以置信地巨大。这个鲲鱼化鹏的离奇故事,以天上之海为背景来看,是不是一点也不离奇了呢?(鲲鹏神话还跟凤凰的真相有关系,后详)。所以我们要研究和理解中国人祖先的思想和信仰,恐怕首先要搞清楚他们所处的自然地理环境。否则的话,一切的努力何尝不是缘木求鱼呢?& z7 m) ]0 U/ Y) l: G
# I: C6 F5 B# }# [/ N" ^5 C1 N
诚然,应当承认到目前为止,我们为夜光云的天上之海与古华夏语义中的“海”所建立的联系,还基本处在猜想的范畴。为了论证它的合理性,在下文里,我们将逐一摆出更多直接的证据,进一步揭示古华夏语义中 “海”的真相。而它们所揭开的,不仅仅是龙的“水属性”之源头,也是古华夏北方起源的证据网络之冰山一角。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