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爱吱声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fcboliver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中国哲学问题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擦汗
    2019-6-16 23:34
  • 签到天数: 1277 天

    [LV.10]大乘

    21#
    发表于 2015-12-17 02:17:19 | 只看该作者
    白春 发表于 2015-11-28 03:176 `  \* V" `" O8 N% F# J9 |
    阴阳五行学说是个老话题,这方面的文章很多,转一段这方面的文字,我觉得写的比较好:, \/ o" E9 P4 S# ^+ j
    4 Z" h( t6 Z. T, H! w( K
    阴阳五行理论

    6 k! q. |2 T4 F6 D- z6 \洪范里的五行已经是有发展后的五行。五行最开始一定是定方位,定时间,所谓的“宇宙”。所以一定要用“行”这个字。拿元素论来套完全没意义。

    点评

    行者,动也。五行是一个动态的概念,讲的是生克关系,甲骨文的“行”是一个十字路口,本义为交通要道。而元素是一个死概念。  发表于 2017-11-22 13:41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3-3-1 00:08
  • 签到天数: 2397 天

    [LV.Master]无

    22#
    发表于 2015-12-17 03:19:29 | 只看该作者
    冰蚁 发表于 2015-7-28 10:563 j" M  i3 N. ^" @3 c- I" q9 ^! W: R
    ...我们老祖宗很聪明的没有象西方那样找什么元素,避开了实际的元素,而是用阴阳来表达一个过程的变化。所以中国古代没有西方那种元素论。

    , \# |' ^: G9 k. \& Y是好事也是坏事。。。 这样做好处是直观,便于理解,但也很容易流于不可知论。。。 实际上最后看也的确沦落到只剩下故弄玄虚之用了。。。 % s9 _% s1 B6 M3 h9 X8 Y$ ~, [6 x

    + t. {) T& _/ ^$ m0 I+ E" K

    点评

    给力: 5.0
    给力: 5
      发表于 2017-11-22 14:03
    四元素理论一样沦落到只剩下故弄玄虚之用了啊,不是这个问题。  发表于 2017-11-22 13:31
  • TA的每日心情

    2018-1-18 09:51
  • 签到天数: 87 天

    [LV.6]出窍

    23#
    发表于 2015-12-17 22:37:48 | 只看该作者
    冰蚁 发表于 2015-12-17 02:17, Q3 U$ l/ q" b8 Y
    洪范里的五行已经是有发展后的五行。五行最开始一定是定方位,定时间,所谓的“宇宙”。所以一定要用“行 ...

    / m& |; |2 r/ C& d/ ?3 y1、关于五行的最早记载出现在《尚书》中的《甘誓》和《洪范》篇中,如《洪范》:“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水曰润下,火曰炎上,木曰曲直,金曰从革,土曰稼穑。润下作咸,炎上作苦,曲直作酸,从革作辛,稼穑作甘。”! V6 w' G' J" a3 a4 y! \& O

    * D+ h7 p6 Z6 P( C; ?" U* t1 x0 ?2、“洪范里的五行已经是有发展后的五行。”有文献考古证据吗?! d% i7 v: ]2 R, M8 I3 o& F6 y! `/ `
    6 X5 S2 p8 \& `: }# c+ `
    3、有元素(如量子)构成的“事”物有时间-空间位置,有色或无色,有热或有冷,有味或无味。9 E4 S( y# L8 I
    6 K% F$ l. C2 r' u% a6 v$ X
    4、我觉得五行说与西方元素论根本不同之处,从本体论上讲,前者是万物一体论,后者是原子论。西方元素论的发展有许多方面,如知识论中的感觉与料论,政治理论中的个体理论或个人主义,物理理论中的量子理论。7 D, J, v  ]2 N# \/ X
  • TA的每日心情
    擦汗
    2019-6-16 23:34
  • 签到天数: 1277 天

    [LV.10]大乘

    24#
    发表于 2015-12-17 23:56:11 | 只看该作者
    白春 发表于 2015-12-17 09:37
    # @8 ?( j9 F' N' H1、关于五行的最早记载出现在《尚书》中的《甘誓》和《洪范》篇中,如《洪范》:“五行:一曰水,二曰火 ...

    4 p( X  A: b0 J8 O% s4 j3 t" Z0 |* \) u* j, Y: U
    五行的早期文献基本散失了吧。基本只能靠推断。尚书里的五行明显已经拓展概念了。你的引文里清楚表明五行已经和五味联系在一起了。逻辑上讲没有哪个东西一建立起来就是处于拓展概念范围的状态。洪范这篇文章,今人推断是春秋战国时期作品。所以这里的五行多半是春秋战国时期的概念了,而不是更早的五行。五行和河图是肯定有关系的。河图里已经清晰地表明了五行的概念。尚书里提到河图是属于历史记载性质的(顾命篇),而不是洪范里那种解释性质的。所以更客观一点。顾命篇应该是周朝初年历史事情的记载了。所以我们可以知道那时候河图已经供奉在王室了,河图的起源肯定更久远。河图这个东西现在看应该就是对天象的反映。天象直接关系历法,农时。而在历法中,目前最重要证据可能是彝族残留的十月太阳历(直接用了五行来分季,天干地支就说得通)。有人考证这个历法和夏小正同源。  http://www.mianfeiwendang.com/doc/a500bf36f167f2fc1548c59a/1/ k, w- A8 H5 {: j3 l! s
  • TA的每日心情
    无聊
    2018-6-17 13:10
  • 签到天数: 23 天

    [LV.4]金丹

    25#
    发表于 2017-11-22 13:23:57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leafwind 于 2017-11-22 13:35 编辑 % E1 x) [9 h) K: ~# [+ K6 F6 r& G
    : t0 K  M4 k& C' I2 ~8 q
    五行跟元素论关系不大,主要是相生相克的关系。西方的元素是死的,而五行是活的,是运动的,关键在于其相互的生克关系上。
    8 F+ U! |% q- M8 }0 J3 P
    & F1 @4 B& h+ Z4 s8 Q, s8 C打个比方,严格来说,纯数学不是科学,因为都是人为定义不可证实或证伪,只有应用数学引入了自然界实体才可证实,算是科学。而数学的作用无非是量化与关系。* m/ Z. Y0 e- X* h
    . E* t' |& t. m9 k* I# a
    中华哲学讲的是阴阳互生,虽然也讲相生关系但用来应用毕竟过简单,对自然界实体的引入虽有接口,但应用极为受限。于是基于阴阳的五行就产生了以应用于更为复杂的情况,至于量化,应该走的是八卦的路子。但源头上来讲,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还是重关系多于量化。
    ! J4 r  `8 R7 M- b) V$ i* D! d3 n3 }; y, u
    量化基于细分,但细分的标准是个问题,而且在科学发展进入量子时代后,细分法遇到瓶劲,从相互间的联系入手更容易些,比如量子的两个状态,完全可以用阴阳相生的联系上去套。
  • TA的每日心情
    无聊
    2018-6-17 13:10
  • 签到天数: 23 天

    [LV.4]金丹

    26#
    发表于 2017-11-22 14:01:42 | 只看该作者
    冰蚁 发表于 2015-7-29 02:35" }! e' E5 `1 j1 @8 a) ^+ q! @
    那倒不见得。有形的“元素”和无形的“阴阳”本身就更象一对阴阳。
    % _) Q( E5 B9 M" @2 m# o3 G  G6 ^( x" C$ Q" y. h/ _
    另:我说的那本书,我只取其考证部分 ...
    6 [4 B7 A9 h. r) f# B, ~
    元素的本质是实质不变的东西,而阴阳确是互相转换的一个概念。从宇宙这个宏观角度来说,从量子这个微观角度来说,万事万物都是处于一种不停运动相互转换的状态。元素其实只是表象,也就是佛家说的“色相”的概念,而不是阴阳这一概念的延伸。
    8 D( V# E  O' s+ }; r9 i
    / l$ b2 a# T4 ?& R) ^4 J追求不变或永恒,其实质是西方哲学(神学)的历史遗留。一是近代西方科学本就诞生于宗教神学机构,二是其数学的发展方向如此。1 [6 ~; {7 q) l2 X2 g6 [" H4 i2 \
    " K" z4 R0 h  g9 K
    牛顿认识到物质世界的本质是各种运动,运动的本质是力的作用,各种基于万有引力的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结果牛顿却困惑于最初的力是从哪里来的,百思不得其解后归因于上帝,后半辈子去研究起了神学。现在科学进入量子时代,大家都知道了物质存在的方式就是振动,一种微观量子级别上的运动,于是牛顿的困惑也就不存在了。
    5 J) L6 m0 q4 k4 ?5 a9 f1 ^
    1 k' j4 Y& M6 X% a  M万事成物不存在本质永恒不变的部分,而是一种在运动中相互转化的关系。这是中西哲学着眼点上的不同,也是用西方元素论看待阴阳五行的误区。

    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网站错误报告|爱吱声   

    GMT+8, 2025-4-23 00:54 , Processed in 0.048839 second(s), 27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